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音听阈测试规范化操作程序.ppt_第1页
纯音听阈测试规范化操作程序.ppt_第2页
纯音听阈测试规范化操作程序.ppt_第3页
纯音听阈测试规范化操作程序.ppt_第4页
纯音听阈测试规范化操作程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纯音听阈测试 规范化操作程序,测听检查前的准备,新近暴露于噪声可引起听阈级暂时性上升,因此应避免在测听检查前有明显的噪声暴露,如有则应在测听报告中加以注明。为了避免过度紧张而导致的错误,受试者应在检查前5分钟来到检查室,一般在测听前应作耳镜检查。如外耳道中发现有堵塞的耳垢,应将其除去。此外还应检查外耳道是否被耳机压瘪,如被压瘪则应放一短管于外耳道口,最好还应简单地询问病人病史及就诊目的或查看医生病历,对受试者的指导 在正式佩戴换能器检查前,必须用适合于受试者的语言解检查程序和有关事项,正常情况下应包括: 将会听到什么,只求听到,不是听清晰,即在一耳听到不管多么轻微的纯音时,受试者都应作出反应 怎样作出反应,常用的反应的例子如:(1)按下和放松信号钮;(2)举起和放下手指或手 在听到纯音时应立即作出反应,当不再听到纯音时应立即停止反应,即反应方式与声音起止一致,声音的一般音调次序 先检查哪一耳,但反应不仅限于对“该耳的声音”还应指导受试者避免不必要的活动,以防发出不应有的噪声。在作出指导后,应询问其是否已明白,并让受试者知道在有任何不舒适时可提出中断检查。如有任何疑问,应再次指导,换能器的配戴 进行检查要先去掉眼镜,头饰和助听器,在换能器(即耳机和骨振器)和头之间尽可能把头发拨开。换能器要求测试人员为受试者佩戴在正确的位置,耳机的声孔应面对准耳道入口,骨振器的佩戴应使其接触部有尽可能大的面积与头颅接触。如放在乳突上,应在耳后最接近耳廓处而又不接触耳廓,检查步骤,测试音的输出应连续给12秒,当有反应时,在给声之间不间歇期应是不规则的,且不应短于测试音持续时间 测试音频率顺序 给测试音的次序是先从1000 Hz开始,而后依次向上测较高的频率,接着以下降的顺序测较低的频率,对先测试耳应复查一次1000 Hz 在低频高强度级时可有振动触觉感,病人常作出听到声音的反应,故应注意勿将这种感觉误当成听觉,初步熟悉 在测听阈前应先用一足够强的信号引起肯定的反应,使受试者熟悉应如何能配合作出反应 建议用以下的熟悉方法: (1)给能清晰听到的听力级(如听力正常的受试者给40 dB)1000 Hz的纯音 (2)每20 dB一档地降低纯音级直至作出反应 (3)每10 dB一档地加大纯音级直至作出反应 (4)在最低听力级重复一次 如反应和给声一致,则已熟悉,如不一致,则应重复,如再次失败,则应重复说明指导,不加掩蔽检查的步骤(此处只介绍上升法) 用在熟悉阶段受试者作出反应的最低纯音级开始,每10 dB一档地下降,降至听不到,5 dB一档地上升,升到听到又10 dB一档地下降,如此继续检查,直至在最多五次上升中有三次是在同一纯音级开始作出反应的 在简短法中,以三次上升中有二次在同一强度级得出反应代替五次上升中有三次反应的在同一强度级,注 对任何频率,可重复(或简化)熟悉步骤。最后应复查1000 Hz,如该耳复查1000 Hz的结果和(同一耳)开始测得的结果相差不超过5 dB,就可进行另一耳的检查。如听阈比开始测得的要好或相差10 dB以上,则应按相同频率次序重复检查直至两次测试结果相差少于5 dB。 按照测试频率顺序继续进行到两耳都查完,掩蔽条件及掩蔽测试过程 为避免非测试耳(不是正在检查的耳)听到测试音,有时需要在非测试耳侧加掩蔽噪声。 (1)不加掩蔽分别测得两耳的气导“听阈”(AC)。 (2)如果测试耳(TE)AC比非测试耳(NTE)的骨导听阈(BC)40 dB,则需加掩蔽。 (3)于NTE气导加等于NTE AC(非测试耳气导听阈)的有效掩蔽级NB(经过校准后的听力计有效掩蔽级NB等于听力计所示的dB值),通常未经过校准的听力计,一般在听力计所示的dB值加5 dB,(4)5 dB一档地加大NB,直至听不到纯音;NB加至与TEAC相等还能听到纯音。如果是则这一TEAC就是TE的纯音听阈级。 (5)如果NB加大到还小于TEAC时就听不到纯音,则5 dB一档地加大纯音,至再度听到纯音。 (6)再度听到纯音,加大5 dB NB 听到纯音加NB听不到纯音加大纯音听到纯音如此重复至,在不再加大纯音级的情况下,连续加了10 dB以上的噪声还能听到纯音,这一纯音级就是TE的听阈级(此谓平台搜索法),骨导听阈测听法 (1)在精确地测定单侧的骨导听阈级,作骨导测听时,都应在非测试耳加掩蔽。此外,作骨导检查的耳不应堵住,以避免堵耳效应,如耳被堵住,应在听力图中注明。 (2)对骨振器的乳突位置,以听力级表示的振动触觉阈平均相当于: 250 Hz约40 dB,500 Hz约60 dB,1000 Hz约70 dB,然而可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应注意不要把振动触觉误断为听觉。 (3)在以下情况可考虑不测骨导:气导听力正常,佳于15 dB HL;除高频3 k或4 kHz凹陷外,其他频率气导听力正常,加掩蔽骨导测听检查的步骤 (1)戴好骨振器和给噪声的压耳式耳机 (2)不加掩蔽先测测试耳的骨导听阈(TEBC)。 (3)在非测试耳(NTE)给相当于该耳的气导听阈的有效掩蔽级的掩蔽噪声复查BC (4)加大NTE的噪声级,直到 噪声级超过TE BC 40 dB(气导耳间衰减为40 dB,骨导1A为10 dB,NB加到大于40 dB就可以传至对侧掩蔽TEBC。在NB越边过掩蔽前,NTE的NB掩蔽传至TE的BC)真实的TEBC 如纯音被掩蔽,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