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1地球与地球仪教案(含解析).docx_第1页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1地球与地球仪教案(含解析).docx_第2页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1地球与地球仪教案(含解析).docx_第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1地球与地球仪教案(含解析).docx_第4页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1地球与地球仪教案(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经纬网特征的认识(一)经纬网特征1经线和纬线(补充经纬网)【小结】经纬网特征形态大小作用经线半圆形弧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每条纬线都自成圆圈(纬线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到两极缩成一点指示东西方向能力要求:在地球仪中能快读识别出经纬网,用于定位和判定方向。2.经度和纬度(1)经度的划分及东西半球的判断:(2)经纬度数值变化和地球自转方向的互推: 在经纬网图示中没有给出东西经度符号的情况下进行判读:规则: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东经度数值变大,西经度数值变小。图中箭头代表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为北半球。顺着箭头方向60到150是变大的,属于东经度。应该是60E,150E。 在俯视图中判定南、北半球:运用:只要顺着东经度变大的方向或者西经度变小的方向作箭头,这个方向就是指示地球的自转方向。从而推理出图中所示半球。沿着120W到30W,西经度变小的方向作出箭头(图示)。为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方向,说明为南半球。(3)特殊经纬度:经度:(0经线本初子午线,东西经的分界线) (180经线,国际日界线)纬度:(0赤道,南北半球分界线) (2326,回归线,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6634,极圈,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30,60,低纬中纬高纬分界线)(二)经纬网的应用方法1定“位置” 1 纬度位置(南北半球、热量带、气候类型);2 经度位置(大洲/大洋归属,东、西岸及内陆,气候类型);3 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4 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5 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或者邻国、邻省轮廓等进行分析判断);6 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点、线的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2定“方向”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方位遵循步骤:先判断南北方向,再判断东西方向。在不同图中方法不同:(1) 方格状经纬网图东西方向的判读步骤:要先判读两点之间的经度差,经度差小于180,直接按照“左西右东”判读。如图中A点在B点的西面。如果两点之间的经度差超过108,则将判读的东西方向相反读出。如图中A点在C点的西北,但因为AC的经度差超过180,所以正确的解读是A点在C点的东北。(2) 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很多同学看到该图时就蒙圈,还是要把握关键步骤。首先必须先判断极点经纬圈是南极还是北极,同时明确“南顺北逆”的自转规则。A点在B点的 西南 方位。直接过B点(第二个)连接极点做“十字架”,通过解读出该半球是哪个半球,标示出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则根据自转方向“南顺北逆”判读出来。标识出东西南北方位之后,方向很容易就判读出来了。(3)两地不在同一幅图中,则画在同一幅中进行比较构建,与方格状经纬网图同理进行解答。3定“距离”(1)同一条经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纬度相差1,其经线上的距离约为111 km。在同一经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为(111)km(为两点间的纬度差)。(2)同一条纬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约为111 km。其他纬线圈上,经度1的纬线长约为(111cos )km(为纬线的纬度数值)。同一纬线上任意两点间的纬线长度为(111cos )km(为两点间的经度差)。注意cos ,0时=1;60时=1/2;90时=0。(3) 图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估算出。4定“范围”(把经度差看作长,把纬度差看作宽)(1)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2)若跨经纬度范围相同,中心点纬度数不同,纬线长可看作长,经线长可看作宽。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3)若跨经纬度不同或图幅不同,需综合分析。如下图中,四个阴影区域中实地面积最大的是 。5定“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中)。经度相对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是经线圈的一段,最短距离过极点,如图中。(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赤道除外),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而不是)。所以两点同在北半球,先向 飞,再向 飞。同在南半球,先向 飞,再向 飞。东西方向的确定则根据题目的要求,注意要在劣弧中判读出东西方位。6定球面上的对称点(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图中A点(40N,20W)与B点(40S,20W)关于赤道对称。(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图中A点(40N,20W)与C点(40N,160E)关于地轴对称。(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图中A点(40N,20W)与D点(40S,160E)关于地心对称。课堂练习: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下列1-2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点坐标为80N,140W BB点坐标为40N,140WCC点坐标为20S,140W DA在C点的正北方,在B点的西北方2关于三点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A点处于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BB点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CC点四季分明,冬夏温差较大DB点穿过地心的对称点(对趾点)坐标为40S,40E【答案】1B 2A【解析】1读图可知,A点的纬度越向北增加,为北纬80,经度自西向东增加,为东经140,A错。B点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40,经度自西向东减小,为西经140,B对。C点的纬度越向北增加,为北纬20,经度自西向东增加,为东经140,C错。A和C经度相同,A在C正北方向,在B点西北方向,D错。故选B。2读图,结合上题分析,A为北纬80,在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A对。B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错。C位于热带,四季变化不明显,C错。B点对跖点为南纬40,东经40,D错。故选A。3.右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答案位于30N附近;该省东北部沿海;居该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中点附近。4.甘德国际机场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第8题。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 km/h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A.53N B.60N C.66.5N D.40N【答案】8.A【解析】图中显示,甘德机场位于50N纬线以南不远处,如果该飞机沿经线向北或者向南飞行,在1小时内飞过650 km,根据纬度相隔1的经线长度约111 km,可推算飞机大致飞行了6个纬度,因此1小时后飞机所在纬度位置最北约为56N,最南约为44N。读图,完成下列5-6题。5图中区域面积相比A B C= D无法比较6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位于区域的西北方向B区域海面距地心距离比稍长C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区域向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程小于13300千米【答案】5B 6A【解析】本题考查经纬度网的相关知识5经线和纬线间隔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所表示的范围越小。三地都跨了20个经度和20个纬度,其中两地处在赤道和纬度20之间,面积相等,而地所处纬度较高,面积比其他两地小,故ACD错误,B正确。6由于地球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所以,区域海面距地心距离比略短,B错误;地位于南半球,经度范围在20W与40W之间,位于区域的西北方向,故A正确;区域位于160E以东,属于西半球,故C错误;区域到区域最短航线是向东北航行,区域到区域经度差1 20度,在赤道上的距离为1 3320千米,区域到区域还有跨过纬度20度,航程一定大于13320千米,故D错误。下图示意L、P两国经纬度位置。读图回答7-8题。7读图可知A甲市位于乙市的东北方向BL国主要位于西半球、低纬度CP国面积较L国面积大 Db点对跖点为(2326N,165W)8图中ab、cd、ab、bc线段等长,ad、bc线段等长,下列各线段比例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ab=ab Bab=cd Cad=bc Dbcbc【答案】7A 8B【解析】7读图,根据经纬网可知,甲市位于乙市的东北方向,A对。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L国主要位于东半球、低纬度,B错。P国纬度间隔较小,面积较L国面积小,C错。b点的坐标是2326N、15E,5对跖点为(2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