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其它相关论文-产业结构变迁和世界秩序重建.doc_第1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产业结构变迁和世界秩序重建.doc_第2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产业结构变迁和世界秩序重建.doc_第3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产业结构变迁和世界秩序重建.doc_第4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产业结构变迁和世界秩序重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产业结构变迁和世界秩序重建世界产业结构格局及其产生的国际经济关系是世界秩序的深层结构。由其产生的近现代世界秩序经历三个时代。早期殖民主义全球化时代,新生工业结构向农业世界扩张,推行世界的同质化(即西方化);以电力为中心的新产业结构出现之后,世界进入各工业大国争夺世界的“全球割据时代”(世界大战与冷战);而当资本内在扩张力量通过信息技术等等冲破冷战割据之后,世界进入“新全球化时代”。全球性产业体系的生成过程,冲破各国完整独立的产业体系,形成各国之间相互依存、渗透与竞争,给全球带来了总体上和平与发展的希望。但各国间相互依存程度上的不对称性,导致了南北冲突与局部动荡。社会主义不再通过对抗资本主义进行封闭式发展,也无意通过和平竞赛与他国争霸,而是作为世界市场中的新生力量,充分吸收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无法解决的问题,显示自己的优越性,逐步代替资本主义。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秩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苏东剧变、冷战结束,一个新的未知的世界秩序开始形成。未来世界将走向何方?人们意见纷呈。其最典型的见解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本主义胜利说”,认为苏东剧变的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和资本主义的永恒,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制度,如美籍日裔学者福山发表的“历史终结论”。这种肤浅之论很快被冷战后全球动荡的无情事实所抛弃。另一类则是“世界新分裂”说,认为由冷战的意识形态冲突造成的国际对抗,将被其它冲突如种族冲突、文明冲突、文化冲突、南北冲突等等所造成的世界分裂所取代。美国政治学者亨廷顿1993年在美国外交杂志撰文文明的冲突?,主张冷战结束之前世界冲突的中心点是“西方的内战”从王侯间冲突到民族国家间冲突,再到冷战中的意识形态冲突。冷战后国际政治“走出了西方阶段”,演变为“文明的冲突”:世界冲突的“中心点演变为西方与非西方文明之间,以及非西方文明之间的互动”。“这个新世界中的冲突的基本源泉将主要不是意识形态的,也不是经济的。人类之间的巨大分裂与冲突的主要源泉将是文化的冲突。”11996年亨廷顿将此说扩为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该书的封面表征了亨廷顿想象中的世界大格局:在地球背景上,右上方是基督教十字架,左下方是伊斯兰新月,右下方则是中国太极图。此外,法国右翼国民阵线的二号人物BrunoMegret在其党地方选举获胜后说:其他种族的人民“从哪来就回哪去不是因为我们恨他们,而是因为他们污染了我们的民族特性并抢走了我们的工作”。2许多人把巴以冲突和新近发生的9-11恐怖事件,看成是对文明冲突论的“验证”。历史将证明,这些预言都经不住实践的检验,因为它们都漠视我们时代的深层条件的变化,继续冷战思维的逻辑惯性:或认为冷战的一方征服另一方而“终结历史”,或主张文明、种族等等将取代意识形态,继续人类社会的分裂状态。麦哲在透彻地分析了亨廷顿观点之后指出,“冲突的真正原因是社会经济,而不是文明。”3冷战结束的深层原因,不是谁胜谁负的问题,而是科学技术的划时代变革带来了人类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并由此改变社会冲突方式,创造世界秩序的新版图。唯物史观是分析世界秩序这一深刻变化的绝好的理论范式。虽然现行教科书体系将国家的社会形态作为最高层次的范畴,世界秩序与国际关系仅仅作为影响社会形态的“外因”来对待,然而历史唯物主义创建之初,其创始人已经提出人类历史正成为“世界历史”。毛泽东同志也曾经从世界格局来分析中国革命的道路。在今天,全球化大潮正冲激而来,比“社会形态”更高的“世界秩序”理应成为唯物史观重要范畴。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世界秩序中由各国或各经济体之间,建立在国际性生产力结构基础上的的经济利益关系的总和,构成的“国际生产关系”,它是其它国际关系政治军事关系、意识形态关系等的基础。共同的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等等,只是提供了把各国凝聚为国际利益冲突中各种国际力量的可能的纽带,它们依附于人们的利益关系而发挥其作用。运用这一理论范式来分析当代现实,能使我们准确把握当代世界秩序及其走向。一、是什么力量推倒了柏林墙?为了分析冷战后的世界秩序走向,我们必须追问:把欧洲分割开来的柏林墙是靠什么力量建立,又是靠什么力量推倒的?这个现代世界史上最大的斯芬克斯之谜的谜底,不是意识形态,也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所谓“优越性”,而是科学技术与建立其上的生产力。1、大工业时代的世界秩序:从殖民扩张到全球割据马克思恩格斯把他们时代的世界秩序,归结为大工业的产物: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化的世界市场,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4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进一步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5这是殖民主义的世界秩序:世界上极少数工业强国的资本,凭仗大工业生产力和坚船利炮,向全球几乎无限广阔的殖民地扩张,于是产生了人类历史上“早期全球化时代”以野蛮侵略为手段的殖民扩张的全球化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是西方强国对世界各国推行“同质化”,力图用西方文化取代各国的传统文化。殖民者或者建立独立的工业化国家(如美国与澳大利亚),或者把他国纳入到本国工业化体系中,作为它的附庸与边缘(如印度和非洲)。这种早期的“殖民扩张的全球化时代”很快被“全球割据时代”所取代。在马克思之后,电力、内燃机和有机化学工业取代了蒸汽大王,用先进生产力武装的一个个后起的现代工业强国相继崛起。而这种现代大工业体系,需要大规模的集中的交通能源体系作为全社会经济的骨干,于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被垄断寡头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力量所代替。于是,这种类型的生产力最适合于在庞大的工业体系的大国中生长,这些大国于是成为世界秩序的主导力量。由此形成了以大国为中心的群雄并列的时代,取代了当初大英帝国作为“日不落帝国”的地位。这些大国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煤、铁和其它矿产资源,而且它的大批量规模化生产必须以国际性分工为前提,否则无法形成全球性广阔的市场需求。于是,为了争夺与控制全世界市场和石油等关键资源,各个工业化大国尽力争夺与控制拥有这些关键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尽力把它们纳入自己的国际分工体系。为此,各大国之间展开了分割全世界殖民地与势力范围的激烈斗争。而在这场争夺中,各大国自身的工业化体系是核心:它们依仗这一体系的力量来争夺,并且争夺的目的也是为了喂饱自身的工业化体系。各工业化大国对世界的分割格局,本质是各自工业化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放大。大国间的冲突与均衡是这种世界秩序的基本构架。而作为争夺对象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身也不甘处于被掠夺的地位,于是开展了争取自身独立解放的斗争。这一斗争成为依存于大国冲突的重要国际冲突因为这些独立解放总要有某些大国力量的支持。这些冲突常常以民族冲突或意识形态的冲突形式出现,然而其冲突之源是各国的利益。这种以大国冲突与均衡为基本框架的“全球割据”的世界秩序,又经历了两个阶段。在初期阶段,亟需向海外殖民来支撑本国工业化体系的后起资本主义强国(如德国),与已经占有大量殖民地和国际势力范围的老牌资本主义强国之间的冲突日趋激烈,形成了资本主义的“战国时代”。这个时代各帝国主义国家冲突和磨擦的后果,是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是国际力量高度不均衡的动荡的时代。经过两次世界战争之后,国际力量暂时平衡,形成了由东西方对峙的“雅尔塔体系”。而大工业的最高产物核能和航天器的发明,使这种暂时的平衡逐步转化为一种“恐怖的战略平衡状态”这就是冷战格局。所以,冷战格局是工业化国家分割世界的产物,而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冲突的产物。意识形态的冲突只是外在形式,核心是工业化国家的利益冲突。冷战格局中的工业化国家,奉行两种体制,进行两种类型的世界扩张。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通过政治军事力量管制下的市场机制,来建立相应的国内与国际分工体系,支撑本国的庞大工业,列宁称它为帝国主义。而前苏联则采取政治军事手段,直接使用国家权力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来建立国内与国际分工体系,依靠其周边的卫星国来支撑自身的工业化体系,毛泽东同志称它为“社会帝国主义”。正是基于这个缘故,一些小国被迫依附在这些工业化大国周围,而那些不甘心做卫星国的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则成为大国斗争中的争夺、利用或封锁的对象,成为冷战格局中的第三种力量。这是中国在当时国际环境下,捍卫国家独立,防止成为工业化强国的附庸的必然选择。由此引起了这些发展中国家和卫星国争取自身独立的斗争,以及中国这样的独立国家的反对霸权的斗争。所有这些冲突与平衡,构成了冷战中的世界秩序。2、缺乏创新空间:前苏联体制的根本缺陷冷战格局作为全球割据的最后结果,其实质是采用不同社会组织形式的两类工业化国家,为了满足本国的工业化体系的现实利益向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最后依靠核恐怖而维持的对世界的割据格局。意识形态的冲突不是冷战的根本原因,而只是冷战的外在形式。由此,意识形态的胜负也不是苏东剧变与冷战结束的根本原因,而只是其外在形式。前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的真正的根本原因,是两种工业化体制的竞争的结果。我们知道,西方的原发性大工业体系,原本是从自发性自由竞争市场中产生出来的。而现代大工业体系的集中化的特点,却与诞生它的经济环境单个私人资本的自由竞争市场环境格格不入,由此构成深刻的矛盾。于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爆发了一次接一次经济危机,经历一次次产业结构与资本结构的调整和重组,不得不从自由竞争不断走向垄断,从单个资本走向股份公司,逐步实现了资本的社会化,如列宁所说,走向垄断的帝国主义。并且采纳了凯恩斯主义,吸收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用政府权力直接使用权力干预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前苏联的工业化道路与此完全不同。它直接按照西方已有的工业化体系高度集中化的特点,依照它的基本框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用行政权力来配置资源,组织全社会资源来建设全社会的高度集中的工业体系。这条道路的确是一条摹仿型工业化的捷径。另一方面,军事工业本来就是由政府投资的事业,也比较适合于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对于急于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与西方抗衡的前苏联来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具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合理性。正因如此,前苏联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就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道路,成为现代化工业强国。并且在军事工业的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许多西方国家,有时甚至超过美国。然而,当现代大工业体系一旦建立起来之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就开始暴露出它的最根本的致命缺点:非常不利于技术创新,尤其不利于与当前计划体制相冲突的原创性、体系性的技术创新。计划经济体制在其本性上就是一个摹仿型经济体制摹仿业已成熟的技术体系的经济体制,而非创新型经济体制。首先,从根本上说,技术创新本身具有不可预见性,无法进行事先计划安排。人类历史上所有重大发明,从蒸汽机、电动机到电话、飞机,都不是事先计划的产物,它必须三条不可缺少的条件:一是社会需求,二是生产者与科技工作者的自由的创造,三是寻求增殖的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用以组织资源)。特别是国民经济主体民用产品的技术创新,消费者的市场选择压力、企业间市场竞争压力、寻找增殖出路的资本是不可缺少的创新动力源和创新方向的引导者。而在计划经济下,除了政府面临的客观压力之外,其它条件统统不存在。与此同时,在大工业体系建立之后,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的行为完全被纳入到政府的计划之中。既无创新的积极性,也很少有创新的自由。社会资金则完全按照计划安排,不可能有某种可供企业自由支配的资金来支持无法预算的技术创新,至多只能支持现有技术体系上的某种改良。其次,技术创新成果只有在与全社会的工业化体系的不相冲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计划经济体制所容纳。这样的创新至多只能是原有体系内的小改小革。那些起初很不成熟,然而将来却会形成新的技术体系的原创性革新,必然被严密计划下的现行大工业体系所排斥和扼杀。这是成熟的技术体系的“排异性反应”,而计划经济用政府权力加强了这种排异性反应。有人会说,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扼杀国防工业的技术创新:它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建立了堪称人类航天史奇迹的和平号太空站,并且其核武器一直处在世界的前列。笔者认为上述事实并不能作为计划经济优越性的理由。前苏联军事工业的相对成功,实际上正是无法周密计划的结果:因为军事工业是各国保密行业,不可能像民用工业那样摹仿西方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按照计划来建立。也就是说,前苏联在创业之初还不可能对军事工业实行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在军事工业上的作用主要体现于:由政府根据所处国际环境决定科技创新的大致方向,利用政府权力调动和集中本国及其卫星国的全部资源,来支持军事工业的创新。科学家们对这些资金具有相当大的支配自由度,是前苏联军事工业创新的前提。这一方面使军事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功,另一方面,则由于没有采用市场的配置资源的作用,造成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于是,前苏联在军事工业上的巨大的成功,实际上以牺牲人民生活水平为代价。一旦这种创新成功之后,计划经济模式将会形成僵化的国防工业体系,下一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