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农村研究论文新时期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摘要】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两次会议都集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也需要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关键词】历史沿革新农村建设创新一、前言当前,农村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为了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农村中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思想的禁锢,农民不仅面临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更加重要的是思想观念上的深刻革命,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异常艰巨。建国初期,随着农村党组织和农村政权的逐步建立和健全,我党结合在农村进行了结合土地改革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细致、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53年初,中央通过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决议认为,土地改革后,应提倡农民组织发展起来团结互助,又不能挫伤农民个体的积极性,应用引导的方式逐步引导他们走向集体化道路,任何放任自流和强迫名林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这为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秦在东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一书中提到“精神资本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党通过在农村进行结合土地革命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的运用引导、宣传、比较、典型示范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主义教育,大大的提高了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当今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道德观需解决的问题1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的今天,小农经济思想并没有完全消除,有很大一部分农民仅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跟商人打交道外,其余同商品经济并无多少关联。这种长期的小农思想会使得农民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2参与政治的热情不高。不重视政治学习,部分农民只关心谁当国家主席、省长、市长,不真正关心中央的重大决策和有关法规,而且他们很多的认识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导致农民对党委政府的工作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