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论现代文学作家传记中的“隐讳”.doc_第1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论现代文学作家传记中的“隐讳”.doc_第2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论现代文学作家传记中的“隐讳”.doc_第3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论现代文学作家传记中的“隐讳”.doc_第4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论现代文学作家传记中的“隐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当代文学论文-论现代文学作家传记中的“隐讳”【内容提要】在现代文学作家传记中存在着“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隐讳”传统。由于政治因素、社会伦理道德观、个人主观偏见等的影响,传记作家会受到来自主、客观各个方面的束缚和限制,不能按照事物本来面貌如实直书,一味美化传主,把传记写成了歌功颂德的人工纪念碑。中国当代传记文学要想在21世纪获得质的飞跃,必须突破传统隐讳思想的藩篱,树立现代传记观,把笔触伸入传主灵魂世界的深处,表现出真实而复杂的人性。一胡适曾在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序中说:“传记最重要的条件是纪实传真,而我们中国的文人却最缺乏说老实话的习惯。对于政治有忌讳,对于时人有忌讳,对于死者本人也有忌讳。圣人作史,尚且有什么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谬例,何况后代的谀墓小儒呢!故几千年的传记文章,不失于谀颂,便失于诋诬,同为忌讳,同是不能纪实传信。”他认为传记文学要想写得好,必须没有忌讳;忌讳太多,顾虑太多,就没有办法写出可靠、生动的传记。“中国的传记文学,因为有了忌讳,就有许多话不敢说,许多材料不敢用,不敢赤裸裸的写一个人,写一个伟大人物,写一个值得做传记的人物。”传记文学中存在的源远流长的隐讳传统使传记文学偏离了历史真实性的轨道,严重影响了当代传记文学的发展。沙汀传的作者吴福辉说“传记面对逝去的一切人、事。应当尊重历史,言之凿凿。但是逝者如斯夫,尽管是已经流逝的史迹,它仍然处于永久的变动之中。传记并非绝然建筑在对象物的凝固不动上面的。多少年来我们已经不习惯诉说一个鲜活的人,表面是要盖棺论定(即凝固),或许正想随心所欲地打扮历史。当然,现在多半又鉴于传主及传主的同辈人俱在,怕受多方的掣肘,为尊者讳,而不易发表创见。在中国这样一种人文环境下,发表纪实性文字,说不定半空里会落下什么责难、挑剔,要说写一本见血见肉的传记,谈何容易!”田本相在曹禺传?后记中也说:“本来,我国有着历史久远的史传文学传统,但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史传文学却愈来愈不发达。近几年有所发展,但有形的或无形的禁忌和框框还是太多了。即使在材料很少的情况下,写什么,怎么写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会遇到麻烦。我和一些传记文学作者私下交换意见,几乎都遇到程度不同、大小不等的麻烦和苦恼,主要是传记文学的观念不够开放。我自己虽力求摆脱困扰,但写起来也难免缩手缩脚。”在现代文学作家传记写作过程中,由于主、客观环境的影响,传记作家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有形无形的压力和束缚,不能按照事物本来面貌如实直书,导致传记文学中隐讳现象的产生。政治因素是传记文学中“隐讳”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影响了传记文学的客观性。中国古代史学历来有“书法不隐”的“实录”传统。班固称赞司马迁:“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刘知几说:“盖明镜之照物也,妍媸必露,不以毛嫱之面或有疵瑕,而寝其鉴也;虚空之传响也,清浊必闻,不以绵驹之歌时有误曲,而辍其应也。夫史官执简,宜类于斯。苟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斯为实录。”司马迁因为在史记中敢于揭露现实,不为统治阶级避讳,对历史采取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而被称为良史。孔子认为“秉笔直书”、“书法不隐”是一个优秀历史学家应该具备的品格,他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但是另一方面孔子自己在写春秋时又使用“春秋笔法”,主张为统治阶级避讳,“观夫子修春秋也,多为贤者讳,狄实灭卫,因桓耻而不书;河阳召王,成文美而称狩”。刘勰说“若乃尊贤隐讳,固尼父之圣旨,盖纤瑕不能玷瑾瑜也;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农夫见莠,其必锄也。若斯之科,亦万代一准焉。”对于统治者或者圣贤的缺点要有所隐讳,就像农夫看见野草要把它锄掉一样,这是世代必须遵守的原则。孔子的“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形成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隐讳”文化,导致了传记文学中“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传统。美化统治阶级,为统治者避讳作为一种伦理道德原则,成为后代史家必须遵守的教条。一方面要求秉笔直书,另一方面又要求为统治阶级隐讳,形成中国古代史学的悖论,困扰了一代又一代史学家。中国古代正史传记具有浓郁的经学倾向,章学诚说“六经皆史也”,所有的学问都是用来“载道”的。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传统传记也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和明确的“经世致用”目的,成为传播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封建统治阶级历来重视对史传写作的控制,入传的人物受到严格限制,评价人物的尺度也以统治阶级的好恶为标准。到了隋唐,严禁私人修史写传,史官制度发展为史馆制度,在史馆制度下,史官只能秉承统治阶级意志写作,完全丧失了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于是传记中的“隐讳”现象也更加严重。刘知几指出:“国家事无大小,苟涉嫌疑,动称耻讳,厚污来世”,但是他又承认这种现象有其合理性,符合儒家伦理道德,“夫臣子所书,君父是党,虽事乖正直,而理合名教”。这种为传主隐讳,不惜因隐讳而模糊篡改、歪曲历史事实的传统,违背了传记真实性的原则,对中国传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在近20年的现代文学作家传记写作中,为传主“避讳”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朱自清去清华大学任教,陈孝全的朱自清传上说是:“俞平伯介绍他到清华大学任教授”。但俞平伯只是朱自清的北大同学,他自己都进不了清华,又怎么能够推荐比他低一级的同学进清华呢?朱自清在给胡适的信中说是胡适推荐自己进的清华大学,朱自清传之所以要回避胡适推荐的事实,实际上是因为政治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对历史真相的歪曲,是一种有意或无意识的回避。陆耀东在写冯至传的时候,则对传主抗日期间在国民党组织部长朱家骅的要求下可能加入过国民党一事直言不讳,“姚先生(冯至夫人)并未说明冯是否答应加入国民党。我以为有可能,而且可以理解,于冯至也无损”。为了生存必需的经济条件和人身安全,这种选择在当时的战争背景下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合乎人情的。传记作家敢于直言,不为贤者讳,和时代的进步与社会政治气氛的宽松是分不开的。又比如郭沫若和政治的关系,已出版的几本郭沫若传揭示得都不够充分。郭沫若在中国文化学术界取得的崇高地位除了他自身的原因外,与政治因素的推动也是密不可分的。吴奚如说:“1938年中共中央根据周恩来的建议作出决定:以郭沫若为鲁迅的继承人、中国文化界的领袖,并由全国各地党组织向党内外传达,以奠定郭沫若的文化界领袖的地位。”11如果说政治权力在利用郭沫若的话,那么郭沫若也自愿做了政党的工具和传声筒,和前期张扬个性、崇尚自我的郭沫若相比,后期郭沫若的主体性严重失落了,没有能始终如一地保持一个知识分子的自由立场和独立品格。正是这种随波逐流的性格,使他在“文革”期间写出“亲爱的江青同志,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12这样的丧失审美趣味的政治打油诗。但是大多数郭沫若传没有对郭沫若的精神气质与时代背景的互动以及他心理世界的发展变化进行深入挖掘,因为郭沫若的社会地位而人为美化传主形象,一味歌功颂德显然是不利于认识郭沫若的真实面貌和社会价值的。还有一些现代文学作家传记对传主在“文革”期间的表现讳莫如深,一笔带过,对知识分子丧失自我意志的深层原因缺乏分析和批判,如田本相的曹禺传。作为国统区来的作家,曹禺建国后最早真诚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严厉的反省和自我批评,1950年在文艺报第3期发表我对今后创作的初步认识,说要把“自己的作品在工农兵方向的X光线中照一照”,挖去“创作思想的脓疮”,对自己过去的创作基本上否定了。这既与他的胆小、谨慎的性格有关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他只能做出那样的选择。建国后的曹禺在对政治的妥协、顺从中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与主体意识,导致创作力的枯竭。作为“早衰的名家”,曹禺的命运不仅是一种个人命运而且是一种集体文化现象,是建国后许多知名作家的共同命运。如郭沫若、冰心、巴金、茅盾、老舍、沙汀等等,建国以后,他们的艺术生命都有一个从繁盛到枯萎的过程。“文革”期间文化的一元化、意识形态的严格控制使作家的主体意识、自由意志受到泯灭和压抑,他们的思想与创作空间越来越少。为了保持自我意志、自我尊严和精神独立,有些作家干脆选择放弃文学创作,比如沈从文在后半生放弃了心爱的文学创作而致力于古代文物与服饰的研究,同样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现代文学作家传记对此都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分析,长期政治意识形态对思想的束缚,使传记作家缺少一种社会分析和社会批判的能力。如果在写现代文学作家传记时,传记作家缺乏主体意识和批判意识,对传主在“文革”中的表现一味隐讳,就无法揭示出他们真实的性格,也揭示不出那个特殊时代对人性的戕害与扭曲,反映不出真实的时代背景,不利于对人性的揭示和对历史、社会的反思,这样的传记不但违背了历史真实性的原则,而且缺少历史认识的深度。陆耀东的冯至传则写出传主“文革”期间的“两难”心理,并对传主当时的创作进行否定,认为一无是处,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有利于客观评价人物和真实认识历史。二除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与干预外,伦理道德的禁忌也是传记中产生“隐讳”现象的主要原因。古希腊传记家普鲁塔克在卢古鲁斯传中说:“当画家在画一个非常美丽可爱的形象时,如果这个形象有某个细小的缺点,我们要求画家既不要完全漏掉它,也不要表现得太精确,因为在后一种情况下,形象会变得不美,而在第一种情况下,形象则会失真。和作画的情形一样,因为很难或者看来甚至不可能想象那种无可指责、洁白无瑕的人类生活,那就应当在美好的事物里充分相似地描写真相。但是,由于某种强烈的情感或者政治上的必要而潜入人的行为里的错误和缺点,与其看成是罪行的凶险预谋,不如视作某种美德的衰退无力。而如果为人的本性,为它没有产生任何道德上无可争议的性格而感到羞愧,就不应该在历史著作中尽情地、详细地描写这些错误和缺点。”13他认为出于道德教化目的,传记作家应该主要写传主的优点而忽略他不好的一面,以为社会树立楷模和典范。英国学者崔瑞德认为在中国的古代传记中:“官方历史学家最大的志向是为后世儒家提供可以言传身教、足为法式的人物,其意不在完整地描绘他的生平与所处时代。传记是给读者提供教益和模范行为的,历史学家在以说教为目的的指导思想下选择传记材料,选入的材料以是否合乎正统美德为准,正统传记强调传记主人公的儒家品质,把传主与某种完美形象连在一起,对传主的品德和行为极尽形容之能事。”14传统的传记作家被表现人物完美道德的念头所支配,许多方面的描写如性生活、婚恋等都被视为禁区,被认为是对传主的不尊重。在传记写作过程中,道德的禁忌还会使传记主人公及其亲朋好友可能设置人为障碍,要求传记家把不利于传主形象的事实掩盖起来。就像艾伦?谢尔斯顿所说的:“传记作家常常受家族之托,尽管他并非真是其中的一员,而且对他来说,又充当遗稿保管人的情况也不少见。这些角色常常会互相冲突:比如我们知道,罗斯金的遗稿保管人为了避免传记曝光的危险,把他许多更有趣的书信给毁掉了。”15社会道德因素的干预给传记作家套上了无形的枷锁。在他们眼里传主是高高在上、完美无缺的。为了维护传主的尊严,他们一味把传主拔高和理想化,将传主“神人化”、“完人化”,缺乏一种审视的视角。为了把传主塑造得完全符合社会伦理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传记作家往往只描绘传主生活中符合社会道德的一面而忽略他性格、生活中的其它方面,对传主的私生活、个人欲念、日常琐事、风流韵事以及种种过失讳莫如深,加以隐瞒。有的传记为了美化传主形象,甚至不惜歪曲事实,写出来的传主只有好的一面,没有坏的一面;只有优点,没有缺点。这样塑造出来的传主形象缺乏个性,毫无活力,如同蜡像馆里的蜡人,给人以虚假的感觉。传主形象是单一、平面的而不是圆形、立体的,龚济民、方仁念在写郭沫若传时,虽然也认识到“按理说,树碑与立传本是两码事,可是在中国,长期以来立传却总与树碑联系在一起,似乎要写传就非得立足于歌功颂德不可。当然,如果传主有功、有德可颂,作者自然不应该吝惜笔墨,问题在于功、德并不能完全替代传主的全人格。不管什么样的名人,首先他们总是人,而不是神。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既有功又有过,就不但有德而且也有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这些原是无需掩饰的。我们为郭老立传,就是要写出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可信的人”16但是,这部传记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它的写作宗旨,也没有冲破传统的“为尊者讳”的思想藩篱。它以爱国主义为主线,把爱国主义作为郭沫若的主要性格特征来刻画,突出郭沫若的革命性、爱国性,他的一生就是追求马克思主义、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与政治紧密相联的一生。革命性掩盖了人性,政治家、革命家形象掩盖了作家、文人形象。这部传记脱尽了郭沫若身上的“小我”、“私欲”以及人间“烟火气”,把他拔高到神的地位,实际上是一种偶像崇拜思想的表现。传记作者以一种仰视而不是平等的目光看待郭沫若,摆脱不了主流意识形态与权威定论的束缚,毫无欲望、脱尽了血肉的郭沫若也就成了抽象的政治符号的化身。政治化、社会化的面具掩盖了郭沫若本真的自我。1933年,郭沫若在日本避难期间有些风流韵事,传记作者只是轻描淡写地进行叙述,不加任何道德判断,很难让人信服。郭沫若本来是一个浪漫多情、天性风流的人,但因为郭沫若后期获得的崇高社会地位而不承认这一点,是传记作者受政治意识与传统道德观念束缚而形成的一种思想框架,是传记文学中隐讳思想的表现。为了避讳而不惜违背历史真实是传记文学的天敌,不但影响传记文学的科学性也使传记主人公的形象缺少感染力与可信度。郭沫若20世纪30年代初在日本时,写了我的童年、反正前后、黑猫、初出夔门等一系列自传。这些自传具有浓郁的个性色彩,在这些自传中,他勇于自我解剖,张扬个性,所以表现出真实的自我。这些自传真实地反映了他早期的思想面貌、性格特征,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郭沫若在自传中毫不顾忌地写出自己最初的性觉醒。他说:“在我十岁前后,和外界的社会起了剧烈的变化一样,我身体的内部也起剧烈的变化。我自己到现在都还在惊异: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那样早期的性的觉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