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三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三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三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三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三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景洪市三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分卷I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20世纪20年代,民国日报在本报今年第一句话中说:“中国应该有一个主义明确的革命党。国民党经孙中山先生多年的全力创造,现在已是这样一个主义光明壁垒整严的党了。我们当然希望国民都能积极加入本党,但并不愿强制国人,非为国民党党员不可。如果有一个一样能建设新中国的党,我们未尝不认彼做良友。”这表明( )A 国共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B 国民党确立了联俄政策C 国民党确立了扶助农工政策D 国民党具有联共意向2.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民主与专制”的明显差别,形成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 思想观念不同B 经济活动方式不同C 地域位置差别D 人口数量不同3.学者胡适曾说:“我们应该决心求学;天塌下来,我们还是要求学。如果实在忍不住,尽可个人行动;手枪,炸弹,秘密组织,都可以,但不可再罢课。倘要行动则可个人行动,而不必靠群众汪洋来掩饰自己的怯懦。”胡适的中心观点是( )A 国共两党推动的国民大革命实难救国B 个体的选择不能以正义之名绑架大众C 只有采用暴力才能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 务实的“实业救国”论才是理性爱国4.按照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 )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缘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A B C D 5.伯利克里在演讲中说:“我们这个国家由全体公民治理”,但古代雅典曾驱逐过最能干、最好的执政官,也曾判处苏格拉底死刑。这说明()A 雅典是一个非常民主的国家B 雅典民主是特定条件下的集体暴政C 雅典民主是不讲人权的高压民主D 雅典司法审判未起到维护民主作用6.20世纪初某西方报纸报道:“昨天,纽约唐人街华人燃放鞭炮举行庆祝活动。在以前,居住在大街的华人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君主立宪,另一派支持民主。昨天,他们步调一致。”“他们”庆祝的应是( )A 光绪帝下诏维新B 义和团运动兴起C 中国同盟会建立D 中华民国的成立7.下图是美国大选期间的一幅漫画,下列选项中符合漫画寓意的是( )A 政治选举是美国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B 美国的政党政治往往带来暴力冲突C 美国的政治选举并无公平性可言D 美国的政治选举是两党利益完全一致的表现8.德皇威廉二世(18881918年在位)在统治了德国20年之后,曾骄傲地声称,他从没有读过宪法,也不了解宪法,“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决议”。这主要表明( )A 德皇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B 德国的代议制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C 德意志议会不享有决策权D 德国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成熟的代议制9.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为鼓舞溃兵伤兵的士气,军方播报了关于不久前一个战役的一段报道:“倭军之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之战术,以两个联队兵力攻占拼墙河(河流名)南北,而我远征之军以寡击众,披肝沥胆,做浴血之战,解救同盟之英吉利军七干余众,夺回中外记者教士五百余众”上述材料说明了( )A 中国远征军解放了缅甸B 英军在缅甸都依靠中国远征军救助C 日军在缅甸遭到毁灭性打击D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互相支援和配合10.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对这种文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B 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C 体现了小农经济封闭的特点D 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11.法国1791年宪法特别规定,没有比法律更高的权力;国王只有根据法律,才能治理国家和要求服从。这说明此时法国( )A 工业资产阶级已掌握政权B 实行民主共和制C 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D 实行君主立宪制12.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此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 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B 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C 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D 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13.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 削弱了中央集权B 激化了社会矛盾C 打破了世袭特权D 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14.1927年上海民众国庆纪念大会宣言中指出:“辛亥革命至少含有两层重大的意义: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权革命的确立于种族革命之外,复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这表明( )A 武昌起义爆发的日期已被政府作为国庆纪念日B 辛亥革命实现了民族、民权革命的目标C 辛亥革命在民族、种族革命上取得了成功D 辛亥革命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但存在缺陷15.恩格斯在论述罗马帝国时期的思想家时指出:“另一类的思想家,即法学家,则对新的秩序赞赏不已,因为一切等级差别的取消,使他们得以全面制定他们心爱的私法,因而他们就为皇帝制定了空前卑鄙的国家法。”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法官可以随心所欲地制定法律B 公民与自由民的区别消失C 罗马法稳定了帝国统治的基础D 法学家确立了万民法16.“中央机构在权限上根据宪法规定各自独立行使,彼此互不干涉,但是,他们的权限不是互相重叠的,而是一种分权,这种分权是基于管理的方便而划分的。”该政体类型最典型的近代国家是( )A 英国B 美国C 法国D 德国17.如果我们上网百度下列几幅图片的历史信息,应键入的“关键词”是( )A 土地革命B 三大战役C 红军长征D 挺进大别山18.1905年8月,孙中山在同盟会宣言中说:“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孙中山的此观点体现了( )A 鲜明的中华民族意识B 狭隘的民族国家观念C 强烈的反帝爱国思想D 执着的民主共和精神19.1911年12月,孙中山说:“谓袁世凯不可信,诚然,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余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纵其欲继满洲以为恶,而其基础已远不如(清政府),覆之自易,故今日可先成一圆满之段落。”这说明孙中山( )A 追求和平建国之路B 被袁世凯表象迷惑C 革命策略有合理性D 圆满完成革命任务20.下图是为纪念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是( )A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B 英国的权利法案C 法国的人权宣言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21.公元前1世纪,罗马军队将领恺撒先与庞培和克拉苏结盟对抗贵族元老院,后来恺撒争取平民支持,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并击败了盟友,并被元老院承认为独裁者。可见当时( )A 军队与贵族的政治目的基本相同B 平民是罗马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C 保护平民利益的法律被独裁者废除D 贵族失去了罗马政治生活中的权利22.公民法与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 )A 内容的不同B 制定者的不同C 适用的范围不同D 制定依据的不同23.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时人诗中提到“通川(州)烽火逼,仓皇幸热河。密云惟豆麦,宫禁满兵戈。”导致“仓皇幸热河”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4.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禅让制25.下图分别为英国议会和首相官邸,关于两者之间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英国议会选举结果决定英国首相人选英国首相实际上对议会负责以首相为首的内阁是英国的权力中心英国首相有权否决议会的不信任案A B C D 26.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它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他在这里反思了( )A 美国革命对法国革命的影响B 不同时期自由所依赖的条件C 革命的彻底性所带来的弊端D 优良制度所具有的永恒价值27.一位历史学家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A 君主制和共和制B 君主制和议会制C 议会制和共和制D 共和制和议会制28.“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这段三字经反映了( )A 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B 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C 由分封走向统一的进程D 君主专制强化的历程29.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A 列强无法与美国抗衡B 列强需要协调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C 列强在华利益趋于一致D 该政策不影响各自在华的主要利益30.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这里的民族危机是指( )A 法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B 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C 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资本输出D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分卷II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31.2013年2月28日,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国会封杀了对方提出的替代财政减支计划议案。于是,美国自动削减政府支出1万多亿美元的法案于3月1日正式启动,新的“财政悬崖”出现,美国经济复苏蒙上阴影,联邦政府也得因此勒紧裤带过日子最少27天。现有联邦政府拨款的法案于2013年3月27日到期,届时,国会将有机会把政府拨款和自动减支问题一并解决。美国两党能否相互妥协?新的“财政悬崖”会不会形成?联邦政府是否会因经费不足部分关门呢?对此有人认为:“美国两党常玩蹦极跳游戏,大都有惊无险。他们绝不敢把游戏玩砸!”(1)材料反映了美国国会与政府之间怎样的关系?(2)请你谈谈“美国两党常玩蹦极跳游戏,大都有惊无险”的原因。32.(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材料二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2)依据材料二,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材料二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请回答:(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2)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答案1.D2.B3.B4.C5.B6.D7.A8.B9.D10.A11.D12.B13.C14.D15.A16.B17.C18.B19.C20.B21.B22.C23.B24.B25.A26.C27.B28.C29.C30.D31.(1)在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但受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