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性和存在方式.doc_第1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性和存在方式.doc_第2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性和存在方式.doc_第3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性和存在方式.doc_第4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性和存在方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当代文学论文-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性和存在方式【内容提要】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性来自于人们的认知需要,经典是“读者认知需要的代表”;人们之所以需要作为代表的文学经典,是由于它是人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阅读经典永远是一种探险,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只能是正在参与阅读活动的人。那些努力守护经典的人们和试图颠覆经典的人们犯着同一个错误,即把经典视为外在于阅读事件的自足存在。在读者的参与下文学经典才有可能开始它的真正演出。存在着的经典既不是其原作,又不是读者的信仰和期待,而是一种新的构成物。把文学经典视为永恒和不朽是危险的,在我们尚未弄清人们何以需要经典,经典究竟怎样存在着的时候,盲目地来守护经典和颠覆经典同样是危险的和无效的。近几年,全国文学界两场较大的学术对话之一就是关于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全国的各种刊物发表了60余篇参与者的文章,这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最热闹的一场学术争鸣。一些人专注于经典的历史价值和经典所蕴涵的可拓展的精神价值空间,以其十分可钦佩的热情来守护经典,一些人从后现代的观念出发,或者出于尊重差异,或者出于反感权威,试图颠覆经典。无论是守护经典还是颠覆经典的观点,都会让我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种“对立思维”和“冷战思维”,这样的理论视角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这样的思考也很难接近当下经典的事实。实际上,文学经典的生成依据,主要并不在经典本身,而是在人们认识文学这一现象时所选择的认知策略。一我们为什么需要经典?如果我们把文学经典视为理想的文本,那么,世间就将永无经典存在,因为任何理想都并非是用于实现的,而是用于靠近的。我们无法针对某一部或某些部作品来判定它们是不是经典,而应根据认知需要来确定,当你的认知需要发生变化,你心中的经典也将重新面临选择。目前的状况是,如果你说经典有客观标准,并根据这种标准考量出来的作品就是不朽的经典,就会有人站出来说,一代有一代的经典,判断经典会因人而异;你说经典的确定标准和判断者是变动不居的,就会有人站出来说,这是一种相对主义乃至虚无主义的论点;你说某些古人的作品是经典,就会有人说那些所谓经典已经过时;你说哪个今人的作品是经典,就会有人说这是媚俗;你说经典应以历史地公认为准则,就会有人说,有时真理就在少数人手里,究竟多少人算是“公”,多长的时间算是“历史”。各执一词,难辨是非。显而易见,此类争论将永无终结之日,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无论哪一种看法都没有真正把握经典的存在本质。我们要对经典的生死存亡进行理论判决,只有回到“人类为什么需要经典”这样一个问题的原点上,才能洞察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可以肯定,无论是文学史家、文学批评家还是文学爱好者,有谁不渴望了解更多的甚至全部文学现象呢,但他们在认知行为的选择上却只与很少的一部分文学现象相攀谈,很显然,这不是他们不想了解更多,而是做不到,是不可能。于是文学史家在他们所写的文学史中,只选择他们已知的文学现象中极少一部分加以阐释,譬如,据说中国唐代创作的诗歌大概有10万首之多,全唐诗也只选择了不到5万首,各种版本的文学史在唐代文学的章节中大体上只会涉及几十位诗人,不同程度地讨论几百首诗歌;中国人编写的外国文学史,所展开讨论的作家一般也都限制在两位数以内,集中解读的作品多则在百部左右,即便把提到的作品算在内一般也就在6、7百部上下。在这些中外文学史中所集中阐释的作家,我们在一般情况下就会称为经典作家,所集中阐释的作品我们也会称为经典作品。文学的读者通常会出于自己的需要,参考批评家和文学史家所提供的选择和判断来确定自己的阅读书目,他们的愿望是想了解更多的文学现象,但他们实际选择的阅读书目却会比愿望中的数量少得多。文学读者的这种选择与文学史家相似,都是建基于认知的策略。人们面对浩瀚的文学世界,只选择一小部分来接触,并非意味着放弃全面把握认知对象的愿望,而是要同时实现两个目的:一是较少的认知投入;二是要了解更多。前者是量力而行,后者是靠近认知目的。那么,怎样才能实现看起来相互矛盾的两个目的呢?其基本思路就是企望以“较少”代表“许多”。文学史家和批评家所提供的所谓经典不论恰当和不恰当,其核心标准就是这些作家作品的“代表性”,进而通过这些“代表”实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目的。就文学而言,经典与代表作的所指界限并不清楚,而且经典给人们带来的歧义更多,所以直接使用“代表作家”、“代表作”比使用“经典作家”、“经典作品”此类命名让我们觉得更加贴切。“代表”究竟意味着什么?通常可能会认为它所代表的是某个类型、某个时代、某种风格等等,而这种认识至少是有严重缺陷的,因为这与我们的认知需要构成了紧张的关系,这种紧张一方面表现为不被认知者的需要所选择的“经典”,将进入休眠状态,意义将被尘封,无法展开它的世界;另一方面,当人们面对离开自己认知需要的“经典”时,就会产生被强加、被压迫的感觉,就会采取悬置、遗弃或不承认的态度,人们对过去的经典提出的异议或否定大多与这种情况密切相关,也许可以说,任何神圣化的东西,在今天都是不合时宜的。因而,所谓“代表”应该是同时代表着文学的认知对象和认知需要,它不代表着某一或某些认知对象,就不配做代表,不代表人们认知需要,经典就毫无意义,也就无所谓经典不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经典,就是“读者认知需要的代表”。历史上经典的选择和确认首先发生在人类的教育过程中这一反复出现的事实,同样证明着经典与人们的认知需要的紧密关联性。人们的认知能力或者认知可能性虽然也会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进程而放大,但相对于人类认知对象的扩容,前者应该说是相对稳定的。在这样的前提下,认知对象的总量越大,就越需要经典,需要代表,相反,经典的重要性和代表视野也会相对减弱。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文学史离我们越是久远,被关注的作品占当时作品总量的比例越大,越是接近于我们所在的时代,被关注的作品占当时作品总量的比例越小。这就告诉我们,越是作品总量相对少的时代,“经典”的必要性就会降低,越是作品总量相对多的时代,越是需要选择,由于经典不过是纷纭复杂的文学现象的“代表”,所以就更加需要“经典”。在苏格拉底时代,德谟克利特可以通晓哲学、物理、数学、天文、逻辑、心理、动植物、医学、摄生、社会伦理、政治、历史、诗歌、音乐、绘画、语言、农耕及军事等诸多领域的知识,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不要说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或许连敢于问津这诸多学科的人也不复存在。曾经有一个在校本科生,在求解一道数学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请教了国内的几个教授还是没有解决,后来我知道并非是教授们水平低,而是他们每个人都只了解数学中很窄的一个领域。虽然文学的作品和知识总量增幅并不像数学和自然科学那么大,但历史地看,也已经翻了许多番。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想较为全面地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学都是难上加难的,更不要说是世界文学了。于是我们只有采取这样的认知策略:依靠“代表”,通过阅读代表作和代表作家来通向了解更多文学现象的目标。面对如此现实,我们能说现在是经典的黄昏吗,相反我们的时代倒像是经典的早晨,未来世界将更加需要经典。二我们需要经典的什么?经典不过是一种借喻,文学经典在事实上并非宗教的教义文本,教徒们心中只有一个他们共同的上帝的声音,读者则很不相同,读者心中的阅读期待来自于每个人,千差万别,文学经典只是读者认知策略中认知活动的有效对象而已。经典是读者认知需要的代表,那么读者究竟需要文学经典的什么呢?首先,文学经典是人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人们在生活的经历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疑问和困惑,这些疑问和困惑并非都是认识上的问题,还有价值认同、身份确证、理想的达成、生命的安顿等方面。对此确有多种途径在做着回答的努力,诸如哲学、伦理学、历史学、科学等,但因它们都是从某种人为的角度展开的,所以总会让读者感到捉襟见肘。相反,文学作为超越世界的世界,超越生活的生活,将会以其仿佛完整的人生模式,给读者提供着处境性和体验性的审视空间,来思考自己所遭遇的问题。尽管柏拉图曾经想象着在他的理想国家驱逐诗人,黑格尔预测艺术将会被哲学和宗教所取代,海德格尔慨叹在技术统治的文化工业时代艺术作品沦为“曾在之物”,丧失了它原有的生命和价值,德里达宣告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将走向死亡,但从文学的特点来说,它仍是使人实现人的自觉的最佳方式。即便是黑格尔也不得不承认:“人只有在认识他自己和他周围的事物时,才是符合他本身的存在规律而存在着。人必须认识到推动他和统治他的那些力量,而向他提供这种认识的就是形式符合实体内容的诗。”这就是说,人只有认识了自己,认识了自己的处境,“才是符合他本身的存在规律而存在着”,即符合人区别于非人的属性,而文学是展开人的这种价值的最好的形式。文学之所以是人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是因为文学是一个形象的世界,而不是抽象的命题,是给读者提供一种想象性的人生情境,让读者去自我经历、自我体验、自我提升,并在此过程中使人实现了人的独特属性。这是人的一种深沉的自我实现,其审美愉悦当是不言自明的。其次,文学经典能够帮助读者实现对世界的自由支配感。人去“认识”的目的决不会是认识本身,人之所以需要认识“他自己和他周围的事物”一定是试图来超越这一切,期待着以可能的方式来支配这一切。人在文学中所获得的审美愉悦,不仅仅是来自于对自我认识的把握,还表现在对自我实现的关怀,通过精神阅历实现对世界的介入并从中获得某种支配感。读者在文学经典中徜徉,必然伴随的是艺术沉思。H帕克曾经说:“艺术的精神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建设性的,另一是沉思性的,两者都可以移注到生活中去。”又说:“艺术的沉思精神,在应用于生活的时候,或许比艺术的建设精神更为重要。这并不是说,在两者之间可以划一条鲜明的界限,因为为了评判和欣赏起见,沉思总是要伴随创造而来,或继创造之后而来。不过,对于我们所不能控制的那一部分生活,我们的态度却必须是欣赏者的态度,而不是创作家的态度。我们无力干涉大部分生活,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它,并在想象中改变它,那时我们就可以像看待一件艺术品一样来看待它。”这就是说,审美沉思能够通过我们的想象介入生活,而这种介入实际上是自由地控制或支配生活,这时,我们的精神欲求会得到“绝对的满足”。为此,H帕克区别了同样面对生活时人们的两种不同态度,他说:“对于精通世故和自我中心的人来说,生活只是在包含骄傲、野心或激情的时候,才是有趣的,不然的话,它就无所谓好坏,因为这同他们无关。但是,对于有宗教意识的人和有审美意识的人来说,生活的任何部分都是有趣的,对前者来说,这是因为他们把某种超越物质界的完美归之于它,对于后者来说,这是因为他们给自己规定了一个无穷无尽的任务:自由地在想象中来欣赏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学会客观地和不从个人出发的观察生活以后,还必须悠闲地和善于感受地看待它,正像我们看待一件艺术作品一样,让不讲利害的感情好奇、怜悯、同情和惊奇有充分机会促成情绪的参加。”这里的意思很明确,如果我们不是以审美沉思的态度对待生活,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有时是桎梏,如果我们以审美沉思的态度面对生活,生活的全部就都是有趣的,就能够允许我们借助自由的想象来参与和支配,能够让我们的各种感情得到宣泄和陶冶。但我们不可以望文生义地把“艺术沉思”视为“思考”或“思索”,因为前者主要是借助个人性想象来实现,后者主要是借助概念、判断、推理来实现。它们基本是两回事。米兰昆德拉在一次讲演中曾引用了一句犹太谚语:“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在昆德拉看来,“人们愈思索,真理离他愈远。人们愈思索,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距离就愈远。”只有小说艺术才是“上帝笑声的回响。”因为“小说是个人发挥想象的乐园”。读者深知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虚构和想象的生活图景,读者与作品人物均无现实的功利关系,因而读者便有条件也有可能对作品所提供的生活情景进行二度想象和创造。无论是读者对小说意义的追问,还是对小说的二度创造都是读者独立沉思的结果,这种沉思使读者个人经历了一次从形象的生活情境中认识世界、把握世界、超越现实和驾驭现实的过程,于是读者体验到某种个人精神的提升,仿佛自己高大了许多,仿佛自己成为对象的主宰,成为审美体验中的“原创者”。用萨特的话说:“艺术创作的主要动机之一当然在于我们需要感到自己对于世界而言是本质性的。”在萨特看来,“人是万物借以显示自己的手段”,但却不是世界的“原创者”,人只有在艺术的世界里,只有通过“写作”,才能使自己成为“原创者”。这里,萨特比黑格尔更深刻。在实际的现象里,文学也真的不断地显示着人的这种原创性。文学并不是现实生活的复制,不是人性和人格的简单投影,而是对人和人生的一种超越。我们在文学史中看到的那些代表参性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比生活更真实、比生活更理想、比生活更集中的艺术现象,就是文学的超越性的具体事实。这一切都是人在沉思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无论在文学的创作还是文学鉴赏上,原创性显然是一种普遍的追求。在一般情况下,原创性是人们判断文学作品,也是判断鉴赏活动高下优劣的价值标准之一。人们在评价文学的审美活动时,无论是针对其思想意义还是艺术价值都要用原创性的尺度加以衡量。在这一过程中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才能成为“原创”的,人才能在这审美情境中暂时成为支配世界的“原创者”,才能使人自己仿佛成为“对于世界而言是本质性的”存在。这是人的本性和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是人应该表现出的勇于挑战世界,而不是像动物一味地顺应世界的本质,是人通过认识世界使自我得到新的生成,实现自我重塑的一次生命体验。读者在其中获得的审美感受就在于这种意识拓展和精神提升,进而实现对世界的自由支配感。第三,文学经典是迷惘者必要的向导。读者在阅读活动中通过艺术沉思所实现的自由支配感既是学习和领悟的结果,同时自由支配感溢出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人之所以“必须认识到推动他和统治他的那些力量”,“才是符合他本身的存在规律而存在着”,是因为人的本质表现为某种不断生成的过程,正所谓“人的存在先于本质”所表述的道理。人与非人的重要区别就是人会自觉地成长,自觉地不断塑造自己,而不是随波逐流。孔子所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