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寓言》(寓言)、《我的信念》、《〈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_第1页
《人生寓言》(寓言)、《我的信念》、《〈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_第2页
《人生寓言》(寓言)、《我的信念》、《〈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_第3页
《人生寓言》(寓言)、《我的信念》、《〈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_第4页
《人生寓言》(寓言)、《我的信念》、《〈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生寓言(寓言)、我的信念、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一. 教学内容: 人生寓言(寓言)、我的信念、论语十则 二. 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 1. 培养良好的朗读能力,能够根据语句的含义和感情正确断句,并读出感情。 2. 能够从关键处切入,寻找捷径整体把握或抓住文章主要内容。 3.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能有自己的心得,并在思考的基础上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4. 在阅读过程中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理解文章寓意,并对自己的人生之路进行思考。 5. 养成积累语言材料,(包括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好习惯。 6. 养成能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同时以自己的语文知识服务生活的好习惯。 难点: 1. 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学习和实际运用的能力。 2. 各种文体例如寓言、诗歌、散文等的基本常识,并能够做简单赏析。 3. 体会、赏析文章中既凝练优美又风格各异的言语,并能从中体会深层含义。 4. 把握文章的典型形象的象征意义,并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三. 课文分析 人生寓言(节选) (一)生字、词语: 1. 生字注音: 嬉戏 x 风韵 yn 慷慨 禀告 厄运 落难 nn 撑 掳 l 心旷神怡 y 险象迭生 di 诸神 zh 皎洁 折磨 zh 2. 多音字: 难 藏 度 磨 折 3. 形似字: 4. 解词: 嬉戏:游戏;玩乐。 风韵:风度,韵致。形容仪态优美。后多用以指妇女的美好姿态。 - 慷慨: 情绪激昂 性格豪爽 感叹 大方,不吝啬。 本文选 闲适:神情严肃或严厉。 落难:遭遇灾祸,处境困难。 厄运:艰难困苦的遭遇。 折磨:使在精神或肉体上受打击,受痛苦。 皎洁:(月光)明亮洁白。 举世无双:全世界仅有的。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阔大。 险象迭失:危险的险象不断出现。迭:屡次。 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突如:突然。 得失之患:生怕得不到,得到以后又生怕失掉。谓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多愁善感:常发愁,易伤感。常形容人感情脆弱。 天灾人祸: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 (二)文学常识: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 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 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 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三)作家简介: 周国平,上海人。当代哲学家。著作有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 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自我、灵魂与超越等,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 视关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之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四)文章结构: 1.白兔和月亮 第一部分(1):写白兔心旷神怡地赏月。 第二部分(23):写月亮归属于白兔后,白兔反而勾起了无穷的患得患失。 第三部分(4):写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消决定。 2.落难的王子 第一部分(12):写一个生性脆弱的王子遭受到了厄运的折磨。 第二部分(35):写厄运使王子变得坚强起来,其他人也应如此。 (五)文章寓意: 1.白兔和月亮: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2.落难的王子: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六)写作特点: 语言精美,构思精巧。 我的信念 (一)生字、词语: 1. 生字注音: 报酬 chu 奢望 sh 蹂躏 ru ln 苛责 k 猝然 c 茧子 执著 zh 简陋 lu 闲暇 xi 竭力 ji 眺望 tio 镭 li 2. 多音字: 呵 著 和 盛 3. 形似字: 4. 解词: 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 鞭策:用鞭和策赶马。比喻督促。 奢望:过高的希望。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呵责:呵斥。 懊恼:心理别扭;烦恼。 迷醉:迷恋,陶醉;沉迷。 问心无愧:自问没有什么可惭愧的地方。 获益匪浅:得到很多。匪,不。 (二)作者简介: 马丽居里,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和她的丈夫一起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 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被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奖章。 (三)文章主旨: 我的信念以质朴、真诚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兴趣、爱好和情操,表现了她作为一位科 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表明作者对生活所持的态度坚韧不拔、有信心。 第二部分(36):回忆自己一生的经历。 第三部分(7):写作者对科学的热爱和痴迷。 (五)写作特点: 1. 中心明确,条理清晰。 2. 语言朴实、事迹感人。 论语十则 (一)生字、词语: 1. 生字注音: 论语 ln 一亦说乎 yu 不愠 yn 曾参 三省 传不习乎 chun 不思则罔 不学则殆 di 教诲 hu 弘毅 hng 后凋 其恕乎 sh 2. 多音字: 3. 解词: 有朋自远方来(朋,朋友。自,从。) 不亦君子乎(亦,也。乎,吗。) 为人谋而不忠乎(谋,出主意。忠,尽心。) 可以为师矣(成为) 温故而知新(旧的) 学而不思则罔(表示转折,却) 诲女知之乎(教诲)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内心)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里边) 择其善者而从之(好) 仁以为己任(作为) 死而后已(停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欲:讨厌的事。施,施加。) 4. 通假字: (1)文学常识 通假字,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 叫做古字的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但是由于语言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 字之间,现在已不同音了,因此学习的时候要加以注意,准确把握。 (2)本课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诲女知之乎 “女”同“汝”,你。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同“智”,智慧。 5. 多义词辨析: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 诲女知之乎(明白) 是知也(同“智”,智慧) 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 而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 任重而道远(并列连词) 6. 流传至今的成语: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三人行必有我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 重点句分析 (1)翻译句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做老师 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 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一定有我的老师在里面。)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 命,路程又很遥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2)论语十则中是如何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 谈学习态度的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师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也。 谈学习方法的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论语十则中关于思想品德修养有:1、4、5、6、7、9、10章。 8. 作家作品: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伟大 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封建社会中被尊为“圣人”。他的思想影响极大,至 今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的书,共二十篇。 【模拟试题】 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 论语( )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3. 人不知而不愠( ) 4. 吾日三省( )吾身 5.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6. 诲( )女( )知之乎 7. 嬉戏( ) 8. 奢望( ) 9. 猝然长逝( ) 二. 默写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 2. ,可以为师矣。 3. 子曰:“ 则罔, 则殆。” 4. 子曰:“见贤思齐焉, 。” 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6.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 三. 文体知识 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共20篇。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 四. 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 在后来献身科学的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中一般,坐在简lu 书房里 艰辛地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里发现了镭。 2. 当皮埃尔居里和我考虑要不要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cu 研究的观念。 3. 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 ru ln 的波兰。 4. 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 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5. 我年纪渐老,我更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su 事,如栽花、植树、建筑 五. 论语中有许多流传至今的成语,请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 1. 温故知新: 造句: 2. 任重道远 造句: 3. 死而后已 造句: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造句: 六.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习:( ) 说:( ) 2.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 )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 ) 为:( )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 ) 殆:( ) 七. 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A. 学习按时间温习它,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B. 学习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令人愉快的事吗? C. 学习了时时预习它,不也高兴吗? 2.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A. 替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B. 替人办事是不是不忠心,跟朋友交往而不守信用,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 C.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替别人传播知识是不是不习惯呢? 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A.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识。 B. 知道它或者不知道它,这都是聪明智慧。 C.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八. 请从a. 学习态度b. 学习方法c. 修身做人这三方面把下面的句子进行归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a. 学习态度: b. 学习方法: c. 修身做人: 九. 文段阅读 (一)落难王子(节选) 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每当左右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 眼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 己也被敌人( )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 流落他乡,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 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谁知他正色道 “先生,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 他不死。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王子撑这拐杖远去了。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 1. 请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词语。 2. 文中画线的三句话分别出自 之口,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3. 文中加括号的句子什么意思?你能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吗? 4. 请在文中画出全文主旨。 (二)寓言 一群动物正在吃草,冲来一只老虎。动物们吓得四散奔逃,惟独一只犀牛迎上前去,怒目而视。 老虎楞了一下,掉头就走了。 远远观望的动物们蜂拥而上,团团围住这位勇士,向它唱起了赞歌。 老虎并未走远,它远远窥探着。不一会儿,它见犀牛离开了这群动物,马上饭身冲来。 动物们又四三奔逃。只有一只刚出世的天真的小羊羔毫不畏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迎上去,对着 老虎亲昵地“咩咩”叫着。这小家伙把老虎当成自己的亲娘,想吃它的奶哩。老虎不明白这是怎么 回事,楞了片刻,反身走了。 远远观望的动物们又蜂拥而上,团团围住这位不怕虎的小勇士,向他唱起了赞歌。羊羔的母亲,一 只老山羊走上前来,制止了大伙的赞美。它恳切地说: “伙计们,请你们闭上嘴吧!我的孩子由无知,差点儿送了一条命。老虎不知什么缘故没有吃它, 这已是万幸了,还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呢?” 1. 犀牛与羊羔面队老虎都是迎上去,原因是( ) A. 相同,都是无所谓的精神。 B. 不同,犀牛怒目而视是无所畏惧,羊羔是无知,认敌为娘。 C. 不同,犀牛是出自机智,巧斗老虎,羊羔是无知,认敌为娘。 D. 相同,都是出自无知,不识虎性,盲目斗争,盲目亲近。 2. 仔细阅读老山羊的话,为寓言补充一个概括出寓言蕴含的哲理的结尾。 3. 这则寓言的寓意不只一个,在不脱离原文的前提下,驰骋你的想象力,谈谈你体会到了哪些生 活哲理? (三)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 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 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蚕结着茧子,这 使我很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 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 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索。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 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度过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在简陋的环境里 艰辛地研究,我们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之中一般。后来我们发现了镭。 我一生中,总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 境,以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 我觉得,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 发现上获取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的。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 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持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 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使他们忘我地工作,没 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惟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 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不认为这种权益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 领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价值。 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 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 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忍耐。年纪渐老,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 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荚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展现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 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只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 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 要因素了。 (注:玛丽居里,人们常称她为居里夫人,世界著名科学家,曾先后两次获诺贝尔奖。) 1. 读第段,回答: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两种态度? 2. 读段,回答: (1)居里夫人对“蚕结着茧子”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2)“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 3. 读第段,回答: (1)文中“寻求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 答:寻求现实的人: 梦想家: (2)居里夫人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4. 读第段,回答: (1)“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句强调了科学家怎样的特点? 答: (2)“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一句中,“科学 的这种魅力”指的是什么? 答: 5. 从本文中,可以看出杰出科学家具有怎样的品质?用四字短语来概括。 答: (四)论语十则(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 ?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予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 把画线处补充完整。 2.论语的“论”字读 ,在是记录 的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 3. 给下列字注音。 说( ) 省( ) 愠( ) 罔( ) 诲( ) 4.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温故而知新( ) (2)吾日三省吾身( ) (3)于朋友交而不信乎( ) (4)学而时习之( ) 5. 论语十则中有谈A 学习方法的;B 谈学习态度的;C谈个人修养的,请给下列各句对号 入座。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2)学而时习之( ) (3)人不知而不愠( ) (4)温故而知新( )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试题答案】 一. 1. ln 2. e 3. n 4. 5. 6. hu r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