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中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运行机制研究.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中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运行机制研究.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中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运行机制研究.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中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运行机制研究.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中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运行机制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中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运行机制研究摘要: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运行机制代写论文是整个一体化体系能够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应当明确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概念,了解我国目前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运行机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而提出推进中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改革建议。关键词:运行机制;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目前,随着各个学科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如不能长期坚持学习,不能保证经常性地获得系统化的新知识并受到新技能的训练,不能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将很难适应素质教育的大环境。而高素质教师的培养和造就,既依赖于教师职前的师范教育,又取决于教师职后的系统培训。因此,从我国中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实际出发,借鉴国外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科学、规范的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运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一、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概念所谓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运行机制就是针对现存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分离、相关机构各自为政、教育内容重复交叉、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根据终身教育思想、教师职业生涯理论、资源优化配置原则,立足于教师专业化的持续发展,构建一个体系完善、机构合理、内容科学的一体化教师教育运行模式。同时把教育与对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教育管理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管理系统、评估系统与反馈系统协调统一而相互作用的整体,通过对评价手段的运用,促使教师的培训活动不断满足社会需求的系统化方法。因此,它应是为有效地履行教师培训职责而建立的使教师培训活动实现体制化、结构化、持续化的组织系统。中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运行机制从功能上看,是对其组织运行状况进行评价、监督、引导和调控,从而能对自身行为实施调节的系统,是对其教育活动质量实施自主管理的支持系统。它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组织化、系统化的管理,有效地利用现有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促使受训教师按社会和教育需要发展和成长。二、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运行机制现存的问题1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严重分离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教育机构中,各个地区及省内的高师院校承担了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任务,而教育学院系统则重点放在了对教师进行职后的培训。一方面拥有雄厚学科专业及师资力量优势的师范大学难以参与教师的职后培训,另一方面教育学院系统的师资和教育水平难以适应愈来愈重的教师在职培训任务的需要,呈低水平应付教学状态。同时由于人为的阻隔,一方面使得培养新教师的师范院校不能及时获得培养教师的信息反馈,阻塞了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部门沟通的渠道,客观上造成了教学内容学习、教学技能培养等方面与基础教育实际相脱节的现象;另一方面培训单位照搬职前办学模式,造成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内容上严重断档分离,难以形成既统一又有效的培训体系。多年来,师范院校所固守的一次性的教师教育,严重制约着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师在职培训的要求。2现存的职后培训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不相适应我国现行的中学教师培训模式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沿袭旧的继续教育的传统模式。总体表现为“政府主导,培训网络体系组织协调,承办学校实施培训”。它本质上仍是一种政府集中计划和直接管理的教师培训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这一模式中,举办培训的主体是政府及其教育管理部门,培训网络体系和承办学校隶属于政府。从培训中心建立,到实施培训学校的确定,培训计划、培训形式等完全按照政府及其教育管理部门的指令进行。在这一模式下的培训显得盲目、死板,实践性、针对性不强,参加培训的中学教师缺乏积极性、目的性,导致培训往往流于形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在向着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政府调控为主导,以学校办学为主体及以社会参与为基础的新体制转变,其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也正在发生变化。教师职后培训作为教师再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终身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应与整个教育体制、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相适应,结合职前培养形成一体化的综合模式。3培训经费投入不足,教师主动性不强众所周知,经费是教师培训的一种重要资源,没有一定经费的投入,教师的培训很难开展。在大多数省市的在职培训条例或规定中都规定“在职培训的学习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其中单位承担的部分就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同教师所在学校领导协商,多方筹措,满足接受培训者的需要。但在实际培训中,往往由教师个人承担全部培训费用,包括培训费、住宿费、资料费和培训证书费等,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经济负担,且培训模式趋同,结构单一,忽视了中学教师在职学习的特点,在培训内容上未能体现不同学科、不同职务教师的实际需求,使教师缺少自主性。即使个别教师主动要求培训,更多的也是由于评估或晋升职称等外在压力使然,功利色彩浓厚,不是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而对于培训机构本身来说,因经费短缺而使用于培训教师的资源不足。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和高校人员开支的不断增加,办学成本迅速增加,导致收取的费用难以维持培训成本,有的高校培训机构出现入不敷出、不堪重负的局面。这一现象严重影响着整个培训系统的协调统一,制约着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三、推进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运行机制改革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协调统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首先是领导层要从根本上革除固有思维定式的障碍,以全新的思维方式思考一体化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很多院校的领导只是把精力主要放到了职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上,在职培训只作为零头和搭配,没有进入视线。此种情况不扭转,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其次,针对我国在职培训的实际现状,实现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有机整合的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必须先着手在职培训的专门研究,相应的在职培训理念及实践模式,以使其能与职前培养在同步基础上实现整合。另外,我们要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一方面必须打破条块分割、地域界限、旧的分工和体制阻隔,将教师教育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通过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多学科综合优势,培养培训高素质教师;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教师教育是大学的使命,强调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责任,坚持教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促进大学与中学的结合。现在的问题是低水平的培训不能适应教育发展需要,而许多具有学科优势的大学由于不了解中学而不能很好地承担教师尤其是新课程教师培训的任务。因此,师范院校应与中学密切配合,与中学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密切配合,否则,中学的教学就得不到创新、加强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中学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现。2理顺关系,明确责任,促进各个机构的整合和一体化要想彻底实现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必须理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它们彼此的责任,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教师培训机构与高师院校的整合,实现一体化的协调管理,使高师院校同时具有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功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笔者认为,建立一套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育质量管理系统、评估系统、反馈系统显得尤为必要。管理系统是由行政管理系统、职前职后教育管理系统、研究咨询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对一体化教育的质量保障系统进行具体策划、组织和执行,是整个保障系统的核心。行政管理系统由各级教育行政及管理部门组成,在一体化教育质量保障系统中起指挥中枢、宏观调控和保障供给的作用。职前职后教育管理系统由当地高师院校的教务处、培训部及师训处组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对政策上传下达,密切联系各个中小学校,及时掌握一线教师的动态。研究咨询系统由各级别的学术委员会组成,其成员可由高师院校的教务处、科研处、基础教育研究所、成教院及各系的有关专家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作为智囊团从专家的角度对一体化教育工作的现状趋势、政策理论、模式课程和教材等开展多方位的研究,对教育质量实施监督,同时为行政管理系统提供决策咨询。评估系统是指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方法,通过多渠道多种形式全面收集有关信息,以评估标准为依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按科学程序对评估信息进行分析、测量、整合与评定,对一体化教育状态和价值进行判断,从而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它的成员应由熟悉评估工作和方法的专业人员和教育管理人员组成。应定期对各系统培训教师和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评估,比较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之间的差距,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和促进工作的改进。反馈系统也是搞好一体化教育的重要环节。这一机制的完善,可以迅速把一体化教育质量的信息回输给决策和执行部门,使他们了解当前工作与教学需要的差距,以便能够及时调整策略以实施更有效的监督和调控。反馈系统的信息来自教师和学员的即时反馈,或来自于社会。管理部门和评估部门都可依据这些反馈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优化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