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手册_第1页
烧结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手册_第2页
烧结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手册_第3页
烧结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手册_第4页
烧结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烧结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手册(第1版)编 制:审 核:批 准:关于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手册的通知为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特处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切实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确保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根据江西省地方标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要求及评价的要求,制订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手册,现正式发布,自2013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请各部门及相关人员认真学习、理解手册内容,并严格贯彻执行。单位负责人:年月日目 录1 术语和定义.7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113 管理要求3.1 安全责任.123.2 购置.123.3 安装.133.4 使用登记及变更.143.5 承租使用.163.6 作业人员教育培训(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种类与项目、作业人员配置规定).163.7 定期检验.243.8 接受安全监察.243.9 修理、改造.253.10 维护保养263.11 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273.12 安全技术档案.283.13 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管理293.14 安全会议.303.15 安全经费313.16 应急处置(附:应急响应程序图)313.17 事故报告处理.343.18 安全管理评价(附:安全管理评价表).363.19 安全信息收集与传递.504 岗位职责4.1 使用单位职责514.2 主要负责人职责514.3 特种设备安全负责人职责524.4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职责534.5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职责544.6 安全教育培训部门职责554.7 安全教育培训人员职责554.8 资料、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564.9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岗位职责564.10 司炉人员岗位职责.574.11 水处理人员岗位职责.574.12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岗位职责.584.13 气瓶充装人员岗位职责.584.14 压力管道作业人员岗位职责.594.15 电梯操作(管理)人员岗位职责.594.16 起重机司机岗位职责.604.17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司机岗位职责.604.18 大型游乐设施操作人员岗位职责.615 安全操作规程5.1 锅炉安全操作规程.625.2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685.3 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705.4 电梯安全操作规程715.5 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755.6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操作规程.795.7 游乐设施安全操作规程.816 表卡6.1 特种设备情况一览表836.2 重点监控特种设备一览表846.3 锅炉(普查)注册登记表856.4 压力容器(普查)注册登记表876.5 气瓶使用登记表896.6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906.7 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926.8 特种设备变更登记申请表.936.9 特种设备检验申报表.946.10 特种设备缓检申报审批表.956.11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记录表.966.12 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整改记录表.976.1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总台帐.986.14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申请表.996.15 特种设备操作(管理)人员登记表1006.16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复审申请表1017 现行法规标准目录.1021 术语和定义1.1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并包括其所用的材料、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1.2 使用单位是指具有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权利和管理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其既可以是特种设备产权所有者,也可以是受特种设备产权所有者委托、具有在用特种设备管理权利和管理义务者。1.3 承租使用是指只租用产权单位的设备,承租人自行配备作业人员,并投入使用的行为。1.4 安全监察指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政府机关为了实现安全的目的而从事的决策、组织、管理、控制和监督检查等活动的总和。1.5 安全附件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压力设备上用于控制温度、压力、容量、液位等技术参数的测量、控制仪表或者装置。通常指安全阀、爆破片、液(水)位计、温度计等及其数据采集处理装置。1.6 安全保护装置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机电产品上,用于控制位置、速度、防止坠落的装置,通常是指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制动器、限位装置、安全带(压杠)、门锁及其连锁装置等。1.7 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是指含有材料、部件质量和产品重要性能指标的证明文件、检验数据文件以及产品竣工图纸。1.8 监督检验是指在特种设备制造或者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中,在生产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对生产单位进行的制造或者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进行的过程监督和验证性检验,属于强制性的法定检验。1.9 监督检验合格证明是指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过程监督检验后,对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产品出具的合格证明文件。1.10 定期检验是指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周期,对在用的特种设备实施的检验,以及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等的校验或者检定,属于强制性的法定检验。1.1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1.12 改造机电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改造:是指改变原特种设备受力结构、机构(传动系统)或者控制系统,致使特种设备的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发生变更的业务。承压类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改造:是指改变主要受压元件的结构致使设备运行参数、盛装介质、用途等发生变更的业务。1.13 重大维修机电类特种设备重大维修:是指需要通过拆卸或者更新主要受力结构部件才能完成的修理业务,亦包括对机构(传动系统)或者控制系统进行整体修理的业务,但大修后特种设备的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不应变更。锅炉重大维修:主要是指锅炉受压元件的重大修理。压力容器重大维修:是指主要受压元件的更换、矫形、挖补以及对符合要求的对接接头焊缝的补焊。1.14 维护保养对特种设备进行的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等日常性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其中清洁、润滑不包括部件的解体,调整只限于不会改变任何安全性能参数的调整。1.15 严重事故隐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严重事故隐患:使用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使用的特种设备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失灵的;使用应当予以报废的特种设备或者不符合规定参数范围的特种设备的;使用超期未检或者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的特种设备,或者使用经责令整改而未予整改的特种设备的;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单位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设备日常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作业人员培训教育部门二级单位(车间、分厂)设备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3 管理要求3.1 安全责任3.1.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安全负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3.1.2 认真履行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和义务,自觉与各监管部门签订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状或承诺书。3.1.3 各生产经营部门对本部门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负责。3.1.4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安全管理。3.1.5 各特种设备使用部门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或管理人员与单位签订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状或承诺书。3.1.6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是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直接责任人,操作人员与部门签订特种设备责任状或承诺书。3.2 购置3.2.1 特种设备的购置,包括采购新特种设备和购置旧特种设备。1.2.2 特种设备的购置,由部门制订计划,并报特种设备安全负责人审核,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实施。3.2.3 购置特种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3.2.3.1 购置新特种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3.2.3.1.1 选择有相应制造资质的特种设备制造单位。3.2.3.1.2 设备选型、技术参数、安全性能、能效指标等符合国家或者地方有关强制性规定及设计要求,满足单位实际使用需要。3.2.3.1.3 有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维修使用说明、制造监督检验证书等出厂文件。3.2.3.2 购置旧特种设备3.2.3.2.1 符合3.2.3.1的要求。3.2.3.2.2 具有原使用单位的注销手续及当地特种设备监管部门出具的过户移装证明。3.2.3.2.3 具有完整的安全技术档案。3.2.3.2.4 经定期检验合格(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内)。3.2.3.3 购置进口特种设备3.2.3.3.1 承压类特种设备的境外制造单位应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相应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同类首台产品,应当由该产品的国内代理商报请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型式试验合格。3.2.3.3.2 安全质量性能和能效指标符合中国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3.2.3.3.3 有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检验证书等中文出厂文件。3.2.3.3.4 锅炉压力容器应经进口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合格。3.2.4 购置的特种设备,由部门负责到货验收,审查随机文件资料是否符合要求,核对实物是否与采购合同、发货清单相符,检查是否存在外观质量问题。3.2.5 发现问题,及时与供货单位联系处理。3.3 安装3.3.1 特种设备的安装,包括新购特种设备的安装和在用特种设备的移装,由部门负责联系洽淡,报特种设备安全负责人审核,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实施。3.3.2 选择有相应的资质单位进行安装。3.3.3 在施工前,督促协助安装单位办理施工告知手续,告知后方可施工。3.3.4 对安装质量进行验收,履行相关签字手续。3.3.5 督促、协助施工单位申报安装监督检验,未经监检合格不得投入使用。3.3.6 办理工程交接手续,并将以下资料登记存档:出厂技术资料、施工质量证明资料(施工告知书、安装记录、自检报告、重大技术问题处理记录、安装监检合格证明等)。3.4 使用登记及变更3.4.1 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包括新安装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和在用特种设备的改造、移装、过户、停用、报废等状态变更。3.4.2 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及变更,由部门负责办理。3.4.3 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使用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或使用登记标志。3.4.4 移动式压力容器、国家大型发电公司所属的电站锅炉到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其他特种设备到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3.4.5 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时,应提供以下技术资料:3.4.5.1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3.4.5.2 产品制造质量合格证明及制造质量监督检验证明。3.4.5.3 安装质量合格证明及安装质量监督检验证明。3.4.5.4 安全管理制度。3.4.5.5 作业人员资格证书。3.4.5.6 维护保养合同(电梯)。3.4.6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或者使用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附着于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现场无法放置的,可将使用登记证存放在技术档案内,但应在设备上标明使用登记编号。3.4.7 特种设备改造后,应在30日内重新填写注册登记表,并持原注册登记表、使用登记证、改造监督检验证书,到原登记机关办理登记变更。3.4.8 特种设备转让过户,应持设备使用登记资料和检验合格报告,到原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注销手续和特种设备过户(移装)证明。3.4.9 特种设备改变使用地点,在本单位移装的,移装后30日内重新填写注册登记表,并持原注册登记资料、移装监检证明,到原登记机关办理登记变更。3.4.10 特种设备停用一年以上的,在停用后30天内向登记机关办理报停手续,并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重新启用时,应经定期检验合格,持定期检验合格报告到登记机关办理启用手续,重新领取使用登记证。3.4.11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且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超过使用年限,应由部门提出建议,单位负责人批准后予以报废,并到原注册登记机关办理注销手续,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3.5 承租使用3.5.1 特种设备承租使用,是指租用产权单位的设备,自行配备作业人员并投入使用的行为。3.5.2 承租使用特种设备,由部门负责联系洽谈,经批准后签订承租合同。3.5.3 租赁合同应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3.5.4 承租方在承租期间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负责。3.5.5 承租使用特种设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3.5.5.1 已办理使用登记手续;3.5.5.2 有完整的安全技术档案;3.5.5.3 按规定经检验合格。3.6 作业人员教育培训(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种类与项目、作业人员配置规定)3.6.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包括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3.6.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由部门制订计划,经批准后负责实施。3.6.3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单位实际生产情况,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定员定岗。3.6.4 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教育培训,确保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节能知识。本单位没有培训能力的,应当委托发证部门进行培训。3.6.5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工作。3.6.6 持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须经单位有关负责人骋用,在资格证书上履行聘用手续。3.6.7 对持证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及时更新知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或作业人员离岗一年以上需重新上岗时,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3.6.8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有效期届满前,应按规定向发证部门申请复审。3.6.9 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台帐和档案。3.6.10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3.6.10.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或复印件);3.6.10.2 取证相关资料(申请表、考试成绩等);3.6.10.3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及考试结果;3.6.10.4 复审换证相关资料。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种类与项目序号种类作业项目项目代号 01特种设备相关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A1特种设备质量管理负责人A2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A3电梯安全管理A4起重机械安全管理A5客运索道安全管理A6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A7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管理A802锅炉作业一级锅炉司炉G1二级锅炉司炉G2三级锅炉司炉G3一级锅炉水质处理G4二级锅炉水质处理G5锅炉能效作业G603压力容器作业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R1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R2氧舱维护保养R304气瓶作业永久气体气瓶充装P1液化气体气瓶充装P2溶解乙炔气瓶充装P3液化石油气瓶充装P4车用气瓶充装P505压力管道作业压力管道巡检维护D1带压封堵D2带压密封D306电梯作业电梯机械安装维修T1电梯电气安装维修T2电梯司机T307起重机械作业起重机械机械安装维修Q1起重机械电气安装维修Q2起重机械指挥Q3桥门式起重机司机Q4塔式起重机司机Q5门座式起重机司机Q6缆索式起重机司机Q7流动式起重机司机Q8升降机司机Q9机械式停车设备司机Q1008客运索道作业客运索道安装S1客运索道维修S2客运索道司机S3客运索道编索S409大型游乐设施作业大型游乐设施安装Y1大型游乐设施维修Y2大型游乐设施操作Y3水上游乐设施操作与维修Y410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作业车辆维修N1叉车司机N2搬运车牵引车推顶车司机N3内燃观光车司机N4蓄电池观光车司机N511安全附件维修作业安全阀校验F1安全阀维修F212特种设备焊接作业金属焊接操作(注)非金属焊接操作注:1. 特种设备焊接作业(金属焊接操作和非金属焊接操作)人员代号按照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的规定执行。 2. 表中A1、A2、A6、A7、G6、R3、D2、D3、S1、S2、S3、S4、Y1、F1、F2项目和金属焊接操作项目中的长输管道、非金属焊接操作项目的考试机构由总局指定,其它项目的考试机构由省局指定。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配置规定一、锅炉操作人员(一)每台在用锅炉当班持证的司炉工、水处理操作人员应按下列数量配备:1、蒸发量小于4t/h的锅炉(热水锅炉供热量2.8MW),司炉工、水处理操作人员不少于1名;2、蒸发量小于10t/h(热水锅炉供热量7MW),大于或等于4t/h的锅炉(热水锅炉供热量2.8MW),燃煤锅炉司炉工不少于2名,燃油(气)锅炉或电锅炉司炉工不少于1名,水处理操作人员不少于1名;3、蒸发量小于或等于35t/h(热水锅共热量24.5MW),大于或等于10t/h的锅炉(热水锅炉供热量7MW),燃煤锅炉司炉工不少于4名,燃油(气)锅炉或电锅炉司炉工不少于3名,水处理不少于2名。(二)电站锅炉操作人员配备按火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标准(试行)执行。(三)锅炉房内有多台同时运行的锅炉,其持证司炉工应为每台锅炉人数总和的70%以上。(四)有机热载体锅炉每班持证司炉工数量,参照热水锅炉配备。二、压力容器操作人员(一)压力容器每班次持证操作人员应不少于1名。(二)对于连续运行的生产企业应根据其装置来确定。因每个装置复杂程度不同,每个工段每班应配备持证压力容器操作人员不少于2名。(三)气瓶充装每套装置每班应配备持证充装人员不少于2名。(四)医用氧舱使用单位至少配备1名医用氧舱维护管理人员。三、压力管道操作人员根据压力管道的分类,每个车间(工段)、每班每个种类的压力管道应配备持证压力管道操作人员不少于1台。四、电梯操作人员医院提供患者使用的电梯、直接用于旅游观光的速度大于2.5m/s的乘客电梯,以及采用司机操作的电梯,由持证的电梯司机操作。五、起重机械操作人员(一)地控式起重机械每班每工位配备不少于1名司机;除地控式起重机械以外的起重机械每台每班配备不少于1名司机。(二)非自动取物装置的起重机械每班每工位配备不少于1名司索,对有驾驶室的起重机械其司机和司索不得为同一人。(三)有驾驶室的起重机械每班每工位配备不少于1名指挥,且司机和指挥不得为同一人。(四)架桥机每台每班配备不少于1名司机和1名指挥,是否配备司索视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六、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操作人员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操作人员每台/班持证操作人员应不少于1名。七、大型游乐设施操作人员A级大型游乐设施每台每班持证操作人员不少于2名,B、C级大型游乐设施每台每班持证操作人员不少于1名。3.7 定期检验3.7.1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工作,由部门作出计划并组织实施。3.7.2 在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申报检验。3.7.3 有下列情况的,应申报定期检验:(1)停用一年以上,重新启用;(2)发生特种设备事故;(3)经受了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火灾、水淹等)。3.7.4 因生产工艺长、周期运行等特殊情况不能按期检验的,提出书面申请,经原检验机构同意后办理延期检验手续。3.7.5 检验前,做好设备的检修交出工作,确保检验工作的安全。3.7.6 向检验人员进行安全交流,做好检验现场安全监护、检验配合等工作。3.7.7 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确认,并履行相应签字手续。3.7.8 按检验单位提出的意见进行隐患整改,并及时反馈意见。3.7.9 领取检验报告和检验合格标志,并及时存档和张贴。3.8 接受安全监察3.8.1 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安全监察制度。3.8.2 部门负责对口接受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监察,其他部门协助并如实提供相关资料。3.8.3 按监察人员要求,及时、如实供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资料、档案。3.8.4 向监察人员进行安全交底,陪同监察人员进行现场检查,确保监察过程安全。3.8.5 对安全监察情况进行确认,履行监察文书的签字手续,必要时向有关负责人报告。3.8.6 对安全监察中发现的隐患按要求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切实整改到位。3.8.7 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时反馈隐患整改情况。3.8.8 不得设置安全检查“禁区”,不得隐瞒有关情况。3.9 修理、改造3.9.1 特种设备的修理,是指变动特种设备主要受压(力)部(构)件或控制系统,不改变设备原性能和参数的作业。3.9.2 特种设备的改造,是指变动特种设备主要受压(力)部(构)件或控制系统,致使设备性能和参数发现改变的作业。3.9.3 特种设备的修理、改造工程,由部门提出计划,报特种设备负责人审核,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实施。3.9.4 选择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修理、改造。3.9.5 修理、改造前,对施工单位制订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查,确保消除安全隐患且满足使用需要。3.9.6 督促、协助施工单位办理施工告知手续,告知后方可施工。3.9.7 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履行相关签字手续。3.9.8 督促、协助施工单位申报监督检验,未经监检合格不得投入使用。3.9.9 办理工程交接手续,并将施工质量证明、监检合格证明等存入技术档案。3.9.10 特种设备改造后,还应办理设备使用登记变更手续。3.10 维护保养3.10.1 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包括运行中的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检修、故障检修等。3.10.2 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由部门组织实施。3.10.3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3.10.4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负责特种设备的清洁、润滑等日常维护保养工作。3.10.5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按规定对特种设备进行点检、巡检等工作,发现设备、安全附件、保护装置等存在隐患,应及时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3.10.6 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和单位的生产情况,制订特种设备检修计划并组织实施。3.10.7 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保护装置等应按期进行校验、检定。3.10.8 点检、巡检、定期安全检查、相关部门安全监督检查等发现的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应及时消除并作好记录。3.10.9 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发生异常情况,应进行全面检查,消除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3.10.10 电梯管理人员对维保单位的维保工作进行确度并签字。3.11 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3.11.1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包括运行中的日常检查,按法律法规规定定期组织的安全检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布置的节假日、重要政治活动期间的安全检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检验机构进行的监督检查、检验检测等。3.11.2 每个月至少组织一次特种设备安全检查。3.11.3 定期安全检查、节假日和重要政治活动期间的安全检查,由特种设备安全负责人牵头,部门组织实施,其他部门配合。其他检查按相关规定进行。3.11.4 检查主要内容应包括“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设备运行中是否出现故障和异常情况,各项规章制度是否落实到位,存在的是否整改到位。每次检查,应确定重点检查内容。(“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落实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责任;设备有使用证、操作人员有上岗证;设备按期检验,安全附件和保护装置按期检定和校验。)3.11.5 每次检查应作好记录,并由参加检查人员签字。3.11.6 对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对存在的隐患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措施,并督促整改到位。3.11.7 建立隐患整改台帐,作好隐患整改记录。3.12 安全技术档案3.12.1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特种设备台帐和特种设备档案。3.12.2 特种设备台帐由部门建立并及时更新。3.12.3 特种设备档案由部门负责归档保管。3.12.4 特种设备档案做到一台一档,至少包括以下内容:3.12.4.1 注册登记表、使用登记证(复印件);3.12.4.2 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出厂资料(包括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使用维护说明、出厂监检证书等);3.12.4.3 安装质量合格证明资料、安装监检合格报告(证书);3.12.4.4 修理、改造质量证明资料及监检合格证明;3.12.4.5 定期检验报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表的检定、校验、调试证书;3.12.4.6 日常使用、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等记录;3.12.4.7 故障及事故记录;3.12.4.8 电梯维保合同、维保记录等。3.12.5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借阅应办理借阅手续,以防资料丢失。3.12.6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应随设备长期保存。3.12.7 设备报废、注销时,经有关负责人批准,履行相关手续后,方可销废安全技术档案。3.13 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管理3.13.1 重点监控特种设备是指危险性大、涉及人员多、发生事故会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特种设备。3.13.2 公众聚集场所的特种设备、冶金起重机、盛装易燃易爆或毒性程度中度以上介质的压力容器、大型锅炉压力容器、涉及公众生产生活的城镇公用主管网、经检验判为限定条件使用的特种设备等列为重点监控特种设备。3.13.3 对重点监控设备,逐台落实安全责任单位和安全责任人。3.13.4 建立本单位重点监控设备台帐,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3.13.5 每半月至少进行一次安全自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3.13.6 经检验判为监控使用的重点监控设备,监控措施不到位不得投入运行。3.13.7 制订应急救援措施和应急预案,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3.14 安全会议3.14.1 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切实解决特种设备安全方面的问题,应当不定期召开特种设备安全会议。3.14.2 特种设备安全会议由特种设备安全负责人主持,各相关部门人员参加,重大问题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到会,必要时邀请有关部门人员参加。3.14.3 特种设备安全会议主要解决以下问题:3.14.3.1 传达上级部门的有关文件、通知精神;3.14.3.2 总结布置特种设备安全工作;3.14.3.3 分析、讨论有关特种设备安全事项;3.14.3.4 研究其他有关特种设备安全问题。3.14.4 每次会议作好会议记录,必要时下发会议纪要。3.15 安全经费3.15.1 特种设备安全经费包括正常经费支出和临时经费支出。3.15.2 正常性经费包括设备的更新改造、日常维护保养、检验检测、人员培训教育等费用。3.15.3 临时性经费包括设备的隐患整改、应急抢险、缺陷修复、事故处理等费用。3.15.4 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对特种设备安全经费做到优先安排,全力保障。3.15.5 正常性经费由各部门提出计划,经批准后列入单位支出预算,确保投入到位。3.15.6 临时性经费由相关部门提出预算,经批准后实施。3.15.7 特种设备安全经费做到专款专用。3.16 应急处置(附:应急响应程序图)3.16.1 特种设备的应急处置包括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和特种设备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3.16.2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负责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抢险指挥等工作。3.16.3 制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3.16.4 制订特种设备应急响应程序,在相关岗位张贴悬挂。3.16.5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应立即启动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应急预案进行救援抢险。3.16.6 各特种设备使用部门根据本部门特种设备的运行特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制订特种设备异常情况的紧急处置措施。3.16.7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要点,出现异常情况,应采取果断措施,在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处置,防止事态扩大。3.16.8 特种设备出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后仍不恩能得到有效控制的,应立即逐级上报,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附:特种设备应急响应程序图目击者带班、值班领导(联系电话)单位领导(联系电话)应急救援队伍及联系电话当地质监部门人员及联系电话消防119卫生120安全部门(联系电话)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联系电话)现场救援应急恢复现场清理现场调查善后处理人员救治工程抢险划定警戒应急总结教育培训预防措施内部处理上报材料3.17 事故报告处理3.17.1 特种设备事故,是指因特种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在特种设备生产、使用等活动中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特种设备严各损坏或中断运行、人员滞留、人员转移等突发事件。3.17.2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3.17.2.1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事故: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0人以上列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600兆瓦以上锅炉爆炸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5万人以上转移的;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48小时以上的。3.17.2.2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故:特种设备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600兆瓦以上锅炉因安全故障中断运行240小时以上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万人以上15万人以下转移的;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24小时以上48小时以下的。3.17.2.3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事故: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列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转移的;起重机械整体倾覆的;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2小时以上的。3.17.2.4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事故: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00人以上1万人以下转移的;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的;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折断或者起升机构坠落的;客运索道高空滞留人员3.5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3.17.3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现场最高行政负责人负责指挥现场应急处理、报告等工作,各相关人员必须服从指挥,全力配合。3.17.4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在1小时内向县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3.17.5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17.6 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到达现场后,服从相关部门指令,组织一切力量对现场进行处置、警戒、救援。3.17.7 积极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不得激化矛盾,引发社会问题。3.17.8 事故调查组成立后,配合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3.17.9 事故调查结束后,根据事故调查组意见和单位实际情况,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相关部门。(“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隐患未消除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受到处理不放过,相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3.18 安全管理评价(附:安全管理评价表)3.18.1 为科学考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定期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进行评价。3.18.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评价工作由特种设备安全负责人组织,部门具体实施。3.18.3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评价工作每年进行一次,但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应重新进行评价。3.18.3.1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的;3.18.3.2 管理体制或安全管理机构、体系变更的;3.18.3.3 技改、扩建等,特种设备数量大幅增加的。3.18.4 评价工作按评价细则进行。3.18.5 评价结果处理。3.18.5.1 评价结果合格的,按评价报告对不合格内容提出整改计划,限期整改;3.18.5.2 评价结果不合格的,对所有不合格内容进行整改,整改后重新评价。116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评价表类别考评内容考评说明评分办法制度(35)制度建立(10分)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岗位职责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10分)查阅文件,确定各项岗位职责和安全管理制度是否齐全,每缺一项扣2分。制度的修订(10分)使用单位应当对岗位职责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定期进行评审以及修订。(10分)查阅文件,检查是否建立相关制度对此进行明确。未明确的扣5分,存在缺陷的每项扣2分。查阅工作计划及相关记录,未按照要求开展评审和修订工作的不得分。没有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的每次扣2分。查阅制度,相关制度和岗位职责与现行法律法规产生冲突的每项扣1分。制度的保存及悬挂(15分)使用单位应当按要求编制和保存岗位职责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定期。(5分)查阅文件,检查是否建立相关制度对此进行明确。未明确的扣3分,存在缺陷的每项扣1分。查阅制度,检查是否按要求编制制度以及保存制度。每发现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岗位职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悬挂要求。(10分)现场检查,每发现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1 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45分)机构和人员配备(30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管理人员。(10分)查阅组织机构图和相关文件,检查是否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未设置不得分,有缺陷每项扣5分。使用单位应当配备足够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20分)查阅作业人员台账和设备台账以及现场抽查,检查是否按照要求配备作业人员,每发现一处不符合要求扣5分。职责和义务(15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履行相关义务(5分)查阅使用单位职责,未编制的不得分,存在缺陷的每项扣1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履行相关职责(5分)查阅管理人员职责,未编制的不得分,存在缺陷的每项扣1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遵守相关规定(5分)查阅相应作业人员职责,未编制的不得分,存在缺陷的每项扣1分。特种设备使用及管理(495分)采购(30分)采购新特种设备应当符合相关要求(10分)查阅设备台账和技术档案以及现场巡查,每发现一台设备不符合要求的扣5分。采购旧特种设备应当符合相关要求(10分)查阅设备台账和技术档案以及现场巡查,每发现一台设备不符合要求的扣5分。采购进口特种设备应当符合相关要求(10分)查阅设备台账和技术档案以及现场巡查,每发现一台设备不符合要求的扣5分。设备承租使用(15分)特种设备承租使用单位的要求。(5分)查阅文件,检查是否建立相关制度进行明确,未明确的扣3分,存在缺陷的每项扣1分。承租使用特种设备应当符合相关要求。(10分)查阅设备台账和技术档案,每发现一台不符合要求的扣5分。使用单位在安装、改造和维修过程中的义务(40分)使用单位应选择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安装、改造和维修。(10)查阅相关制度和岗位职责,检查是否进行了明确,未明确的扣5分,存在缺陷的每项扣2分。查阅设备台账和技术档案以及现场抽查,每发现一台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单位不符合要求扣5分使用单位应当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告知。(10)查阅相关制度和岗位职责,检查是否进行了明确,未明确的扣5分,存在缺陷的每项扣2分。查阅设备台账和技术档案以及现场抽查,每发现一台设备未实施告知扣5分。使用单位应当配合并督促施工单位接受监督检验。(10)查阅相关制度和岗位职责,检查是否进行了明确,未明确的扣5分,存在缺陷的每项扣2分。查阅设备台账和技术档案以及现场抽查,每发现一台设备未实施监督检验扣5分使用单位应当在施工结束后督促施工单位及时移交资料,并存档。(10)查阅相关制度和岗位职责,检查是否进行了明确,未明确的扣5分,存在缺陷的每项扣2分。查阅设备台账和技术档案以及现场抽查,每发现一台设备施工资料不齐全扣5分。注册登记(40分)使用单位办理使用登记的要求。(20分)查阅相关制度和岗位职责,检查是否进行了明确,未明确的扣5分,存在缺陷的每项扣2分。查阅设备台账和技术档案以及现场抽查,每发现一台设备未办理注册登记的扣10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或者使用登记标志现场悬挂的要求。(20分)查阅相关制度和岗位职责,检查是否进行了明确,未明确的扣5分,存在缺陷的每项扣2分。现场抽查,每发现一台设备登记证或者使用登记标志未按要求放置的扣10分。登记变更及报废(20分)特种设备改造、移装、过户、停用、恢复启用以及报废的要求。(20分)查阅相关制度和岗位职责,检查是否进行了明确,未明确的扣5分,存在缺陷的每项扣2分。查阅设备台账和技术档案以及现场抽查,每发现一台设备改造、移装、过户、停用、恢复启用以及报废过程未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的扣10分。定期检验(70分)使用单位应当按要求申请定期检验。(15分)查阅相关制度和岗位职责,检查是否进行了明确,未明确的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