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园林植物保护.ppt_第1页
课件:园林植物保护.ppt_第2页
课件:园林植物保护.ppt_第3页
课件:园林植物保护.ppt_第4页
课件:园林植物保护.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林植物保护,第二章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第五节 病害的侵染过程与侵染循环,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组,2019,-,1,一、本节知识点 1. 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 2. 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 3. 病性的流行; 二、本节重点 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 三、本节难点 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2019,-,2,第五节 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和侵染循环,一、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 从病原物与寄主感病部位接触侵入,到引起植物表现症状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称为病害的发病过程,简称病程。病程大致可划分为接触、侵入、潜育和发病四个时期。实际上病程是一个连续的侵染过程。 (一)接触期 从病原物同寄主接触到开始萌发入侵称接触期。接触期的长短因病原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病毒、植原体和类病毒的接触和侵入是同时完成的,细菌从接触到侵入几乎也是同时完成的,都没有明显的接触期。,2019,-,3,真菌接触期的长短不一,一般真菌的分生孢子寿命较短,同寄主接触后如不能在短期内萌发,即失去生命力;而当条件适宜时,孢子在几小时内即可萌发侵染。也有些真菌接触期可长达数月。例如,桃缩叶病菌的孢子在芽鳞内越冬,次年新叶初放时才进行侵染。 在接触期,病原物在寄主体表的活动受外界环境条件,寄主的外渗物质,根周围和茎、叶表面微生物活动的影响。这些微生物与病原物之间产生明显的颉抗作用或刺激作用。因此,病原物同寄主植物接触并不一定都能导致侵染的发生。但是病原物同寄主植物感病部位接触是导致侵染的先决条件。阻止病原物同寄主植物感病部位接触可以防止或减少病害发生。,2019,-,4,(二)侵入期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生关系这一段时期,称侵入期。病原物的侵入途径一般有三种: 伤口侵入 伤口的种类很多,如修枝伤、叶痕、虫伤、灼伤、冻伤及机械损伤等。病毒和植原体从伤口侵入,寄生性较弱的细菌如棒杆菌、野杆菌、欧氏杆菌多从伤口侵入,许多兼生真菌也从伤口侵入,内寄生植物线虫多从植物的伤口和裂口侵入。 自然孔口侵入 有些真菌可以从气孔、皮孔、水孔、蜜腺等自然孔口侵入。如锈菌的夏孢子,许多叶斑病的病原菌都是从气孔侵入的。寄生性较强的细菌如假单孢杆菌、黄单胞杆菌多从自然孔口侵入,少数线虫也从自然孔口侵入。,2019,-,5,冻伤,虫伤,灼伤,机械伤,2019,-,6,气孔,2019,-,7,植物体 表面的皮孔,皮孔,皮孔,2019,-,8,叶面上的排水器官(水孔) 1. 水孔 2. 通水组织 3. 导管的末端,排水孔,2019,-,9,直接侵入 真菌孢子萌发以后,可借助芽管的机械压力或酶的分解能力,直接穿透表皮层和角质层而侵入植物体内。大多数锈菌的担孢子都能钻透角质层而侵入。苗木立枯病菌可以从未木质化的表皮组织穿透侵入。寄生性种子植物以胚根直接穿透枝干皮层,少数植物线虫从表皮直接侵入。,真菌孢子直接穿透寄主表皮的全过程,2019,-,10,病原物能否侵入寄主,建立寄生关系,这与病原物的种类、寄主的抗病性和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环境条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湿度和温度。大多数真菌孢子萌发都离不开水分,甚至必须在水滴中才能萌发。如蔷薇白粉病菌在相对湿度95%98%时,萌发率为99.2%,而相对温度在28%30%时,萌发率只有53.5%。南方的梅雨季节和北方的雨季,植物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少雨干旱季节发病轻或不发病。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真菌孢子的萌发,并缩短入侵所需的时间。此外,光照、营养物质对病原物的侵入也有一定影响。保护性杀菌剂的作用主要是防止病原物侵入。喷洒保护剂、减少和保护伤口、控制侵染发生的条件,是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措施。,2019,-,11,(三)潜育期 从病原物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开始到寄主表现症状为止这一段时期,称潜育期。潜育期是病原物在寄主植物体内生长、蔓延、扩展和获得营养物质、水分的时期。潜育期的长短与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寄主的生长情况,抗病性以及环境条件都有关系。如病毒、类病毒、植原体所引起病害的潜育期一般在327个月,常见的叶斑病潜育期一般为715d,幼苗立枯病潜育期只有几个小时。 环境条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潜育期缩短。如毛白杨锈病,在13以下,潜育期为18d;1517为13d;20为7d。了解潜育期是植物病害预测预报的主要依据。,2019,-,12,(四)发病期 从寄主开始表现症状而发病到症状停止发展为止这一段时期,称发病期。这一阶段由于寄主受到病原物的干扰和破坏,在生理上、组织上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继而表现在形态上,病部呈现典型的症状。植物病害症状出现后,病原物仍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扩展时期。叶斑和枝干溃疡病斑都有不同程度扩大,病毒在寄主体内增殖和运转,病原细菌在病部出现菌脓,病原真菌或迟或早都会在病部产生繁殖体和孢子。在外界环境条件中,温度、湿度、光照等对真菌孢子的产生都有一定影响。植物病害症状停止发展后,寄主病部组织呈衰退状态或死亡,侵染过程停止。病原物繁殖体进行再侵染,病害继续蔓延扩展。,2019,-,13,初期,中期,末期,2019,-,14,初期,中期,末期,2019,-,15,二、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是指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侵染循环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病原物的传播。 (一)初侵染和再侵染 越冬以后的病原物,在植物开始生长发育后进行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侵染。在同一个生长季节中,初侵染以后发生的各次侵染,称为再侵染。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节中,只有一个侵染过程的病害,称单病程病害。如梨桧锈病。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节中,有多个侵染过程的病害,称多病程病害。,2019,-,16,木瓜海棠龙柏锈病,转主寄生,锈孢子器,性孢子器,冬孢子角,2019,-,17,2019,-,18,大多数植物病害都有再侵染,这类病害潜育期较短,如果条件有利,常常通过连续不断的再侵染,发展蔓延扩大危害,引起病害的流行,如月季黑斑病、菊花斑枯病、各种白粉病等。,侵染循环模式图,2019,-,19,侵染循环模式图,传播,2019,-,20,植物病害的潜育期和再侵染有密切的关系。病害的潜育期短,再侵染的机会就多。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而缩短了潜育期,就可以增加再侵染的次数。如月季黑斑病的潜育期大约710d,在一个生长季节有多次再侵染;而芍药红斑病潜育期约1个月,再侵染次数就少。 病害有无再侵染与防治有密切的关系,对只有初侵染的病害,只要清除越冬病原物,消灭初侵染源就可使病害得到防治。对于有再侵染的病害,除清除越冬病原物外,及时铲除发病中心,消灭再侵染源,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2019,-,21,(二)病原物的越冬 病原物越冬期间处于休眠状态,是其侵染循环中最薄弱的环节,加之潜育场所比较固定集中,较易控制和消灭。因此,掌握病原物的越冬方式、场所和条件,对防治植物病害具有重要意义。病原物越冬场所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种苗和其他繁殖材料 带病的种子、苗木、球茎、鳞茎、块根、接穗和其他繁殖材料,是病菌、病毒和植物菌原体等远距离传播和初侵染的主要来源。如百日菊黑斑病、百日菊细菌性叶斑病、瓜叶菊病毒病、天竺葵碎锦病毒病等。由此而长成的植株,不但本身发病,而且成为苗圃、田间、绿地的发病中心,通过连续再侵染不断蔓延扩展,甚至造成病害流行。,2019,-,22,种子、苗木、鳞茎、块根、接穗等带菌,合欢枯萎病,四季海棠线虫病,唐菖蒲青霉病,中国菟丝子,2019,-,23,2.有病植物 病株的存在,也是初侵染来源之一。多年生植物一旦染病后,病原物就可在寄主体内定殖,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如枝干锈病、溃疡病、根癌病等。感病植物是病原细菌越冬的重要场所。病原真菌可以营养体或繁殖体在寄主植物体内越冬。由于园林植物栽种方式的多样化,使得有些植物病害连年发生。温室花卉病害,常是次年露地栽培花卉的重要侵染来源,如花卉病毒病和白粉病等。 3.发病植物残体 有病的枯枝、落叶和病果,也是病原物越冬场所。次年春天,产生大量孢子成为初侵染来源,如多种叶斑病菌都是在落叶上越冬的。,2019,-,24,病株,病株,病株,病落叶,2019,-,25,4.土壤肥料 对于土壤传播的病害或植物根部病害来说,土壤是最重要的或唯一的侵染来源。病原物以厚垣孢子、菌核、菌索等在土壤中休眠越冬,有的可存活数年之久。如苗木紫纹羽病菌。还有的病原物以腐生的方式在土壤中存活,如引起幼苗立枯病的腐霉菌和丝核菌。一般细菌在土壤内不能存活很久,当植物残体分解后,它们也渐趋死亡。此外,在肥料中常混有未经腐熟的病株残体成为侵染来源。 综上所述,查明病原物的越冬场所加以控制或消灭,是防治植物病害争取主动的有力措施。如对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的病原物,可采取收集并烧毁枯枝落叶,或将病残组织深埋土内的办法消灭病原物。,2019,-,26,2019,-,27,(三)病原物的传播 病原物的传播是侵染循环各个环节联系的纽带。它包括从有病部位或植株传到无病部位或植株,从有病地区传到无病地区。 通过传播植物病害得以扩展蔓延和流行。因此,了解病害的传播途径和条件,设法杜绝传播,可以中断侵染循环,控制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1.气流传播 真菌病害的孢子主要由气流传播。孢子数量很多、体小质轻,能在空中飘浮。风力传播孢子的有效距离依孢子性质、大小及风力的大小而不同。有的可达数千公里远,大多数真菌的孢子则降落在离形成处不远的地方。,2019,-,28,病原物传播的距离并不等于病菌侵染的有效距离,大部分孢子在传播途中死亡,活孢子在传播途中如遇不到合适的感病寄主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也不能侵染。因而传播的有效距离还是有限的,如梨桧锈病菌孢子传播的有效距离是5km左右。红松疱锈病菌孢子传播的有效距离只有几十米。 2.雨水传播 雨水和流水的传播作用是使混在胶质物中的真菌孢子和细菌得以溶化分散,并随水流和雨水的飞溅作用来传播。土壤中的根癌细菌可以通过灌溉水来传播,雨水还可将空中悬浮或移动的孢子打落在植物体上。水流传播不及气流传播远。一般来说,在风雨交加的情况下病原物传播最快。,2019,-,29,气流传播,雨水传播,2019,-,30,3.动物传播 为害植物的害虫种类多,数量大,也是病毒、植原体和真菌、细菌、线虫病害的传播媒介。传毒昆虫不仅能携带病原物,而且在为害植物时,把病原物接种到所造成的伤口中去。如松材线虫病由松褐天牛传播。 4.人为传播 人类活动在病害的传播上也非常重要。人类通过园艺操作和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的远距离调运而传播病害。如某些潜伏在土壤中的病原物,在翻耕或抚育时常通过操作工具传播。许多病毒和植物菌原体可以借嫁接、修剪而传播。松材的大量调运,加速了松材线虫病的扩展和蔓延。加强植物检疫,是限制人为传播植物病害的有效措施。,2019,-,31,嫁接,嫁接,2019,-,32,三、植物病害的流行 植物病害在一个时期,一个地区内,发生普遍而且严重,使某种植物受到巨大损失,这种现象称为病害的流行。 病害流行的条件:有大量易于感病的寄主;有大量致病力强的病原物;有适合病害大量发生的环境条件。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且必须同时存在。 1病原物方面 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原物的连续再侵染,使病原物迅速积累。感病植物的长期连作,病株及其残体不加清除或处理不当,均有利于病原物的大量积累。对于那些只有初侵染而没有再侵染的病害,每年病害流行程度主要决定于病原物群体最初的数量。借气流传播的病原物比较容易造成病害的流行。从外地传入的新的病原物,由于栽培地区的寄主植物对其缺乏适应能力,从而表现出极强的侵染力,常造成病害的流行。,2019,-,33,园林植物种苗调拨十分频繁,要十分警惕新病害的传入。对于本地的病原物,因某些原因产生的致病力强的新的生理小种,常造成病害的流行。 2寄主植物方面 感病品种大面积连年种植可造成病害流行。植物感病性的增强,主要是栽培管理不当或引进的植物品种不适应当地气候而引起的。月季园、牡丹园等,如品种搭配不当,容易引起病害大发生。在城市绿化中,如将龙柏与海棠近距离配植,常造成锈病的流行。 3环境条件方面 环境条件同时作用于寄主植物和病原物,其不但影响病原物的生长、繁殖、侵染、传播和越冬,而且也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病力。当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寄主植物的生长时,可导致病害的流行。,2019,-,34,在环境条件方面,最重要的是气象因素,如温度、湿度、降水、光照等。多数植物病害在温暖多雨雾的天气易于流行。此外,栽培条件、种植密度、水肥管理、土壤的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等,与局部地区病害的流行,都有密切联系。 寄主、病原物和环境条件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是综合的、复杂的。但对某一种病害而言,其中某一个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如梨桧锈病,只有梨树和桧柏同时存在时,病害才会流行,寄主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在连年干旱或冻害后,苹果腐烂病常常大发生,环境因素就起着主导作用。掌握各种条件下病害流行的决定因素,对搞好测报与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019,-,35,观察与思考 1、大叶黄杨白粉病的初侵染和再侵染是怎样的,与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