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石油天然气行业发展报告_第1页
某年石油天然气行业发展报告_第2页
某年石油天然气行业发展报告_第3页
某年石油天然气行业发展报告_第4页
某年石油天然气行业发展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1 1 要要 点点1 1 一、一、20052005 年石油天然气行业运行回顾年石油天然气行业运行回顾 2 2 1. 消费需求稳步攀升,但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减缓2 2. 成品油进口大幅减少,供应日趋紧张3 3. 价格上涨明显,全年油价保持高位运行4 4. 行业效益分化加剧,利润向上游开采业转移5 二、二、20062006 年油气需求量预测年油气需求量预测 7 7 (一) 、宏观经济运行和趋势预测分析7 1投资增长分析7 2消费景气分析8 3外贸形势预测8 4GDP 预测 8 (二)主要油品终端用户发展分析及预测.9 1. 汽车、摩托车行业9 2交通运输.12 3农业.17 4. 渔业.18 5电力.19 6工矿企业.19 7建筑施工.20 8. 楼堂馆所.21 9. 燃料油.22 (三)2005 年油气需求预测 .22 三三. . 石油产品产量预测分析石油产品产量预测分析2424 四原油、成品油进出口分析四原油、成品油进出口分析2525 五、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及其影响分析五、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及其影响分析2626 1. 油价持续上涨的原因:强劲需求使得石油闲置产能创历史新低.26 (1)世界经济强劲复苏,带动需求快速上升.26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2 2 (2)闲置产能达历史新低,供求日趋紧张.27 (3)油价对各类非经济因素敏感度增加,投机因素起到重要作用.27 (4)欧佩克组织对油价的调控能力下降和美国政府的有意纵容.28 2. 2006 年油价走势基本判断 28 3. 高油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30 4. 高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32 (1)油价高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3 (2)高油价对价格水平的影响.34 (3)高油价对国民经济主要行业的影响.35 六、石油天然气行业投资前景分析及政策建议六、石油天然气行业投资前景分析及政策建议3838 (一)行业效益分析及投资建议38 1. 加大海外投资力度.39 2. 集中精力经营核心业务,加大开采业投资.40 3. 加大天然气行业的投入,发掘新的增长点.40 (二)政策建议41 1应对高油价的政策建议.41 (1)通过有效途径增加石油供给,保证中国石油需求.41 (2)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提高应对国际石油冲击的能力.42 (3)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42 2. 当前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弊端及改革建议.42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3 3 图表目录 图 1 2003 年至今国内成品油月度表观消费量走势图.2 图 2 2004、2005 年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速对比.3 图 3 2004 年 4 月份以来国际原油现货价格走势.4 图 4 国内成品油月平均批发价格走势图5 图 5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景气指数图5 图 6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和利润率6 图 7 石油加工业景气走势6 图 8 石油加工业利润和利润率7 图 9 汽油乘用车销量走势9 图 10 汽油商用车销量走势9 图 11 柴油商用车销量走势10 图 12 摩托车销量走势11 图 13 摩托车销量走势12 图 14 2004、2005 年水路运输情况.13 图 15 水路客运周转量走势14 图 16 水路货运周转量走势14 图 17 民航客运周转量走势15 图 18 民航货运周转量走势15 图 19 铁路客运周转量走势16 图 20 铁路货运周转量走势16 图 21 柴油农机总动力保持增长趋势预测18 图 22 渔业捕捞量保持稳定18 图 23 工业用电走势20 图 24 水泥产量走势图21 图 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走势图21 图 26 燃料油需求走势图22 图 27 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及其趋势26 图 28 剩余产能与油价27 图 29 剩余产能与油价波动率27 图 30 1970 年以来的国际油价.30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4 4 图 31 全球石油强度31 图 32 全球石油强度31 图 33 我国重化工业化阶段原油进口量与生产量对比32 图 34 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影响示意图33 图 35 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影响示意图35 表目录 表 1. 2005 年分车型销售情况11 表 2. 2006 年销量预测11 表 3. 2005 年 1-8 月全社会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12 表 4 2006 年公路客货周转量预计.13 表 5. 2006 年水路运输预测13 表 6 2006 年铁路运输预测.16 表 7. 2006 年农业用油预测17 表 8. 2005 年 1-8 月总发电量及增长情况19 表 9. 2006 年工业用电、用油预测19 表 10. 2006 年建筑行业用油预测20 表 11 2006 年楼堂馆所耗油量预测.21 表 12. 2006 年燃料油产量和需求预测22 表 13. 2005 年、2006 年成品油需求量预测结果.23 表 14. 2005 年、2006 年成品油需求量预测结果.24 表 15. 2006 年原油需求量24 表 16. 2006 年天然气需求预测24 表 17. 2006 年油气产量、加工量预测25 表 18. 进出口情况分析.25 表 19. 2005 年 GDP 对原油价格的敏感性分析34 表 20 2005 年 CPI、PPI 变动对原油价格的敏感性分析.35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1 1 要要 点点 20062006 年石油天然气行业总体态势:年石油天然气行业总体态势: 2006 年国内原油需求的增幅将与 2005 年大致持平,总需求量将达到 3.31 亿吨,同比增长 6.65%,成品油消费量将达到 1.77 亿吨,同比增长 6.27%,与 2005 年 6.23%的增速基本持平。天然气需求量将增长 21,达到 680 亿立方米。 主要指标主要指标 2006 年同比增长() 原油需求(万吨)33058.366.65 原油产量(万吨)18374.31.47 天然气需求(亿立方米)68021.4 天然气产量(亿立方米)566.3415.28 成品油需求(万吨)17736.576.27 成品油产量(万吨)18581.46.54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宏观经济:宏观经济:随着投资增长的逐步趋缓,投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弱化,消 费和外贸将成为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趋稳趋降仍将是下阶段经 济的主要走势。国民经济将于 2006 年整体筑底,然后进入新一轮景气上升 周期。06 年 GDP 增速预计为 8.6%。 油品需求:油品需求:2006 年原油需求 33058.36 万吨,同比增长 6.65%;成品油需 求为 17736.57 万吨,同比增长 6.27%,柴汽比 2.42,其中汽煤柴的消费量 分别达到了 4637.22、1156.82 和 10896.03 万吨;燃料油需求为 5041.09 万吨,同比增长 5.46%。 油品、天然气生产:油品、天然气生产:2006 年原油产量将保持在 1.8 亿吨以上,达到 18374.3 万吨,同比增长 1.47%;成品油产量达到 18581.4 万吨,增幅为 6.54%;天然气产量将达到 566.34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15.28%。 油价走势预测:油价走势预测:在当前闲置产能达到历史低位,需求仍然保持旺盛的情 况下,未来油价保持坚挺仍具备支撑条件。预计 2006 年全年,国际油价很 可能保持在每桶 60 美元上下波动。 投资前景分析:投资前景分析:2006 年预计油价仍将保持高位运行,因此油气开采业将 从中获益匪浅;而石油天然气加工业将与国内成品油定价体制的改革密切 相关,随着油价的逐步与国际接轨,行业利润将会有较大的增长。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2 2 一、一、20052005 年石油天然气行业运行回顾年石油天然气行业运行回顾 1.1. 消费需求稳步攀升,但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减缓消费需求稳步攀升,但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减缓 据统计,1-8 月份全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 10823.18 万吨,同比增长 5.22,期中:柴油消费量为 7075.96 万吨,同比增长 7.30,增速明显快于 煤油和汽油,煤油消费由于航空运输的发展也增长较快,1-8 月份消费量达 704.43 万吨,同比增长 7.88;汽油消费 1-8 月份消费量仅为 3042.8 万吨,同 比微增 0.13。 从全年需求形势看,成品油的需求增长态势受到以下因素影响:(1)宏观 经济继续保持着较快增长,与成品油消费密切相关的钢铁、有色、化工及交通运 输行业等均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2)汽车工业发展虽有所放慢,但规模较大, 机动车保有量还将以 13%左右的速度扩大;(3)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和鼓励政策 将使今年农业继续保持繁荣向上,并带动农业用油稳步增长;(4)2005 年电力 供需紧张形势总体上将有所好转,电力缺口将由 2004 年的 3500 万千瓦缩减至 2000 万千瓦左右,发电用油会有较大减少;(5)国内成品油价格的高位运行在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成品油的消费。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认为,今年我国成品 油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比前两年会有所放慢。 预测显示,2005 年全年原油需求量将达到 3.1 亿吨,同比增长 6.22%;成品 油需求量为 1.67 亿吨,同比增长 6.23%,低于去年 19.8%的增速。其中:汽柴煤 油的消费量分别为 4637 万吨 10896 万吨和 1157 万吨,增幅分别为 0.68%、8.31%和 10.69%,全年柴汽比为 2.35。国内成品油月度消费量预测及其增速对比分别如 下图 1 和图 2 所示。 图图 1 2003 年至今国内成品油月度表观消费量走势图年至今国内成品油月度表观消费量走势图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11月12月 2003年2004年 2005年预测值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消费需求稳步攀升,消费需求稳步攀升,1-8 月成品油表观消费量达到月成品油表观消费量达到 10823.1810823.18 万吨,同比增长万吨,同比增长 5.225.22,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 减缓。减缓。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3 3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4 4 图图 2 2004、2005 年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速对比年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速对比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成品油汽油柴油煤油 % 20042005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2.2. 成品油进口大幅减少,供应日趋紧张成品油进口大幅减少,供应日趋紧张 上半年,国内成品油供应日趋紧张,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国际油价持续走 高,达到历史最高位,但国内成品油价格调节滞后,每吨比国际低 10002000 元。价格倒挂导致成品油的出口大幅增加,进口则大幅减少,加剧了国内成品油 供应紧张的局面。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17 月成品油进口 1812 万吨,同 比下降 20%,回落高达 64.5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出口量出现大幅攀升,上半 年为 882 万吨,同比增长 45.5%,增幅提高 71.8 个百分点。二是受原油价格大 幅上涨的影响,炼油企业生产越多,亏损就越大,影响了生产积极性,加上个别 企业设备检修等因素影响,使生产量增长大幅回落。如 1-8 月份,我国成品油生 产量完成 11458 万吨,同比增长 6.63%,增速比去年同期降低达 10.4 个百分点。 进入 4 月份后,随着农业春耕及基建项目全面开工和柴油运输车的大量增加, 柴油资源紧缺局势更加明显。如 4 月份柴油表观消费量为 924.66 万吨,而产量 和进口量仅为 872 万吨,还有 53 万吨的缺口则只能由库存来弥补。5、6 月份柴 油库存继续减少,不少地区的成品油库存开始逼近警戒线。 近几年受资源限制,我国原油生产一直保持 2以内的速度平稳增长。估计 今年通过积极开发新油田扩大产量,原油生产增速略会有所加快,全年产量可达 到 1.8 亿吨,增速为 3.59。在这样产能条件下,要保障 3.1 亿吨的市场需求 量,仍需要进口大约 1.3 亿吨原油。也就是说,2005 年中国原油的进口依存度 将继续扩大,达到 41.9%。因此,进口资源能否持续稳定供应是保障市场稳定的 关键。2004 年全球原油供应量为 8240 万桶/日,是 1976 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基本保证了市场需求。估计 2005 年全球原油供应仍可基本得到保证。一是欧佩 国内需求仍然旺盛,但国内需求仍然旺盛,但 由于价格倒挂导致成品油进由于价格倒挂导致成品油进 口大幅度减少。口大幅度减少。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5 5 克主要产油国还将充分利用仍处在高价区的时期积极生产;二是伊拉克生产逐步 恢复;三是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将继续扩大产能,以占领市场赚取更多的外 汇。因此,国际资源应该能够基本满足中国经济增长对石油的需求,市场供需形 势可保持基本平衡。但是,不排除一些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比如战争、暴乱、 罢工、自然灾害等造成供应短缺的可能性。 成品油方面,预计全年的产量略高于需求量,大概在 1.74 亿吨左右,生产 柴汽比将达到 2.06;但是,受炼厂装置局限,国内炼厂的生产柴汽比很难进一 步提高,仍然低于消费柴汽比,因此,柴油短缺问题依然存在,仍需要进口柴油 以弥补国内生产的不足。 3.3. 价格上涨明显,全年油价保持高位运行价格上涨明显,全年油价保持高位运行 从 03 年末开始,国际油价一路飙升。国际原油价格先后在 04 年月 11 日 和 10 月 22 日突破 40 美元/桶和 55 美元/桶,形成了两个油价上涨高峰。随后油 价回落到 45 美元/桶左右并持续到 05 年 1 月,从 2 月中旬开始,油价再度飙升, 并于 3 月 15 日再次突破 55 美元/桶,之后在 5 月份油价略有回落,6 月份再度 发力,并且直逼 60 美元大关。根据 EIA 公布的油价,21 日纽约 WTI 原油现货价 格已经达到 58.90 美元/桶,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也达到了 57.36 美元/桶。世界 已经进入了一个高油价时代。 (2004 年 4 月份以来的国际油价走势如图 3 所示。 ) 图图 3 2004 年年 4 月份以来国际原油现货价格走势月份以来国际原油现货价格走势 30 40 50 60 70 May-04 Jun-04 Jul-04 Aug-04 Sep-04 Oct-04 Nov-04 Dec-04 Jan-05 Feb-05 Mar-05 Apr-05 May-05 Jun-05 Jul-05 Aug-05 Sep-05 WTIBRENT 资料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 国际油价的大幅飙升,对国内油品价格形成巨大的压力。2004 年国内成品 油价格经历了 3 次调整,国内成品油的批零价格也不断刷新纪录。而 2005 年的 调整更加频繁,发改委分别在 3 月 23 日、5 月 10 日、5 月 23 日、6 月 25 日、7 月 23 日对成品油的价格进行了调整。目前,全国成品油市场柴油批发价在 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国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国 内成品油多次调价,今年我内成品油多次调价,今年我 国成品油价格总水平呈现稳国成品油价格总水平呈现稳 步攀升的高位运行态势。步攀升的高位运行态势。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6 6 4300-4500 元/吨,而汽油批发价则在 4700-5100 元/吨,同比涨幅均在 16%左右。 (国内成品油月平均批发价格走势如图 4 所示) 图图 4 国内成品油月平均批发价格走势图国内成品油月平均批发价格走势图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May-02 Jul-02 Sep-02 Nov-02 Jan-03 Mar-03 May-03 Jul-03 Sep-03 Nov-03 Jan-04 Mar-04 May-04 Jul-04 Sep-04 Nov-04 Jan-05 Mar-05 汽油价格柴油价格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从全年价格走势来看,一方面国内能源及运输紧张状况仍未完全得到缓解, 区域性、结构性的资源紧缺现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国际油价在上半年就持续 攀升至历史高位,预计下半年虽有回落,但仍保持在 50 美元以上的高位运行。 据此估计,今年我国成品油价格总水平将会呈现稳步攀升的高位运行态势。 4.4. 行业效益分化加剧,利润向上游开采业转移行业效益分化加剧,利润向上游开采业转移 国际油价的高涨,带动了上游开采业利润的增长。从图 5 可以看出:受国内 需求拉动和油价上涨的影响,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的增长指数一直保持上升态势, 效益指数也稳步增长,二者均处于高景气水平。 据统计,1-8 月份,全国石油 天然气开采业实现销售收入 3757.06 亿元,同比增长 45.75%;利润总额达到 1918.43 亿元,同比增长 75.49%;销售利润率为 51.05%。 图图 5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景气指数图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景气指数图 上游石油开采业利润大幅增上游石油开采业利润大幅增 长,而下游石油加工业的效益骤长,而下游石油加工业的效益骤 减。减。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7 7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Aug-03 Oct-03 Dec-03 Feb-04 Apr-04 Jun-04 Aug-04 Oct-04 Dec-04 Feb-05 Apr-05 Jun-05 Aug-05 增长景气效益景气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8 8 图图 6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和利润率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和利润率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Jun-03 Aug-03 Oct-03 Dec-03 May-04 Jul-04 Sep-04 Nov-04 Feb-05 Apr-05 Jun-05 Aug-05 0.0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利润利润率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与此同时,处于下游的石油加工业效益则呈下滑之势。进口原油价格上涨导 致炼油厂炼油成本上升,但是国内成品油零售价调整滞后于国际油价,成本传导 滞后,造成石油加工业利润急遽下降。由图 6 可以看出,虽然石油加工业景气指 数不断上升,但是效益指数却明显下滑。据统计,1-8 月份,石油加工业实现销 售收入 6430.21 亿元,同比增长 35.60%;利润总额为-102.54 亿元,同比下降了 161.93%;全行业亏损严重。 图图 7 石油加工业景气走势石油加工业景气走势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May- 03 Jul- 03 Sep- 03 Nov- 03 Jan- 04 Mar- 04 May- 04 Jul- 04 Sep- 04 Nov- 04 Jan- 05 Mar- 05 May- 05 Jul- 05 增长景气 效益景气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9 9 图图 8 石油加工业利润和利润率石油加工业利润和利润率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May- 03 Jul- 03 Sep- 03 Nov- 03 Apr- 04 Jun- 04 Aug- 04 Oct- 04 Dec- 04 Mar- 05 May- 05 Jul- 05 -2.00 -1.00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利润利润率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二、二、20062006 年油气需求量预测年油气需求量预测 (一)、宏观经济运行和趋势预测分析(一)、宏观经济运行和趋势预测分析 2005 年前 8 个月,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良好,投资、消费、出口、外资和工 业增长均延续了 04 年的高速发展态势,贸易顺差继续保持,金融运行健康平稳。 但与 2004 年相比,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供应、中长期贷款和工业生产、物价指 数、信贷规模等各项指标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消费景气连续 5 个月下降; “过热”行业景气连续回落。国民经济总体仍处于 2004 年下半年以来形成的 “下降”通道。一方面,06 年仍将是部分行业产能集中释放的时期,供给过剩 的问题依旧存在,经济中通货紧缩的信号不可忽视;另一方面,经济温和回落的 同时,出现各种积极的结构变化,表明经济内在增长动力未受大的损害,深度回 落的可能性不大。我们预计,宏观经济总体仍处于下降通道,延续至 05 年底和 06 年中期,但经济不会深度回落和严重通缩, “趋稳趋降”仍将是下阶段经济的 主要走势,国民经济将于 2006 年整体筑底,然后进入新一轮景气上升周期。 1投资增长分析投资增长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动力减弱,投资增幅趋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投 资过热行业投资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实际利用外资连续四个月同比下降,其中 1-7 月份外商直接投资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 53.1 亿美元;三是信贷增速偏低, 金融机构贷款总规模同比增速在 6 月份回升 0.37 个百分点之后,7 月份同比增 速又降至 9.4。 随着投资增长的逐步趋随着投资增长的逐步趋 缓,投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缓,投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 弱化,消费和外贸将成为经弱化,消费和外贸将成为经 济保持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济保持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 趋稳趋降仍将是下阶段经济趋稳趋降仍将是下阶段经济 的主要走势。国民经济将于的主要走势。国民经济将于 20062006 年整体筑底,然后进入年整体筑底,然后进入 新一轮景气上升周期。新一轮景气上升周期。0606 年年 GDPGDP 增速预计为增速预计为 8.6%8.6%。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1010 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部署第四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表示要控制固 定资产投资规模,坚持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着力优 化投资结构,认真落实对房地产发展调控的政策措施。受政策面仍持续偏紧的影 响,2005 年第四季度及 2006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动力将继续减弱,增幅亦会 有所放缓,预计 2005 年全年投资增幅维持在 20左右,而 2006 年则降到 15%。 2消费景气分析消费景气分析 2005 年前 8 个月消费景气指数持续小幅回落。景气指数从 3 月份的 122.1 降至 5 月份的 119.8 点,8 月份进一步回落至 119.3。前 8 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 39585.4 亿元,增长 13.0%,剔除 1.3%的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1.7%左右, 增长速度仍然较高。各大类商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石油及制品类、粮油类、通 信器材类增速都保持在 20以上。预计 2005 年全年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将会 下降到 11.5%左右,2006 年则降到 9.5%。 3外贸形势预测外贸形势预测 8 月份,进出口景气继续回落,进口降幅大于出口。对外贸易一方面继续保 持良好增长态势,进出口总额继续快速增长。截至到 8 月份,进出口总值达到 8914.4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6%,贸易顺差达到 602.9 亿美元。另一方面,与去 年同期相比,进口和出口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下降了 12.2 和 5.4 个百分点。 进口方面,电子、钢铁、化学、建材、机械以及汽车等行业主要产品的进口 景气继续位于下降通道,一些能源原材料行业的进口景气仍处于高位,但已出现 下滑迹象。出口方面,各类机电、纺织、钢铁、建材、有色金属产品的出口景气 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值得注意的是,汽车及底盘出口景气上升幅度加快。 从上述运行态势来看,进出口贸易增幅年内将保持缓慢下降的态势,并将延 续到 2006 年。与此同时,进口增速下降的幅度将大于出口,可以预计今年我国 贸易顺差将达到较高水平,贸易顺差预计在 1000 亿美元左右,而明年会有所降 低。 4GDP 预测预测 2005 年上半年 GDP 仍保持了 9.5的较快增速。进入三季度,一方面生产、 物价以及进出口的增长幅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动力减弱, 另一方面外贸顺差继续扩大,消费继续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可以预计,随着投 资增长的逐步趋缓,投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弱化,消费和外贸将成为经济保持稳 定增长的重要因素,趋稳趋降仍将是下阶段经济的主要走势。综合判断,2005 年全年 GDP 增幅为 9%,06 年为 8.6%。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1111 (二)主要油品终端用户发展分析及预测(二)主要油品终端用户发展分析及预测 1. 汽车、摩托车行业汽车、摩托车行业 图图 9 汽油乘用车销量走势(万辆)汽油乘用车销量走势(万辆)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Jan- 01 Jul- 01 Jan- 02 Jul- 02 Jan- 03 Jul- 03 Jan- 04 Jul- 04 Jan- 05 Jul- 05 Jan- 06 Jul- 06 实际销量 标准增长 预测销量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图图 10 汽油商用车销量走势(万辆)汽油商用车销量走势(万辆) 1 1.5 2 2.5 3 3.5 4 4.5 Jan- 01 Jul- 01 Jan- 02 Jul- 02 Jan- 03 Jul- 03 Jan- 04 Jul- 04 Jan- 05 Jul- 05 Jan- 06 Jul- 06 实际销量 标准增长 预测销量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今年我国汽车产销保持平稳增长。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1-8 月,汽车 累计产销 370.02 万辆和 364.01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8.23%和 10.61%。其中,乘 用车产销 249.58 万辆和 244.91 万辆,同比增长 10.24%和 15.09%;商用车产销 120.43 万辆和 119.1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3%和 2.41%。其中乘用车产销增长 双双超过 10%,远远高于商用车的增幅;而乘用车中轿车和 MPV 的增幅又高于其 他车型。轿车在全部汽车销量中占的比例达到 44%,如果再加上 SUV 接近 48%, 说明汽车结构在不断优化,也说明轿车仍是拉动整个汽车产销增长的重要动力。 预计预计 20062006 年全国汽车、年全国汽车、 摩托车市场将温和增长,两者摩托车市场将温和增长,两者 销量将达到销量将达到 661661 万辆和万辆和 19401940 万辆左右。万辆左右。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1212 18 月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累计上涨逾 30%,高油价可能在短期内对汽车市场的复 苏势头造成直接应用,同时也将推动汽车消费向经济型车转变。7、8 月份是汽 车销售淡季,加之近期油价高企对汽车销售构成负面影响,8 月份全国汽车销量 环比小幅下降,其中对油价最为敏感的轿车行业,在上海大众降价引发的短暂持 币观望影响下,销量降幅略大于行业平均,达 9。MPV 和 SUV 则小幅增长。大 中型客车销售平稳,9 月份将迎来销售旺季。重型卡车继续下滑,创出多年新低, 预计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将有所反弹。预计 2005 年全年乘用车销售量将达到 384.4 万辆,商用车销售量将达到 183.3 万辆。 图图 11 柴油商用车销量走势(万辆)柴油商用车销量走势(万辆)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Jan- 01 Jul- 01 Jan- 02 Jul- 02 Jan- 03 Jul- 03 Jan- 04 Jul- 04 Jan- 05 Jul- 05 Jan- 06 Jul- 06 实际销量 标准增长 预测销量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从 18 月份的产销数据来看,车市整体展现出良好增长的态势。预计 2006 年随着经济的继续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会有更多的资金转移到汽车 消费上;市场价格进一步下跌的空间非常有限,持币待购不会成为消费者的普遍 心态。但同时国际油价出现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而国家不可能放任国内外油 价长时间倒挂,成品油价格进一步上调的空间仍然很大。较高的油价短期内将继 续抑制汽车消费。从今年开始的宏观经济的逐渐降温将延续到明年,各地停车费 的涨价和交通安全法造成的第三责任保险费上涨,同时国家上调燃油消费税也将 对汽车消费结构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明年汽车行业将继续平稳发展迅猛发展的可 能性不大,将会延续今年温和上升的态势,预计 2006 年全国汽车销量将达到 661 万辆左右。 摩托车方面,今年国家增大了对摩托车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从 7 月 1 日起 国家对摩托车尾气排放强制实施欧标准,而且消费税过高的征收格局短期内还 难以改变,同时禁限牌城市不断增多,城市市场进一步缩小等等,都在一定程度 上制约了摩托车工业的发展。尽管摩托车行业受到高温限电、3C 认证改版等众 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摩托车行业整体生产经营情况一直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 114 家摩托车生产企业经济指标月快报统计,今年摩托车 工业总体经济效益水平稳步提高,产出、销售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降幅继续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1313 减缓,利润总额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行业销量统计表明:1-7 月摩托车累计产 销为 912.12 万辆和 910.11 万辆,同比下降 3.78%和 3.71%,截至 7 月底摩托车 库存达到 54.62 万辆,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预测 2006 年摩托车销量将达到 1940 万辆左右,保有量将达到 96409650 万辆。 表表 1. 2005 年分车型销售情况年分车型销售情况 汽油乘用车柴油乘用车汽油商用车柴油商用车 销量销量销量销量 万辆万辆万辆万辆 Jan-0524.07450.23082.66979.6221 Feb-0521.07810.27532.23898.2663 Mar-0535.14870.42654.302518.3460 Apr-0533.29420.39653.718016.2326 May-0531.29600.43973.098711.7814 Jun-0537.15380.39343.525410.6408 Jul-0531.14880.41602.76838.9857 Aug-0528.77450.46902.77879.8324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表表 2. 2006 年销量预测(万辆)年销量预测(万辆) 销售量同比增长 汽油乘用车439.615.8 汽油商用车43.211.6 柴油乘用车5.517.3 柴油商用车172.719.4 汽车总量661.016.4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图图 12 摩托车销量走势(万辆)摩托车销量走势(万辆) 0 50 100 150 200 25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11月12月 2004年2003年 预测值2005年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1414 图图 13 摩托车销量走势(万辆)摩托车销量走势(万辆)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Jan- 01 Jul- 01 Jan- 02 Jul- 02 Jan- 03 Jul- 03 Jan- 04 Jul- 04 Jan- 05 Jul- 05 Jan- 06 Jul- 06 实际销量 标准增长 预测销量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2交通运输交通运输 (1)公路运输)公路运输 从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1-8 月公路货运周转量累计完成 5487.71 亿 吨公里,同比增长 12.3%;客运周转量累计完成 6190.10 亿人公里,同比增长 6.3%。今年以来,公路货运的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近两年铁 路运输紧张,迫使部分生产企业通过自购大吨位汽车或采取与专业汽车运输公司 建立长期运输合作伙伴关系等形式,选择以公路运输弥补铁路运力不足,使公路 货运对铁路货运产生了一定的运输分流效应;二是由于治理超载和降低大吨位车 辆路桥通行费,以及高速公路网的延伸,促使各种大吨位车辆快速增加,拉动了 公路货运的增长。预计 2005 年公路货运周转量累计将达到 8538 亿吨公里,公路 客运周转量累计将达到 9486 亿人公里。 表表 3. 2005 年年 1-8 月全社会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月全社会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 18 月累计同比增幅% 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5487.7112.3 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6190.106.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尽管在运输需求旺盛、治理超载、旅游市场升温以及高速公路网延伸等诸多 因素的影响下,公路客货运输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但目前公路运输业正面临着 一些不利因素:一是油价上升的滞后效应,目前,我国运输汽车总量已超过 1000 万辆,长途货运、客运对汽油、柴油依赖性较大,油价连续多次上调加大 了公路运输企业的营运成本。从当前国际油价仍处在高价位区间以及国内成品油 市场的调价趋势看,预计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公路运输企业都很难消化运输成本上 升的压力。二是目前公路运输市场主体“多、小、散、弱、差”的现状,不仅难 公路货运量将保持较快的公路货运量将保持较快的 增长,运价水平会呈现小幅度增长,运价水平会呈现小幅度 回落,公路运输行业资源将会回落,公路运输行业资源将会 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1515 以适应市场需求,而且存在着极大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6 月 1 日国务院办公厅 下发了关于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 ,要求从根本上解决车辆超限 超载运输问题,使货运企业通过超载实现利润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小。因此,在持 续高位的油价和“治超”效应的影响下,我们预期,公路货运量将保持较快的增 长,运价水平会呈现小幅度回落,公路运输行业资源将会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 并将推动公路客运市场的网络化、集约化。 表表 4 2006 年公路客货周转量预计年公路客货周转量预计 2006 年同比增幅% 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93028.95 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99224.59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2)水路运输)水路运输 2005 年我国水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平稳增长拉动下继续保持良好 态势。17 月水路货运周转量达到 25763.56 亿吨公里,同比增长 21%;客运周 转量为 36.9 亿人公里,同比小幅下降 4.6 个百分点。2005 年集装箱吞吐量仍保 持高速增长势头,矿石进口量仍处于高位增长,煤炭、原油运输比较平稳,基本 可以满足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港口吞吐量、货运量、 货物周转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幅有所下降,而“非典”对 2003 年水运 的打击是造成去年同期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17 月水路客运量完成 1.12 亿人, 同比增长 7.2%。但由于短途旅游客流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所以周转量有所下 降。 表表 5. 2006 年水路运输预测年水路运输预测 2006 年同比增长 客运周转量(亿吨公里)51.24-17.07 货运周转量(亿人公里)53825.614.04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图图 14 2004、2005 年水路运输情况年水路运输情况 0 1 2 3 4 5 6 7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11月12月 2004年货运千亿吨公里2004年客运亿吨公里 2005客运预测值2005年客运 2005年货运2005货运预测值 水运业作为外向型经济的水运业作为外向型经济的 窗口受宏观调控影响不大,预窗口受宏观调控影响不大,预 计计 20062006 年我国水运经济仍将年我国水运经济仍将 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增幅将有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增幅将有 所下降,运价将有所回落。所下降,运价将有所回落。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1616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图图 15 水路客运周转量走势水路客运周转量走势 2 3 4 5 6 7 8 9 10 11 Jan- 00 Jul- 00 Jan- 01 Jul- 01 Jan- 02 Jul- 02 Jan- 03 Jul- 03 Jan- 04 Jul- 04 Jan- 05 Jul- 05 Jan- 06 Jul- 06 实际发生 标准增长 预测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水运特别是外贸货物与宏观经济状况,特别是与外贸状况紧密相连。2006 年国际航运市场将继续繁荣,国内宏观经济仍将较快增长,水运业特别是港口业 作为外向型经济的窗口受宏观调控影响不大,将充分分享世界经济复苏以及我国 外贸快速发展的成果。预计 2006 年我国水运经济仍将保持较好增长势头,但随 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成效逐渐显现,增幅将有所下降,运价将有所回落。 图图 16 水路货运周转量走势水路货运周转量走势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Jan- 00 Jul- 00 Jan- 01 Jul- 01 Jan- 02 Jul- 02 Jan- 03 Jul- 03 Jan- 04 Jul- 04 Jan- 05 Jul- 05 Jan- 06 Jul- 06 实际 标准增长 预测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3)民航运输)民航运输 2005 年民航运输较 2004 有较大的增长,其中客运周转量将达到 2043 亿人 公里,同比增幅在 14.6%左右;货运周转量将达到 78 亿吨公里,增幅在 8.3%左 右。 虽然 2005 客运、货运的同比增长率比 2004 年大幅度下降达 26.4 和 16.0 个 预计预计 20062006 年民航客、货年民航客、货 运量方面都将继续稳定增长,运量方面都将继续稳定增长, 货运周转量将达到货运周转量将达到 84.684.6 亿吨亿吨 公里,客运周转量将达到公里,客运周转量将达到 2268.82268.8 亿人公里。亿人公里。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1717 百分点,但考虑到 2004 年属于恢复性高速增长, (2003 年航空业受“非典”的 严重打击) ,此外油价也处在较低水平,所以当年全行业盈利 86.9 亿元,相当于 过去 10 年的利润总和。在经济总量扩张是拉动我国航空运输需求增长的主要因 素的情况下,2005 年国内宏观经济继续保持稳定高速运行对于民航获得高速增 长是至关重要的。但同时必须指出,由于外部环境恶化,特别是国际油价接连上 涨导致的航空煤油上涨造成的运输成本上涨严重打击了全行业的业绩。航油是航 运企业运营成本的重要因素,通常占运营成本的 2530左右。到目前为止, 国家发改委已经三次提高航空煤油的价格,从年初的 4190 元/吨提高到目前的 5220 元/吨,上涨幅度达到 24.6。 2006 年我国宏观经济将有所降温,油价高位运行将对国民经济产生一定的 影响,但由于 GDP 增速仍保持在 8.6%左右,加上我国在全球进出口贸易份额在 持续不断增长,这将为航空市场的繁荣提供良好的基础。预计 2006 年民航客、 货运量方面都将继续稳定增长,货运周转量将达到 84.6 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 将达到 2268.8 亿人公里。 图图 17 民航客运周转量走势民航客运周转量走势 0 50 100 150 200 250 Jan- 00 Jul- 00 Jan- 01 Jul- 01 Jan- 02 Jul- 02 Jan- 03 Jul- 03 Jan- 04 Jul- 04 Jan- 05 Jul- 05 Jan- 06 Jul- 06 实际 标准增长 预测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图图 18 民航货运周转量走势民航货运周转量走势 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 20062006 年度预测年度预测报告报告 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