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人力资本视角下职业教育的特色观与一流观 .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人力资本视角下职业教育的特色观与一流观 .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人力资本视角下职业教育的特色观与一流观 .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人力资本视角下职业教育的特色观与一流观 .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人力资本视角下职业教育的特色观与一流观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人力资本视角下职业教育的特色观与一流观摘要:企业是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主体,它们不仅要接收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而且可能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企业对于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是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的,有无“特色”反映了人力资本专用性的高低,是否“一流”反映了可比较的人力资本初始价值的大小,“特色”与“一流”的需要又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选择密切相关。关键词:职业教育;人力资本;特色;一流职业教育的“特色”与“一流”反映了人们对它的质量评价。简单地说,特色就是“与众不同”,一流则是“出类拔萃”,如果是针对一所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那么无论特色还是一流,都意味着和其它学校进行比较中显现的某种竞争优势。不少研究者为了比较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一直在努力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例如引入体现职业教育功能的“就业率”等等。不过要从制度上讲,在形成一整套质量评价体系之前,重要的理论基础还是应该明确“谁”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特定的主体又将怎样看待问题。一、评价主体的“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所谓主体,在哲学上是指与客体相对的“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关于职业教育的过程及其结果,社会成员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做出不同的评判,其中一部分个人或组织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实践。通常认为,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主体包括教育机构、教育主管部门、学生以及企业,职业教育的优劣,不但取决于教育机构的自评,更需要重视其它方面的看法。教育主管部门、学生以及企业对职业教育实践的作用方式与态度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借用股市交易的术语,这中间存在着“用手投票”与“用脚投票”的区别。在股份公司的经营中,投资者若是能够参与公司的重要决策,选择代理人,这种权利就被称为“用手投票”;同时,投资者还可以行使另一种权利,即“用脚投票”当他们对公司的决策表示抵触,或者对公司的前景感到失望,就会卖掉所持有的股票。以此类比,作为学校的上级领导,主管部门只需“用手投票”,通过发布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决定学校的办学方向,指导学校的教学环节。而与之相反,现阶段的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只能“用脚投票”,他们无法责令学校改变既有的专业设置、教学组织与成绩考核,却可能由于愿望得不到满足而远离某个职业学校,并将“选票”投给自身可选择范围内的其它教育机构。企业又如何呢?对企业而言,“用脚投票”是经常使用的,特别是当企业普遍地对一些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失去信任,学校就将面临着毕业生的就业危机。然而企业对学校的作用还不止于此,它们不仅可以作为传统意义上被动接收人才的“用人单位”,基于自身的需要,也还可能以多种产学结合的形式参与职教,尽量对在校学生技能的形成施加影响,使之成为“企业手中的教育”,这便是上文所指的“用手投票”。总之,在职业教育的办学实践中,谁拥有“选票”,谁就应被视作职业教育的评价主体,主体的实际地位限定了它的投票方式,可以运用的投票方式也在恰当体现着主体的地位。我们肯定企业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能够“手脚并用”的企业的质量评价不单表明了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的结果满意与否,更有可能直接反馈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如果说评价是以主体需要为尺度对客体属性的衡量,那么,企业的需要显然应当引起研究者更多的关注。二、人力资本与企业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念企业之所以是企业,而不会混同于党政机关、公立学校等事业单位,原因就在于它是进行独立核算、并且追求利润的经济组织。营利的性质使得企业管理当局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与理论依据未必能和职业教育从业者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官员保持一致。传统经济学中,企业被描述成可行技术条件下的生产函数,它选择函数上的最优点,将各种要素的投入最大限度地转换为产出,并将产出销售出去。按照舒尔茨(T.W.Schultz)的见解,企业的投入要素不仅包含物质资本,如土地、厂房、机器、原材料、货币及其它有价证券,而且包含人力资本,即“凝结在人体内的能够使价值迅速增值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人力资本是收入的重要来源,因而企业所关注的决非教育学意义上“全面发展的人”,而是能够为之赚取利润的人力资本;职业教育的意义,在企业决策者看来,与其表述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不如说是体现在适合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形成。透过人力资本的视角,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做出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存量越大,利用率越高,人力资本的价值就越大(人力资本的价值:人力资本存量X人力资本利用率,利用率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水平),给企业创造的利润也就越多。人力资本存量凭借着某些市场信号反映出来,例如劳动者的教育年限或学历层次等,但是单纯的教育水平并不能够说明一切。事实上,技能型人力资本总是和一定的社会分工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只有在特定的企业与特定的物质资本结合时才能实现报酬的递增,这可以视作一种“质”的区分。换句话说,技能型人力资本具有经济学家所讲的资产专用性,一旦定型就很难改做他用,除非有人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价值损失或生产力损失。与专用性相对应的是通用性人力资本,即那些不专用于某项任务或某个企业,而具有跨企业甚至跨行业的普遍适用性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人们往往认为,“正规学校中的学历教育培养的主要是通用性人力资本,而职业学校中的职业教育和企业等机构中的职业培训培养的主要是专用性人力资本”,其实这种通用性与专用性并不是绝对的,不一定要和某种教育类型及教育形式直接对应。区别二者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本转移成本的大小和对企业依赖程度的高低,只要按照相应专业培养的职业学校毕业生能够大致无差别地适应某个区域内不同的企业环境,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一职业岗位体现了较多的人力资本通用性,对于专用性的要求不高。反之,假如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由于教学内容、实训设施和专业师资等方面的原因,难以跟上某些企业技术更新的步伐,以至于企业认为职业学校的教育经历不足以提供毕业生能否达到岗位技能要求的基本信号,此时,正如我们目前经常见到的,企业员工招聘的标准便不再相对同质,也不甚看重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而特别要强调与具体环境结合的工作经验,这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出于人力资本专用性的考虑。人力资本专用性要求的提高,意味着学校职业教育若是不能契合特定企业的岗位技能需要,即无质量可言。为了获得合格的技能型劳动者,有条件的企业此刻也会倾向于参与职业教育过程,“用手投票”。三、企业的选择及其相应的质量判断(一)校企合作与企业的“特色”观念产业界的参与一向是国内职业教育界大力提倡的,企业办学曾是其中的主要形式,而今则变成了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订单”原本是商业活动的专用语,指的是买卖双方订购货物的合同、契约或单据。引申到教育领域的订单培养,按照比较狭义的概括,就是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协议,对应届毕业生按人数选拔、按业务规格培训后,按时交由用人单位考核录用的一种学历教育与岗前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量身定做”是其最大的特点,也可以说对企业是最大的“卖点”。经由订单培养,校企双方形成质量契约关系,企业有机会依据自身的标准将一些特定岗位的专门技能列人教学内容,并通过提供必要的实训场所及相关的人力、物力支持,对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形成施加影响,使得原先学校专业设置中的职业针对性转化为联系特殊工作情景的岗位技能针对性,课程内容与未来的工作内容高度匹配,成为不折不扣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在这里,特色仍然表明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是毕业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性。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判断职业学校是否具有办学特色无需从教育理念、学校管理等诸方面统而言之,而必然要落实到某个或某些相关的专业。有无特色反映了人力资本专用性的高低,经过教育和培训形成的技能型人力资本越是与企业特定的物质资本、专门的工作情景不可分离,职业教育电就越显得特色鲜明。由此可见,正是以订单培养等方式开展的校企合作才使职业学校的专业教育具有特色,能够培养出高度专用的适需人才,也正是以这样的人力资本需求为前提,校企合作、企业主导的方式优于学校本位的结论才能成立。倘若企业自身对某类技能型劳动者并无较高的“特色”要求,或者说这些职业岗位体现了较多的人力资本通用性,企业一方则会缺乏与学校合作教育的强烈愿望只要对口专业的教学质量不是完全不可信赖,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就应该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二)学校本位与企业的“一流”观念假如某类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企业缺席成为普遍的现象,相应专业的毕业生就将面临着一个近乎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而不像订单培养那样直接面向某个企业。此时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需要经受更多企业的检验,不同学校的毕业生也因此具有更多的相互比较的机会。根据企业的营利目标,这种比较必然是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比较的结果即反映了毕业生人力资本初始价值的大小,人们或者可以将其看作岗位报酬既定(雇用成本相同)时来自不同学校的员工工作效率的差别。既然人力资本专用性的高低标识了职业学校的专业教育有无特色,那么由可比较的人力资本初始价值形成的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就应当被认为是企业眼中的“一流”标准。这个一流并不是像某些学校喊出的口号那样,动辄要和国际国内进行比较,它的范围应当且只应当限定在本校培养的专业人才面对的劳动力市场。从专用性与通用性这一维度来看,在劳动力市场上,可以用来比较的必然是相对来说具有通用性的人力资本,那些过分专用、甚至只能适应某个企业特定职业岗位的技能则无法在企业之间进行相互比较。所以,一流的概念总是要和掌握普遍适用的科学知识与职业基础能力联系起来,鉴于直接计量人力资本的价值大小并不容易,一般情况下,未曾干预培养过程的企业还是要依靠毕业生文凭上的差别来判断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尽管前面提到教育水平不能说明一切,但如果企业对于员工的技能缺乏“与众不同”的要求,毕业生较高的学历水平就会在同类求职者当中变得“出类拔萃”,成为一定意义上一流教育的标志(虽然这是职业教育界人士大多不愿承认的)。仅凭这一点,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教育主管部门业已多次强调“要在全社会倡导并树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都能办出一流教育的思想”,而职业学校攀高升格的倾向,也就是“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的倾向仍然难以抑制。四、结语当前,重视企业评价已经为越来越多的职业教育从业者所接受。企业方面的评价当然不仅限于来自企业的专家判断学校职业教育的技术水平,也不仅是“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所能代表。现实中,企业为了表达自身的看法,总会选择适当的“投票”方式:它们可以“用手投票”,努力实现特殊的人才要求,此时,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技能是由参与培养过程的企业决定的,能够获得什么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