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_第1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_第2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_第3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_第4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达技巧鉴赏之,表达方式,二、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这四种表达方式在具体运用时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经常交融在一起。,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如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第二联用记叙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表达方式,记叙,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表达方式,议论,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环境等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根据描写角度的不同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表达方式,描写,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在作品中抒发主观感受,表露自我感情,就是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等主观感情。可以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表达方式,抒情,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 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 是绿肥红瘦。,表达技巧鉴赏之,表现手法,表现手法,2、描写手法,1、抒情手法,3、其它特殊手法,也叫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直接抒发了作者蔑视权贵之情。,1、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1、抒情手法,(2)间接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与感情的关系通常有四种: A以乐景写乐情。 B以哀景写哀情。 C以乐景写哀情。 D以哀景写乐情。 以上四种情与景的关系,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两类,前两种可以看作是正衬,后两种可以看作是反衬。,A以乐景写乐情 登科后(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的后两句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A以乐景写乐情 风人松 题酒肆 (宋)俞国宝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带了坐船游,饮酒,歌舞。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喜。,B以哀景写哀情 渔家傲 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塞下”、“秋”、“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羌管”,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充满肃杀之气。耳之所闻,目之所睹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将军和征夫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既希望取得伟大的胜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魂牵梦绕着妻儿。爱国激情、浓重乡思交织在一起,构成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矛盾情绪,情景交融,使全词情调苍凉而悲壮,C以乐景写哀情 我国古典诗歌,其所写景物,有时从对立面的角度反衬心理,利用忧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气氛之间的矛盾,以乐景写哀情,却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谢亭送别 谢浑(唐)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D以哀景写乐情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托物言志 指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寄情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的事物。,1、抒情手法,(2)间接抒情,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托物言志,1、抒情手法,(2)间接抒情,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诗的三、四两句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情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它们散发出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国,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示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借古讽今 即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或事物的认识,如杜甫蜀相。,1、抒情手法,(2)间接抒情,台 城(刘禹锡)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用典抒情。 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者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如辛弃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的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1、抒情手法,(2)间接抒情,叙事抒情 以讲述故事的方式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和白居易的卖炭翁,1、抒情手法,(2)间接抒情,原是中国画中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的一种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后成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对景物环境或人物的行动、心理进行突出的多方面的形容、描绘或烘托,以创造某种气氛,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增强艺术感染力。,2、描写手法,(1)渲染(正面渲染),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了一种气氛,衬托夜的静、心情的焦急。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对环境、景物、事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和形容,以突出形象特征,本质上就是正面着重描写。,2、描写手法,(1)渲染(正面渲染),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颔联中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 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对环境、景物、事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和形容,以突出形象特征,本质上就是正面着重描写。,2、描写手法,(1)渲染(正面渲染),雪 张元(北宋) 五丁仗剑决云霓, 直取银河下帝畿。 战死玉龙三百万, 败鳞风卷满天飞。,在这四句诗里只字没有一个“雪”字,但诗人却借助于神话的浪漫色彩,奇思妙想,把这漫天飞舞的雪花,比作被天兵天将杀败的三百万玉龙身上脱落的败鳞残甲,让人不禁有种神驰天外,气势恢弘的感慨。可见诗人是那样的性情豪放,胸怀坦荡。,对所描写的主要对象不作正面的刻画,而是通过写周围的人物、环境,使主要对象更加鲜明突出。从本质上讲,烘托属于侧面描写,渲染属于正面描写,这是它们最本质的区别。,2、描写手法,(2)烘托(侧面烘托),乐府诗陌上桑里最后八句: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 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这比正面进行直接描写节省笔墨,更具有艺术魅力。,对所描写的主要对象不作正面的刻画,而是通过写周围的人物、环境,使主要对象更加鲜明突出。从本质上讲,烘托属于侧面描写,渲染属于正面描写,这是它们最本质的区别。,2、描写手法,(2)烘托(侧面烘托),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本诗运用了烘托的手法,从触觉、视觉、听觉三方面烘托雪重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彻夜难眠的孤寂心情。,它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纯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方法。,2、描写手法,(3)白描,田家 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描绘了一副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纯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方法。,2、描写手法,(3)白描,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从中透露的山居荒寒之感,由此触发的旅人静夜之情 ,都不言自见,可想而知了。,逢雪宿芙蓉山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在一些山水诗中,往往有静景,如山、月等;动景,如水流、风摇等等。据侧重点的不同,作者有时只写动景或静景,有时动静景兼写,有时为写静景而以写动景来衬托,有时为写动景而以写静景来衬托。,2、描写手法,(4)动静结合(以动衬静),采用了静景(前两句)动景(后两句)结合的方法,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在一些山水诗中,往往有静景,如山、月等;动景,如水流、风摇等等。据侧重点的不同,作者有时只写动景或静景,有时动静景兼写,有时为写静景而以写动景来衬托,有时为写动景而以写静景来衬托。,2、描写手法,(4)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诗中描画了一幅雨后池塘图。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由风起而垂杨舞,由垂杨舞而荷声万点的连锁反应,反映了作者雨后静观自然的怡然心态。,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柳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情感、设想、梦境,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融合。眼前为实,想象为虚,现在为实,过去、未来为虚。所以虚实结合应是这二者同时出现。,2、描写手法,(5)虚实结合(虚实相生),2、描写手法,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5)虚实结合(虚实相生),2、描写手法,(5)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过去曾经存在过的威武、富贵、荣华,现在还有什么呢?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2、描写手法,(5)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 三、四句以实写虚,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色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因为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对所描写的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就是正面描写;而对能使描写对象更鲜明、更突出的周围事物的描写,则是侧面描写。如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2、描写手法,(6)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结合,2、描写手法,(7)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2、描写手法,(7)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突出了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2、描写手法,(7)点面结合,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由诸葛亮的祠堂写到这位蜀汉贤相的一生事业。其颈联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之所以显得格外厚重,就是因为它所包容的内容异常丰富 ,类似这种手法,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全面。,2、描写手法,(8)抑扬结合(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把否定的方面和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其抑扬关系有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之分。,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履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欲扬先抑,2、描写手法,(8)抑扬结合(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把否定的方面和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其抑扬关系有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之分。,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高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欲抑先扬,2、描写手法,(8)抑扬结合(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把否定的方面和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其抑扬关系有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之分。,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前两句写贾谊的才能无与伦比,汉文帝好像极为爱惜贤才,特地将贾谊从放逐地长沙召回至“宣室”访问。后两句表明文帝不是关心国计民生的大事,以治国安民之方求教于贾谊,而是问他些毫无道理的鬼神之事,由上文的“扬”转而为“抑”,显示出了文帝的昏庸与贾谊的不遇。,欲抑先扬,2、描写手法,(9)细节描写,诗词中的细节描写,就是诗词作品中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段;或写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颦一笑;或写平常生活场景中的一瞬。成功的细节描写,对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抒发感情,充实作品内容,表现主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2、描写手法,(9)细节描写,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诗人只是选取了白头宫女“闲坐说玄宗”的细节组成全篇。诗人抛开了许多事情不说,只是让这些宫女,闲坐无聊,数说玄宗昔时的繁华,谈资以消磨时光。既不愤激,也没有感叹,只是麻木地说说而已,甚至谈起自己的过去,像谈论别人的故事一样,心如死水,无怨无恨。“闲坐说玄宗”看似轻笔带过,然而,厚积薄发,蕴含了诗人多少不胜今昔之感慨!沈德潜赞曰:“只说玄宗,不说玄宗长短,佳绝!”,2、描写手法,(9)细节描写,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逢雪宿芙蓉山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3、其它特殊手法,(1)联想,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上片回想自己青春年少时候,纯真烂漫,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