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季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docx_第1页
2019届季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docx_第2页
2019届季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docx_第3页
2019届季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docx_第4页
2019届季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 古诗两首【教学总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能力目标: 学会诗中出现的生字,体会诗句的意思。3.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儿童天真质朴、纯真活泼的童心之美。【教学重点】 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两首诗,丰富古诗积累。【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自学生字词,完成预习单。【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这两首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理解这两首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课前预学】1自主学习生字词,认清字形;正确朗读生字词。2朗读课文5遍。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从古至今,荷花都被人世人喜爱与称颂,你知道哪些写荷花的诗句吗?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3、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题目叫池上。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4、学生齐读题目。简介作者白居易。(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2)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练习朗读。导学提示: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生试学:朗读古诗,根据古诗想象画面。再读古诗,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检查初读情况。(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相机解释词义。读准后鼻音:撑、艇(小船)、萍;学习新词: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艇:比较轻便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解:懂得、明白。藏:隐藏、藏匿。浮萍:看图片理解词义(常见的水面浮生植物,浮在水面上的一种水草,很多很多,连成一片)当船从水面上划过时动作演示。(2)齐读诗歌,思考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一个小孩偷采白莲。)合作共学:学法指导:读一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看一看图文对照,揣摩诗意。 说一说交流见解,集思广益。 写一写勤动笔墨,学思并进。4、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分句说,读。适时补充。指名整首诗说,齐读整首诗。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1、诗简单明了,一读就懂,但仅仅懂得诗意还远远不够,因为诗中有画,诗中含情。让我们来细细品读这些诗句,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如果让你来给诗配上一幅画,你会画上哪些景物? 2、现在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情景创设:一个夏日的清晨,几朵白云悠闲地飘浮在瓦蓝瓦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湖面吹来阵阵凉爽的清风,满池的荷花开的格外娇艳3、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这个小娃娃又是怎样偷采白莲的?选择其中一个情景美美地写下来。4、交流、点评 5、在你们的笔下,白居易写的池上仿佛变成了一副活的画向我们走来。此时,在你的眼前,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天真无邪、调皮活泼)6、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偷采: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顽皮之事,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引导:这种偷是很多小孩都会做的一种恶作剧和顽皮之事,算不上偷东西。大人见了也不会生气的。你们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不解:小娃自以为没有人知道,做得很机密,很隐蔽,瞒过了大人,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呢!是呀,正因为他的天真无邪,才会偷采莲蓬而不解藏踪迹啊!7、有感情地读8、诗人用传神、凝练的词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天真无邪、活泼调皮小娃形象。你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喜爱之情)9、白居易的诗向来追求“意求深,字求浅”的风格,整首诗虽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充满童趣。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一次想象画面,试背。10、指名背诵古诗、集体背诵。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古诗不仅可以吟诵,可以配画,还可以很好听地唱出来呢!如果你为它作曲,你谱的曲子有什么特点?2、古诗中还有许多写小儿的诗,都描绘了他们的天真烂漫。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袁枚 所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补充: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1、背诵课文。2、搜集描写儿童的诗句,用我们今天学的方法去读、去画、去悟、去唱。【板书设计】检查初读情况。(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相机解释词义。读准后鼻音:撑、艇(小船)、萍;学习新词: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艇:比较轻便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解:懂得、明白。藏:隐藏、藏匿。浮萍:看图片理解词义(常见的水面浮生植物,浮在水面上的一种水草,很多很多,连成一片)当船从水面上划过时动作演示。(2)齐读诗歌,思考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一个小孩偷采白莲。)【教学反思】 第2课时【教学目标】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 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想象能力【课前预学】正确流利读好古诗,想象意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唐代有一位诗人胡令能,年轻时当过修理铁木器的工匠。他爱写诗,写诗出名后,远近的人还叫他“胡钉铰”。有一天,他来到乡村迷了路,四下张望,终于发现了一个小孩。他想向小孩打听路怎么走,可是小孩在干什么呢?小儿垂钓板书课题(注意:垂,字第二横最长;钓,中间是一点。)齐读课题。知道题目意思吗?2、你了解作者吗?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导学提示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又别有一番情趣呢!1、(出示自读要求)轻轻地读这首诗。把诗读正确,读流畅。学生试学(1)(课件出示)蓬头、稚子、垂纶、莓苔 、应”,读正确。(2)齐读生字,边读边记在心里。(3)齐读古诗。(4)根据古诗的平仄,韵律,把这首诗读好听了。合作共学1、“诗读百遍,其义自见。”细细地读课文,说一说,你能读懂了哪些词语。(方法提供)可以借助工具书,结合画面,也可以联系上下文,还可以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字词理解:学生自主理解“蓬头、稚子、垂纶、莓苔、映、借问、遥、应”的意思。(1)先看前两句,你通过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字词?根据刚才的理解,谁来把一二句的画面给大家描绘一下。(2)过渡:理解了词语相信大家能把前两句读好。那后两句你都理解了那些字词呢?例如:(联系以前所学诗句理解)借问:询问的敬称。联系“借问酒家何处有”中的“借问”。遥:远远的。师引导: “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知不是雪”都是远远的。2、第三、四句:后两句又是怎样一幅画面呢?3、情感诵读:带上我们心中一幅幅画面,一起吟好这首诗。三、合作品诗激发兴趣过渡:(板书“品”)我们常说“品茶”,一杯好茶只有慢慢的品尝,才能体会其中的真味。学古诗也是这样,只有细细的斟酌、推敲,才能真正体会到诗歌的情趣所在。导学提示1、请同学们用心地默读这首诗,把你认为富有童趣的词圈画出来。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发现了什么讲给身边的同学听听。2、交流。通过品词语,诗中儿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我们来一字一句品味稚子那童真、童趣。学生试学(1)出示:蓬头稚子学垂纶“蓬头”猜想一下,他为什么会蓬头?品出儿童的可爱、淘气;“学”:联想到四时田园杂兴“儿童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学”而非“玩”,似懂非懂,趣味无穷。品出儿童的可爱、天真。(2)出示:侧坐莓苔草映身“侧坐”让学生自己通过表演“侧坐”,来品出小儿垂钓的悠闲。“莓苔” 长在僻静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师询问:经常钓鱼的学生,你会不会选择长满莓苔的地方钓鱼啊?“草映身”小孩身子小,还很机灵。怕鱼儿看见自己的身体,用绿草作掩映。过渡:从小儿垂钓的姿态及垂钓的环境的选择来看,仿佛一切都天衣无缝、万无一失了。偏偏这是来了一个不识趣的问路人。(3)出示:路人借问摇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齐读合作共学谁来把你们的理解通过表演告诉大家。指名一生演“蓬头稚子”。一生演问路人。师做导演。师相机询问“稚子”,你会钓鱼吗?哪个字告诉了我们?师:你钓鱼会选择一个怎样的地方?相机问路人:你就是那个路人了,你该站在哪里呢?哪个字提醒了我们?问路时是否还要加些动作、神态、语言等。(生演完)师走上讲台:我来问问你,你这个动作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应声?他刚才那样叫招手吗?应该叫(摆手),招手该怎样呢?你有不同的理解的表演吗?(师生共演,师演问路人,生演垂钓儿童。)你这个手势什么意思?相机评价。你们又是怎么认为的呢?小结:一个“招手”,有的这么表演,有的那样表演,甚至连是谁在“招手”,专家们都众说纷纭。真是“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个呀就是学古诗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总体把握:刚才我们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