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中考说明解读(最新).ppt_第1页
盐城市中考说明解读(最新).ppt_第2页
盐城市中考说明解读(最新).ppt_第3页
盐城市中考说明解读(最新).ppt_第4页
盐城市中考说明解读(最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读2011年物理 中考说明,一、命题的指导思想,二、命题的基本原则,三、试卷结构,四、考试内容及要求,五、题型示范,六、单元题例、综合练习、样卷,一、命题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坚持公正、全面、科学的原则,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得学习能力和水平都能得到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评价。充分发挥考试和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以教育测量学为理论指导,体现新课程理念,符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推进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整个过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结合我市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在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的基础上,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二、命题的基本原则,1. 导向性原则 2. 科学性原则 3. 全面性原则 4. 适应性原则,三、试卷结构,1.考试范围: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内容标准所要求的内容,详见科学内容表。 2.考试满分值及时间:全卷满分为100分,与化学合场考试共150分钟。 3.题型及分数比例:,4.内容分布:,5.难易占比: 试卷中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比例控制在7:2:1左右,试卷的全卷难度控制在0.7左右。,四、考试内容及要求,(一) 科学探究及考查要求 科学探究考查的重点是学生得科学探究能力,主要包括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和科学探究意义的理解。命题要有适度的开放性,应结合与物理学相关的自然现象和生产、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在某个具体物理问题情景中,就科学探究七大要素中的某一要素或某几个要素进行考查。,具体要求是: 1. 能从具体的物理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准确表达这些问题。 2. 尝试对问题的形成原因提出假设,对科学探究方向和实验 结果进行预测。 3. 明确探究目的,能够根据已有条件选择控制变量、等效替 代、类比等探究方法及所需器材,制定探究计划和设计实 验过程。 4. 能有效收集资料和正确记录实验数据,读懂说明书,并能 按书面说明操作。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具有安全操作 的意识。 5. 能对实验数据、实验现象等有关信息进行比较和简单因果 推理,归纳得出正确的探究结果,并准确描述和解释结果。 6. 能对实验结果进行自我评价,注意假设与结果间的差异和未解决的矛盾,从中发现新问题,改进探究方案,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7. 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正确认识科学探究中各要素的重要性。,(二)科学内容及考查要求,题型示范,强化探究设计 弱化繁难计算,单元题例、综合练习、样卷,(一)选题和编写的依据: 1. 课程标准 2. 中考说明 3. 盐城市2010中考物理试卷,例:第一章 声现象 3下列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二)特点: 1.紧扣课本,落实基础,例: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生活、物理、社会) 10如图所示,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当曲肘将茶杯向上举起时,前臂是 杠杆,阻力臂 (变大、变小、不变),例: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WWW) 2如图所示是一个简易“选答器”一个问题有两个可选择的答案(a)和(b),与它们对应的灯分别由两个按钮(开关)控制,选择哪一个答案就按下哪一个按钮,对应的灯就亮,那么图中所示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2. 注重实验与探究能力,例: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7. 如图为重物打木桩的示意图,把相同的三个小木桩a、b、c插入沙中同一深度,让同一重物从不同高度打击a、b,再用质量较大的重物(与打击a的重物同高度)打击c,木桩被打入沙中不同深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比较a和b,说明质量相等的物体被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B比较b和c,说明质量越大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C比较a 和c,说明在同一高度处,质量越小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小 D小木桩进入沙中越深,说明物体对木桩做的功越多,11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如图(甲)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 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 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图(乙)是通过 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第11题图,12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 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根据图像,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 (正确、不正确),理由是 。 (2)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 的吸热能力强些。 (3)如果已知甲的比热容是1.8103J/(kg),则乙的比热容是 J/(kg)。,第12题图,14.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撞到一个在水平面上放置的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木块被撞的越远,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同学们进行了两组实验,第一组实验是将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滚下,得到的实验数据见表一。第二组实验是将质量相同的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滚下,得到的实验数据见表二.,(1)第一组实验的三次是将钢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滚下,而第二组实验的三次是将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滚下,其目的是各是为了_ (2)分析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 (3)分析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 (4)在整理仪器的过程中,爱动脑筋的小明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质量和速度这两个因素对动能大小的影响程度一样吗?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又马上对表一和表二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结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_。,例:第十六章 电磁转换,12.如图所示,将一根导体棒ab的两端用细导线与灵敏电流计组成一个闭合电路,并用绝缘细线悬挂起来放在U形磁铁的磁场中。 (1)让导体棒ab水平向左运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导体棒ab水平向右运动时,指针向左偏转,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有关; (2)让导体棒ab水平向右缓慢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的角度较小;导体棒ab水平向右快速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的角度较大。说明感应电流的大小与 有关。 (3)让导体棒ab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电路中 感应电流产生; (4)下列电器中,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是 。 A.电铃 B.电风扇 C.动圈式话筒 D.动圈式扬声器,第12题图,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3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如图中A、B、C三处的电流大小为了进一步探究A、B、C三处的电流大小的关系,总结普遍规律他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 ( ) 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B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C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第3题图,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5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它们的实验电路在教科书中是相同的 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第三章 光现象,16.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 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 _。 (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 _。,第一章 声现象,13.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15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 的实验中,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 (2)右表是这位同学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根据这个实验的结果,请你分析并回答,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为什么?,第十六章 电磁转换 15小宇同学参加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了“研究磁体的磁性强弱是否与温度有关”的课题。他做的实验如下: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如图甲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铁被烧红时,发现铁钉纷纷落下。,从小宇的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 根据这一结论,小宇大胆设计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如图乙所示,请简述它的工作原理:当温度逐渐升高时,磁铁的 减弱直至消失,无法 (填:“排斥”或“吸引”)弹簧开关,弹簧开关向下恢复原状,这样下面的电路就被接通,从而使电铃报警。 同组的小明同学却认为小宇设计的温度报警器没有如图丙所示的这种设计好。请你比较两种温度报警器,指出小宇设计中的不足之处_。,3.加强试题素材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第九章 力与运动 6.下面是一同学在运动场上看到的一些场景,他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A甲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