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上册 欢乐歌教案 苏少版_第1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 欢乐歌教案 苏少版_第2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 欢乐歌教案 苏少版_第3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 欢乐歌教案 苏少版_第4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 欢乐歌教案 苏少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乐歌教学目标: 1、欣赏江南丝竹名曲欢乐歌,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风格。2、了解欢乐歌的创作特点。 3、演绎乐曲茉莉花教材简析:1、音乐知识:江南丝竹-是指流行于江浙和上海地区的丝竹乐。乐队以“丝”(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秦琴等)“竹”(笛、萧、笙)为主,还有板、板鼓、碰钟等打击乐器。乐队的编制相当的灵活。江南丝竹的音乐具有抒情优美、清新流畅、典雅细腻的风格特点。2、欢乐歌是江南丝竹的“八大名曲”之一。乐曲的旋律流畅明快、起伏多姿,结构富有层次。表达了人们在节日里无比欢乐的心情。乐曲采用将“母曲”放慢加花变奏的手法发展而成。乐曲采用“倒装变奏曲式”,结构为a1 a2 a 。 a1 乐段给人以优美抒情、典雅明朗的形象。 a2 乐段加入了欢快活泼的因素。母曲乐段是全曲的高潮,其情绪喜庆热烈。重点; 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风格.难点:“倒装变奏曲式”的总结 教 学 过 程步骤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听欢乐歌“今天请大家听一首乐曲,请留意一下乐曲的情绪,所用的乐器,并试着随乐曲打一下节奏”。感受、体验欢乐歌的音乐情绪,试着辨听乐曲中都出现了那些乐器。聆听可以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记忆力、感受力,为揭示江南丝竹的音乐特点作准备。设问:1、 乐曲的情绪?乐曲分析熟悉旋律变奏1、何为母曲。2、用电子琴弹奏各变奏寻找旋律感受熟悉旋律,为进一步欣赏打基础乐器听辨1、用电子琴模拟江南丝竹各音色,并弹奏各条变2、课件讲解各乐器名称音色特点。3、播放乐曲并总结引出江南丝竹的定义。说出乐器的名称,并哼唱旋律听出音乐中的演奏乐器。对比分析讨论通过用欢乐歌与小放驴的片段进行对比,揭示江南丝竹的音乐特点1、这首乐曲江南丝竹中的名曲,江南丝竹有着那些音乐特征呢?先不要忙着下结论,让我们来听另外两首乐曲的片段来对比、判断一下。2、播放小放驴片段。3、下面请再听一下欢乐歌的片段进行对比。4、在鼓励为主的气氛下引导同学们分析和讨论江南音乐的特点。5、揭示和总结:江南丝竹的音乐具有抒情优美、清新流畅、典雅细腻的风格特点。聆听乐曲分析、对比、判断作品,讨论江南音乐的特点。学生写出结构图运用类比法,让学生们比较直观的进行对比和分析,提高学生们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总结音乐特点,理清脉络结构。6、曲式分析:乐曲采用“倒装变奏曲式”,结构为a1 a2 a 。连接部欣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我们已经听过、唱过一些江南的歌曲和乐曲,下面让我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一首有江南风格的音乐作品茉莉花。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欣赏转入演奏。新信息女子十二乐坊演绎版的茉莉花。1、教师用电子琴演奏自己演绎版的茉莉花。2、学生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为演绎茉莉花的手法收集素材。开拓学生的视野。留白运用“悬念法”提出课后问题。1、可以在课后去讨论一下“新民乐”的创作思想在对民乐的发展上是否有积极作用?是否有时代特点?是否是民乐的发展方向?提出有时代感、学生们感兴趣的课后问题,拓展音乐课堂。/s/blog_51278a2b0100wda6.html十五中孙俊峰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年级初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理念 本节课选定江南丝竹国主要教学内容,目的是通过让学生感受与体验江南丝竹音乐的地方风格,以及对相关文化的了解,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丝竹的内涵及艺术价值,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情感这条主线,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感强度,使学生的情绪与作品的情绪和谐地沟通与交融。不能只停留在外化的层面上,更需要内心深处的体验 ,寻求那种动人心魂,令人震憾的艺术效果及意境。应少些语言,多让音乐本身面对学生,用音乐来呼唤学生的情感。当然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与体验音乐。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应适时的介绍一些音乐知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认识到作品的艺术价值。教学目标1、让学生喜欢我国江南地区的民间音乐,乐于主动了解江南丝竹的音乐文化。2、引导学生用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作比较,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并认识了解欢乐歌的创作特点。教材分析 江南丝竹流行于苏南、浙江一带的丝竹音乐,以上海地区最具特点,影响最广,乐器以丝弦与竹管乐器相结合,再加一些轻打乐器。常用乐器有笛、笙、扬琴、琵琶、小三弦、二胡、板和鼓。江南丝竹是我国民间器乐乐种之一,表现出江南地区山青水秀的特色和江南人民乐观柔美的性格。其具有华彩、纤细、轻快、活泼的地方风格。欢乐歌是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乐曲的旋律流畅明快。起伏多姿、结构富有层次,这首乐曲采用将母曲放慢加花的变奏手法发展而成。学生分析 我们初一学生一般对江南丝竹音乐接触不多,经课前调查,70%以上学生不喜欢或不了解江南丝竹,甚至一些少数学生不会区分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他们课前普遍认为丝竹乐的内容比较陈旧,节奏和旋律与现代社会相差甚远,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江南丝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由于中学生对江南丝竹接触不多,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与体验音乐,让学生深入了解江南丝竹的音乐特点,鼓励学生尝试简单的即兴表演活动。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竹笛等。教学流程:程序教学内容教的活动学的活动教学设计意图准备欣赏民乐专场音乐会播放多媒体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导入欣赏民乐合奏紫竹调提问学生所听到的音乐属于哪个地区?对所聆听的音乐想说些什么。学生聆听并积极思考,回答问题。通过欣赏学生较为熟悉的乐曲,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了解这是江南地区音乐,很自然地导入课题。展开并逐步深入(一)初听欢乐歌1、播放民乐合奏欢乐歌,并提出问题。2、屏幕显示江南丝竹常用乐器。3、教师适当补充学生的介绍。4、演唱、演奏,旋律片断。1、积极聆听,感受音乐。说出基本情绪及演奏乐器和演奏形式。2、学生结合画面介绍笛、笙、扬琴、琵琶、二胡等常用乐器。3、尝试简单的即兴演奏。4、视唱、视奏旋律片断。1、引导学生围绕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等)及音乐表现手段感受体验音乐基本情绪。2、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的角色转换。3、通过演唱、演奏进一步体验音乐的情境。(二) 复听欢乐1、把学生分成四组。2、指导学生欣赏,并用手势提示学生注意乐曲的结构。3、收回表格,进行总结归纳。1、积极聆听,思考每个乐段的音乐要素及变化。2、每组学生讨论听辨填写一份表格。(附表)组别段落变奏1变奏2母曲A速度B节拍C节奏音型D情绪1、本环节着重分析作品中各音乐段落的变化,让学生能清晰地纵观全曲的整体布局,从而有利于学生了解江南丝竹的风格特点。2、分组讨论并填写一份表格,这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三)聆听笛子独奏欢乐歌。吹奏欢乐歌学生即兴伴奏通过教师的亲身演奏来变化聆听手段,进入高潮,师生互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延伸拓展学习实践与创造1、播放乐曲2、提出问题(1)两首乐曲的地方风格是怎样的?(2)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地方风格呢?(3)屏幕显示所填表格,教师进行总结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异同。1、积极聆听音乐,思考问题;2、填写一份表格。曲目中花六板步步高体裁主奏乐器流传地区音乐风格通过用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作比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江南丝竹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归纳与总结中国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具有多种民族性格及地方风格,而江南丝竹正是中国音乐文体宝库中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