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3年中考历史科目说明.ppt_第1页
山西省2013年中考历史科目说明.ppt_第2页
山西省2013年中考历史科目说明.ppt_第3页
山西省2013年中考历史科目说明.ppt_第4页
山西省2013年中考历史科目说明.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2013年中考历史科目说明解读,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蒲丽萍 2013年3月,山西省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目说明,历史,一、命题要求,历史学业考试必须体现历史课程的人文科学性质,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历史学业考试必须体现历史课程的理念和设计思路,有利于推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历史学业考试必须体现历史课程的学科特点,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二、考试内容与知识目标,考试内容与知识目标以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 1.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是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板块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山西地方史知识。对六个板块中四十四个学习主题的内容,教师应进行必要的筛选,删除那些不适合初中生学习的内容,以切实减轻学生的复习负担。山西地方史知识以学习主题的内容为切入口,进行考查。,2、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严格执行内容标准的规定。教师应认真研究内容标准,并将其分解为可操作的一系列条目,逐一落实,以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比如: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条可以分解为:洋务运动的目标、人物、主要功劳;洋务运动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两条可以分解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这一条可以分解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表现;概括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意义。,3、资料来源 命题以目前山西省使用的三种版本的教材为基本的资料来源。人民教育版、北京师范大学版、华东师范大学版相辅相成,不只拘泥于其中的某一种版本。,三、考试题型与能力要求,题型是能力的具体考查形式。2013年中考历史题型将保留课改以来的成果,并使之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大,能力考查全面,设计多种多样。通过选择题,考查学生在“双基”方面的总体水平。 简答题:主要针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名称、作用、影响、意义等。试题图、表、文并用,设问直接,答案简洁。通过简答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识记能力。,材料题:就是如何从材料中获取重要的历史信息?一般来讲,材料中蕴含下列一系列关系:史实与观点、目的与意义、原因与结果、动因与后果、措施与作用等。要求学生“依据材料”进行分析,得出结果。通过材料题,考查学生的学科基本能力。,分析说明题:考点一般为重大历史事件及其相关事件。试题由材料引入,设问循序渐进,答案有较大的灵活性。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的引导,调动和处理相关知识,主动地和有创造性地作答。通过分析说明题,考查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探究题:探究题是研究性学习的纸笔测试,具有研究的性质。依照研究的基本步骤,历史探究题的基本框架确定为“一个主题,三项任务”。 “一个主题”从时政热点切入确定主题,进而追溯历史,从而体现历史课程的“资治”功能;“任务一 梳理知识”设计表格和问题,学生须能正确地归类知识和回答问题,从而考查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任务二 解决问题”提出命题,学生须能运用分析的结果阐明观点,从而考查学生的历史写作能力;“任务三 思考感悟”提出问题,但不一定设计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考查学生的历史创新精神。通过探究题,寻找一条历史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整合的有效途径。,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 思品和历史合为“文科综合卷”。历史为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75分。 2.试卷结构 历史试卷分为第、两卷。第卷为选择题,机读卡作答。第卷为非选择题,书面纸笔作答。,内容比例和题型分值,中国古代史约15% 中国近、现代史约35% 世界史约45% 山西地方史约5% 选择题30分 非选择题45分 简答题(8分)材料题(10分)分析说明题(12分)探究题(15分),2013年历史科目说明的特点,文件规定更加具体 都具有法规的性质,2013年历史科目说明的核心要求,要依据实验稿,但体现 新课标精神是更为重要的,历史新课标的精神是什么?,推进三维目标的整合 找到实施三维目标的切入口,历史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切入口,培养自悟、批判、审慎行事的历史素养 给学生好的阅读材料和自主的学习时间,历史学习方法的切入口,读材料、做分析,史论结合 材料题、分析说明题、探究题,材料题的意义,历史就是关于过去的记录 记录就是材料 不会看材料,就不能了解历史 分析材料,就是“论从史出”,分析说明题的作用和要点,作用:“运用史实,回答问题”,史论结合地 回答问题。 要点:重大历史事件、材料引入、循序渐 进、较大的灵活性。,探究题的作用和意义,作用:初中阶段有研究性学习的课程,随着 课改的深入,研究性学习的份量也会 逐步加大。历史探究题,考查的是做 研究的方法,而不是知识的深度。 意义:为学生参与研究打好方法基础。,重建新知识体系的切入口,实现“点”“线”的结合 按照时间顺序把“线” 确定知识线索分解“点”,洋务运动的新旧课标分析,实验稿:“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 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 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标:“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 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 作用和局限性。” 分析结果:史实上将“列举”变为“了解”。评价上新课 标规定只从其作用和局限性上评价。 结论:史实的要求加强了,评价的要求降低了。,洋务运动的分解,1、洋务运动的目标、人物、主要功劳; 2、洋务运动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创办了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为中国 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办企业不计成本,不讲效益, 连年亏损,最后失败。 3、启示。 封建官僚办近代工业企业注定要失败,商榷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分解定义,得出讲述线索: 1、封建统治者的自救。 2、洋务运动的失败。 分析:与课标“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 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或“洋务运动的作用 和局限性”的规定大相径庭。 结论:这个定义不符合课标的规定。虽是“经 典”,也不应用。,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分析,实验稿: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特点。”“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 响。” 新课标: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 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 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结果:二者史实要求基本相同,特点被弱化,影响被具体 化。 结论:一致但难度降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分解,1、主要标志 是什么:电力的广泛利用。 方法:电力的广泛利用与汽车、飞机的诞生比较。 2、特点 是什么:电的广泛利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方法: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比较。 3、影响 是什么:大量新技术和新工具的产生和应用。 (1)改变了社会面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为资本的扩张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推进了世界的 紧密联系。 (3)争夺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 方法:两个层面,两个方面。,梳理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实验稿:“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概 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 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新课标:“初步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分析:这几个“点”的相关性经济全球化是战后 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重要特点,而美国是资本 主义经济体系的中心,因此美国与资本主义 世界、与经济全球化高度相关。 梳理方法:既要列出教材中有关美国的材料,也要 列出教材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材料。,依据美国材料得出的特点,1、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的繁荣”“危机 和经济调整”“新经济的出现”。 2、内部调整大公司日益向经营多样化的 方向发展。 3、向外扩张(资本输出)跨国公司飞速 发展。,依据美国和全球化材料得出的特点,1、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的繁荣”“危机和经济调 整”“新经济的出现”。 2、内部调整大公司日益向经营多样化的方向发 展。 3、向外扩张跨国公司飞速发展(资本输出、生 产国际化)。 4、世界贸易组织。 5、世界银行。 概括二战后美国成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中心 主导全球化。,中国古代史复习主题,史前时期 夏、商、周时期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文化归入各个时期里),中国近代史复习主题,列强的侵略与中国民族危机的步步加深 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探索 近代的社会进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近代文化名人,中国现代史复习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时期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改革开放新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世界古代、近代史复习主题,上古人类文明 中古人类文明 西欧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 近代科学文化 马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