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某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某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某项目可研报告_第4页
某项目可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台河可研报告第一章 概论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父系杜洛克的选育与推广2.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七台河市农业开发办公室 3.项目执行单位及法人代表:七台河市桃山区南山养殖场 张德敏4.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5.项目建设地点:七台河市桃山区祥和街二粮库南6.项目建设目标:利用美系杜洛克猪种资源,组成选育群采用先进的遗传育种理论和方法,育成专门化父本品系一个。7.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方法,利用美系杜洛克猪种资源,进行父系专门化品系的选育。8.项目辐射区域:项目可为七台河市、黑龙江省提供杂交配套生产商品肉猪用专门化父系,为上述地区猪群结构的改进、优质猪肉的生产及养猪经济效益的提高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9.项目投资估算:项目计划投资206万元,其中中省农业开发资金90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1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06万元。10.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总投资206万元,投资利润率36.91%,投资回收期2.98年。二、项目执行单位和技术依托单位概况1.项目执行单位概况七台河市桃山区南山养殖场是集养殖、饲料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业。该场组建与2001年6月,位于七台河市桃山区祥和街二粮库南200米,拥有固定资产1200余万元。现有员工45人,其中高级畜牧师、兽医师3人,中级以上技术人员7人。场区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其中猪舍6860平方米,种公猪舍260平方米,配种舍1栋,面积600平方米;妊娠舍2栋,面积1200平方米;分娩舍2栋,面积1200平方米;保育舍1栋,面积600平方米,后备舍1栋,面积600平方米;育肥舍4栋,面积2400平方米。存栏生猪3600余头,其中基础母猪380头,后备150头,种公猪29头。品种以法系大白、约克和东北民猪为主,年可向社会提供种猪3000头和商品猪4000头。2.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概况东北农业大学是黑龙江省重点大学,是“211工程”大学,具有较为完善的教学、科研条件。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在养猪教学、科研、生产方面为我省乃至全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曾主持完成我国第一个培育猪种哈尔滨白猪和我国第一个肉用型猪种三江白猪,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条件比较完备,现有2个全国重点学科,2个博士点和畜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一批从事养猪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多年的专家队伍,可从事猪的育种、营养与饲料、猪场规划、设计及环境调控方面的科学研究及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关于加快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意见、黑龙江省关于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七台河市“十五”农业发展规划以及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分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的通知及附件农业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提纲、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报告编制负责人:魏国生 教 授报告技术负责人:魏国生 教 授报告经济负责人:滕小华 副教授报告编制人员:魏国生 滕小华 栾冬梅 第二章 项目背景我国是农业大国,而畜牧业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省委、省政府已提出将我省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由现在的大约30%提高到50%,即“半壁江山”工程,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为我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再加之我省是粮食大省、饲料大省,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这必将促进我省的畜牧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养猪业在我国畜牧业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尽管近年来,养鸡业发展较快,草食家畜也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草场资源不足和退化、草食动物的繁殖力低、再加之我国人民对猪肉的偏爱等原因,决定了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猪肉仍将是我国人民肉食的主要来源,养猪业将是我国畜牧业中的一棵常青树,动物性食品的增长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养猪生产的发展和养猪科技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的猪肉消费观念(由吃肥肉到吃瘦肉)、养猪目的(由养猪积肥到养猪赚钱)、养猪模式(由分散粗放的副业生产到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的发展日新月异,养猪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据FAO资料显示,我国猪的存栏数、出栏数、猪肉产量多年来均位居世界第一位,年人均猪肉产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01年我国猪存栏数为5.47亿头,占世界总存栏量的51.8%,出栏数为5.49亿头,猪肉总产量为4184.5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66.1%,养猪生产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表2-1)。表2-1 我国养猪生产水平的变化年 度存栏量(千头)出栏量(千头)猪肉产量(千吨)平均胴体重(千克/头)出栏率(%)每头出栏猪年产肉量(千克)1979811107957.26336.21989912285473.88663.220004031477.6122.495.420014184576.212399.0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畜牧业年鉴在影响养猪生产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猪种、饲料、环境、疾病、经营等诸多因素中,猪种的遗传素质起基础性和主导作用,只有充分地利用优良的猪种资源,才能够在相同的生产条件、相同的生产成本投入下,获取养猪生产的最大产出和最佳效益。但长期以来,我省缺乏基础设施完善、技术力量雄厚的原种猪场,所需的优良种猪多年来依靠引进,而引入的种猪又由于育种核心群规模小,缺乏系统的、长远的育种规划,育种资金投入不足,从而使得我省的种猪基本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循环之中,并且已经成为影响养猪生产的严重障碍。因此充分利用现有的猪种资源,应用现代遗传育种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其性能水平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繁育体系,是保证养猪业实现高产、高效、优质的基础性工作。养猪生产总是不断地通过对猪种的遗传改良并配合其他技术措施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养猪经济效益的,现代猪的生产大多是应用在现代遗传育种理论指导下选育成的专门化品系并建立相应的繁育体系来进行生产的,繁育体系中的育种场、繁殖场、商品场之间分工协作,从而保证了养猪生产的优质、高效。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养猪产业化的发展,也要求养猪业必须获得相应的效益。这就要求我们所培育的猪不仅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饲料效率和胴体瘦肉率,而且肉质好、繁殖性能高、生活力强,目前还没有一个如此全面的猪种,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进行专门化品系选育,然后经配合力测定进行配套杂交,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和互补效应,通过对各专门化品系开展不断的选育使之持续提高,再经过杂交组合的优化,就可以使杂种商品猪的性能不断得到提高。 16杜洛克猪是原产于美国东部和玉米带的一个猪种,该猪体型大,体躯深广,全身被毛棕红色,生产性能一流,虽繁殖性能不高,但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胴体瘦肉率,肉色好,肌内脂肪含量较其它引入猪种高,杂交效果良好,适宜做杂交的终端父本,已成为众多猪场首选的终端杂交父本。第三章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随着养猪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对猪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养猪生产所用的猪种既要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还要具有较高的胴体瘦肉率。虽然我国猪的育种技术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从总体上讲仍大大落后于养猪发达国家,集中表现在育种群规模小、育种技术水平低、育种资金投入少、猪种质量不高、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等,我国养猪生产所需的优良猪种多年来依靠进口,这不仅花费了大量的外汇,增加了养猪成本,还须承受引种同时带来传染病等的风险。因此,国内养猪生产企业迫切需要国内猪的育种科技工作者和猪的育种公司培育出适合我国养猪生产条件和猪肉市场需求的猪种,这样即可以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又可以降低引种成本,还无须承受引种带来传染病的风险。近几年来,黑龙江省年平均出栏商品猪1300万头左右,其中利用优良的肉用型猪种按相应的杂交配套方式生产的商品猪仅约为30%。存栏基础母猪100万头左右,基础公猪5万头左右,按淘汰率30%计算,每年需要补充的后备母猪数为30万头,后备公猪数为1.5万头,而生产这些后备母猪和后备公猪所需的原种猪部分依赖引进(从国外直接引进或在国内其它省份引进猪群所繁殖的后代群中引进),部分由育种设施简陋、育种技术力量薄弱的猪场提供。因此该项目通过引进优秀的育种素材、建立基础设施完善的育种基地、利用现代遗传育种理论与方法进行不断的选育,培育优良配套杂交用专门化父系,将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第四章 场址选择一、项目建设区概况七台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完达山脉西麓的倭肯河畔。地理位置为北纬4564637,东经13013144,属温寒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其特点是:冬季寒冷持续时间长,夏季炎热短促,春末夏初干燥多风,夏末秋初湿润多雨,年平均气温3.8,最冷月的1月份,平均气温-16.5,最热月的7月份,平均气温1.8,日温差大,年降雨量543mm,无霜期154天,全年日照20602375小时。土地总面积6221Km2,其中耕地1968 Km2,林地3272 Km2,牧草地53 Km2,水域160 Km2,城镇工矿占地214 Km2,可牧可恳可渔开发荒地412 Km2。七台河市下辖三区一县,总人口数86.3万,其中农业人口38万,流动人口约6万,国内生产总值近70亿人民币,其中畜牧业产值近4亿,粮食总产34万吨,农民平均纯收入2574元,地方财政收入10个亿。二、场址选择项目区位于七台河市桃山区祥和街二粮库南200米处。该地远离居民区,附近无化工厂、屠宰场、加工垃圾处理场等对养殖业产生污染的企业,亦无会被养殖业影响的食品加工企业、旅游区等。临近山区,周边树木较多,道路状况良好,水电供应充足。因此,该场址建设种猪选育场条件优越。第五章 项目方案设计一、选育方法与技术路线1.选育方法为提高我国猪的生产水平和加速我国猪的遗传改良速度,1978年以前,多次引进国外优良猪种,如英国中白猪、巴克夏和苏联大白猪,开展以地方猪为母本、引进猪为父本的二元、三元杂交生产,形成了大量的杂种群。为合理利用这些杂种群,全国各地开展了新品种选育工作,先后培育出哈尔滨白猪、北京黑猪、上海白猪等25个兼用型猪种。1978年以后,特别是1980年以后直接从丹麦引进长白猪,1981、1982年从英国引进大白猪、美国杜洛克和汉普夏猪等优良瘦肉型猪种,大大加速了我国瘦肉型猪的育种,先后育成了三江白猪、湖北白猪。“七五”、“八五”期间开始了专门化品系选育工作,先后培育出了5个专门化母系和4个专门化父系,取得了良好的杂交效果。在纯系选育过程中,国内长期以来采用封闭型育种模式,即闭锁群群体继代选育法,这种选育方法具有育种群要求规模不大(小则四五十头、多则一二百头就可选育一个品系)、方法简便易行且有一定现代遗传育种理论为基础等优点,因此在国内猪的育种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这种方法由于实行小群闭锁,因而遗传基础狭窄,达不到预期的选择强度,降低了每个世代的选择进展,而且长期闭锁易造成近交退化,其结果往往是闭锁群选育早期的遗传进展较大,而后就越来越缓慢。因此,国外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已逐步采用开放核心群选育法,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我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采用开放与闭锁相结合的核心群选育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项目将以现代遗传育种理论为指导,采用开放与闭锁相结合的核心群选育技术,BLUP估计个体育种值,用人工授精和本交相结合的配种方法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最优秀种公猪的作用,最终培育出生产性能优异、遗传性稳定、适于我省养猪生产需求的大白猪新品系。2.技术路线育种目标的确定育种方案的制定组建育种基础群闭锁选育新品系育成3.主要性能指标窝产仔数10头,肥育期平均日增重850克,肥育期耗料增重比2.6:1,胴体瘦肉率63%,肉质良好。二、生产工艺及主要技术参数1.生产工艺项目将采用现代集约化生产工艺,整个生产工艺分为五个阶段,即空怀配种、妊娠、分娩哺育、仔猪保育和育成(或生长肥育)阶段,其中空怀配种阶段实行群养(35头/栏)、妊娠阶段、分娩哺育阶段实行单栏饲养,仔猪保育、育成(或生长肥育)阶段实行群养(1620头/栏)。生产工艺流程如图5-1。 引进 后备猪 育成猪 后备猪 出售 配 种 妊 娠 分娩哺育 仔猪保育 断乳母猪 生长猪 肉猪 出售 图5-1 生产工艺流程图2.生产工艺参数生产工艺参数见表5-1。表5-1 生产工艺参数表性 能参 数母猪情期受胎率85%窝总产仔数10头窝产活仔数9头哺乳期仔猪成活率90%保育期仔猪成活率95%育成猪成活率98%仔猪初生重1.3千克35日龄断乳重8千克70日龄转群重25千克母猪繁殖周期163天 其中:妊娠期 哺乳期114天35天 断乳至再配种14天母猪年产窝次2.2窝母猪年供断乳猪数母猪年供育成猪数17头16头母猪群年淘汰率30%达100千克体重日龄154天100千克体重瘦肉率公母猪比例公母猪年更新率63%11035%第六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进度一、项目建设规模1.核心猪群项目将组组建基础母猪100头、基础公猪10头的选育核心群。2.产品产量项目达产后可形成年产1600头育成猪的生产能力,其中公、母猪各800头。经过严格的测定,选择其中的560头作为父系种公猪以后备公猪的形式销往省内外市场,200母猪作为后备母猪销往省内外市场,其余的840头作为肉猪以活猪的形式销往屠宰场。二、项目建设内容1.猪舍工程为满足项目的需要,需建造配套猪舍1800米2。为提高选种的准确性,需进行现场性能测定,应新建性能测定间200米2。2.设备为满足育种要求,需购置或制造性能测定栏100栏并配备相应的性能测定设备。购置计算机1台用于育种资料的管理和处理。3.育种素材为丰富育种群的遗传资源,需引进种公猪10头,种母猪100头,组成新的育种核心群。三、实施进度1.项目前期工作 2003.3102.育种目标确立、育种方案制定 2004.123.育种素材的引进 2004.234.育种群组建 2004.465.闭锁选育 2004.62008.66.新品系育成 2008.7第七章 环境保护项目的环境保护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等有关法律、法令和规定,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保护环境。项目建设区位于七台河市桃山区,远离城镇,不防碍城镇规划。项目投产后主要污染物为生产中所产生的粪污和病死猪尸体、取暖锅炉燃煤所排放的烟尘和产生的煤渣。粪污经化粪池沉淀后在贮粪场堆积、发酵后作农肥使用。病死猪尸体作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烟尘和煤渣的排放标准执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71-91),锅炉安装除尘器后可满足烟尘的排放要求,煤渣在固定地点堆放并进行综合利用。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经测算,本项目总投资为206万元,其中土建投资102万元,设备费19万元,引种费33万元,项目前期管理费2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表8-1 投资估算表项目单位数量金额(万元) 备注猪舍性能测定间米2米218002009012 性能测定栏栏1003 性能测定设备套115 计算机台11 引种费头11033 项目前期管理费流动资金250 合计206 二、资金筹措项目申请中省农业开发资金90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10万元,企业自筹106万元。 第九章 经济评价一、经济评价依据项目的经济评价按照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的暂行规定进行。二、经济效益分析1.产品销售收入、税金及利润项目达到满负荷生产后年可增加出栏猪只1600头,其中560头为后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