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各项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ppt_第1页
病毒性肝炎各项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ppt_第2页
病毒性肝炎各项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ppt_第3页
病毒性肝炎各项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ppt_第4页
病毒性肝炎各项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毒性肝炎各项 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第一部分 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及预后 第二部分 病原学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 第三部分 肝功能各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第四部分 其他各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第一部分 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及预后,甲型肝炎:我国大多呈散发性发病。但如由水和食物传播,可引起流行爆发。 没有明显的地理分布,但在北半球各国,包括我国,有明显的秋、冬季高峰。 在甲肝流行区,绝大多数成人都已隐性感染。甲肝的发病集中于幼儿。病后免疫持久。没有慢性期,预后好。,1、投梭力对织造生产的影响,(1)投梭力太小 梭子飞行速度较低,出梭口时间较迟,出梭口时挤压度较大,增加断边、边跳花等疵点。 梭子不易打到头,造成下次投梭力不足而轧梭。 梭子速度太低,纬纱张力不足,造成无故纬停,甚至梭子碰撞纬纱叉。,(2)投梭力过大 梭子出梭口时间早,出梭口时挤压度小,断边、跳花等疵点较少。 增加动力和机物料的消耗,增加织机的振动和噪声,投梭机构容易因部件松动和损坏而出现故障。 梭子回跳量增加,造成下一次投梭力不足而轧梭。若制梭力也较大,则梭子进梭箱时易产生脱纬和纬崩。 粗特纬纱和直接纬更容易发生脱纬和纬崩。,低度流行区HBsAg携带率在0.20.5。以北美、西欧、澳大利亚为代表。 中度流行区HBsAg携带率为27,以东欧、地中每、日本、前苏联为代表。 高度流行区HBsAg携带率820,以热带非洲、东南亚和中国为代表。,乙型肝炎,慢性HBV感染者约全球3.5亿,75%在亚洲 我国乙肝的总感染率为57.6%; 我国HBsAg携带率为10%15%; 男女,农村城市,南方北方。 我国慢性HBV感染者每年增加270万,因肝病死亡人数约35万。 携带者的母亲通过垂直或密切接触传播给婴儿,90%以上成为慢性HBV携带者。 HBV携带者约1/4可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丙型肝炎呈世界性流行。据WHO估计,全球HCV感染者约1.7亿人,占总人口的3%,每年新发病例约3.5万。 我国HCV感染流行率为3.2%。 虽然有些急性感染者病程可呈自限性,但大部分(70%85%)发展为慢性,部分病人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原发性肝癌。,健康人群中抗-HCV阳性率达0.73.1,在某些献血员中高达10以上。 HCV感染主要通过输血而获得。非经输血传播的丙肝是由密切接触和母婴传播所致。,丁型肝炎:呈全球分布,但以南美洲、中东等为高发区,我国以西南地区较高。 HDV携带者,我国HBsAg携带者中抗-HD阳性率为1.6。 急性丁型肝炎转慢率 同时感染:转慢率1040% 重叠感染:转慢率70%,戊型肝炎:主要流行于亚洲和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有明显春、冬季高峰,流行多发于雨季或洪水后。病死率1%5%,最高达12。妊娠后期并戊肝病死率1040。病后免疫不持久,但第二次发病未见报道。儿童隐性感染多。成人临床性感染多。,第二部分 病原学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此外,还有庚型和输血传播肝炎病毒,但其致病性尚未明确。,(一)甲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A virus HAV ) 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内含单股线状RNA。,电镜下可见2种颗粒: 实心颗粒:为完整的HAV,有传染性; 空心颗粒:仅有蛋白衣壳,不含RNA, 无传染性,但有抗原性。,(1)抗HAVIgM ELISA法 病后数天即可阳性,36月转阴。是最简便而可靠的血清学标在流行病学上是新近感染的证据。 (2)抗HAVIgG 出现稍晚,23月达高峰,持续多年或终身,属于保护性抗体,具有免疫力的标志。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IgG滴度有4倍以上增长,亦是诊断甲型肝炎的证括。,另外一些检测方法因条件限制只用于实验研究。包括免疫电镜观察和鉴定HAV颗粒,体外细胞培养分离病毒,cDNA-RVA分子杂交法检测HAV 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AV RNA等。,血清抗HAV-IgM阳性,急性期抗HAV-IgG阴性, 恢复期转为阳性者,粪便中检出HAV RNA 或分离出HAV,甲 型 肝 炎,(二)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 HBV是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完整HBV颗粒为直径42nm的Dane颗粒。,包膜脂质双层相嵌有病毒蛋白(HBsAg ) 核心颗粒呈20面体对称,核心颗 粒表面为内衣壳蛋白(HBcAg),HBV-DNA及DNAP,DNAP,HBVDNA,内核蛋白(HBcAg),外膜( HBsAg ),HBsAg,HBeAg,Dane颗粒组成,HBV-DNA 核心 DNAP HBcAg Dane HBsAg 包膜 Pre-S1Ag Pre-S2Ag,HBsAg在肝细胞内合成,大量释出于血液中。呈球形或管状,没有感染性。在血液中,HBsAg的数量远多于Dane颗粒。,HBSAg 颗粒及Dane颗粒,HBsAg,Dane颗粒,HBV-DNA 呈部分环状双链,由长的负链和短的正链组成。负链上有四个开放读码框架( ORF)。,S区编码Pre-S1,Pre-S2,HBsAg C区编码HBcAg、 HBeAg P区编码HBV-DNA P X区编码HbxAg,800,1600,2400,3182,Pre-S1,Pre-S2,S,HBV-DNAP,X,C,Pre -C,S基因区 主蛋白翻译成HBsAg 中蛋白翻译合成Pre- S2 +HBsAg蛋白 大蛋白翻译合成Pre- S1 +Pre-S2+HBsAg蛋白 这三种成分均为HBV包膜蛋白的成分,但以HBsAg为主。,C基因区 Pre-C区1896位核苷酸由G变为A时,使密码子TGG变为TAG,从而终止HBeAg的合成,使血中HBeAg变为阴性,但不影响抗-HBe产生及HBV的复制。故血中HBV-DNA(+)、抗-HBe(+)。,P基因区 是HBV-DNA中最大的一个ORF、编码HBV-DNAP。 X基因区 编码HBxAg, HBxAg有反式激活因子的作用,作用于HBV-DNA中的增强子序列,使HBV其他蛋白的表达加强。此外,HBxAg还可激活细胞癌基因,与HCC的发生有关。,HBV在感染人体以后,血清中可以出现很多检测指标、至少有十几项之多。但在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是乙肝五项和HBV-DNA。,感染HBV后:10W 20W 30W 2Y 6Y 10Y,慢性感染者HBV标志的相对滴度,HBsAg,抗HBc,DNA-P,HBeAg HBeAg /抗HBe,乙肝五项我们按顺序排一下,就是HBsAg、抗-HBs、HBeAg、抗-HBe以及抗-HBc。老百姓很通俗地将其称之为“乙肝两对半”。,“两对半” 第一项是HBsAg,它就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第二项是抗-HBs,它是人体的免疫系统针对HBV的HBsAg所产生的一种抗体。这种抗体可以和HBV的HBsAg特异性结合,然后激活免疫系统把HBsAg杀灭。一般情况下这两项指标不会同时出现。,第三项指标是HBeAg 。HBeAg 是HBV的非结构蛋白,也就是说在HBV的结构成分中没有HBeAg。HBeAg 和HBV的复制密切相关,在HBV的复制过程中,HBeAg可以大量地合成并释放到血液中,所以血液中可检测到HBeAg 。,第四项指标是HBV的抗-HBe ,抗-HBe也是人体的免疫系统针对HBeAg产生的抗体。这种抗体可以和HBeAg特异性地结合,然后对HBV的复制产生抑制作用。,第五项指标为抗-HBc ,抗-HBc是针对HBVHBcAg所产生的特异性抗体。 HBcAg是HBV的核衣壳,它是保护HBV-DNA的一种蛋白成分,HBcAg的合成量较少,合成后很快装配成完整病毒,一般不释放到血液中去,所以血液中测不到。但是人体可以针对HBcAg产生抗-HBc 。,HBcAg具有很强的抗原性,人感染HBV后,抗-HBc产生最早、最快,且滴度较高,所以抗-HBc最容易检测。强调一点,HBV的HBsAg和HBeAg是病毒的成份,而抗-HBs 、抗HBe和抗-HBc是人体免疫系统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并不是HBV的成分。,临床上常见到的一些“两对半”的组合 “两对半”的指标一般是同时进行检测的,在检测的时候可能出现一项阳性或多项指标同时阳性,这样就构成了不同的组合。,老百姓常说的“大三阳”、“小三阳”实际上就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组合。所谓“大三阳”,老百姓叫“一三五阳”。,乙肝病毒“大三阳”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这三项指标各自的临床意义来分析。第一项HBsAg阳性,提示体内有HBV存在,而且HBV在进行复制,所以说“大三阳”第一个临床意义就是现症的HBV感染。,第二项指标HBeAg阳性,而HBeAg是HBV复制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常见于HBV复制活跃的时候,所以HBeAg阳性代表HBV复制比较活跃。事实上“大三阳”的病人90以上是HBV-DNA阳性。,第三项指标抗-HBc ,是人体针对HBcAg产生的,这种抗体有这么一些特点:第一产生时间早,第二持续时间长,而且即便在HBV感染已经痊愈,体内没有任何病毒的时候仍然可以存在,甚至持续终身,所以抗-HBc对判断是否现在有HBV感染没有太多临床意义。,综合分析,“大三阳”的临床意义就是现症的HBV感染同时伴有HBV的活跃复制、病毒数量多、传染性强。,乙肝病毒的“小三阳”按照一般习惯指的是HBV的第一项、第四项和第五项阳性。它的临床意义也可以从这三项指标各自的临床意义来综合分析。,第一项指标HBsAg阳性,是指现症HBV感染,或者说这个病人现在体内还存在有HBV。,第四项抗-HBe是针对HBeAg产生的,抗-HBe一旦产生, HBeAg一般就消失了,因为HBeAg是提示病毒复制活跃的,所以抗-HBe出现以后HBeAg 消失,提示HBV的复制受到抑制,HBV数量减少,传染性降低。,第五项抗-HBc没有太多的临床意义。 这样综合起来。乙肝病毒的“小三阳”,指的是HBV的复制低下、数量少、传染性相对较低,HBV-DNA多为阴性,因此是临床上比较好的一种类型。,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小三阳”,即伴有HBV活跃复制的类型,HBV-DNA阳性,甚至可能是高滴度阳性。原因是由于HBV前c区基因突变,导致HBeAg不能产生,这时抗-HBe可以出现,临床表现为“小三阳”,但病毒的复制仍十分活跃。,我们国家大概20左右的慢性乙肝病人是这种前C区突变的病人,所以临床上的“小三阳”可有病毒复制活跃和不活跃两种类型,不能认为“小三阳”都是传染性比较低、病毒数量少。,怎么去检测这种前C区突变呢? 简单的办法是检测HBV-DNA,如果“小三阳”病人检测到HBV-DNA定量高,初步判定是前C区突变。对于这种“小三阳”的病人,要积极治疗。前C区突变最准确的检测方法,是进行HBV的基因序列分析。,综上所述:代表HBV复制的标志有: HBeAg HBcAg 抗-HBc-IgM HBV-DNA Pre-S1 Pre-S2,代表有保护性作用的抗体有 抗-HBs 抗-Pre-S2 抗-Pre-S2,大三阳HBsAg(+)HBeAg(+) 抗-HBc(+) 小三阳HBsAg(+)抗-HBe(+) 抗-HBc(+),临床上常见 “两对半”的组合,最后一个检测指标是HBV-DNA。HBV-DNA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HBV检测指标。无论是药物实验,或者是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或者了解病人体内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都要检测HBV-DNA,它的临床意义比两对半”的意义更大一些。,HBV-DNA是HBV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一般情况下HBV-DNA不会游离到血液中去,所以从血液中检测到的HBV-DNA一般都是来自于血液中的完整病毒颗粒。因此检测血液中HBV-DNA的数量直接反映血液中完整的HBV颗粒的数量。,所以检测HBV-DNA的量也就知道了血液中HBV颗粒有多少,从而了解HBV在体内复制的活跃程度,了解患者的传染性强弱,所以说HBV-DNA是检测HBV复制的活跃程度以及病人传染性强弱的最好的指标。,血清中检出HBV不典型标志的临床意义 (一)单项抗-HBc阳性 需要强调这种情况在我们国家是非常多见的。据统计,我们国家单项抗-HBc阳性的人群占到总人口的59左右,也就是7亿多人。,1、假阳性,有学者用RIA复查了ELISA法单项抗-HBc阳性的血清,发现有14.3%为假阳性。 2、自然感染后若干年,抗-HBs滴度下降,已无法测到,但抗-HBc仍存在。,3、急性乙肝恢复早期 处于窗口期。 4、低水平HBV携带者 通过PCR检测发现单项抗-HBc阳性的慢性肝病患者可有HBV复制,PCR法HBV-DNA阳性。,但单项抗-HBc阳性而仍有HBV存在的情况是很少见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将这种单项抗-HBc阳性者诊断为乙型肝炎。,(二)HBsAg阴性的HBV感染 HBsAg阴性,而HBV的其它指标阳性,不排除HBV感染。因为可能有S基因变异株的感染,S基因变异,可导致S抗原的抗原性改变,不能用常规的HBsAg酶免法检测出来。,(三)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 HBsAg阳性表明存在现症HBV感染,抗-HBs阳性见于过去自然感染已恢复或注射乙肝疫苗的患者,它阳性表明体内对HBV有抵抗力,不易感染HBV,但两者同时存在阳性怎样解释呢?,现在的解释是感染了S基因发生变异的HBV株,尽管当时机体存在抗-HBs,但抗-HBs不能与这种变异病毒的HBsAg结合,因而不能预防这种变异株的感染,有时S基因变异的HBV株感染后,体内仍可检测出HBsAg,故HBsAg与抗-HBs同时存在。,也有可能是在进行母婴阻断时,在被动及主动免疫作用下,体内高滴度的抗-HBs迫使HBV发生逃逸突变,使抗-HBs对之无效,从而发生阻断失败,在这些阻断失败的婴儿及儿童体内可HBsAg及抗-HBs并存。,多数为145位氨基酸替代,即由甘aa-精aa,突变发生的区域可能是与抗-HBs结合的重要决定簇区,甘aa变为精aa时,导致HBsAg的“a”决定簇的构象改变,不能与抗-HBs结合。因此当前使用的乙肝疫苗对这种突变株不起保护作用。,前S2区还编码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注射乙肝疫苗或使用大剂量单克隆抗-HBs后可引起免疫逃避突变株。此时a抗原决定簇第145位氨基酸甘氨酸为精氨酸所取代,血清中虽有抗-HBs而无免疫保护作用,结果HBsAg与抗- HBs可同时出现于血清中。,(四)HBsAg与抗-HBc阳性 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组合形式,它的临床意义就是现症的HBV感染,病毒复制比较低下,传染性相对较低。,(五) “三抗体阳性” 老百姓常讲的“三抗体阳性” 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组合,这三种抗体同时阳性在临床是很少见的,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排除化验误差。,如果始终是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可能是急性乙肝向痊愈发展的过渡阶段,体内可能还有微量病毒存在。过一段时间后假如乙肝痊愈了,“三抗体阳性”就会转化成“两抗体阳性”。这时就认为彻底痊愈。体内没有HBV,而且产生了对HBV的保护力。,(六)抗-HBs 阳性 单纯抗-HBs阳性,见于乙肝痊愈或注射乙肝疫苗后。抗-HBs能保护人们不得乙肝,所以注射疫苗以后,要检测抗-HBs 。如果产生了抗体,表明乙肝疫苗预防注射是成功的,否则,可以再注射一次。,(七)HBVM全阴性的HBV感染: (1)X基因变异。X基因ntl7701767处8个碱基的缺失而产生一个新的终止码,使X蛋白C末端截短,丧失了反式激活的作用,同时该8个核苷酸也位于增强子和启动子序列内,缺失后抑制了其活性,从而导致HBsAg、 HBcAg前基因的合成下降,常规免疫学检测HBVM阴性。,(2)P基因变异 使DNAP合成受影响,从而导致患者的HBVM全阴性。,最后我想提醒大家,在临床工作中,化验结果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误差。所以在临床上遇到一些比较少见的“两对半”组合时,我们先不要急于去分析这种结果,或者急于下结论,而是要重新化验,因为化验是人工所为的,出现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全基因核苷酸序列异源性8% S基因区核苷酸序列异源性4% 目前,HBV可分为8个基因型: A、B、C、D、E、F、G 、H,HBV基因型,HBV 基因型分型标准:,A,B,C,B+ C,?,地坛医院155例分型,B 30%,C 51%,B+C 15%,A 1%,? 3%,D,E,F = 0,中国HBV主要基因型的临床特点,免疫清除期 组织学活动度 血清HBV DNA 水平 前C区变异 对抗病毒治疗的反应 预后(肝硬化与肝癌),较长 较高 较高 较多 较差 较差,较短 较低 较低 较少 较佳 较佳,基因型C,基因型B,特征,(三)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 virusHCV) 丙型肝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HCV基因组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表现在: 同一基因组不同区段变异有显著差别。 同一病例存在准种特性。 同一患者不同时期的HCV基因组序列不同; 有显著的地区性差异。,由于HCV血中浓度低,一直未能在血中检出HCVAg,抗-HCV并非保护性抗体,检出它说明血液有传染性。,1)血清免疫学标记 抗HCVIgG及抗HCVIgM ELISA法检测。抗HCVIgG,不是保护性抗体。低水平抗HCVIgG提示病毒处于静止状态,高滴度提示病毒复制活跃。抗HCVIgM仅存在于急性期及慢性HCV感染病毒活动性复制期,治愈后可消失,一般持续13个月,如果抗HCVIgM持续阳性,提示病毒持续复制,易转为慢性。球蛋白水平增高及RF阳性亦可出现抗HCVIgM假阳性。,2)分子生物学标记 HCV RNA用巢式PCR法检测,也可定量检测。阳性说明病毒复制和具有传染性。在急性丙肝感染早期,临床症状出现之前13周就可从血中测到,其阳性反应比抗-HCV早数周,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肝细胞内的HCV RNA可用原位杂交或原位PCR检测。 3)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检测 用于肝细胞内HCAg的检测。,丙 型 肝 炎,抗HCV-IgM、抗HCV-IgG或HCV RNA阳性,(四)丁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D virus HDV) HDV是一种缺陷RNA病毒。但在细胞核内的HDV RNA则无需HBV的辅助而能自行复制。HDV定位于肝细胞核和细胞浆内,在血液中由HBsAg所包被。,HDV有一个抗原抗体系统。HDAg主要在肝细胞核内表达。是HDV唯一的抗原成分。抗-HD不是保护性抗体。,1)血清免疫学标记 HDAg、抗HDIgM和抗HDIgG ,用ELISA或RIA法。HDAg是诊断急性HDV感染的直接证据。在病程早期出现,平均持续3周。抗HD出现后,HDAg多以免疫复合物的形式存在,此时,检测HDAg为阴性。抗HDIgM,持续时间较短,是现症感染的标志。当HDAg消失,抗HDIgG尚未出现的窗口期,可测到抗HDIgM。慢性HDV感染时,抗HDIgG持续升高,同样测不到HDAg。,高滴度抗HDIgG提示病毒复制,低滴度提示病毒处于静止状态,也为非保护性抗体。 同时感染HBV和HDV时,同时抗HBcIgM阳性。重叠感染HBV和HDV时,则抗HBcIgM阴性,而抗 HDIgM和抗HBcIgG阳性。 2)HDV RNA 用分子杂交或RT-PCR法检测血清或肝组织内的HDV RNA。是诊断HDV感染最直接的依据。,丁型肝炎,血清HBsAg阳性,同时血清HDAg、HDV RNA、抗-HDV IgM或高滴度抗-HDV IgG其中一项阳性,或肝活检免疫组化法检出HDAg或HDV RNA 。,(五)戊型肝炎病毒 (hpatitisE virus HEV) HEV又名肠道传播型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呈球状,无包膜。HE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HEV在肝细胞内复制,由胆汁排出。HEAg主要定位于肝细胞胞浆内,血液中检测不到HEAg。IgM抗-HEV和IgG抗-HEV在血中同步出现,IgG抗-HEV于612月后达低水平。,1)血清免疫学标记 抗HEVIgM及抗HEVIgG,用ELISA法检测。抗HEVIgM发病早期出现,3个月内转阴,可用于戊型肝炎的诊断。抗HEVIgG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少数可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在急性期滴度较高,恢复期明显下降,所以如果抗HEVIgG滴度较高,或由阴性转为阳性,或由低滴度升为高滴度,或由高滴度降至低滴度甚至转阴,均可诊断为近期感染。 2)HEV RNA 用RT-PCR法检测血及粪便中的HEV RNA。也可用于诊断。,戊型肝炎,血清HEV RNA、抗-HEV IgM阳性或高滴度抗-HEV IgG或由阴性转为阳性,或由低滴度到高滴度,或由高滴度到低滴度甚至转阴,或从粪便中检出HEV颗粒或HEV RNA。,第三部分 肝功能各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1、血清酶的检测 1)丙氨酸转氨酶(ALT):ALT在肝细胞浆内,肝细胞有损伤时即释放出细胞外,但其特异性不强,其他肝脏疾病如:肝癌、肝脓肿、肝硬化或胆道疾病、胰腺炎、心肌病变、休克、心衰均可有ALT升高。另外,剧烈体育运动或妊娠期可有ALT一过性升高。判断时需注意。重型肝炎患者如黄疸迅速加深,ALT反而下降,出现所谓酶-胆分离,表明肝细胞大量坏死。,2)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 AST意义与ALT相同,特异性较ALT低,AST在心肌含量最高,其次为肝脏。AST/ALT常1,但当肝损害严重时,则可以等于或大于1。这是由于ALT存在于肝细胞质中,当细胞膜通透性有改变时,ALT即可释放而进入血流;AST有两种同工酶,一为ASTS存在于胞质(20%),一为ASTM存在于线粒体(80%)。,肝病轻微及早期时仅有ASTS释放如血,故数量较少,病变持续及病变严重时,肝细胞破坏,细胞器也破坏,ASTS及ASTM释放入血,因此AST的量增加,使AST/ALT的比值增高。AST持续高水平,有转为慢性肝炎的可能。,3)乳酸脱氢酶(LSH):临床意义与转氨酶相同。 4)碱性磷酸酶(ALP)及谷氨酸转肽酶(-GT):在梗阻性黄疸时明显增高,但在急、慢性肝炎时也大都升高,应动态观察,如患者ALT无明显升高,而该二酶明显增高时,提示胆系有梗阻。 5)胆碱酯酶:由肝细胞合成,活性降低提示肝细胞有明显损伤,其值越低,肝损越重。,2血清蛋白的检测 通过血清蛋白电泳可检测到白蛋白(A),1、2、及球蛋白,前4种主要由肝细胞合成,肝损害时其合成功能下降,导致其水平下降。慢性肝病时,由于肝脏的滤过能力降低,此时来自门静脉的各种有抗原性的物质就可进入体循环刺激免疫系统,导致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使血清球蛋白浓度上升。,通过血清蛋白电泳分析表现白蛋白比例下降,而-球蛋白比例增高,也可测白/球(A/G)比值,如比值下降,甚至倒置,反映肝功能显著下降。血清蛋白电泳及A/G比值测定均有助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诊断,而前者更准确可靠。由于白蛋白半衰期比较长,约21天,以及肝脏的代偿功能,急性肝炎时血清蛋白的质和量可在正常范围内。,3血清和尿胆色素检测 黄疸型肝炎时,血清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均升高,前者幅度高于后者,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坏死程度相关。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均增加。急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