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现当代文学论文奇异的国度俄罗斯文学先驱者的东方想象【摘要】由于社会历史和地域环境等因素,中俄两国在文化方面有过极为深远的相互影响。鲁迅先生所说的“中俄文字之交”首先是从俄罗斯文学先驱者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关注开始的,本文是对这种早期文化交往轨迹的探寻。东方、中国,这一切留给古罗斯作家的更多的还只是充满想象的空间。而18世纪俄国作家的中国印象中漂浮着的其实更【关键词】俄国作家【作者简介】陈建华,1947年生,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华东师大俄罗斯研相对于19世纪以后俄罗斯文坛名家辈出、著作如林、大潮奔流的局面,此前漫长的岁月中出现的作家作品只能算作涓涓细流。然而,它们不仅是辉煌的文学高潮的序曲,而且在中俄文化的交流史上也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本文将对这些经历史风雨的冲刷已不甚清晰但仍颇有意(一)伊戈尔远征记是中世纪英雄史诗的上乘之作。那位不知名的作家用艺术的彩笔为我们展现了公元11至12世纪在古罗斯的大地上发生的那悲壮的一幕伊戈尔率军出征南俄,与波洛夫人浴血奋战,被俘后拒不受降,后逃出险境,重返罗斯。史诗鲜明的主题、生动的形象、壮阔的场面、灵性的自然,让人叹这部史诗在写到伊戈尔战败的场景时,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诗句“第三日,天昏地暗/两个太阳暗淡无光,/两根紫红的光柱熄灭了,/两弯新月/奥列格和斯维雅托斯拉夫/被黑暗遮盖,/沉向茫茫大海,/他们的败迹在希诺瓦各族人民中激起了无比的骁勇。”基辅大公在伊戈尔失利后,向王公们发出团结起来的呼吁,在他的“金言”中有赞颂罗曼等王公昔日战绩的一段“而你,勇猛的罗曼,以及姆斯季斯拉夫啊/勇敢的思想带引你的智慧去立功。/为了功勋,你在豪勇地高翔着,/好比旋飞在空中的苍鹰,/想要勇猛地驯服那些飞鸟。/要知道,你有的是头戴拉丁盔、/身披铠甲的好汉。/他们的威势使大地震颤,/还震惊了许多国家/希诺瓦,/立陶宛,/亚特维雅吉,/杰列梅拉,/就连波洛夫人也抛弃了自己的长矛,/在钢剑的威势下,/史诗中一再出现的那个拥有各民族人民的希诺瓦引起了后人的注意。关于希诺瓦”一词有众多的解释,有的俄国专家认为指的是匈奴人,是匈奴的古斯拉夫称谓;有的认为是古罗斯人对东方游牧民族的统称,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利哈乔夫就持这种观点;而作家奇维利欣从词源上作了进一步的考证,认为它指的是中国。他认为,这不是一种巧合,伊戈尔远征记的作者是一个学问渊博的人,是一个消息灵通的社会活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