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议“文本”.doc_第1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议“文本”.doc_第2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议“文本”.doc_第3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议“文本”.doc_第4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议“文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当代文学论文-议“文本”摘要:本文在借鉴中西方文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文本的观念、文本的发展、文本的形态、文本的结构等内容展开论述。关键词:文本;“文”;“道”;元文本;次生文本;超文本“本文”是西方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1920世纪西方学者极其重视的研究领域。结构主义和“新批评”的理论家都把文本当作是最基本的范畴。文本的作用和意义被抬到很高的地位。与此同时,一门系统研究文本的学科“文本理论”也出现了。在1964年哈特曼(D.Hartman)就已经提出了“文本语言”的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L.Althusser)首创了“文本模式”,他认为“文本的意义取决于阅读”,甚至历史的书写也只不过是分析和解读的“文本生产”。在20实际70年代,文本科学的第一批著作就已经面世了。文本科学的目的是研究各类文本中有关的理论的、描述的、和运用的方式。当今世界上倡导“文本科学”最有力的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梵迪克(TDanDijk),1985年他出版了话语分析手册。梵迪克解释道:“文本科学本身并不等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等,而是研究在一切科学中被观察的通讯结实程序、语境和文本结构,因此本文科学即跨学科科学。”在我国,文与本的观念产生得很早,像“言”与“意”的区分可以追溯到老庄,“文”与“质”的确立可以追溯到论语,南北朝有文心雕龙的“天文”“地文”“人文”之说。但近代那段时期,我国的文本理论没有大的进步,也没有什么理论上的突破。进入21世纪,文本和超文本一道,又被提到了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和的前沿。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前代和当代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中国和西方的文本研究成果,理清文本的概念、文本的发展、文本的形态、文本的结构等内容。1观念“文本”(text)在英语中是原文、正文的意思,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这一词源自拉丁文的“texere”,本义是“联结,编织”,的意思,一方面,它有编织等物理的运动;另一方面它又有重建的概念。并由此衍生出了“建构,制造”等意义。因此可以说文本是由文字编结制造而成的。文本既是言语的运做,又是固定在承载物上的语言符号。在中国,文本的观念产生得非常早,有了文本就有了文本观念。但是,作为文本理论的提法却一直不明确。与此理论最接近的是中国的“文”。“文”字在中国最早见与甲骨文和金文,用于祭祀或者是帝王的谥号,“文”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这是我国先民对符号无知的一种反映。“文”所反映出来的内容大多是对神明天地的神奇现象的一种模仿。此时的文本的观念认为文本是神秘的,是有威力的,可以沟通天地人。在周易系辞上有说:“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就认为文辞有鼓动天下万物运动和变化的神奇力量。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在引用了这句话以后也说:“辞所以能鼓动天下者,乃道之文也。”刘勰在这里的解释已经比较清醒地看待文本了,把原来的所有文本都具有“鼓动天下”的功能归结为一部分有道之文本所具有的功能,也就是说,那些诸如道德规范,礼仪典章,音乐,舞蹈,图画等等有作用价值之作,都可以划分到“文”的范畴,这也符合了中国“文”的大文本之说。古希腊的“摹仿说”与我国的“文”之说比较一致。早在柏拉图的“理式”说中就有提到文本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现实世界是对理式的模仿。亚里士多德等人也认为,语言(文)可以描述,表现和反映客观世界。虽然“摹仿说”没有把文辞看得那么神秘,有威力,文本的世界和人们体验的经验世界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摹仿说”的影响却一直延续到后来。2发展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的文本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首先是俄国的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拉开了20世纪文本主义的大幕。俄国形式主义(RussiaFormlism)兴起于1914年。它的代表人物之一什克洛夫斯基就认为,文本分为两种,第一是它的实用形态,第二是它的文学内容诗歌形态。实用语言是透明的,它直指语言之外的行动,比如“把笔拿过来”或“吃饭!”。而诗歌语言的特点在于能使读者感知词语本身,模糊了人们对语言的认识而去体会感知过程,产生新的语言外的意义,而不是直接把语言作为传达意义的媒介。俄国形式主义不仅区分了文本,也颠覆了文本的原有含义,彻底消除了语言本身单个的思想意义。文本作为一个整体的自身开始受到关注。这种关系我们可以用文本和作品的关系来说明。文本相当于形式主义的文学内容而作品则相当于形式主义认为的实用形态,作品是一个完整的客体,它可以计算,比如它所占有的空间的大小,体积等;而文本则存在于语言当中,它保持着与语言相通的关系:它通过一种语言而完成自身的存在。它需要人们通过阅读作品而产生这种对文本感知,生成在作品及作品之外的意义。新批评最初兴起于英国,20世纪30-50年代在美国盛极一时,因此也被称为“英美新批评”。在学术界有一个比较普遍的说法,认为英美新批评曾受到俄国形式主义的强烈影响。“新批评”(TheNewCriticism)作为一种形式主义文论流派,对于文本的重视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有些理论家甚至建议把“新批评”改称“文本批评”(textualcriticism)。新批评派认为文本是独立存在的客体,它本身就是一切批评活动的根本目的,这就是所谓的“本体论批评”(centripetalcriticism)。在兰塞姆(JohnCroweRansom)所提出的“本体论”(ontology)中,说文学作品除了能表现世界本质的具体存在之外,更强调文学作品是独立于作者和读者的经验和意识之外的存在,文本就是“本体”。“新批评”还提出了“细读”(closereading)的概念,要求人们把文本本身当作一个存在,通过对语言的细读分析,来完成文本的存在。这样文本就成为了一个和其他任何物质存在一样的客体。继“新批评”之后的文本主义再发展,就有了“作者死了”的说法,宣称在文本之外无物存在。理论家们倾向于把一切都看成是文本,文本是一切,文本自我完成构成自身的意义。因为不再把文本看作是反映现实与承载真实性的工具,所以“一切事物都是文本”。当人们说到世界的时候,世界就是一个文本。可是另外一个方面,又没有任何文本是可以宣称自己就是客观现实的对应物,这就是20世纪文本主义所发现的理论。3形态我认为在历史上的文本先后出现了四种最主要的形态,分别是:“元文本”(metatext)、“文本”(text超文本是最新的文本形态)、“次生文本”(secondarytext)、“超文本”(hypeitext)。文本形态的最初阶段就是“原文本”时期。最早的人类社会只有口头语言没有书面语言,“元文本”时期,也就是话语文本时期。这个时期的“文”的含义十分广泛。此时的人类,处于原始的时期,干什么都是全身心的投入集体劳动,没有坐着“说”的习惯,他们一般边劳动边歌唱,正如乐记中“乐”的本义:“乐”原本就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一切的文艺创作,都经过人们的头脑,创作出来的“文本”也保存于人体之内,并以人类自身作为媒介,用声音语言,用表情,用肢体动作等口耳相传。这种文本是直接依附在人类的生命活动上的,而且,符号自身的意义在只存在于当时的语境之中。比“乐”稍晚些,人类中出现了“说”的文本。这便是神话和传说,与“乐”比起来,这是可以坐下来“说”的艺术。在神话和传说中没有了音乐和舞蹈,少了一些生命力,但是却更为理性。就文本形态而言,从一群人的集体创作到少数或单个人的创作,是一种进步。这大概也是文本发展的必然。文字的出现,中断了上古口头形态“元文本”自身的发展,集体创作也慢慢让位给了个人创作。“作者”观念开始出现。在孔子编订的诗中还没见作者,到了屈原的离骚,则首次肯定了“作者”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也认为是屈原开创了这种“个人创作集体传播大众接受”的模式。创作者和接受者的完全分开,他们中间出现了一个中间层面,这就是文字符号及其承载物,这个承载物就是“文本”。最初的“文本”记录在龟壳上、金器上、石鼓上、简牍上,文字与承载它的物品是分不开的,同样,文字的意义也与承载物分不开。比如,金器用来祭祀,金器上的文字写的就是祭文。直到承载物的价值降低,文字大量被民间使用,真正意义上的文本才算形成。次生文本是“文本”之后的又一种主要形态。什么是“次生文本”?什么又是文本的“次生”?文学理论的作者格雷特汉姆(D.CGreetham)认为,所谓文本的“次生”,实际上就是指文本的发行和复制问题。笔者认为,次生文本是以“复制后”的文本为主的文本。出现在中国是印刷术发明以后;在西方,它则是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产物。文本取代了元文本,是以民族或者国家的规范为界限的。但是到了次生文本的时代,规范界限变成了国际的,此时决定文本形态最主要的方面变成了:1.国际标准的形成;2.大众传媒的出现,改变了文本的形态,让传播的速度更快,涵盖的面更大。并且这让文本的次生能力迅速增强,以至于次生文本就此在文本中占据了主导形态。这两大方面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本阶段的两个标志。当时我国尚处在封建帝国统治下,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标准已基本形成形成,话语权力也确立了。我国就处在这种话语控制之下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尼尔森(T.H.elson)在1965年提出“超文本”的概念,关于超文本的定义,有代表性的包括:1.超文本是“非线性性(no-sequential)书写”。2.超文本是由信息结点和表示结点见相关性的链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逻辑结构和语义的网络。前者是把超文本看作在电脑网络中发展起来的新的文本形态,后者是把超文本看作是网络自身。笔者认为,超文本可以定义为“依靠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所创作和传输的可共享用文本。”与经典的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文本的最大的不同是,它依靠“链接”,可以让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入系统并开始文本创作或者文本阅读。并且,传统文本都是用线性时间加以组织的,阅读时,必须按照一页一页的顺序向后阅读。而超文本是一个网状结构,阅读时不必象读一般文章那样按照顺序阅读,可以根据需要,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有关的图象影象信息。简单的说,超文本的信息结点储存了多媒体的任何信息,包括图形、图象、音频、视频、动画和程序,用户都可以随意查询使用。超文本是全面存在的,是最大范围的文本,扩大了原来意义上的单一文本。话说回来,在经过了书写时代,印刷时代,而进入了电子时代以后,人类已经在电脑网络上逐渐把文本连成了超文本,这是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由人类创造的全球性的最大的文本。借由网络的存在,实现了人类一直追求的及时传输及时沟通的梦想,而超文本就是巨有这样特性的,也是唯一具有这样特性的唯一的文本。4结构古希腊,黑格尔认为:一件艺术品,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才是内含的意义。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到汉朝,儒家主张“道德(充实)文本”和道家的“虚空文本”构成了我国文本二层次说的主体。“道德文本”后来演变成为“文以载道”,“文”与“道”之分更加明显。“文以载道”说以孔子的影响最大。论语宪问中有云:“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孔子认为道德是最重要的,它是一切“文”的基础。在“文”与“质”的关系上,孔子明确宣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乐记有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文艺本体历来是要被超越的。换句话说。对于文本而言,被超越了文本的物质存在的才是真正的文本。中国古代的文献中“言”指的是言辞、论说、著述等,所谓的“意”,指的是思想、深意等。这里的“言”就是狭隘的文本,也就是以语言为主体的文本。早在春秋,就有关于“言”与“意”之争。三国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就有明确的说出文本含有“言”、“象”、“意”三个层面,人们首先接触的是“言”,其次窥“象”,最后才能意会到象外之“意”,这对后世影响很大。陆机在文赋中批评文学创作时出现了“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他也注意到了文本的这三个层面。到了刘勰的文心雕龙,更是清楚地区分了“天文”、“地文”和“人文”。也就是说,刘勰同样认识到了文本间层次的存在。在西方,最值得借鉴的是波兰现象学家罗曼英伽登的见解。他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将文学作品的构成分为五个层次:1.声音层面,它是由字音和高一级语音组合而成的;2.意义层面,由语言组成的词或者句;3.世界层面,它们共同规定着意义系统的指向;4.观点层面。在这样的四个层次之上,文学作品还会出现第五个层面,这就是他所说的“形而上的性质”。就是被中国古人称为的“境外之境”、“意外之意”、“味外之味”。本章就文本的观念,文本的理论发展,文本的形态和文本结构展开了论述。这里我还想有个进一步追问,文本指向哪里?按照传统的理解,文本指向的是理式,指向的是客观存在,指向它的所指,超验所指,人们通过文学和艺术手段表达着各样指向的文本。从启蒙主义到文艺复兴,文本从原来的“平面化”到“抽象化”及如今的的超文本的丰富多彩,那以后呢,文本还应该会有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今天文化发展的多源化显然是要为文本的继续发展开拓空间的。注释:text在国外的学术著作中经常被翻译为“本文”,而在我国大多翻译为“文本”,在这里为了避免产生分歧和歧异,文中一律称为“文本”。梵迪克,1980,16。转引自李幼燕理论符号学导论第36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第227-22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D.CGreetham:TheoriesoftheText.11.OxfordUniv.Press1999NewYork:AssociationofComputingMachinery,1965.84-100。尼尔森的超文本和超媒体两个新词首次出现在“AFileStruc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