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课程体系.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课程体系.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课程体系.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课程体系.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课程体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摘要当前,学科本位的思想在高职课程中的表现仍根深蒂固,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本文就如何改革传统的学科型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新型高职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以力本位课程改革课程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在展开教育、教学等育人活动之前对于育人方案的总体设计活动,他涉及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基本条件与教学管理等方面,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奠基工程。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是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出发点。一、课程体系改革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当前,学科本位的思想在高职课程中的表现仍然相当明显,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在直接面对学生的课程教学中,从教学内容到方法手段几乎没有向能力本位转换。因此,搞好课程体系改革,必须摒弃一切旧的教育教学观念,以现代职教理论为支撑,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突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进行课程模式的根本性改革。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课程体系改革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培养方案及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为保证课程体系改革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必须坚持以下4个原则:1坚持课程设置的“三接轨”原则。即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与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接轨。我们的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应考虑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应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同时,作为职业技术院校,在考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时,还不能忽视国家劳动、人事部门颁布的行业职业标准。我们要将劳动、人事部门的职业标准融人我们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职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另外,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不学习、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不吸收、涵盖国外最新科技发展的成果,就等于放弃了享用人类文明成果的权利。因而,将课程的设置与国际人才的标准接轨,也是我们应坚持的一个原则。2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我们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确保各项能力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即以能力为中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必须突出课程体系的应用性,这是高职教育自身性质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我们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使内容组织服从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要求在高职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有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增强职业适应性。另外,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还应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我们应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中,注重创业能力培养的渗透。3坚持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不能局限于专业本身,应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其他技能;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发展特长。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创造能力之大小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造主体知识面的宽窄及各类知识的综合水平。因而,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知识背景,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知识的通透融合、相互整合并转化为能力,进而形成多学科、多视角的创新方式和能力。4坚持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原则。“整合”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或融合、或组合、或叠加,有机地组合成一种灵活实用的、新型的高职课程模式。我们要在确保课程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化方向(职业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实施课程内容的整合,以提高课程设置的效益。同时,采取模块化的组合形式将知能与技能组成灵活的教学单元,便于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最佳实现。三、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高职教育的课程应该坚持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真正摆脱传统的学科教育束缚,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改革中,理论教学应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突出产学结合特色,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尽可能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接轨;增加管理课程、人文社会课程和基本素质训练课程,培养懂技术、善管理的人才,以符合现代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在传统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大量使用诸如“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名词,而能力本位的概念在课程设置中是不存在的。为了摒弃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摆脱传统学科教育的束缚,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本文将传统的文化基础课称为公共课,专业课称为专门课。就现有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而言,公共课所占比重较大,有的比重甚至超过12。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就必须要增加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同时,高职高专的学制改革必然导致课程体系的调整,尤其是公共课程比重的调整。因此,有必要以“必需、够用”为度压缩公共课的比重(将公共课的比重控制在20以下)。并且,根据课程体系的整合原则,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将专业课程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到公共课中去,对公共课课程的内容重新组合。在专门课程的改革中,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中必须以能力为本,围绕职业技能开发课程。借鉴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ANTA)关于“培训包”设计的成功经验,围绕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从我院的长期实践来看,我们可以将一个学生所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分成3个部分,即“基础技能”、“岗位技能”和“拓展技能”。“基础技能”是从事某一专业的工作人员所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属专业共性技能;“岗位技能”是为缩短学生就业后岗位适应时间,按照学生拟就业岗位,有针对性地设计的强化训练技能,属于专业方向性技能;“拓展技能”是学生根据学习兴趣自我选择的技能和学校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增加的管理技能、社会活动技能、创业技能等。“拓展技能”是课程体系改革开放性原则的必然选择。这3项技能的设计应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要体现相关职业资格的要求。以上述3项技能为基础,建立技能模块体系,根据各模块的要求综合教学内容,开发出相应的课程,形成专业领域的课程体系。四、课程体系改革的抓手制定与能力本位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如何将课程体系改革落到实处,教学大纲的制定是抓手。教学大纲是学校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他以纲要的形式规定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和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等。他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因此,制定与能力本位原则相适应的教学大纲是搞好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我们在进行专门课程的改革时应首先确定某一专业相应的专业技能,然后根据技能点的培养要求,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为课程改革的教材建设奠定基础。五、与课程体系改革相关的几个问题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随着改革工作的深人,他必将引发一系列的变革:1教材建设方面。教材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集中体现,也是课程建设的重点。教材要根据能力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尤其是根据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调整的整体走向,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传授知识与提高素质、基础与应用、继承与创新及统一性与多样性等关系,摒弃陈旧的观点和内容,反映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要重点开发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适合培养技术应用和运用能力的课程和课程群;开发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学生取得各种专业技能证书。围绕能力培养核心,以“技能包”为基础,依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我们可以开发(自编)出理论和实训两套专业教材,进而推出一系列校本教材,使学校的教材建设上一个台阶。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体系改革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技能的确定、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都离不开教师。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课程体系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应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明确各门公共课程和专门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并组建课程小组,从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课程教学队伍。由课程负责人组织制定并主持实施该门课程的改革规划,组织制定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规范等教学文件,组织本课程范围内的教学改革活动和教学法的研究活动,负责本课程的教材建设等。3考核制度。考核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查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教学环节。我们应当建立与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的一套科学而严格的考核制度。围绕能力培养,我们的考核方式应当多元化。考核可采用职业技能证书、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不同方式进行,尤其应重视实际操作的考核。理论课程和公共课程的考核采用笔试以百分制记分;实验实训课、毕业论文(设计)、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采用实际操作、口试等方式以等级制记分,并计算相应的平均绩点。或者,亦可将理论考核成绩与相应的实验实训成绩采用百分比形式(如30:70)折算出该课程的成绩;取消补考制,对考核不合格的课程,学生要参加重修或另选其他课程;坚持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原则,增设课外学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科研实践,对学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获得的技术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计算学分等。公共课程和条件成熟的专门课程应当建立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制度,以教学大纲(或考试大纲)引导、规范课程的教学,以考核检查课程的教学效果,以教学效果的好坏评判课程体系改革的得失成败。4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职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技能型人才培养得失的关键。围绕能力培养核心,我们要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同时,课程的实践教学必须要有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教材或讲义、指导用书,并将实训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编入教学计划。在确定实践教学内容时,要使理论知识教学与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