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习作教学初探_第1页
新课改中习作教学初探_第2页
新课改中习作教学初探_第3页
新课改中习作教学初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改中习作教学初探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工作,课程标准将小学生作文改为“习作”,为我们明确了目标,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建议。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的教师,我们有幸走进新课程,步入新课堂,我们憧憬着在新一轮的改革大潮中迎立潮头,与时俱进。我们渴望在改革的实验田里撒下希望的种子,沐浴人文主义的光辉,在素质教育的土壤里生出扎实的根、长出茂密的叶、结出丰实的果。基于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实践,谈谈自己在习作教学中的想法和做法:一、合作探究,读中悟知,为习作奠基。阅读为学生打开了通向世界、连通古今、通向内心的门户,为写作找到了数不清的切入点并树立了写作的范例,习作与阅读结合得好,既能使学生愿意写,有的写,也能使学生写作能力迅速得到提高。然而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要从小处着眼,捕捉有研究价值、有思维含量的研究点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其实很多课文都蕴涵着争议点,就是这些争议点,为师生开辟了广阔的研究空间,使学生在深入研究中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并随时开拓习作的有效途径。在教中彩那天这课时,我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课上,我以课后的问题: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贯穿全文,让学生自读感悟,找出描写父亲神情、动作的词句,从而走进父亲的内心世界,在理解课文时,孩子们纷纷谈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说,父亲留下这辆车也不违背道德,因为他对家庭有责任感;有的说,父亲留下车,良心就会受到谴责。于是大家展开了讨论,争议强烈,就在这热烈的探究中老师给予学生研究结果的肯定。告诉他们,其实你们的研究达到了一个共识,“父亲毅然的拨通电话,是诚信的魅力战胜了自己的欲望,他拥有的是用金钱买不到的精神财富。孩子们在这次研究热点中体会到,细节描写也就是人物的神情、动作的刻画会对文章表达中心起到很大的作用,于是我布置学生写课后练笔,让课文中从没讲话的父亲也张嘴说话,想像他会说什么,抓住语言以及其他的描写大胆的想像。这一倡导激起了孩子们写作欲望。他们在研究中,一个个精彩的感悟,便成了她们课后写作的主题。更可贵之处,她们能联系生活实际,并运用对比等方法写出了对父亲的赞叹,写出儿子的思想转变的过程,写出了母亲做丰盛的晚餐表达对丈夫的心有灵犀这篇篇精彩之作,无不来源于她们在阅读中悟出的真知。二、自主学习 写中悟情 为习作引路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重要的目标之一,习作教学更应把人文素养目标放在首位,使孩子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做人再做学问。孩子们在阅读教学中感悟到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灌注了鲜明的民族精神,积淀了优美的语言文字,掌握了一些习作方法、特点、技巧等。但光有理论是不够的,因为他们面对大千世界茫然不知所措,生活给予他们的太多,可他们感悟的太少。这时作为孩子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就应引导他们到生活实践中去自主学习,懂得优秀的习作题材来源于生活实践。生活表象的丰富程度是提取习作素材的前提,写作素材贫乏,关键对生活体验不够。为此我鼓励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用自己的头脑去体验别人没有体验到的美。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发现。但走进生活,不等于有所发现。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看,去听,去触,去闻,去想,去感受,去体验,去发现自己没有发现的东西,去获得自己没有获得的感受。只要用心去观察,总会有新的发现:学校更换光荣榜了,今年的桃花比去年开得早,李强从不迟到今天却迟到了,居民小区购建了健身器材勤于观察,对周围事物总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敏锐的感觉,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必定会不断地有所发现。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体验到的,就是对生活的积累,就是习作的材料。不断发现,不断积累,作文就有写不完的内容。要使学生争做勤于观察、善于发现的人,做留心周围事物的有心人。记得有一个孩子在习作中写了一篇题为蚂蚁的启示的文章,大体内容是这样的,在放学的路上,他发现一群蚂蚁,以惊人的力量搬运面包屑,从而联想到人生遇到的困难数也数不清,可有多少人会向蚂蚁那样用顽强的毅力去和困难做斗争呢?有多少小朋友像蚂蚁那样团结一心呢?我也要像蚂蚁那样,在困难重重的人生海洋里遨游,争取到达光明的彼岸。我也要像蚂蚁那样团结同学,珍惜友谊。有谁会说这不是对生活的感悟呢?当他们有了体验和观察能力后,童眼观世界,会出现很多奇迹,美是无处不在的。有时成人注意不到的东西、体验不到的美,他们都会超长的发现。就是在这一次次新的发现中他们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会写走向了乐写,一篇篇崭新的题目如一棵棵幼苗植根于新课改中这肥沃的土壤里。例:换位思考家庭良医生活不相信眼泪我的未来不是梦等等。这些题目映入眼帘时,真有一种焕然一新、心旷神怡之感。孩子们在习作中悟出了人间真、善美,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素养。三、开发课程资源 实践中悟人生智慧 提高习作本领。 作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于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做有心人,从现实中取材。小学生作文往往缺乏素材,没话可说,无事可写。我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观察能力。如指导记一次活动时,由于学生课间活动时间少,来不及开展什么活动就上课了。针对这实际,我先不急于让学生写,而是花了好几节体活课与学生一起搞拔河、跳绳等活动。有了亲身经历,学生就乐于表达活动中的真情感受了。着眼大方面,其实每个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人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的话题等都需要我们去开发积极利用。我们吉林的自然风光雾凇是中国的十大景观之一,在写家乡的一处景物时,正是雾凇形成最佳时期,我布置学生让家长带领他们亲自去观察雾凇。学生通过眼看、手摸、耳闻等积累了写作素材,写时水到渠成,表达了对家乡的赞美,抒发了作为吉林人的骄傲。更主要的是他们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领略了大自然的杰作,对大自然的赞叹油然而生。就是在这大自然的欣赏中,孩子们悟出了人生智慧。让他们观察校园的变化,他们悟出了中国重视教育,学校是他们成长的摇篮;当三八妇女节,我让他们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他们悟出了羊羔跪奶还母情、乌鸦反哺抱母恩的道理,认为学生更应以孝为先。正是这一次次富有活力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孩子们悟出了人生的大智慧。在新课改习作教学的初探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变乐”。在阅读中悟出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灌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