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外科感染宗兆文.ppt_第1页
课件:外科感染宗兆文.ppt_第2页
课件:外科感染宗兆文.ppt_第3页
课件:外科感染宗兆文.ppt_第4页
课件:外科感染宗兆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外科学与野战外科学教研室 宗兆文,外科感染 Surgical Infection,2019,-,1,2019,-,2,病 史 简 介 Scenario,F,25 y。地震伤致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伤口给与包扎后于伤后4天转运到我院。入院后拆开伤口,呈恶臭味,分泌物多。创面如图所示。,请问:怀疑什么感染?如何证实?下一步如何处理?,2019,-,3,教 学 内 容,掌握 外科感染定义、主要致病菌和处理原则。 疖、痈等浅表感染的致病菌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自学) 手部常见感染的病因、致病菌、临床表现和诊治。 全身外科感染的致病菌、临床表现和诊治。 脓毒症的临床诊断标准。 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 抗生素使用原则(部分内容自习)。 了解 人体易感染的因素。 疖、痈等浅表感染的定义。(自学) 全身外科感染的发生机制。,2019,-,4,01,概 论 Introduction,第一部分,2019,-,5,一、定 义 Definition,感染 是指病原体入侵机体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病原体主要有细菌、真菌等。 Infection is the invasion of an organisms body tissue by disease-causing agents, their multiplication, and the reaction of host tissues to these organisms and the toxins they produce.,2019,-,6,一、定 义 Definition,外科感染 一般指发生在组织损伤、空腔脏器梗阻和手术后的感染。包含2大类:非特异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2019,-,7,二、分 类 Classification,非特异性感染(nonspecific infection) 特异性感染(specific infection),金黄葡萄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大肠埃希菌 绿脓杆菌 疖、痈、急性阑尾炎,结核杆菌 破伤风杆菌 产气荚膜杆菌 真菌 独特的临床表现,按病原菌分类,2019,-,8,按病程长短分类,急性感染 病程在3周以内 慢性感染 病程超过2个月 亚急性感染 介于急性与慢性感染之间,2019,-,9,按感染发生条件分类,条件性(机会性)感染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二重感染(菌群失调)double infect/ flora imbalance, dysbacteriosis 医院内感染 nosocomial infection,在人体局部或(和)全身抗感染能力降低的情况下,本来栖居于人体但未致病的菌群可以变成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称为条件性或机会性感染,长时间使用化学药物或抗生素后,对药物敏感的细菌被消灭或减少,在原有感染灶或自身其它部位的不敏感细菌异常增殖,发展成明显的感染。,在医院内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所引起的感染,通常指在医院内发生的创伤后和烧伤后感染,以及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感染。,2019,-,10,三、外科感染的形成因素,人体易感染的因素 局部情况 全身性抗感染能力降低,皮肤或粘膜的病变或缺损:创伤、穿孔 管道阻塞:阑尾粪石 局部组织血流障碍或缺血:褥疮 异物与坏死组织的存在 留置导管,严重的创伤或休克 糖尿病、尿毒症、肝功能不良等慢性疾病 使用免疫抑制剂、多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等 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白血病或白细胞过少等 高龄老人、婴幼儿、免疫缺陷病人(艾滋病)等,2019,-,11,1克组织内含致病菌数超过105时才引起感染 有坏死组织、血肿和异物时,100个致病菌即可感染,粘附因子:利于入侵 革兰氏阴性菌的菌毛 荚膜或微荚膜:抗拒吞噬、利于繁殖 胞外酶 侵蚀组织细胞,使感染容易扩散 外毒素 在菌体内产生后释出或菌体崩解后游离。破坏细胞,损害肠粘膜,引起肌肉痉挛 内毒素 病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可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或减少、休克等全身反应,病原体的致病因素 致病微生物的数量 致病微生物的毒力,2019,-,12,病原体入侵,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局部引起急性炎症,或加重原有的损伤性炎症,病菌繁殖,产生多种酶和毒素,激活巨噬细胞及补体、激肽系统,产生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释放,局部充血,通透性增加,渗出,活菌、死菌及细胞组织崩解产物、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和病菌毒素等入血,体温增高、白细胞升高等,病理,2019,-,13,四、外科感染的处理原则,关键 恰当的外科干预+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 清创、去除感染灶、通畅引流,任何一种抗菌药物都不能取代引流等外科处理。 抗菌药物在外科感染治疗中一般仅起到辅助作用。,2019,-,14,02,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第二部分,purulent infection of superficial tissue,2019,-,15,一、疖(furuncle),指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偶可见其它菌 好发部位 颈项、头面部、背部、腋部和臀部,2019,-,16,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热、痛的小硬结,范围不过2cm直径 化脓后中心处呈黄白色的脓栓,有波动 继而破溃流脓,脓栓脱落、脓液流尽后消肿愈合 “危险三角区” 鼻、上唇及周围构成 疖病 不同部位同时发生几处疖,或者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疖,2019/8/18,大坪医院外科教研室,17,2019,-,17,诊 断,化验白细胞或血常规 对疖病还应检查血糖和尿糖 脓液或血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2019/8/18,大坪医院外科教研室,18,2019,-,18,治 疗,早期可用物理治疗,鱼石脂软膏等外敷可使感染局限化 疖成熟后去除脓栓或切开引流 全身反应较重时应使用青霉素、磺胺等抗生素 控制血糖,2019/8/18,大坪医院外科教研室,19,2019,-,19,二、痈(carbuncle),邻近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好发部位 皮肤较厚的部位(颈项部和背部) 糖尿病易发 炎症常从毛囊底部开始,病变累及深层皮下结缔组织,浸润范围大,自行破溃常较慢,全身影响严重,2019/8/18,大坪医院外科教研室,20,2019,-,20,临床表现,中、老年发病居多 红、肿、热、痛 病变范围大,可见多个脓点 全身反应重 唇痈容易导致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2019/8/18,大坪医院外科教研室,21,2019,-,21,诊 断,血常规 脓和血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除外无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低蛋白血症,2019/8/18,大坪医院外科教研室,22,2019,-,22,治 疗,脓肿未形成时,可用50%硫酸镁湿敷,或鱼石脂软膏等外敷 应及时用抗生素 局部切开引流,2019/8/18,大坪医院外科教研室,23,2019,-,23,三、急性蜂窝织炎(acute cellulitis),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急性细菌性感染。 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病变特点 任何部位的皮肤均可感染,且病变不易局限,扩散迅速,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线,全身中毒症状重,2019/8/18,大坪医院外科教研室,24,2019,-,24,临床表现及诊断,表浅部位 红、肿、热、痛,炎症迅速向周围扩散,红肿的皮肤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的界限。 深部 红肿不明显,水肿和深部压痛,全身症状重 特殊类型 新生儿皮下坏疽/硬皮病 小儿颌下蜂窝织炎/急性咽峡炎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气性坏疽,2019/8/18,大坪医院外科教研室,25,2019,-,25,治 疗,抗生素 新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甲硝唑 患部制动、休息 50硫酸镁或生理盐水湿敷 形成脓肿应即作切开引流术 对症处理,2019/8/18,大坪医院外科教研室,26,2019,-,26,四、丹毒 erysipelas,是皮肤淋巴管网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感染所致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 好发部位 下肢和面部,大多常先有病变远端皮肤或粘膜的某种病损 其扩散快,局部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化脓,但全身反应明显,易治愈但常有复发,2019/8/18,大坪医院外科教研室,27,2019,-,27,临床表现及诊断,起病急,开始即可有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 好发于下肢,呈片状皮肤红疹,微隆起,色鲜红、中间稍淡、界限清楚。局部烧灼样疼痛。有的可起水泡。区域淋巴结常肿大。 象皮肿 下肢丹毒反复发作,淋巴管阻塞,2019/8/18,大坪医院外科教研室,28,2019,-,28,治 疗,休息 抬高患肢 热敷或用50%硫酸镁湿敷 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 丹毒传染性大,属接触性传染病,需床边隔离 足癣患者应及时治愈足癣,以免复发,2019/8/18,大坪医院外科教研室,29,2019,-,29,03,手部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第三部分,Acute purulent infection -Hands,2019,-,30,常见有甲沟炎、脓性指头炎、手掌侧化脓性腱鞘炎、掌深间隙感染和滑囊炎 致病菌 金黄葡萄球菌 多数由外伤后细菌入侵所致,2019,-,31,一、甲沟炎(paronychia),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细菌感染 常因微小刺伤、倒刺、剪指甲过深等引起 致病菌 多为金黄葡萄球菌,32,一侧甲沟皮下 红肿疼痛 可有波动感 蔓延至甲根或另一侧甲沟 深层蔓延而形成指头炎,2019,-,32,治 疗,未化脓时鱼石脂软膏、百多邦外敷等,并口服抗生素 成脓时切开引流;甲根处脓肿有时需要拔甲,甲沟炎切开,指头炎切开线,甲沟炎切开,2019,-,33,二、脓性指头炎(felon),手指末节掌面的皮下化脓性感染 甲沟炎加重或指尖、手指末节皮肤损伤引起 致病菌 多为金黄葡萄球菌,大坪医院外科教研室,34,2019,-,34,临床表现和诊断,初起针刺样痛,轻度肿胀 继而有剧烈的跳痛 神经末梢因受压麻痹,指头疼痛减轻 皮色由红转白组织趋于坏死 应拍摄手指X线片,2019,-,35,治 疗,悬吊患肢减轻疼痛 抗生素治疗 及时切开引流避免指骨感染或坏死,2019,-,36,三、化脓性腱鞘炎和化脓性滑囊炎,Purulent peritendinitis and synovitis,相关解剖,2019,-,37,屈指腱鞘炎常由局部刺伤继发感染所致,也可由深部间隙感染蔓延所致。 致病菌 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8,2019,-,38,拇指和小指的腱鞘炎可蔓延到桡侧、尺侧滑液囊,两滑液囊在腕部有时经一小孔互相沟通,感染可能互相传播 示指、中指与无名指的腱鞘感染常局限在各自的腱鞘内,但可扩散到手掌深部间隙,2019,-,39,临床表现和诊断,24小时后症状即很明显,全身症状重 急性化脓性腱鞘炎 化脓性滑囊炎,患指中、近节呈均匀性肿胀,皮肤极度紧张 整个腱鞘压痛,各个指关节呈轻度弯曲 被动伸指引起中、重度疼痛 炎症蔓延导致掌深间隙感染或化脓性滑囊炎,桡侧滑液囊感染拇指肿胀微屈、不能外展和伸直,压痛区在拇指及大鱼际处 尺侧滑液囊感染时小鱼际处和小指腱鞘区压痛,以小鱼际隆起与掌侧横纹交界处最为明显。小指及无名指呈半屈位,伸直可引起剧烈疼痛。,2019,-,40,治 疗,抗生素 休息、平置或抬高患侧前臂和手 局部肿痛明显尽早切开引流,2019/8/18,大坪医院外科教研室,41,食指掌侧腱鞘炎 及鱼际间隙感染切开,手指腱鞘炎 及尺侧滑囊炎切开,中指滑囊切开,2019,-,41,掌中隔将手掌筋膜间隙分为掌中间隙和鱼际间隙。掌中间隙位于掌中间鞘尺侧半的深面,近端经腕管与前臂屈肌后间隙相通, 远侧端经第24蚓状肌达指蹼间隙,通手背。位于掌中间鞘桡侧半的深面,在掌中隔、外侧肌间隔和拇收肌筋膜之间。 近端为盲端, 远侧经第1蚓状肌鞘通示指指背。,四、掌深间隙感染,2019,-,42,手掌深间隙位于手掌屈指肌腱和滑液囊深面的疏松组织间隙。与第三掌骨相连的纤维结构将此间隙分成鱼际间隙和掌中间隙。 食指腱鞘炎可蔓延至鱼际间隙感染 中指与无名指腱鞘感染可蔓延至掌中间隙,掌深间隙,2019,-,43,临床表现及诊断,掌深间隙感染 全身症状重,继发近侧淋巴结肿大 掌中间隙感染 鱼际间隙感染,掌心凹陷仍在 大鱼际和拇指指蹼处肿胀并有压痛 示指半屈 拇指外展略屈,活动受限不能对掌,2019,-,44,治 疗,大剂量抗生素静脉滴注 无好转应及时切开引流,掌深间隙感染切开,2019,-,45,04,全身感染,第四部分,Systemic infection,2019,-,46,一、定 义 definition,脓毒症(Sepsis),因病原菌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体温、循环、呼吸、神志有明显改变者。,Systemic infection by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especially bacteria, that have invaded the bloodstream, usually from a local source. Sepsis is characterized by fever, increased number of white blood cells, increased heart rate, and other signs of widespread infection.,2019,-,47,菌血症(Bacteremia),是脓毒症中的一种,即血培养检出病原菌者。,Bacteremia (also bacteraemia) is one form of sepsi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bacteria in the bloodstream.,2019,-,48,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是机体内促炎抗炎自稳失衡所致的、伴有免疫防御功能下降的、持续不受控制的炎症反应。,SIRS is aninflammatory state affecting the whole body, frequently a response of the immune system to infection, severe trauma, etc.,2019,-,49,在严重创伤或感染等基础上,具备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诊断SIRS:,Temp 38 or 90次/分 RR 20次/分或PaCO2 12,000 或 4,000,2019,-,50,SIRS、脓毒症、感染的关系,脓毒症,2019,-,51,Remember !,It is an evolving concept.,2019,-,52,2019,-,53,2019,-,54,二、 病 因,致病菌数量多、毒力强和(或)机体抵抗力低下 常继发于严重创伤后的感染和各种化脓性感染 潜在的感染途径 静脉导管感染 肠源性感染 肠道是人体中最大的“储菌所”和“内毒素库”。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或衰竭时,肠内致病菌和内毒素可经肠道移位致肠源性感染,2019,-,55,三、常见致病菌,革兰染色阴性杆菌(G -) 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肠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机会菌) 内毒素 “三低现象”低温、低白细胞、低血压 革兰染色阳性杆菌(G +)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2019,-,56,无芽孢厌氧菌 普通培养基上无法检出 拟杆菌、梭状杆菌、厌氧葡萄球菌、厌氧链球菌 混合感染 易于形成脓肿,脓液有粪臭样恶臭 真菌 白色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新型隐球菌 条件性感染:广谱抗生素应用所致二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或应用免疫抑制剂;长期留置静脉导管,不同医疗机构中常见的病原菌不同。,2019,-,57,四、临床表现,骤起寒战,继以高热4041,或低温,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 头痛、恶心、呕吐、腹胀,面色苍白或潮红、冷汗,神志淡漠或烦躁、谵妄和昏迷 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 肝脾可肿大,严重者出现黄疽或皮下出血瘀斑等,2019,-,58,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2030)109以上,或降低、左移、幼稚型增多,毒性颗粒 酸中毒、氮质血症、溶血、尿蛋白等 寒战发热时血培养阳性率高,2019,-,59,五、诊断,原发感染灶 典型脓毒症临床表现 血和脓液细菌培养 多次血液细菌培养阴性者,应考虑厌氧菌或真菌性脓毒症,2019,-,60,六、治 疗,原发感染灶处理 抗菌药物应用 支持疗法 对症治疗,引流 切除感染灶 拨出静脉导管 支纤镜吸痰,不等结果,经验性使用 联合应用广谱、新型抗生素 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应用 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补充血容量 输注新鲜血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控制高血糖 控制高热 纠正电解质紊乱 维持酸碱平衡,2019,-,61,七、典型病例,History Male, 19 years old. Pain, deformation and movement limitation of left arm,waist, pelvis for 27 days after a traffic accident. Main diagnosis 1. Old fracture of pelvis (Tile C type) 2. Old fracture of left acetabulum 3. Incomplete mechamic ileus,2019,-,62,体温:38.2 心率:89次/分 白细胞: 12,000 血压99/55mmHg 考虑有无并发症?,2019,-,63,2019,-,64,体温:38.2 心率:95次/分 白细胞: 22,000 血压89/55mmHg 少尿,肌酐尿素氮升高,发生了什么?,2019,-,65,2019,-,66,05,有芽孢厌氧菌感染,第五部分,Spore-forming anaerobic bacterial infection,2019,-,67,一、破伤风 Tetanus,定义 由破伤风杆菌自伤口侵入人体产生外毒素引起人体的肌肉抽搐为特征的一种特异性感染。 致病菌 破伤风梭菌,2019,-,68,破伤风梭菌繁殖迅速。 主要致病因素为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 痉挛毒素抑制脊髓前角灰质或脑干的运动神经突触释放抑制性传递介质,引起全身横纹肌的强直性收缩或阵发性痉挛发作。 还可阻断脊髓对交感神经的抑制,致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体温升高、自汗等。 菌体及外毒素在伤口局部并不引起明显的病理改变。,病理生理,2019,-,69,A:创伤 (正常情况下不能侵入) B:细菌毒力,数量,机体抗抗力,伤口缺氧否。 C:伤口深度,缺血,坏死物多少,引流。 D:混合感染。,感染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条件,2019,-,70,临床表现,潜伏期6-12日,平均7天 以肌肉抽搐为特征:从上到下。 咀嚼肌张口困难。牙关紧闭。 面肌特有“苦笑”面容。 颈肌颈项强直,头向后仰。 背肌腰前弓,头及足后屈。 呼吸膈肌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少数病人仅出现受伤部位肌肉持续性强直;预后较好,2019,-,71,*任何轻微的外界刺激如光刺激,声震动,饮水触碰病人等均能诱发作。 痉挛发作持续时间数秒到数分不等,发作时,神清,表情痛苦,头频频后仰,四肢抽搐不止。发作的间隙期:疼痛减轻,但全身肌肉仍处于紧张状态。 一般病程3-4周,严重达6周上。 恢复期病人有时可出现精神症状,如幻听,谵语,躁动等,经过一段时间后消失。,2019,-,72,预 防,1.正确处理伤口:及时彻底清创。污染严重的伤口,要将一切坏死及无活力的组织、异物清除,敞开引流 2.免疫注射 (1)自动免疫:注射类毒素使机体产生抗体而获得自动免疫 (2)被动免疫法: TAT 1500u 儿童与成人相同,注射前皮试,有效期10天左右 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 250-500U,有效期4-5周,2019,-,73,治 疗,死亡率高,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清除毒素来源 中和游离毒素 控制和解除痉挛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治并发症,2019,-,74,1. 清创毒素来源-局部伤口处理 伤口内可能蓄积有多量的破伤风毒素 用H2O2洗,彻底清除。 清创后用H2O2纱条置入,经常换药。 2.中和游离毒素(早期应用有效) 用TAT1-6万u肌肉注射和加入5%葡萄糖液体中静滴。 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可完全代替TAT。一般只需一次,剂量为30006000u,肌注。 3.镇静解痉 住隔离室,安置于安静,光线柔和的病房。 减少刺激:包括走路,说话等。 各种操作要集中,在用镇静30分钟后进行。 据情交替使用镇静、解痉药物,2019,-,75,4.防治并发症 抽搐频繁、药物不易控制的严重病人,尽早气管切开。 专人护理,床加护拦,防掉床。防止骨折和舌咬伤 高压氧舱辅助治疗 室内接触隔离制度要求-器械 敷料防交叉感染。 5.全身支持疗法 充分营养;维持水电、酸、硷平衡 6.抗生素应用 青霉素大剂量静脉滴注,可抑制破伤风梭菌。,2019,-,76,二、气性坏疽 Gas gangrene,梭状芽胞杆菌所致的肌坏死或肌炎,是厌氧菌感染的一种。 发病急剧,预后差 梭状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水肿杆菌、腐败杆菌、溶组织杆菌等;人畜粪便和泥土中广泛存在 感染发生条件:创伤+缺氧环境,2019,-,77,临床表现,因创伤性质与细菌种类不同,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者数小时,长者56天,一般为14天。 全身症状 神志改变 体温可高达38-39,脉搏100-140次/分,细弱无力,节律不齐。 血压下降。 晚期有严重贫血及脱水。 全身情况可在1224小时内全面迅速恶化。,2019,-,78,局部症状 伤肢沉重、疼痛,持续加重。 肿胀迅速蔓延,每小时都可见加重。 皮下可有积气,触诊可有捻发音。 伤口常有硫化氢恶臭味。 后期肢体高度肿胀,皮肤出现水疱。,2019,-,79,诊 断,因病情发展迅速,所以重在早期诊断。早期诊断的依据主要是局部表现。 伤口分泌物涂片可查出革兰阳性粗大杆菌。 X线检查可见软组织间积气。,2019,-,80,预 防,对容易发生此类感染的创伤应高度警惕:开放性骨折合并大腿、臀部广泛肌肉损伤 挤压伤者 有重要血管损伤或继发血管栓塞者 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者 石膏包扎过紧者,2019,-,81,预防,尽早彻底清创:清除失活、缺血组织,去除异物,对深而不规则的伤口充分敞开引流 对清创时较难判断组织是否坏死者,应敞开引流,密切观察,24-36小时后界限明显时再次清创 怀疑筋膜室综合征者,尽早筋膜切开减压; 怀疑气性坏疽的伤口,可用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等溶液冲洗、湿敷 大剂量青霉素和甲硝唑,2019/8/18,大坪医院外科教研室,82,2019,-,82,治 疗,急症清创:范围大,显露充分,尽量切除整块肌肉、整个筋膜室肌肉或截肢,以挽救患者生命 应用抗生素:首选青霉素,每天超过1000万U 高压氧治疗:提高组织含氧量 全身支持治疗,2019/8/18,大坪医院外科教研室,83,2019,-,83,病 史 简 介 Scenario,F,25 y。地震伤致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伤口给与包扎后于伤后4天转运到我院。入院后拆开伤口,呈恶臭味,分泌物多。创面如图所示。,请问:怀疑什么感染?如何证实?下一步如何处理?,2019,-,84,组织坏死严重,行开放性截肢+皮肤牵拉。术后18h出现高温、心率快、白细胞升高,血细菌培养阳性,血压89/55mmHg,考虑诊断是什么?治疗措施?,2019,-,85,06,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第六部分,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2019,-,86,一、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 (自习但很重要),二、特殊人群中抗菌药物的使用 (自习),2019,-,87,预防用药指证 1)针对特定病原菌入侵预防用药 2)针对特定时段预防用药 3)大手术、重要脏器手术、异物植入手术、高危人群可作预防性用药 4)污染手术应预防性用药。,预防用药禁忌 1)原发病不缓解预防用药无效 2)病毒性感染、昏迷、休克、中毒、心力 衰竭、肿瘤和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不应预防用药。 3)清洁手术一般无需预防用药,预防用药方法 1)手术前0.52小时给药,覆盖至手术结束后4小时;一般为24小时,个别延长至48小时。若手术时间超过 4-6 h,则应根据药物半衰期术中追加用药 1次。 2)术前静脉给药应在麻醉诱导时给予;术前肌注给药应在术前 2 h内给予。 3)头孢唑林2g或头抱呋辛0.751.5g;污染手术,头孢唑林1g甲硝唑0.5g,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