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期中联合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洪武五年(1372)的一天,朱元璋在读孟子,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终于,把书一摔,大声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焉?”立刻召见文臣,宣布即日起“罢免孟子配享孔庙”。朱元璋如此大怒是因为孟子在书中说A. 民为贵,君为轻B. 克己复礼C. 仁义、王道D. 仁政【答案】A【解析】【详解】孟子主张“民贵君轻”不符合朱元璋加强君主专制统治需要,A正确。B是孔子思想主张。C是荀子思想主张。仁政思想不会触怒朱元璋,D错误。2.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 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 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 之乱。”作者意在说明A. 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B. 宗法观念与少数民族政权不协调C. 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D. 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答案】C【解析】“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 之乱”说明儒家的伦理纲常有助于社会统治的需要,C正确;A和B不符合材料主旨含义,排除;D中属于思想冲击,不符合事实。3.唐代女服空前繁荣,主要特征表现为风华美丽、雍容大度的款式:不拘一格、个性突出的穿着,崇尚阳刚、盛行胡风的时尚;而宋代女服一反唐代时期的绚丽和开放,出现内敛、拘谨而又不乏一种淡雅精致的风格。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专制权利的失控B. 程朱理学逐渐盛行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民主思想的出现【答案】B【解析】本题介绍了唐代和宋代女性穿着的差异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程朱理学的盛行对妇女的限制增多,在服饰上也得到了深刻的反映,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与此无关;C选项时间不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在明朝;D选项错误,此时思想盛行的是程朱理学。4.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材料反映出A. 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趋同B. 佛教被统治者改造成精神统治工具,成为正统思想C. 中国佛教取代儒家思想获得正统地位D. 佛教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日益本土化【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表明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也提倡忠君爱国,体现佛教主动融合儒学精神,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故D项正确;佛教与儒家思想并不是逐渐趋同,排除A;中国古代正统思想一直是儒家思想,故B项和C项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三教合一知识点,抓住关键信息“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联系儒家思想分析解答。5.在反思满清何以取代朱明的时候,顾炎武对清代以前的传统思想观念给国民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全社会所遵循的“行已有耻”的道德底线和基本原则,体现了一名思想家的历史“自觉”。这种“自觉”表现在A. 忠君恤民,保家卫国的天下情怀B. 反对苛政,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C. 兼济天下,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D. 强化理学,舍生取义的儒者风范【答案】C【解析】【详解】顾炎武的自觉表现在“提出了全社会所遵循的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和基本原则,根据所学,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对传统的空疏的学风提出批判,主张知识分子应该服务现实,知识应该于社会有用,故C项正确。忠君恤民,保家卫国不符合顾炎武思想,A错误。仁政是孔孟思想主张,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舍生取义属于受到理学思想影响精神,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6.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被人称作“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自称“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下列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批判礼教的虚伪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愤激过甚”“不信道,不信仙释”说明是离经叛道思想的李贽,李贽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反对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倡导“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同时批判礼教虚伪,正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思想,排除,选择D项正确。【点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有了早期的民主思想,主张反对君主专制,但是并不但对君主制,学生应该准确的把握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内涵,与此相关的明末清初批判思想出现的背景也需要掌握。7.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社会方案的经济根源是A. 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B. 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C. 黄宗羲等缺乏理论研究D.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答案】A【解析】【详解】明清之际,东南地区出现早期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封建专制力量强大,只形成了十分微弱的萌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这些思想家没有提出新的社会方案,故A项正确。君主专制和传统思想的束缚是一部分原因,但文化并不在变革中占主导位置,故BD项错误。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这是其阶级局限性,黄宗羲等缺乏理论研究不是材料中现象根源,故C项错误。【点睛】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根源只能是因为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经济的反映,所以要从经济的角度来去理解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8.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A. 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B.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 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 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反映了在明末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市民阶层的基本认识,故选A;世俗化不是明末儒学的主流,明末儒学的主流应是理学思想,故排除B;C只说到了题干的部分内容,以偏概全,所以排除C;题干说的是儒学思想而不是市民文学,故D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9.以下是某一学派对法律本质的论述:“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这一学派是A. 智者学派B. 苏格拉底学派C. 启蒙思想家D. 自然哲学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可以看出此观点强调在社会观方面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不应强求一致。与智者学派普罗他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一致,故正确答案为A。B、C、D与材料信息不符合。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智者运动人是万物的尺度。10.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逐渐成为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是A. 古希腊哲学家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界的兴趣B. 民主制度的发展,使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C.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研究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发展无益D.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与自然界关系密切,研究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答案】B【解析】略11.古希腊智者学派喜欢通过修辞学和公开演说来感染民众,让他们懂得怎样才能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得最杰出。这客观上反映了A. 参与政治生活是当时雅典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B. 智者学派生活困苦,通过这种手段多收取学费以维持生活C. 智者学派主要由文学修养较高的教师组成D. 智者学派的哲学思想有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答案】A【解析】【详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喜欢通过修辞学和公开演说来感染民众,让他们懂得怎样才能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得最杰出”,这说明古代希腊公民重视政治生活,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智者学派生活困苦,故B项错误;CD本身正确,但都不是材料反映的信息,故错误。12.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善于演讲和辩论,使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先秦时期中国的纵横家善于游说,使国君采纳其建议。这种差异的直接原因是A. 由地理环境决定B. 与两者文明程度的高低有关C. 由社会性质决定D. 与两者不同的政治制度有关【答案】D【解析】古希腊与中国古代政客所采取的措施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与很多因素有关,但是最根本的是与政治制度有关,不同的制度使得政治上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是主要差异之一,但是并不是最主要的;B选项错误,文明之间没有高低之分;C选项说法错误,两者都是奴隶制社会。13.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树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在最下面一层摆着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品;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A. 违背传统基督教神学观念B. 导致社会奢侈成风C. 宣传无神论的思想D. 倡导民主自由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关键信息“1497年”、“主要原因”,可以判断题干所罗列的物品应是体现文艺复兴时期反对宗教神权的象征,表达的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违背传统基督教神学观念,故A项正确;材料中现象并不会导致社会奢侈成风,B错误。文艺复兴时期并不是宣传无神论思想,C错误。D项民主自由应属于启蒙运动的主张,皆排除。14.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A. 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B. 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C. 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D. 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答案】B【解析】“不再完全封闭”等字眼反映了人类对束缚的摆脱和对自由的向往,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而非启蒙没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人文主义而非新宗教理念,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欧洲仍然是专制统治,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5.卢梭指出:“公共的力量,必须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工作机关来使力量集中,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一种交通工具。”该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A. 政府应充当人民的公仆B. 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C. 公共意志即为国家法律D. 按照社会契约成立政府【答案】D【解析】【详解】由“公共的力量,必须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工作机关来使力量集中,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的一种交通工具”结合所学可知其体现的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故D项正确;A项错误,与“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的一种交通工具”不符;材料没有体现出人民是国家权力主体信息,B错误。公共意志应该是政府和人民的约定,不是国家法律,C错误。16. 恩格斯说:“十八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A. 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影响深远B. 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并影响世界C. 法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D. 法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启蒙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出现高潮,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条件,并且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所以答案选B。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理性主义17.恩格斯在论述法国启蒙运动时指出:“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真理、正义、平等和人权所取代。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这表明A. 社会主义思想与启蒙思想相同B. 法国启蒙运动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 社会主义理论继承与发展了启蒙思想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理想意识趋同【答案】C【解析】【详解】“现代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理论,依据材料中“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理论继承与发展了启蒙思想,C正确。社会主义思想与启蒙思想根本不相同,A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法国启蒙运动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B错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理想完全不同,D错误。18.苏轼曾有这样的感慨:“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可以看出,从“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到“多且易致”的原因是A. 造纸术的革新B. 雕版印刷术的普及C. 活字印刷术的推广D. 科举取士的需要【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来看,“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到“多且易致”的原因应当是活字印刷的推广。故答案为C项。材料中的变化与造纸术的革新无关,排除A项;隋唐时期已出现雕版印刷术,并开始科举取士,因此材料中的变化与此无关,排除B、D项。19.元朝王祯为官“惠民有为”,其所著农书中绘制有100多种农具,农器图谱占全书的4/5。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 关注民生,注重生产工具的推广B. 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C. 首先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思想D. 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顶峰【答案】A【解析】王祯的农书中绘制有100多种农具,农器图谱占全书80%的篇幅,几乎包括了传统的所有农具和主要设施,堪称中国最早的图文并茂的农具史料,后代农书中所述农具大多以此书为范本,说明该书关注民生,注重生产工具的推广,故答案为A项。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排除B项;“重农抑商”思想最早由战国时期的李悝提出,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20.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详刑公案-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A. 学术思想适应了时代转型B. 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C. 科举改革影响了书籍出版D. 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答案】B【解析】材料“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有利于一般的市民进行理解和阅读,为粗识文字的读者最大限度的扫除阅读障碍,体现了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故B项正确;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与学术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书籍出版适应了市民阶层壮大的需要,与科举改革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学校教育,故D项错误。21.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的实质是A. 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 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C. 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D. 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答案】D【解析】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重农抑商政策贯穿封建政治始终;B项不符合史实,无法从材料中得到体现;C项说法错误,主流价值观依然是儒家思想;D项正确,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商人地位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对商人看法的观念。22.2017年11月,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下列与甲骨文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占卜吉凶记事的文字,史料价值低B. 发现于殷墟,是对夏商历史的完整记载C.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形成完整体系D. 标志着我国的书法艺术发展到了自觉阶段【答案】C【解析】【详解】甲骨文是殷商时期的文字,往往记录殷商时期的社会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形成完整体系,故C项正确;甲骨文是研究商朝历史重要史料,A错误。甲骨文主要是记录商朝历史,故B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发展为自觉地艺术,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甲骨文是殷商时期的文字,记录殷商时期的社会历史,同时,注意区分易混淆概念的不同点,例如:书法发展的历程、中华文明的源头。据此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或缺乏依据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23.二重证据法是将“地下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材料”相互印证的一种研究方法。以下相关史料的比对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A. 蒋庄遗址与回忆蒋庄遗址的发掘B. 汉代画像砖上的黄帝像与远古炎黄传说C. 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殿”复原图D. 殷墟甲骨卜辞与史记殷本纪【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二重证据法”是指文献和考古相结合的方法,是综合利用“纸上材料”和“地下新材料”的历史研究方法;史记殷本纪是文献资料,殷墟甲骨卜辞是考古发现,故D项正确;回忆姜寨遗址的发掘不是姜寨遗址本身的“二重证据”,排除A项;汉代画像砖上的黄帝像也是根据传说制作的,不属于“二重证据”,排除B项;二里头“宫殿”复原图是根据考古发现的二里头遗址绘制的,不属于“二重证据”, 排除C项。24.下图是一幅纸质的书法作品,内容是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判断合理的是A. 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因此肯定是商代作品B. 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因此可能是民国初年的作品C. 这是秦代小篆,但秦代没有纸张,因此可能是汉代的作品D. 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肯定是宋代的作品【答案】B【解析】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发现并识别,图片的内容虽然是词,宋代甲骨文并没有被识别,有可能是民国时期,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内容是以词的形式”不符,错误;小篆的字体特点是笔画圆匀,富有图案美,明显不符合图片字体特征,故C项错误;宋代甲骨文没有被发现,故项错误。25.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完全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A. 汉赋和唐诗B. 话本和小说C. 元曲和京剧D. 风俗画和文人画【答案】D【解析】【详解】宋元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的世俗化日趋明显,话本、宋词、风俗画、元曲、小说都是文化世俗化的体现,故D项正确;汉赋和唐诗不是世俗化文学,A错误。话本和小说不能体现出高雅文化倾向,B错误。京剧不是世俗化趋势体现,C错误。二、材料题(第26题2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共50分)26.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具有“仁、礼、孝”等品质,因为他相信拥有这些品质的人才能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孔子认为,只有在道德高尚的人的英明领导下,中国才有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希望。材料二 在管理中汉武帝仍然依靠法家学派的关于政府原则的学说,但他又通过把儒家思想作为帝国官方的意识形态,确保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长期存在。材料三 宋朝新儒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哲学家朱熹(11301200)。其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朱子家训,其中对婚礼、葬礼、敬奉祖先以及其他一些家庭礼仪都做了详尽规定。作为一位优秀的儒家学者,朱熹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个人无论是在家还是在更大的社会里都应当发挥其正当的作用。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勒格新全球史材料四 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和法家为建立“政治和社会秩序”各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统治时需要什么样的思想?为适应这一需要,董仲舒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怎样的改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认为人要发挥“正当的作用”,必须遵循什么原则。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归纳朱熹的理学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宋明理学,儒学不断发展,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该现象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答案】(1)时代特征: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儒家主张通过道德重建来恢复秩序;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2)汉武帝需要能够加强君主专制和巩固中央集权的思想。为适应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吸收了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对儒学进行了改造,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学说。(3)原则:“存天理,灭人欲”(或归纳为压制人的正当欲望。)影响:积极方面: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学说,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理学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有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消极方面:后期日益僵化,压制了进步思想,扼杀人的正当欲求,摧残了人性。(此问必须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归纳)(4)任何一种思想只有不断根据时代需要,充实内涵,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国才有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希望”和所学从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儒家从道德重建来恢复秩序,法家从依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通过把儒家思想作为帝国官方的意识形态”从加强君主专制和巩固中央集权的思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董仲舒思想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学说回答。(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对婚礼、葬礼、敬奉祖先以及其他一些家庭礼仪都做了详尽规定”并结合所学从“存天理,灭人欲”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理学积极和消极影响回答即可。(4)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和所学从思想要不断根据时代需要,充实内涵角度回答。27.朝代经济政治文化唐曲辕犁普遍推广茶广泛种植均田制逐渐瓦解港口城市贸易繁荣,“海上丝绸之路”有所发展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考试以进士和明经为主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谏官佛教进入全盛时代,刊印金刚经诗歌步入鼎盛时期书法“颜筋柳骨”宋从越南引进“占城稻”“田制不立”,土地买卖频繁宋坊市界限打破,出现纸币交子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广泛设立中央设三司使,地方设知州和通判州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体系形成,实行“糊名法”出现谏院理学兴起词、曲、话本逐渐兴起,出现南戏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主张“有意无法”“三大发明”完成明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番薯引入中国,棉花广泛种植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苏州丝织业、佛山冶铁业出现使用雇佣劳动力的手工工场出现并发展明太祖禁止海外私人贸易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八股取士形成完备的科、道监察体系,出现厂卫制度心学成熟;出现“异端”思想家李贽世情小说盛行出现总结性科技巨著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西方传教士来华表格为中国唐、宋、明三朝若干历史事件简表。请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有位同学按此要求撰写了如下论文框架,请你帮他完成论文。论题:一定时期的经济状况、政治状况与这一时期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论点: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状况决定该时期的思想文化。论述:唐朝封建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推动了唐朝思想文化的繁荣。经济上,唐朝农业工具改进,曲辕犁普遍推广,铁犁牛耕技术成熟,粮食产量提高,为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商业发展,对外贸易兴盛,中外交流频繁有利于唐朝广泛吸收外来文化,推动了唐朝思想文化的发展。政治上,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加强了君权,三省分工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政治稳定,为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选官制度上发展了科举制,而且科举考试以诗取士,促进了诗歌的繁荣。宋朝经济政治的发展推动了宋朝文化的繁荣。 明朝的经济政治状况推动明朝形成特定的思想文化。 总之,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之间联系密切,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中国古代的文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答案】宋朝:经济方面:宋朝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海外贸易发展,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纸币交子,带动了城市生活的丰富和市民阶层的壮大,适应市民阶层精神生活需要的市民文化发展,词、话本、风俗画都获得发展。政治方面:宋朝科举制发展,统治者重用文官,形成文官政治,知识分子社会地位提高,推动了宋朝文化的繁荣。明朝:经济方面,明朝中叶以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受封建制度的阻碍发展缓慢,市民阶层和早期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反映在思想上,儒学内部出现了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反映在文化上,适应市民精神生活需要的文化作品进一步通俗化,推动了小说的繁荣。政治方面,明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封建统治腐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政治黑暗,于是思想上民主启蒙思想家抨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此题答案仅供参考,学生回答言之成理即可。【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题型,首先要依据材料中给定的唐朝时期的例子,材料是从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方面论述,所以宋明时期按照这种模式思考。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从宋代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方面措施回答;依据明朝时期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方面思考回答即可。28.节庆活动承载了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以农立国,对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非常关注。为了适应农事和生活,人们就定出一些节日,以调剂生活,增进群体活动的乐趣。民间的宗教意识和祈福于神的心理,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