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月亮的梦魇.doc_第1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月亮的梦魇.doc_第2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月亮的梦魇.doc_第3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月亮的梦魇.doc_第4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月亮的梦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当代文学论文-月亮的梦魇关键词:张爱玲月亮意象摘要:为人津津乐道的月亮意象是张爱玲运用得最为成功的意象。张爱玲作品中的月亮既是家族、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也是女性世界失意的记录者。张爱玲的独到之处在于:赋予古老的月亮意象现代意味、现代品质以表现出苍凉循环而非进化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表现出与同代作家大为相异的价值判断。其中充满了艺术张力,达到了多数同代作家没有达到的深度,因而使作品获得了独特的文学及美学价值。一般来讲,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与作者或者人物内在情感、心理的融合。作家在对物象进行描写中,往往暗含了自我的主观感受和审美趣味,或者渗透着作品中人物的心理体验。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有许多典型意象,其中月亮意象最为文人所津津乐道。因为“在中国文化里,月亮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同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原始文化内容。朗朗明月从古至今一路流转了中国广阔的心灵空间,它凝聚着我们古老民族的生命感情和审美感情,成为高悬于天际的文化原型”1。在张爱玲作品中,月亮这一意象出现次数是较多的。月亮常常被她用来写景抒情,刻画人物,揭示心理,并寄托对人生的哲理性认识。可以说,张爱玲笔下的月亮,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的月亮意象既有继承,更有创新,因而使作品获得了独特的文学及美学价值。一、月亮是沧桑变幻的见证者在张爱玲的小说里,月亮是人世间悲欢离合、兴衰更替的历史见证。人生短暂,月亮永恒,她永远静思默察,不动声色地冷眼旁观,阅尽人间的悲欢离合。作者以月亮的年年相似恒久不变对比世事无常人生短暂,使人油然而生感伤之情。(一)目睹家庭兴衰张爱玲在金锁记中,以月亮描写作为文章开端、结尾,意蕴丰富,令人感慨万千:“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作者借助月亮在升起和降落,过去和现在的时光流走岁月更换中,表现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对人生的了悟、对命运的揭示、对生命的哲思。是的,年轻人想象和老年人回忆中的月亮是不同的,其实人世间变的只是新人换旧人,而悲欢离合依旧,月光依旧。在亘古常新的同一轮月亮的照耀下,人间的悲喜剧一直在上演也一直会不断地上演下去。该文中的月亮首尾呼应,在强调了悲剧的深刻性和一贯性的同时,也表现了人物升沉起伏的命运交替及作者对人情世态的理性思考。如果说月亮在金锁记中目睹了家族的变迁,那么在五四遗事中,月亮则见证了罗先生思想由新到旧的回归过程,即由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倡导者成为一夫多妻制度的实践者。罗先生愿望和结果的强烈反差,蕴含着作者的讽刺与智慧。的确,现实社会中人们的一切都在变,从容颜体态到思想意识,而其中最让人不能接受的却不能不接受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即当初美好的理想往往会在坚冷的现实中碰破了头。只有那饱经风霜的明月,在静静俯视着在不可理喻的现实中沉浮挣扎的芸芸众生,记录着世事无常的命运变幻。而在沉香屑第一炉香里,“乔琪趁着月光来,也趁着月光走”,月亮见证了乔琪与薇龙的第一次幽会,也见证了乔琪与睨儿的偷情。可以说,薇龙自得其乐背后的虚妄可怜悲痛欲绝,乔琪公子哥式的轻佻浅薄二三其德,睨儿的胆大妄为自行其是都逃不过月亮的审视总之,张爱玲作品中的月光看到更多的是大家族的兴衰与纷争,欲望与无奈。她写月亮,无论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还是浓墨重彩,精雕细琢,都将人物和故事的悲剧性及深刻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浸透了浓重的苍凉情绪,月亮意象也因此获得了永久的艺术生命力。(二)体察风俗民情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月亮不仅经常出现在中国文人墨客的诗文中,借以表现对永恒的思索对意趣的参悟对人生的喟叹,而且频繁出现在寻常百姓的生活里,无论是情人的幽会,夫妻的团圆,还是百姓的节日,月亮都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难能可贵的是,张爱玲作品中的月亮,对这些方面都进行了艺术化的表现。尤其是她对月亮下风俗民情的展示,成为了作品的又一亮点,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处境和心境,尤其是对表现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金锁记中,作者对变态的七巧做了这样描写:她不让儿子陪伴新婚的妻子芝寿,而是让儿子陪她整宿抽大烟。更令人难堪的是,她在打听儿子的隐私后又公之于众。所以,芝寿强烈地感到这个家庭“婆婆不像个婆婆”“丈夫不像个丈夫”,她痛苦不堪,只想一死了之。为了表现芝寿的痛楚,七巧的变态,作者借着月光,对芝寿新房作了细致的描写,从中不仅表现出浓重的风俗民情与时代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月光和新房中摆设的细致描绘,一方面人物悲惨处境得以艺术化的呈现,另一方面又深刻地刻画了人物绝望的心理,其中充满了艺术的张力:窗外还是那使人汗毛凛凛的反常的明月漆黑的天上一个灼灼的小而白的太阳。屋里看得分明那玫瑰紫绣花椅披桌布,大红平金五凤齐飞的围屏,水红软缎对联,绣着盘花篆字。梳妆台上红绿丝网络着银粉缸、银漱盂、银花瓶,里面满满盛着喜果,帐檐上垂下五彩攒金绕绒花球,花盆,如意,粽子,下面滴溜溜坠着指头大的琉璃珠和尺来长的桃红穗子。显然,新房的主色调是红色,而红色是有其象征意义的。正如黑格尔所说:“颜色本身并不具有什么性质,能把它联系到它所代表的意义,即国籍。”2的确,不同国籍的人对颜色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并赋予其不同的象征意义,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华民族之所以对红色情有独钟,是因为红色与生命、喜庆、热烈、热闹等意义相关。中国人喜欢热闹渴望长寿,红色恰好能表达这种心理诉求,也能体现中国人追求喜庆红火生活的普遍愿望,所以红色成为华夏民族最为喜爱也是运用得最为广泛的颜色,更成为体现中华民族特有风俗的色彩。一般来讲,中国人无论是庆新年、办生日还是贺新婚,布置环境的主色调都用红色。而张爱玲对芝寿新房色彩的描写正典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和传统习俗。至于这段描写中的“凤凰”、“围屏”、“篆字”、“花瓶”、“如意”、“粽子”等物体,也都是中华民族婚姻文化中典型的吉祥物,甚至成为表现中国人追求幸福的典型符号,从中反映出中华民族追求吉祥如意,平平安安,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但是,令人深思令人不安的是,窗外映照着这一切的月亮不是“花好月圆”的象征团圆的月亮,也不是“人约黄昏后”的温馨的月亮,而是“使人汗毛凛凛的反常的明月”,是使人恐怖的月亮,这月亮与象征幸福美满的体现民俗特点的色彩及物体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样描写,不仅在深层结构中充满了反讽,而且也强化了作品中人物的痛苦与绝望的心理。二、月亮是女性世界失意的记录者月,自从“嫦娥奔月”后常常是孤独失意的象征,在历代中国人潜意识中留下印记,常反映着女性世界的失意与忧伤。从唐诗宋词到现代作品,月亮这一意象完成了一次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应该说,张爱玲的作品在对月亮的书写上都脱胎于古典,继承了前人借月描写女性苦痛命运的传统,抒情色彩浓厚。在其作品中,月亮意象的使用,不仅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画面感,而且传达出人物尤其是女性特定的心理状态,这无疑对描写女性命运遭际,刻画人物性格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使作品产生了永久的艺术魅力。如果说萧红描画月亮主要是借以表现下层劳动妇女的痛苦凄凉心境;而张爱玲则凭借月亮,多是寄托对败落封建家族中女性悲惨遭遇的同情,尤为可贵的是她赋予了月亮现代内涵,令月亮有了“疯狂”这一开创性的隐喻义。(一)表现凄凉悲惨的人物心境在中国文学传统中,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一就是反映女性世界的失意与忧伤,这也经常出现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在金锁记中,长安所出生的家庭,尤其是有七巧这样的母亲,就注定了她悲剧的命运。在她决定退学后,张爱玲采用了缺月意象渲染她的悲哀心理:窗格子里,月亮从云里出来了。墨灰的天,几点疏星,模糊的缺月,像石印的图画,下面白云蒸腾,树顶上透出街灯淡淡的圆光。这是长安眼里的月亮,其实这缺月就是长安生活环境、前途命运的象征。这灰暗景物背景下的缺月,不仅是长安缺少光明与温暖的家庭环境的隐喻,也是她黑暗前途的写照,更是她暗淡、失望、悲哀与凄凉心境的外化。是的,失去友情、师生情,又缺少亲情、爱情的少女,就像这缺月一样残缺不圆满。在倾城之恋中,作者写离婚后的白流苏被娘家人赶出家门,只为了经济上的安全,成为“绝大多数人中的一个”。如叔本华所言“绝大多数人的一生也只是一个为着这生存本身的不断斗争,并且明知最后还是要在这斗争中失败”3。白流苏明知范柳原并不可靠,但为了生存,还是不得不和范柳原展开了恋爱的游戏,所以她对人生的悲凉有着切肤的体验。作品中有三次关于月光的描写,作者借冰冷的月亮既营造出苍凉的意境,更增添了人物的孤独凄凉之感:“泪眼中的月亮大而模糊,银色的有着绿的光楞。”“这毒辣的人,他爱她,然而他待她也不过如此她不由得心寒,拔转身走到梳妆台前。十一月尾的纤月,仅仅是一钩白色,像玻璃窗上的霜花。然而海上毕竟有点月意,映到窗子里来,那薄薄的光就照亮了镜子。”“风停了下来,像三条灰色的龙,蟠在墙头,月光中闪着银鳞。她仿佛做梦似的,又回到了墙根下,迎面来了柳原。”这三段文字中的月光,在处于恋爱中的流苏眼中,却不复柔和不复温馨,与一般处于恋爱中人眼中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优美月色截然不同。这是因为流苏并未找到真爱。婚姻对于流苏而言,正如范柳原所说的,她的“婚姻就是长期卖淫”,话虽刻薄却道出实情。弗洛伊德在1908年就说过:“大多数的婚姻的结局是精神上的失望和生理上的剥夺。”又说:“要消受得起婚姻的折磨,一个女子必须特别健康才行。”4白流苏也同样并不比这大多数人幸运,也许比他们更不幸。为了突出她的不幸,作者还用了绿、银、白等冷色调烘托出悲凉的气氛,并用“霜花”这冰冷寒凉的词汇,使流苏冰冷的感觉物化,此外作者还用了“模糊”的月亮暗示她人生前景的暗淡。显然,作者对模糊冰冷月亮的几次精心描绘,既强化了孤寂凄凉的流苏在感情及命运上无所把握无可依托的身世之感,又在这月光中蕴藏了无限苍凉的意味。此外,在牛中,张爱玲在写到禄兴被牛顶死后,就以“黄黄的月亮”映衬禄兴娘子悲剧命运,突显了人物内心的悲哀,并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二)突显恐怖疯狂的变态人格与前人相比,张爱玲笔下的月亮表现的内容更丰富饱满,也更个人化了。同是写月,因为少年时痛楚的记忆,她笔下的月亮就少了前人的温馨与浪漫,而多了一些悲凉与哀情。尤其可贵的是,她不仅令月亮意象有了开创性的隐喻义恐怖疯狂,而且拓宽和深化了月亮意象的表现领域。在这一点上张爱玲尤为令人称道,她对月亮意象的运用,使其小说更具有了独创性与新颖性,并使其更具有了现代品质。在张爱玲的创作中,小说也成为了“最充分地反映了这种个人主义的、富于革新性的重定方向的文学形式”5。可以说,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月亮描写,最具有现代意义,也最能体现张爱玲运用这一意象的个人化特色月亮最典型地体现了恐怖疯狂的含义。七巧为了金钱,为了生存,赶走了季泽这个她生命中最爱的男人,因爱欲得不到满足导致心理变态,所以她妒忌儿媳妇芝寿,并达到了令人恐怖的疯狂程度。正如叔本华所言:“这个世界只是地狱在这里,人类既是被折磨者,同时又是折磨别人的魔鬼。”6的确,七巧既是被折磨者,同时又是折磨别人的魔鬼。为了表现七巧人性的坍塌、母性的丧失、人格的扭曲变态,作者以狰狞可怖的月亮进行象征,同时也渲染烘托出阴森的气氛:隔着玻璃窗望出去,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一点,一点,月亮缓缓地从云里出来了,黑云底下透出一线炯炯的光,是面具底下的眼睛。天是无底洞的深青色。这时的七巧言谈举止已不像个母亲,她将脚搁在儿子的肩膀上踢着他的脖子,与儿子讨论东邻西舍甚至儿子的隐私。显然,她已变成一个“施虐癖”者。因为“施虐癖者大都会要求并能够使得一个人受苦难的折磨,他极尽所能地迫使对方泄露自己的隐私”7。七巧就是如此,她打听儿子的隐私,折磨儿媳,伟大的母性完全代之以低俗与丑恶,她带给人不寒而栗的感觉,正与窗外诡异恐怖的月亮相契合。芝寿生活在“丈夫不像个丈夫,婆婆也不像个婆婆”的疯狂世界中,她眼中的月亮自然毫无温情,充满杀机,令人胆战心寒:“今天晚上的月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