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其它相关论文-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定性.doc_第1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定性.doc_第2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定性.doc_第3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定性.doc_第4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定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定性【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三重规定性:政治文明规定性、社会主义规定性和国别规定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这三重规定性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三重规定性的有机统一决定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规定性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谈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时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重要概念首次正式出现在党的历史文献中,标志着我们党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的与时俱进,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理论上予以科学地全面地把握,首先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定性。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三重规定性,即政治文明规定性、社会主义规定性和国别规定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这三重规定性的客观要求,它们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政治文明规定性,依法治国是这一规定性的客观要求(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政治文明规定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政治文明规定性由深刻的哲学基础、深远的历史基础和深厚的现实基础所决定。1.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原理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政治文明规定性的哲学基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政治文明这一对概念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的哲学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共性和个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过渡;个性包含着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统摄着个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个性必然包含着政治文明的规定性这一共性,体现着政治文明的一般要求;政治文明作为共性不仅寓于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人类所创造的各社会形态政治文明的个性之中,也必然寓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个性之中;政治文明的规定性统摄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离开政治文明的规定性去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认识论上必然会割裂两者的内在联系;从方法论上也不符合唯物辩证法。所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政治文明规定性。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继承性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政治文明规定性的历史基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非横空出世、突兀而起,也非人们纯粹观念的产物、绝对主观的创造,而是人类政治文明长期孕育、演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取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一种更高级的人类政治文明形态。它形成和发展于人类伟大的社会主义运动实践,由特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反映特定经济基础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客观实在性和相对独立性。同时,它扬弃了人类所创造的既往政治文明,尤其是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所创造的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鲜明的历史继承性和阶级进步性。不承认或忽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继承性是形而上学的思维观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观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问题上的体现,必然看不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政治文明的规定性,无法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正确评价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从而不利于我们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只有承认和正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继承性,明确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政治文明的规定性,我们才能深入研究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规律和世界各国政党执政规律,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才能不因为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阶级属性而否认其文明属性,从而在继承和发扬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成果的同时努力革除其种种弊端,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满足人民需要的更高级的政治文明成果。这样,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有其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可能,其阶级进步性也才会进一步突显。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现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政治文明规定性的现实基础人类社会主义运动实践表明:社会主义主要产生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与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相适应,这些国家往往具有浓厚的封建传统,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未能充分发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起点较低,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时的设想相差很大。从巴黎公社开始人类社会崭新政治文明的最初尝试到十月革命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建立苏维埃政权,总体上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缺乏成功的经验可循。另外,由于国际国内条件的限制和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及革命领导人的历史局限性,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忽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其中有些国家甚至一再出现践踏民主与法制的现象,客观上导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成就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要求不相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现状与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日益扩大的政治需求不相称。可以说,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与此不无关联。深刻的历史教训启示我们: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历史起点较低的国家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必须认真研究政治文明的规定性,积极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继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切实满足人民的政治需求。这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由之路。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对于封建传统深厚而又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先进行反封建的政治民主启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政治文明的充分发育可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奠定牢固而坚实的基础;否则,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可能因根基脆弱而发育不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政治文明的规定性既是人类社会主义运动既往实践的深刻启示,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现实得出的重要结论。(二)依法治国是政治文明规定性的客观要求法治作为现代化国家的组织形式,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准,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平台。这里的法是良法,它必然尊重人的人格、尊严、自由、进取精神,照顾社会方方面面的利益和要求,其本身就是社会博弈的结果和政治文明的产物。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政治文明的客观要求。这主要体现在:(1)政治制度的有效确立和良性运行离不开法律的最终确认和有效实施;(2)各种政治力量的地位和作用及其政治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范围离不开法律的规范;(3)和谐政治关系和稳定政治局面的形成离不开法律的调节;(4)进步政治意识的确立和巩固离不开法律的提倡和强化;(5)先进政治管理技术的采用离不开法律的首肯。离开依法治国无所谓政治文明,依法治国是政治文明规定性的客观要求。基于此认识,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进一步强调:“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社会主义规定性,人民当家作主是这一规定性的客观要求(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社会主义规定性1.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社会主义规定性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现实存在的每一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它是一事物和他事物区别的标志。现象是事物的外在表现,从不同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本质决定现象,现象从属于本质。这一原理要求人们既不能脱离现象凭空地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也不能使认识仅停留在现象上,相反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从现象上说,和既往各形态政治文明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资本主义政治文明都有一套实现政治有效运作的政治制度(选举制度、立法制度、政府制度、司法制度、监督制度等)。但由于这些现象系本质所决定,从属于本质,因而必然体现本质的差异。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本质上仍然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民主最终体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是实现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上实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民主最终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的民主,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要求。所以,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所具有的社会主义规定性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既往各形态政治文明相区别的根本标志。由此,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社会主义规定性。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阶级进步性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社会主义规定性的历史基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阶级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1)从价值层面上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否定了表现剥削、弘扬两极分化、崇尚强权的旧政治观,代之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政治观;(2)从制度层面上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了剥削制度,第一次实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政治统治,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上升为统治阶级;(3)从发展层面上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其对既往政治文明极大的批判和对新政治文明伟大的创造显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人民对其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历史发展空间空前广阔。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生存发展空间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社会主义规定性的现实基础社会主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社会主义文明必然包括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形成于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之时,消亡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过程之中,与社会主义相始终。其建设必然要受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制约和影响。同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也必将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的巩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产生巨大的反作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存发展空间决定了其不能不具有社会主义规定性。这种社会主义规定性具有阶级性、具体性和多维性。(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规定性的客观要求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定性的客观要求从生产关系角度看,社会主义经济确立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使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使用上处于平等地位。这种经济上的平等权利反映到政治上即人民当家作主。从经济体制角度看,社会主义经济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主体原则、自由平等原则、契约原则投射到政治领域,必然要求人民当家作主。从发展动力角度看,只有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和权利,使广大人民参与政治决策,才能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维护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使之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强大动力。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规定性的客观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2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的鲜明内容,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动员、号召和领导人民的锐利武器,对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取得夺取国家政权的胜利起到了巨大作用。革命胜利后,实现其夺取政权前的政治诺言,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便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当然之举。所以,没有人民当家作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只有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我们才能强化人民政权的阶级基础,巩固人民政权的群众基础,才能有效消除重大社会矛盾和冲突的隐患,防止政治专制和政治腐败,提高政治决策的科学性,进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3.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程,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应看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还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远不能满足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反腐败斗争尚未结束,领导干部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尚待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机制尚不完善。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必须切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目的”1,“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1,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国别规定性,在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这一规定性的客观要求(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国别规定性1.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国别规定性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认为: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