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中国农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 .doc_第1页
农村研究论文-中国农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 .doc_第2页
农村研究论文-中国农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 .doc_第3页
农村研究论文-中国农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 .doc_第4页
农村研究论文-中国农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研究论文-中国农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三、新世纪农史研究之展望(一)通过回顾对学科的思考一个学科的对象、范围、理论、方法,往往为治史者所关注;但不是首先规定好了对象、范围、理论、方法,学科才得以发展,而是在学科的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对其对象、范围、理论、方法做出总结的。也就是说,关于学科的理论是对学科发展反思的结果。建国以来的农史研究是从农书整理和农业科学技术史研究开始的,文革结束以后,农史研究走上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农史学科不能局限于农书整理和农业科学技术史研究,已成为农史界的共识。作为农史学科研究对象的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这过程的主导者-人组成为群体,不但与自然界交换其活动,而且在群体内部相互交换其活动。在现代化以前的漫长的时代里,农业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压倒优势的主要部门,极大地制约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发展。因此,农史研究不能不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广泛方面。随着学科细分化和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农史学科中又可以划分出诸多分支学科或分支领域,如农业起源与原始农业、农书校释研究、农业生产史(又包括农林牧副渔、粮棉油菜果等各方面,每一方面都可以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或分支领域)、农业科技史、农业工具史、农田水利史、农业屯垦史、农业经济史、土地制度史、农业赋役史、农业政策史、农业思想史、农业文化史,地区农业史、民族农业史、农业环境史、农业灾害史、农民史、农村史、世界农业史等等。范围如此广泛的农史学无疑应该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农业生产史;因为农业就其最基本的意义来说是以人为主导的一种生产活动。上面列举的诸多研究领域,多是农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或共有的,而农业生产史则基本上是农史学科专有的,其他学科即使涉及,也是附带的。当年王毓瑚编写中国农学书录曾确定以下收录原则:以讲述农业生产技术以及与农业生产直接有关的知识的著作为限。其属于农业经济和农业政策性质的专书,如泛言重农以及以田制、荒政等等为对象者,一概不收。王先生的这一意见的前提,就是把中国传统农学视为一门以研究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为中心的学问。这也可以作为我们决定农史学科中心的参考。如果我们把上面提到的诸多的分支学科和分发领域归入广义农史学的范畴,那么,作为农史学中心的农业生产史,也可以称为狭义的农史学。农史学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其理论与方法是共通的,都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用现代科学观照、解释古代的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但农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也有其特殊之处。作为历史研究和解释工具的现代科学,一般是指相关的社会科学;而农业生产由于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结合,所以作为农史研究和解释工具的,不但包括社会科学,而且包括自然科学。农史界的一些前辈学者,如石声汉、游修龄善于把现代自然科学运用于农史考证和研究中,解决了一些单纯用传统的历史考证和研究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形成了农史学科值得珍视的好传统。农史学以农业生产史(包括农业科技史)为中心,但不能孤立地进行这些研究。农史研究、尤其是农业科技史研究最容易出现的毛病是脱离社会的和自然的现实条件,简单地罗列农书或文献中某种技术或工具最初出现的记载,构建出一幅直线发展、节节上升的图景。农业是以人为主导的生产活动,但我们的研究往往见物不见人,似乎农业史只是纯粹的物质或技术的发展过程。其实,即使是中国传统农书,也并非是单纯记载农业生产技术的。中国传统农学的指导思想三才理论,把人因素放在重要的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组农学论文-吕氏春秋士容论中的4篇论文,不但全部贯穿了人的主导作用的思想,而且其中的上农篇专门论述国家对农业劳动力和农业生产的管理,也就是专门谈人的问题。中国传统农书不但有国家如何管理农业的记载,而且有私人经济单位组织农业生产经验的记述,从氾胜之书、四民月令、齐民要术到陈旉农书,都有这方面的内容。1总之,关于人对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是传统农学的重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由于农业生产是以人为主导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的过程,因此,我们的研究也应以人为中心展开,从农业生产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关系中研究它的发展。当前,在现代化过程中,人类在经济取得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因此,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日益为人类所关注。凡此种种,使得综合性研究成为科学发展的不可抗拒的潮流;与此相伴随的则是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交叉融合的趋向。在这种情况下,农史研究更应注意农业与社会、文化、自然诸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其长期发展趋势的考察,而不能孤立进行。近代考古学进入历史研究,是20世纪历史学的一大进步和一大特点。文革后农业考古的提倡,成为农史研究新的生长点,为农史学科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但我们除了注意考古以外,还应该注意考现。考现这个概念是已故农史学会副会长吕平提出的,他的农谚研究可以说就是考现的实践。由于历史是延续的,现实中总会存在历史的、传统的因素;我国这样一个历史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国家,近一二百年来又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变中,传统的东西更是与现代的东西交错杂陈、异彩纷呈。所谓考现,就是考察近现代社会中的历史孑遗、传统因素,作为认识历史的一把钥匙。考现的另一个意思是把历史研究和现实社会调查结合起来;这样做,可以使历史研究与现实生活更加贴近。这方面,农史界也是有传统的,如文革前陈恒力把补农书的研究与杭嘉湖地区的社会调查相结合。文革以后,张波也曾经用这种方法研究耦耕和绿洲农业的起源。不过,总的说来,还做得不够,需要加强。中国农史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农史学有两个源头:一是历史学、主要是经济史学,一是现代农业科学;农史学是由二者交汇而成的。中国农史学有两支队伍:一支是专业研究队伍,主要是从农学界或农经界派生出来的;另一支是非专业研究队伍,这是相对于农史专业研究队伍而言的,它包括其他学科(社会科学的和自然科学的)专业研究者而兼治农史者以及业余农史爱好者。上述这两支队伍的人员可以相互流动或相互转化,而两支队伍本身及其职能却不能混同,它们只能相互参赞而不能相互替代。农史学科范围很广,它包括或涉及众多的研究领域,光靠专业研究队伍是不够的,需要依靠两支队伍的合作,需要两种积极性的发挥。事实证明,文革以后多种学科的学者加盟农史研究,农史研究与友邻学科的交叉融合,给予农史学科的发展以无限的生机。而两支队伍的存在,又产生一个如何分工和协作的问题。从专业的农史研究专业队伍来说,应有自己的基地和中心;这个基地和中心,从队伍的基础和学科的结构看,我们认为应是农业生产史和农业科技史。专业研究队伍和专业研究者无疑不能自我封闭,要从友邻学科汲取营养,以至借水行舟,完成本学科一些必要的建设,但不应该企图包打天下,四面出击,远离自己的基地,失掉自己的中心,以致丧失自己的优势。以上是就整个队伍来说的,至于研究者个人,应就各自知识结构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研究,不可一概而论。农史研究者,包括专业研究者,一般来说,也有学历史出身的和学农学出身的区别,两者各有其优缺点。学历史出身的有较好的史学基本训练,但往往欠缺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学农学出身的有较丰富的现代自然科学知识,但往往缺乏史学的基本训练。应该取长补短,相互结合。(二)农史研究如何应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新形势文革以后,农史研究面临如何适应农业现代化形需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而全球化浪潮又已汹涌而至。农史研究如何应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新形势,成为摆在农史学科面前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农史学科应该从时代的需要中寻找自己的生长点。我们认为,新的形势向农史学科提出一些新的任务,例如:1、在农业现代化中推进现代科学与精耕细作传统的结合。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次大讨论以来,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要不要继承传统农业科学技术的优良传统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农业现代化中如何具体实现现代科学和设施与精耕细作的传统的结合。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例如有些地方搞的立体农业或生态农业试验,实际上是传统农业中多层次综合利用农业资源经验的继承和发展;一些地方的吨粮田,也是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结合所创造的。但有些地方这个问题还没解决好,仍然在机械搬用西方农业现代化的模式。精耕细作传统的精华之一是农业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用养结合,把生产生活中的废物作为肥料返回土壤,既培肥土壤、增加产量,又减少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但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很少使用农家肥料了。所谓不捞黒的(河泥),少种绿的(绿肥),怕挑黄的(人粪),只用白的(化肥),成为有些地方的新农谚。机械模仿西方的抽水马桶文明,粪便污水排到河流里,既污染了环境,又中断了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链条,可持续发展成了空中楼阁。由于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有些地方土壤中有害物质的积累已经相当严重。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与精耕细作传统的结合中,如何处理增加产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一大难题。传统农业因为基本上没有外源能的投入,难以大幅度增加产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当前的农业的实践中,拒绝使用化肥和农药并非明智,但过分依赖化肥农药、忽视传统的农家肥料和生物技术,则更为短视。应该看到西方农业现代化模式中含有不合理的因素,而我们国家的资源秉赋和社会经济特点也不允许我们照搬西方模式。当然,对中国传统农业也要具体分析。传统农业中与多劳集约相联系的一些技术,在新的条件下很难按原来的样子继续存在。例如传统农业科学技术重视中耕,讲求锄不厌数,为此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现在农民劳动的门路多了,劳动力值钱了,不少地方采用了除草剂,传统的中耕技术就不可能按老样子维持下去了。又如传统农业科学技术有一套整理秧田,培育壮秧的精细技术和理论,但现在推广抛秧技术,这一套就派不上用场了。传统农业科学技术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在现代化过程中仍然有生命力的东西,也必须用现代科学加以总结和改造,才能使它们得到继承和发扬。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认真开展传统农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研究。首先是需要现代科学去论证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存在的价值;其次是需要用现代科学去改造和提高它,使之具备现代科学所要求的精确性,适应现代社会的条件。只有这样,它才会被人们所承认,才能存在和发展。2、汲取传统农学的精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学。中国的现代农学是从西方引进的,现在大学课堂中的农学体系,基本上是搬西方的;如何与中国传统农学相结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农学体系,是一个历史性的任务。事实上,在西方农学引进之初,这个问题就已经出现;近代中国农史研究的产生,在相当程度上与该问题的探索有关。我国农业科技界的一些老前辈,看到了传统农学对发展现代农学的巨大意义,十分重视对中国农史的研究,有的自己就投身到这一研究中。例如,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二任院长丁颖、金善宝,西北农学院院长辛树帜,都十分重视和支持农史研究,辛树帜本人就农史研究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丁颖自己解放前就写了多篇农史论文。著名农史学家石声汉,原来是学习和研究植物生理学的,他十分推崇祖国农学遗产的博大精深,把自己的后半生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农史研究事业。著名土壤学家王云森,深切了解中国传统土壤学的科学价值,20世纪初就投身于中国土壤史的研究,直到世纪末耄耋之年仍锲而不舍。他和乐天宇、侯光炯等农学界老前辈根据中国传统土壤学提出土脉学、土宜学的概念,致力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土壤学。侯光炯赞扬王老的中国古代土壤科学是生态系统学经典,并在其启发下创造了半旱式耕作法2。这些事实足以说明,中国传统农学的确包含许多珍贵的遗产。中国传统农学的指导思想三才理论及其所体现的有机统一的自然观,是在长期农业实践中所形成的,它比较符合作为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统一的农业的本质,因而也在相当程度上是符合农业发展的方向。西方现代农业虽然应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取得重大的成就,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是把自然界分解成各个部分进行研究的结果,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注意不够。因此,西方现代农业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农业的本性。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病虫害抗性增加、能源过分消耗、投入-产出比下降等弊端已日益暴露,引起西方学者的反思,并重视从中国传统农业和传统农学获取启示,以寻找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农学所包含的合理因素、价值和生命力再次显露出来。我们应该把中国传统农学中的优良传统与西方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建设更新、更高的现代农学。这应该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所包含的任务之一。3、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慎重对待和妥善保存传统农业文化。在汹涌澎湃的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潮流中,传统文化正在受到严重的冲击。许多传统的东西,或者迅速消失,或者严重变形,达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传统农业科学技术也同样面临严峻的形势。应该说,在这一浪潮中,传统农业科学技术中有些东西消失或发生变化是难以避免的。但我们应该十分慎重,应该从历史文化传承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从与现代化的关系看,传统农业所包含的事物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当前农业现代化中能派上用场的,另一种是在当前的农业现代化中派不上用场的。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