中国公司治理原则_第1页
中国公司治理原则_第2页
中国公司治理原则_第3页
中国公司治理原则_第4页
中国公司治理原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制定适合国情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维安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亚洲发展银行(ADB)合作召开的“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国际专家会议”不久前在京结束。会上,OECD的代表就有关OECD公司治理原则及其在中国的意义进行了研讨。我认为,虽然该原则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和中国的经济现实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制定适合国情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已是当务之急。公司治理不仅成为现代公司制度中最重要的构架,而且是企业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经营绩效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公司治理既需要国家对治理结构有强制性的法律规定,又应制定与市场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具有非约束性和灵活性的公司治理原则。因此,近年来拟定专门性的公司治理原则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日益增多。如:1992年和1998年英国分别提出了Cadbury和Hampel公司治理原则;1997年美国制定了商业圆桌会议公司治理原则和加州公职人员退休基金会公司治理原则;OECD于1999年制定了公司治理原则;日本于1999年公布了日本公司治理原则;最近,韩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也正准备出台公司治理原则。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构筑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已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但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和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对公司治理机制有法律保障作用的公司法,已明显滞后于企业发展的需要。我建议应该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的特性及时制定出具有指导性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其具体内容为: 鉴于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倡议成立由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专家参与的中国公司治理委员会。第二,应把拟定中国公司治理原则作为2000年国家重要科研项目立项,在年内制定出适合中国经济特色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第三,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国内外公司治理研究的现状和趋势;中国公司治理理论存在的问题与企业现实的需要,拟定中国公司治理原则,内容包括股东权益的维护、信息披露和说明责任、公司治理结构中责权利关系的界定、新三会与老三会的相融、利害相关者的利益调整等;3、公司治理原则的宗旨和推广途径;4、根据制定的公司治理原则,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国公司法的建议。光明日报2000年4月4日C1版改革实践的呼唤:中国公司治理原则李维安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和实践课题。在中国,它一般是被作为“公司治理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进行研究和实践的。目前,我们正在把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当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这不仅用于解决国有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实践中出现的“翻牌化”等问题,而且也为民营、乡镇企业等各类企业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提出了要求。但是,仅仅把公司治理作为“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治理结构来实践,是否会出现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中的新的“空洞化”结局?同时,伴随改革的实践,在公司治理研究上,经济学者们正在提出或探索基于“委托一代理关系”或“剩余索取权配置”的公司治理理论;法学学者们则在研究和探讨具有稳定性和强制性的公司法的修改。然而,企业改革实践中最需要的公司治理实务仍是一个空白。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公司治理研究和实践的经验,提出应该把制定适合国情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作为防止出现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中的新的治理结构“空洞化”结局的重要措施和建立与完善公司治理实务的一个重要内容。国际性的前沿课题:公司治理几十年来,作为经济实体的现代公司和公司治理实践,一直成为不同国家国内政策兴趣点之一。但只是在过去几年时间内,一种更为广泛的公司治理概念及其同实际经济表现之间的联系,才进入国际思维的前沿。 自本世纪初以来,由于资本的集中和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现代工商业的巨大发展,公司的规模也迅速扩大,股东急剧增加并高度分散化,公司经营也日趋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股东直接参与公司管理和亲自担任公司经理就变得困难了。于是,在大公司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出现了分离。公司治理问题正是在这种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条件下产生的。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学者掀起了公司治理研究高潮。这一高潮的实践背景在于,当时美国的许多公司在设备更新、产品开发与市场占有等方面,明显落后于日本和德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较弱;另一方面,公司经理报酬却急剧上升,而同时期的职工收入水平则趋于下降。不少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股东控制权弱化和所有者对经营者失控而引起的,与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和控制方式有关。继而出现的是遍及全美的兼并浪潮,在这一浪潮中出现了大量的敌意收购、杠杆收购和公司重组等兼并形式。这些兼并实际上代表了股东和所有者对经营者经营责任的一种追究。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经营者对股东利益的背离,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置股东刮益于不顾,设计出种种防御措施来阻挠投标竞争;而许多这样的措施从根本上讲是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的。因此,如何保护股东利益就成了这一阶段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 进入九十年代,国外公司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构投资者的兴起、公司社会责任、跨国公司的治理及知识经济下的公司治理等前沿性问题上。特别是九十年代中后期的亚洲经济危机和随之而来的区域资本市场暴跌,更加推动了公司治理研究的深入。现实国内研究与实践的误区:把公司治理结构等同于公司治理国内公司治理的研究在九十年代刚刚开始。在中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成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选择。然而,在现实中众多的国有企业虽然建立起了法律形式上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真正体现市场经济内涵的运作机制并没有形成。决策的低效率、资源的浪费、经营者的失控依然困扰着“改制”后的国有企业。这一切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腾飞的羁绊。如何使现代企业制度落到实处?实践的需要呼唤理论的创新,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并推动了公司治理的研究热潮,发表或出版了许多论文和专著。而且在一些领域,如转轨经济中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等,国内学者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然而,我们认为当前国内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仍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将公司治理结构等同于公司治理,使公司治理研究的对象与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我们认为,仅仅强调公司治理结构的局限性在于,会使人们过分重视组成结构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权力的相互制衡关系,而忽略了公司治理对公司科学决策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会使人们过分重视不同治理结构之间的比较,如美国公司的单层制董事会结构与德国公司的双层制董事会结构的比较,而忽略了治理结构形成并存续的目?amp;#0;�有效率的治理运作。正是因为存在着这样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导致出现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中新的公司治理“空洞化”结局。理论上的误区已经阻滞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所以,必须要实现从权力制衡到决策科学、从静态的治理结构到动态的治理运作这样的观念转变,来正确认识公司治理的内涵。 基于分权与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较多地注重对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层经营者之间的制衡关系,这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但是,科学的公司决策不仅是公司的核心,同时也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公司各方的利益都体现在公司实体之中,只有理顺各方面的权责关系,才能保证公司的有效运行,而公司有效运行的前提是决策科学化。因此,公司治理并不是为了制衡而制衡,而是为了保证公司科学决策而进行的制度安排与设计,这种制度本身就是一个结构、功能及运作的集合体。所以,只局限于法律意义上的以权力制衡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已经难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公司治理的核心在于保证企业的决策科学和提高公司业绩,权力制衡只是手段。建立在决策科学观念上的公司治理不仅需要一套完备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更需要若干具体的超越结构的治理实务运作。公司的有效运行和决策科学不仅需要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发挥作用的内部监控的运作;而且需要一系列通过证券市场、产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来发挥作用的外部治理的运作,如公司法、证券法、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社会审计和社会舆论等。所以公司治理不仅仅是“静态”的治理结构,还包括“动态”的治理运作,这种治理运作因股东类型、行业特性的不同而千姿百态。 基于上述认识,必须对公司治理的实务运作进行深入地研究,来指导企业实践;规范企业治理行为,防止出现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中新的治理结构“空洞化”。而目前国内企业改革实践最需要的公司治理实务仍是一个空白。所以,我们认为应该从制定指导公司治理实务的基本准则��一公司治理原则入手,来建立与完善中国的公司治理实务。中国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制定适合国情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公司治理原则是介于经济理论与法律之间的、不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实务实施细则。各国企业的实践活动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既需要国家对治理结构有强制性的法规规定,又应制定与市场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具有非约束性和灵活性的公司治理原则。因此近年来,拟定专门性的公司治理原则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日益增多。如:1992年和1998年英国分别提出了Cadbury报告和Hamp1公司治理原则; 1997年美国制定了商业圆桌会议公司治理原则和加州公职人员退休基金会公司治理原则;OECD于1999年制定了公司治理原则;日本于1999年公布了日本公司治理原则;最近,韩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也正准备出台各自的公司治理原则。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亚洲开发银行(ADB)合作召开的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国际专家会议”,于2000年1月中旬在北京圆满结束。会上,OECD的代表就有关OECD公司治理原则及其在中国的意义进行了发言。我们认为,虽然OECD的公司治理规则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是和中国的经济现实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因此,我们建议应该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的特性,及时制定出对公司治理实务具有重大指导作用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 中国企业改革的实践呼唤公司治理的理论创新,并制定出更贴近企业治理实践的非约束性和指导性的一般原则。近年来我们在倡导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的同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系统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富有创新性的成果。随行对公司治理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更系统化,日益感受到来自于企业现实的对公司治理从实务层次上进一步深化的迫切需要,中国公司治理原则的研究议题是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性的。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l、根据中国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建议近期召开由中国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专家和中国著名企业家参加的,以探讨中国公司治理原则为主题的高层研讨会,对中国制定公司治理原则的紧迫性及其重大意义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研讨。促使中国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由较宽泛的制度层面深入到具体的对策层面,并提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中国公司法的建议。 2、在充分酝酿和研讨的基础上,遵循国际规范化的做法和结合中国具体的国情,制定出适合中国企业特色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该原则的主要内容一般应包括(1)股东权力的维护,尤其是广大小股东利益的保障和寻求实施其合法权力的有效途径,建立股东诉讼制度等;(2)信息披露,包括及时、准确地披露与业绩有关的财务信息和某些情况下的非财务信息,建立有效的、可实施的、有助于确保决策机制健全的信息披露标准。(3)企业利害相关的界定、作用范围和责权。(4)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化。(5)董事会的权责,包括董事的规模和质量,董事的报酬激励,董事会内部各委员会的设置以及外部董事的作用、权力。3、为保障课题研究的连续性和可操作性,建议在高层研讨会的基础上成立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专家参与的专门研究机构,创建公司治理原则专题网站,定期研讨和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为中国经济改革和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公司治理原则热全球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公司治理原则课题组自1992年英国的Cadbury报告以来,许多国家与组织的多种公司治理原则纷纷出台,在全球形成了一个公司治理原则的热潮。从根本上讲,公司治理原则是改善公司治理的标准与方针政策,也是公司管理层次的实务原则。它可以帮助政府对有关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与监管制度框架进行评估与改进,对股票交易所、投资者、公司和其他在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中起作用的机构提出指导和建议。最早涉足公司治理原则的是英国。1991年,一系列公司倒闭事件促使英国的财政报告委员会、伦敦证券交易所等机构合作成立了由Adrian Cadbury爵士担任主席的委员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司治理委员会,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查,1992年12月,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的报告,即Cadbury报告,同时还提出了公司董事会最佳做法准则。其后,在1995年初和1995年11月,为解决董事报酬等公司治理问题,在英国又成立了两个非官方委员会,并同样以委员会主席的名字来命名他们的报告,即Greenbury报告和Hampel报告。上述三个报告,成为迄今为止英国公司治理改革过程的三部曲。继英国之后,许多国家、国际组织、机构以及公司等,相继推出了旨在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的原则、准则、报告等。1998年4月,由29个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为了改善其成员国的公司治理,成立了一个根据世界各国公司治理经验和理论成果制定公司治理国际性基准的专门委员会,于1999年5月正式出台了OECD公司治理原则。OECD还和世界银行达成协议,以其原则为基础,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就改善公司治理进行政策性对话。同样在1998年4月,另一个国际性组织��英联邦公司治理协会(CACG),在英联邦秘书处、世界银行、新西兰政府以及一些世界著名企业的支持下正式成立,其宗旨是促进其成员国公司治理与企业经营的良好标准,建立能够使这些标准得到提升和推广的制度。1999年11月,该协会出台了英联邦最佳企业做法原则,其主要成员国除了英国外,澳大利亚早在1995年就制定除了AIMA关于公司治理做法建议的指导与说明和Bosch报告,加拿大出台了1994年12月多伦多证券交易委员会的Dey报告,和1999年加拿大养老金投资协会(PIAC)的公司治理标准,此外其他成员国如南非、印度、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也已推出了各自的公司治理原则。还有一些区域性的组织也制定了相应的公司治理原则,如在欧洲范围内就有欧洲政策研究中心公司治理建议、欧洲股东协会2000年指导方针、EASDAQ上市公司治理规定。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法国、日本、瑞典和香港也早已出台了各自的原则、报告、最佳做法等,像美国的商业圆桌会议公司治理原则、日本的日本公司治理原则、法国的Vienot报告、香港的最佳做法准则等等。在制定公司治理原则的热潮中,机构投资者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近年来机构投资者比重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加入到公司治理的行列中来。美国的教师保险及年金协会(TIAA�CRFF)作为机构投资者,认为其有责任提倡改善公司管理及运营原则,于1997年10月出台了TIAA�CRFF公司治理政策说明,美国另一个著名的机构投资者��加州公职人员退休系统(CalPERS),、于1998年4月制定出公司治理市场原则,以此作为标准来规范其投资的公司。而一些大型的公司也积极从事公司治理原则的制定,最成功的例子就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制定与实施了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公司治理准则,通用汽车公司的示范效用使得一些公司也相继制定出董事会准则,并积极采用了这些准则。席卷全球的公司治理原则热潮,说明要维护良好的公司治理不仅仅需要法律制度的规范作用,还需要对公司有指导作用的管理实务原则。 中国改革2000年第10期借鉴国际经验迎接入世挑战公司治理原则受到关注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法规等制度,而且取决于不断变化的多种因素。在我国即将加入WTO之际,我国企业应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公司治理原则的研究和制定。这是近日在北京举办的“WTO,企业发展与公司治理原则研讨会”上与会人士提出的。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与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联合主办的此次研讨会,介绍了南开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领导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 据介绍,公司治理原则风行全球是有深刻背景的。七八十年代后,西方非国有化改造浪潮和跨国公司的兴起,导致企业股权日益分散,在加强大公司融资能力与市场制约的同时,也引发了“两权分离”蕴涵的所有权控制力下降、企业制衡机制减弱、经营者短期行为等风险。中小投资人经常成为利益受害者,降低了投资信心,加剧了投机行为。这反过来损害了企业的稳固。当经济全球化加速,金融创新、企业组织多样化带来冲击时,许多上述大公司便摇摇欲坠。90年代后的公司破产、重组、兼并一浪高过一浪就是明证。此时,依靠相对滞后、调整迟缓的法律等正式制度手段克服公司治理缺陷,显然是不够的。 中国现代企业制度起步晚,公司法颁布实施才6年时间。制度的不成熟和转轨特殊性,使我国公司治理中的问题更显复杂严重。例如,国外法律明确规定的禁止股东依契约自由原则出卖投票权,为保障中小股东而设立的累积投票制等等,我国公司法均未涉及。仅靠这样的法规制度,在快速变化的经济实践中,很难有效改善公司治理。借鉴外国经验,尽快制定中国公司治理原则已成当务之急。参加研讨会的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有100余人。(钟边)经济日报2000年11月27日国企改革当前已进入公司治理的新阶段,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和他的课题组经过多年研究,提出��公司治理的焦点问题与突破方略目前,很多人仅仅把公司治理作为新“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治理结构来实践,这有可能出现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中新的“空洞化”结局。不仅如此,公司治理实践中也遇到了六大焦点问题:即国有企业的有效治理机制如何培育、公司治理如何跨越单个企业治理边界、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我国是否需要公司治理原则、证券市场的治理空位问题,及新经济时代的公司治理问题。南开课题组认为,突破口如下: 从治理结构到治理机制。目前国内的公司治理研究大多基于分权与制衡而停留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层面上,较多地注重对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层经营者之间制衡关系的研究。我们认为,治理结构远不能解决公司治理的所有问题,有效的公司治理不仅需要一套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更需要若干具体的超越结构的治理机制。公司的有效运行不仅需要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发挥作用的内部监督机制,而且需要一系列通过证券市场、产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来发挥作用的外部治理机制,如公司法、证券法、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社会设计和社会舆论等。因此,研究公司治理不能单纯强调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和内容,而更应该涉及到许多具体的治理机制问题,如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及决策机制等等。 从“公司”治理到“集团”治理。长期以来,国内对企业集团研究多集中于集团的形态、企业间有效关联的建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专题研究在解决企业集团治理问题时,则表现出其局限性。南开课题组目前正在对企业集团治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力图解决企业集团在现实运作中出现的问题,如:母公司如何对子公司进行控制,如何保护子公司及其责权人的利益,关联公司间如何进行协作等。公司治理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法人治理,由于企业集团的复杂性,使得公司治理研究的内容不仅仅是单个企业内的权利配置问题,同时也必须研究企业集团中各企业间的利益平衡问题。所以,公司治理必须跨越单个企业的治理边界,实现从“公司”治理到“集团”治理。 从国内公司治理到跨国公司治理。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会受到不同法制、金融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公司治理模式也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交织和渗透,这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或合资企业中。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存在着众多不同国别的跨国公司和合资公司,在他们与中国国情的嫁接中,既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造成这种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各国公司治理能否与中国的国情融会贯通。因此,研究在中国市场中的外国公司的治理模式是我们吸取国外良好公司治理经验的一条捷径。课题组对不同国籍的合资企业(包括中日、中德以及中美等合资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从研究公司治理理论到制定中国公司治理原则实务。近年来,课题组在深入研究公司治理的过程中,认识到中国企业改革实践最需要的公司治理实务仍是一个空白。他们在国内率先提出要制定社和中国国情的公司治理原则,以此来完善中国公司治理理论和促进公司治理实务的发展。在倡导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的同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系统的第一手资料,收集了60多个国家、地区和组织的公司治理原则,取得了富有创新型的成果。从过度投机到适度安定、发挥证券市场的外部治理作用。证券市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来自证券市场的接管压力,将促使经营者致力于经营绩效的提高;另一方面为企业构筑一个安定环境,像日本企业通过证券市场的相互持股。证券市场这两方面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就是在证券市场存在安定股东,即机构投资者。然而在中国证券市场中,由于理性交易主?amp;#0;�机构投资者的缺位,从而带来证券市场治理空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建议必须实现从过度投机到适度安定的突破,来发挥证券市场外部治理的作用,为此,要做到:实现证券市场中A、B股并轨,解决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的问题,促进证券市场由封闭到开放;造就安定性投资者的机制,一是解决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协调作用,二是促进信息公开、构筑监督机制;发挥机构投资者的安定职能,培育中国证券市场的安定股东。但也要注意一个潜在问题,就是防止机构投资者的过度安定。 从大股东为主的治理到各利害相关者通过各种途径全面参与治理。新经济条件下,为了应对频繁变化、日渐复杂的经营环境,企业相互之间的依存变得更为紧密,形成一种网络型的新的组织形态,因此股东以外的其他利害相关者,诸如职工、债权人、政府、社区、供应商等等,参与公司治理变得更为必要。同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这些主体更为便利地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提供了可能性。比如在新经济下,现代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小股东完全可以通过电视会议、网上投票等形式参与到对公司重大决策的表决中。由于网络的普及,股东大会的参与者将远远不再是主要的大股东,而是各利害相关者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的全面参与。因此,新经济的到来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将对公司治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这方面内容的研究将构成新经济条件下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光明日报2000年11月7日B2版公司治理中的五大热点问题李维安 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把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最近召开的五中全会又强调,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这表明国企脱困后将进入公司治理改革的新阶段。企业集团中的治理问题、资本市场在治理中的作用问题、跨国经营的治理问题、新经济下的治理问题等等,都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 热点之一:如何培育企业有效治理机制公司治理的核心到底应该是结构问题,还是机制问题?如果是机制问题,那么是否应该将重点放在对于治理机制的有效性的研究之上?这是近来各方学者争论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国内公司治理研究关注的焦点更多的集中于企业治理结构上,主要研究“三会一总”的相互关系和权力制衡问题。但是有效的公司治理不仅需要一套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更需要若干具体的超越结构的治理机制。公司的有效运行不仅需要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发挥作用的内部监控机制;而且需要一系列通过证券市场、产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来发挥作用的外部治理机制,如公司法、证券法、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社会审计和社会舆论等。因此,研究公司治理不能单纯强调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和内容,而更应该涉及到许多具体的治理机制问题,至少应该包括: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及决策机制;具体问题如股东的权利、利害相关者的作用、信息披露等等。公司治理并不是为制衡而制衡,而且,制衡并不是保证各方利益最大化的最有效途径。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治理机制,而治理机制的核心正是在于机制的有效性问题。公司有效运行的前提是决策科学化。因此,公司治理的目的不是相互制衡,而应该是保证公司科学决策,从而实现良好效益,维护各方的利益。 热点之二:如何跨越单个企业治理边界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尤其是中国企业日益面临着来自全球的竞争压力,打造大企业,建设大型企业集团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然而,随着企业集团化的深入,就需要解决因企业集团的复杂性而带来的治理问题,这使得公司治理研究的内容不仅仅是单个企业内的权利配置的问题,同时也必须要研究企业集团中各企业间的利益平衡问题。所以公司治理必须要跨越单个企业的治理边界,实现从“公司”治理到“集团”治理的突破。 长期以来,国外许多学者针对企业集团公司治理中具体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国内对企业集团的研究多集中于集团的形态、企业间有效关联的建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专题研究在解决企业集团治理问题时,则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对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的深入研究,来解决企业集团在现实运作中出现的问题,如:母公司如何对子公司进行 控制,如何保护子公司及其责权人的利益,关联公司间如何进行协作等。热点之三:如何选择公司治理模式众所周知,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多种公司治理模式,包括英美股权为主的公司治理,德日法人为主的公司治理以及东南亚家族为主的公司治理模式等。实施这些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因为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又有不同的效率和不同的成因背景,不能生搬硬套。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公司治理模式也在不同程度地相互交织和渗透,这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或合资企业中。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存在着众多数量的不同国别的跨国公司和合资公司,在他们与中国国情的嫁接中,既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因此研究在中国市场中的外国公司的治理模式是我们吸取国外良好公司治理经验的一条捷径。 热点之四:如何确立公司治理原则由于公司治理在公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渐凸现,因而来自于企业实践的要求也极大地推动了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兴起了公司治理原则的研究热潮。公司治理原则是介于经济理论与法律之间的、不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实务实施细则。各国企业的实践活动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既需要国家对治理结构有强制性的法规规定,又应制定与市场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具有非约束性和灵活性的公司治理原则。因此近年来,拟定专门性的公司治理原则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日益增多。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司治理原则,以此来完善中国公司治理理论和促进公司治理实务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热点之五:如何应对新经济下的公司治理以IT、网络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的到来,给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同样,也为公司治理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新经济为大股东以外的公司治理主体参与公司治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新经济条件下,为了应对频繁变化、日渐复杂的经营环境,企业相互之间的依存变得更为紧密,形成一种网络型的新的组织形态。因此,股东以外的其他利害相关者,诸如:职工、债权人、社区、供应商等等,参与公司治理变得更为必要。同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这些主体更为便利地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提供了可能性,比如小股东的治理问题。在传统情况下,小股东由于其参与治理的成本很高,只能放弃自己的权利或者进行权利委托;而在新经济下,现代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小股东完全可以通过电视会议、网上投票等形式参与到对公司重大决策的表决中。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公司通过先进的通讯手段在网上召开股东大会必将变得越来越普遍;而由于网络的普及,其参与者将远远不再是主要的大股东,而是各利害相关者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的全面参与。 经济日报2000年11月14日第11版上交所拟定上市公司治理指引,时机成熟“指引”将融入上市规则之中 中国应制定公司治理原则本报记者于宁 日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先生表示,“上交所上市公司治理(指引)”已经拟定,指引将经过调整和补充,时机成熟时将融入上市规则之中,或作为上市协议的有机组成部分。 南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认为,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制定了公司治理原则,它是介于经济理论与法律之间的、不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实务实施细则,而中国在这方面还是空白,国内公司治理的专家们希望能够推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司治理原则,成立中国的公司治理原则委员会。南开大学已经积累和研究了60多个国家的公司治理原则,并对在华外资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李维安认为,与国外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相比,外资在华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更有借鉴意义。李维安曾长期在日本从事研究,他认为日本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新趋势也值得中国借鉴。 相互持股模式不能完全否定最近日本大企业频频出现危机,日本大企业相互持股正在逐渐瓦解,李维安认为,这是日本企业股权过度安定造成的,但对相互持股不能完全否定,在股市过度投机和股权适度安定时期,相互持股对日本大企业的发展曾起到积极作用。50年代,日本企业进行了第一轮相互持股,当时日本股市过度投机,股市波动非常大,两个企业相互持股或多个企业之间循环持股可以消化市场上流通的股票,并达到资本节约的效用,对平缓股市波动起到很大作用,这轮相互持股也促使纯粹的家族式企业向事业性控股企业转型,并推动了公司经营层的年轻化。60年代,美国企业要闯入日本市场,争相在日本投资和收购企业,日本企业为了抵御收购,又展开了新一轮相互持股,相互持股比例达50以上,控制权完全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所以日本的大企业几乎都没有被外资收购。李维安说,对全球资本市场进行统计后得出的结论是,日本金融危机之前,在全球股市的动荡中日本股市的抗跌性是最强的。但到了 80年代以后,安定股东的持股比例过大,有的达到70,造成股票的流动性不强,股市不能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的价值。在股权过度安定的同时股市泡沫增加,资本市场的高投资回报吸引一些大公司到二级市场投资,这又加大了股市泡沫,直到日本金融体系出现危机,一些日本的大企业、大银行濒临倒闭。不过,李维安认为,面临外资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日本的相互持股模式对中国企业仍有借鉴意义。 扩大股东诉讼带来了什么?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大企业纷纷重组,重建公司治理结构,出现了新的趋势,李维安介绍说,首先像索尼等大公司的董事会大幅裁员;其次是加强监事会;第三是提倡扩大股东诉讼。以前股东诉讼费比较高,而且小股东诉讼人数要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受理,所以基本上没有发生过股东诉讼。为了推动公司治理改革,日本降低了股东诉讼费,这带来了什么影响呢?日本企业中社长(相当于总经理)的权力比董事长还大,有的是社长兼任董事长,小股东状告的是董事会,但直接影响了社长的经营决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董事会和经营层的分离。李维安认为,网络的发展将有助于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将来会出现进行电子投票的虚拟股东大会。 中国经营报公 司 需 要 治 理 胡 明 沛-在山东,一家已经完成“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的公司的监事会负责人告诉李维安教授:“监事会的主要职责,不就是监督工人干活吗?! ”李教授认为,在中国,公司治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企业需要管理,公司需要治理。”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如是说。比如,日本Sony公司近来对公司进行重大改革,董事会从原来的五六十人改变为十几个人。显然,这是实实在在的改变,五六十人的董事会根本无法开会,是虚的。在企业界,恰恰这样的改革是最困难的。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在国外已经进行了几百年的研究、实践,而近年来,人们对公司治理的关注更加热切。前些日子,国内谈论比较多的是公司治理结构或法人治理结构,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多地局限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结构层面。李教授说:这可能造成一些误区。显然,不能把公司治理简单地理解成为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当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简称三会)的结构问题。公司为什么需要治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伙凑钱买了个蛋糕,我们只有先确定下来由谁切、谁先拿等一系列问题,大伙才可能很好地享受蛋糕的美味,否则,一定会乱成一锅粥,说不准还要大打出手。其实,任何企业都有管理问题;但公司,尤其是股份公司,首先需要治理。股份公司的所有者委托经营者管理公司,首先必须理清楚各利害相关者的关系,确保各方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这是在公司管理之上首先应该解决的-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所决定的是公司所有利害相关者的关系、公司大的战略和发展方向,是这些方面的机制安排。形成利害相关者之间有效的制衡关系,是公司治理首要的方面。当然,这也是所有公司运营的起点。由这个制衡关系就派生出一系列委托关系,股东大会委托董事会,董事会又委托经营者,来管理公司。紧接着,又派生出治理机制问题,即三会之间及其与经营者之间如何制衡、决策、激励和监督。比如前些日子海尔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张瑞敏宣布兼任CEO;又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管理者持股等,这些最根本的改革都是公司治理。公司治理这个层面无法实行扁平化,不同于企业内部一般的组织管理。 公司治理涉及经济体制、法律、监控等多方面的处于公司经营管理层面之上的问题。处理好活力与控制的平衡,是公司治理的大难题。治理不善(也就是失控),公司一定是失败的。当前,国内对公司治理的研究主要有三方面:其一,经济学家的研究,涉及公司委托代理关系、所有权控制等;其二,法学家对健全公司法律方面的研究;其三,对公司治理实务的研究,治理问题的具体经验来源于这些研究,而以前它们恰恰被忽略了。或许是因为中国企业存在太多的不规范的问题,不得不从公司结构问题的改革做起,但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之后,接下来很重要的就是进行实实在在的治理。制定公司治理原则是很多国家公司治理的经验总结。现在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组织都已经制定了原则,OECD(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该组织内部普遍的原则,另外,很多国际大公司也分别起草了自己的原则。据李维安教授介绍,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课题组正在组织起草中国公司治理原则,希望以这种纲领性、实务性的文件,指导中国公司的治理行为,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公司治理原则包含的核心内容,也就是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股东权益特别是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前些时候,国内出现了不少忽视中小股东权益的案例。因为小股东参与股东大会的成本太高,他们很轻易地就被忽视了。现在,互联网提供了很好的信息渠道,在家里按一下键盘就可以查询公司信息,也可以进行网上投票,所以,网上的虚拟股东大会似乎是比较可行的方案。利害相关者的作用。除股东之外,客户、供应商、社区、环境等各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越来越多地参与公司治理。以前,中国的企业是在办社会,负担很重,要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一定需要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比如日本核电站选址,因为所在地民众不满意,决议便通不过。 董事会监事会责任。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被国外大公司证明非常成功的外部董事设置等问题,在国内公司里依然很麻烦。国内股份公司还有监事会,监事会前一时期主要的责任在于对是否违规、违法的监督,还可以采取事后监督;但是现在,监事会的主要责任应该是对决策是否有效的监督,这就必须采取事前或者事中监督。报告责任或者信息披露。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对公司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些时候,国内很多.com公司利用关联公司之间的往来进行业绩方面的舞弊,都是公司治理不力的表现。等等。 公司治理决定公司生死。眼看着中国企业就要参与到全球市场的争夺战中,公司治理需求非常迫切。但可以预见,中国公司治理的道路依然漫长。IT经理世界2001年12月24日第24期WTO挑战公司治理结构中国企业应积极寻找应对良策日前参加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与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联合主办的“WTO,企业发展与公司治理原则研讨会”的学者们认为,中国的各类公司将在全球化浪潮中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公司治理原则以适应WTO的严峻挑战。南开大学的李维安教授说,最早使用非强制规范改善公司治理的是英国。1991年,一系列公司倒闭事件促使英国的财政报告委员会、伦敦证券交易所合作成立了公司治理委员会。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查,发表了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报告,同时提出了公司董事会最佳作法准则。这是世界第一个公司治理原则。随后,许多国家、国际组织机构以及大企业,相继效法。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出台各类公司治理原则80多个,这其中还不包括像英特尔、通用汽车等众多大型国际公司所制定的董事会准则。公司治理原则风行全球是有深刻背景的。七八十年代后,西方非国有化改造浪潮和跨国公司的兴起,导致企业股权日益分散,在加强大公司融资能力与市场制约的同时,也引发了“两权分离”蕴含的所有权控制力下降、企业制衡机制减弱、经营者短期行为等风险。中小投资人经常成为利益受害者,降低了投资信心,加剧了投机行为。这反过来损害了企业的稳固。当经济全球化加速,金融创新、企业组织多样化带来冲击时,许多上述大公司便摇摇欲坠。90年代后的公司破产、重组、兼并一浪高过一浪就是明证。此时,依靠相对滞后、调整迟缓的法律等正式制度手段克服公司治理缺陷显然是不够的。据介绍,制定公司治理原则的主体是国际性组织、政府与各类中介组织、机构投资者、金融机构证券交易所和银行、企业。像通用汽车的治理准则已被世界500大中的170家效仿。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多种公司治理模式,包括英美股权为主的公司治理、德日法人为主的公司治理以及东南亚家族为主的公司治理等。由于跨国公司越来越快地把世界各国变成自己的车间、各国的公司治理模式在不断地相互交织与渗透。因此,发展中国家研究在本国的外国大公司治理成功的模式是自身改革的捷径。多年来各国企业的实践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既需要国家对治理结构有强制性的法律规定,又应制定与市场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具有非约束性和灵活性的公司治理原则。公司治理原则在中国是被作为“公司治理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来进行研究和实践的。最近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强调,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这表明国企脱困后将进入公司治理改革新阶段。我国的公司法已实施6年。人们认为,制度的不成熟和转轨特殊性,使我国公司治理中问题更显复杂严重。首先,国有独资企业在以下情况下能否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出资人虚置、企业内部无“老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不顺、国有股东地位不明确;国有企业现行的人事制度不改革、任免制不取消;现有工资奖励制度不突破、新的薪酬制度未形成。再者,目前对国有独资和控股公司搞外派监事、“内部治理外部化”是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吗? 其次,为何当前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都出现“内部人控制”?正常不正常?若不正常,可否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解决?(一)问题:股东大会变成大股东会;董事会变成了大股东的执行董事会;监事会变成了董事会的监事会,形同虚设。 (二)改革方向:单层董事会;多层董事会的组成:(1)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2)大股东董事、独立董事、职工董事、小股东董事四位一体,各占多大比例;单层监事会,大股东派监事;多层监事会,建立独立监事制度,职工监事与股东监事三位一体。(三)“三位制衡”体制下应否建立独立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其与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关系如何,是否应吸收独立董事和独立监事参加?WTO日益临近,人们更担心大锅饭、翻牌公司、新老三会互相掣肘、经营者无法从市场中优选等这些旧体制病会使国企在国际竞争中更显羸弱。南开大学的程宝库认为“入世”对国企的负面影响有三。(1)WTO的“国营贸易企业”规则对国有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形成制约WTO中存在国营贸易企业的概念,所谓“国营贸易企业”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企业(state enterprises)、也包括政府控制或给予特权的私营企业,只要这些企业有能力通过其购销而影响进出口水平或方向。为防止国营贸易企业扰乱世界市场,WTO对维持和使用国营贸易企业的成员国规定了三项基本义务:一是这些企业应只以商业上的考虑(包括价格、质量、适用性、适销性、运输和其它购销条件)作为贸易决策的根据,并按照商业惯例为其它WTO成员国的企业参与购销提供充分的竞争机会。二是WTO认为国营贸易企业的操作可能形成严重的贸易障碍,因此成员国应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谈判以减少这种障碍。三是公开国营贸易资料,WTO成员国应将国营贸易企业进出口的产品通知WTO。加入WTO后,国有企业在跨国经营上将受到“国营贸易企业”规则的制约,特别是向WTO公开贸易资料,由WTO在互联网上公布,这对国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不利。(2)WTO的补贴和反倾销规则对国有企业不利 WTO关于补贴和倾销问题的一般性规则,均是针对私营企业的,WTO根本不存在关于国有企业补贴问题的规则。根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第1条第1款,补贴是指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public body)对企业的资助,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共机构是包括国营企业的。从实践中看,许多WTO成员国也把我国的国有企业视为公共机构,认为无法根据WTO的补贴与反补贴规则衡量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补贴问题。并回避对我国的国有企业反补贴调查,而用特殊的反倾销规则衡量我国的商品出口是否构成倾销。这种特殊的反倾销规则主要特点是:1不把我国的国内价格作为商品正常价格,而是用一个替代国价格作为商品正常价格,只要我国的出口商品价格低于替代国的同类商品价格,就被判定为倾销,而征收反倾销税。2把我国的国有企业看成一个整体,裁定一个国有企业倾销,则对全部国有企业的出口征收反倾销税。倾销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违法行为。法律是为了让人遵守,因此法律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可预见性,即行为人可以依法判断自己行为违法与否。而上述特殊的反倾销规则却使我国的出口企业无法判断自己行为的合法性,一旦出口增长较快就很容易遭受反倾销指控。 (3)国民待遇原则冲击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与地位国民待遇原则是WTO最基本的法律原则之一,“入世”后要给予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产品、外国服务等国民待遇,这就要求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之间待遇平等,公平竞争,国有企业难以继续享受“皇帝女儿”的特殊角色和待遇。学者们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