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论文-近代科学为什么不能在我国产生——评近年来中西学者的若干解释理论.doc_第1页
西方文化论文-近代科学为什么不能在我国产生——评近年来中西学者的若干解释理论.doc_第2页
西方文化论文-近代科学为什么不能在我国产生——评近年来中西学者的若干解释理论.doc_第3页
西方文化论文-近代科学为什么不能在我国产生——评近年来中西学者的若干解释理论.doc_第4页
西方文化论文-近代科学为什么不能在我国产生——评近年来中西学者的若干解释理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文化论文-近代科学为什么不能在我国产生评近年来中西学者的若干解释理论中国科技史的核心问题是近代科学未能在中国自发产生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前,竺可桢、李懋、钱宝琮、钱临照、张资珙、刘仙洲、陈邦贤等前辈学者对中国科技史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的研究。80年代以来,以中国科技史协会为组织核心,各方面学者又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2004年,杨振宁先生在清华大学的讲话再次使该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在中国需要以科技创新来维持经济增长的今天,对该课题的探讨有着特别重要的时代意义。马克斯韦伯在分析工业资本主义在世界兴起的历史时认为,虽然帝制时代的中国存在资本主义萌生的物质条件(市场、劳动分工、货币经济、对外贸易等),但当时中国没有形成追求进步的文化及合理的制度,以及系统追求科学知识的体制,因此,资本主义最终只在西方出现。李约瑟、席文、伊懋可对中国为什么没有进一步产生近代科学做出了某种解释。李约瑟认为其原因在于“中国和西方对待纯粹的和应用性自然科学的态度,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哲学、宗教、法律、语言、生产方式和产品交换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注:JosephNeedham,TheGrandTitration:ScienceandSocietyinEastandWest,London:GeorgeAllen&Unwin,1969,p.14.李约瑟认为中国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相对平缓的上升曲线,公元25世纪时,就已达到很高水平。)席文把中国科学技术衰落的原因归于“几个世纪的灾难性的财政及其他行政举措,持续增长的人口造成的严酷压力,社会长期保持稳定和居于霸权地位的正统的文化意识形态没有受到挑战,而其中的创造性则被窒息了”(注:N.Sivin,“ScienceinChinasPast”,inLeoA.Orleans,ed.,ScienceinContemporaryChina,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0,p.3.)。伊懋可在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在宋朝以后的停滞时,认为中国陷入了“高均衡陷阱”。“晚期传统中国社会陷入人口剧增,自然资源短缺的陷阱,因此,没有必要投入以现代科学和工业为基础的技术和资本以打破传统技术在农业和水路运输上的水平。”(注:M.Elvin,“WhyChinaFailedtoCreateanEndogenousIndustrialCapitalism:ACritiqueofMaxWebersExplanation”,TheoryandSociety,(13)1984,pp.100,106.)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本文的核心问题的许多解释说法,可以归纳为外因论、内因论、综合分析论和人类学的视角。本文将围绕这四种主要视角进一步探讨近代科学未能在中国自发产生的问题。一、影响中国古代科学进步的外部原因大多数学者在探讨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时都首先从外部环境入手。这些不利的外部原因一般认为存在于以下几方面:(一)科技的发展缺乏经济刺激例如,陈亚兰就认为中国的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复杂的科技。(注:陈亚兰:试论清前期封建社会需要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自然辩证法通讯编:科学传统与文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172页。)的确,西方近代初期的科技史表明,扩展经济活动,例如国际间的海上贸易、采矿业、要塞建筑及军械生产等所产生的技术问题推动科学家如伽利略和吉尔伯特等人从事科学研究。(注:B.M.Hessen,“TheSocialandEconomicRootsofNewtonsPrincipia”,inGeorgeBasalla,ed.,TheRiseofModernScience:InternalorExternalFactors,London:PaytheonEducationCompany,1968,pp.3139.)然而,经济活动的扩展并不能充分解释现代科学的兴起,12世纪的意大利城邦国家和中国的宋朝和明朝就是明显的例子,那里扩展的国际经济贸易并没有伴随科学的革命性发展,例如:现代力学和磁学的发展。(二)重农抑商的政策外因论者认为,历朝政府对海外贸易、采矿及冶炼采取的限制政策,对重要工业的官营,对盐、茶、酒、矿物等重要商品的流通和买卖课重税,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注:林文照: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自然辩证法通讯编:科学传统与文化,第93105页。)如明朝政府禁止民间开矿及海外贸易的措施。(注:大明律例规定“盗掘金、银、铜、锡、水银等项矿砂,每金砂一斤折钱二十贯,银砂一斤折钱四贯,铜、锡、水银等砂一斤折钱一贯,俱比照盗无人看守物准盗窃论。若在山洞捉获,分别轻重治罪。”参见大明律例盗贼条。)清初对海外贸易严加控制:限制海运货物的重量,禁止出口兵器、火药、铜铁、稻米、小麦、马匹等。(注:林文照: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第102103页。)雍正年间,商业扩张,朝廷却明令限制工场中的雇佣工人数,甚至拆除机器。外因论者没有注意到,中国古代两千年的历史显现出相当多样的情况。并不是所有朝代的政府都实行限制工商业的政策。五代十国时期,大多数政府都优先发展政权间的贸易。唐、宋、元时期,政府没有限制海外贸易,甚至在明朝,政府对海外贸易的禁止也并没有一贯地强制执行。(注:例如,明永乐朝实施的海禁在1567年松懈了,到明末又重新严厉起来。)1740年,明朝的法令鼓励私人在国内采煤矿。(三)重文轻理的儒家思想和“八股”取士制度外因论者认为儒家思想倾向和“八股”取士制度使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智完全集中在语言、修辞及伦理知识方面,以及与农业社会有关的课题上,而不是自然科学知识和各种工业生产问题上。(注:戴念祖: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三大原因,自然辩证法通讯编:科学传统与文化,第109页。)社会意识形态制约科技发展,(注:J.Nef,“TheGenesisofIndustrialismandofModernScience”,inC.Read,EssaysinHonorofConyersRead,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53,pp.263266.)然而,在中国,士大夫的兴趣和文化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某些时期,如在沈括所处时代,观念也起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儒生士大夫开始关心以前有身份的人不屑一顾的技术性工作。(注:参见席文:为什么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是否没有发生,李国豪、张孟闻、曹天钦主编:中国科技史探索,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6年版,第100页。)宋史记载那时流行官员和庶民向朝廷献呈新技术发明,(注:参见宋史兵志。)朝廷常奖授钱财和官位,一些发明更被政府推广。在探讨影响中国技术发展的外部环境时,人均资源和动力占有量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工业革命前夕,欧洲人比中国人人均占有的资源(木材、煤、土地等)和动力(马)更多。(注:E.Jones,TheEuropeanMiracle,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1.)这一点部分地解释了两个地区的相对发展水平和技术的使用,特别是节约劳动力和消耗资源的技术。一些研究表明,资源缺乏和人口过多影响了中国的技术发展。晚清江南地区,由于劳动力廉价而资源(木材)价格昂贵,这使人们不愿采用节约劳动力的机器生产,因而导致生产技术的衰落。(注:M.Elvin,PatternoftheChinesePast,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71.)外因不能充分解释近代科学为什么不能在中国产生,因为科学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因,古代中国技术书籍缺乏以一种(理论)科学的方式,即用法则和定理,来对技术问题进行解释的传统,这些都有可能影响中国的科技发展。二、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内在原因英国汉学家伊懋可就指出缺乏对机器的一种几何透视观影响了中国的技术进步。对西方人而言,“机器是运动状态中的几何体”。17世纪以后,正是这种能在机械中看到几何学的影子,看到机械背后的那些抽象的线条框架和角度,并日益在技术书籍中以机械绘图的形式加以表现的能力,使近代欧洲人与中国人相区别。(注:参见M.Elvin,“SkillsandResourcesinLateTraditionalChina”,inD.Perkins,ed.,ChinasModernEconomyinHistoricalPerspective,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3,p.111.)我国学术界不少人也看到制约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诸多内部原因,例如,中国科学家不注重把对自然现象和机械奥秘的解释理论化,大多数科技著作仅是对当时生产经验的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注:林文照: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第83页。)臆测性的讨论代替了严密地寻找规律的努力,(注:JinGuantao,FanHongyeandLiuQingfeng,“TheEvolutionofChineseScienceandTechnology”,inJ.Fraser,N.LawrenceandF.Haber,eds.,Time,ScienceandSocietyinChinaandtheWest,Amherst:TheUnversityofMassachusettsPress,1986,p.175.)过分依赖于形而上学的冥想,而缺少以试验验证假设的传统。(注:例如明王阳明对竹子的研究和清初的刘献庭对磁学的讨论。参见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下和刘献庭广阳杂记卷一。)中国有机自然哲学对科技发展的影响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妨碍科学的进步。(注:叶晓青:中国传统自然观与近代科学,自然辩证法通讯编:科学传统与文化,第159161页。)中国自然哲学家在解释现象时,往往求助这种自然哲学,例如:电被解释为,“阴阳相激为电”;地震被认为是“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磁石吸铁是“阴阳相感、隔碍相通”;气候与温度的变化被比喻为人类心情的变化。(注:林文照: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第87页。)这些看似合理的解释阻碍中国自然哲学家去探究现象的本质和真正动因。上述问题很难有定论,例如李约瑟就认为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的科学思想发展有益而无害,虽然易经精致的符号体系阻碍了中国科学哲学的发展,因为它提供了一种不能成其为解释的概念框架。(注:C.Ronan,TheShorter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AbridgementofJosephNeedhamsOriginalText,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8,pp.182,171,187.)席文持相反观点,认为周易“最常用于对变化作能动的解释,而不是一种对静态物质的分类理论,此外,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也缺乏建立数学公式和用实验来验证假说的传统,因此,似乎就没有理由说这种形而上学哲学阻碍了原本不存在的趋势。”(注:席文:为什么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是否没有发生,李国豪、张孟闻、曹天钦主编:中国科技史探索,第105106页。)然而,宇宙观同研究方法确存在一定联系。在西方思想中,认为上帝根据机械和数学原理创造世界的观念,(注:“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尔坚持认为上帝在他的创造性劳动中是一个几何学家,数学能够揭示宇宙结构基础开普勒说上帝像一位建筑师那样创造了自然”。参见R.BonelliandW.Shea,eds.,Reason,ExperimentandMysticismintheScientificRevolution,London:MacmillanPress,1975,pp.1112.)使现代早期的科学家如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能够把“现象世界”想像为具有数学和谐性,并能够“根据机械学的原理”来解释。(注:G.Holton,ThematicOriginsofScienceThought:KeplertoEinstein,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8,p.62.)换句话说,科学家能通过模仿上帝创世的行为揭示世界秘密。这就为研究自然,并以力学和数学的原则解释世界提供了宗教哲学论证。中国自然哲学家认为世界的产生与变化与人类相似,天人感应。这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他们许多人会认为冥想和超验的体验,而不是实验,是揭示宇宙隐秘模式的方法。“现代科学和过去所有科学体系的区别并不在于对自然的观察,而在于观察自然的目的和方法以及以实验或受控观察的结果作为结论的最终依据。”(注:J.Nef,“TheGenesisofIndustrialismandofModernScience”,p.218.)“设计”(试验)和“抽象化”是西方近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论的两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注:R.BonelliandW.Shea,eds.Reason,ExperimentandMysticismintheScientificRevolution,p.15.)一方面,必须精心设计试验从而使自然现象的过程和数据能更清楚地被观察到,并能对实验前形成的理论假设或推论进行验证。另一方面,实验前必须进行理论的抽象化建构,区分表象和假象、派生的和次要的以及基础的和更深层次的、实在的事物及过程,从而形成科学概念和提出假说,使研究者在实验中做到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合乎理想的简单化。作为一种解释自然的理论,阴阳五行学说包括宇宙生成的观念、气的观念和物质的五种形态观念等等。(注:阴阳、五行、气是中国传统科学的三大概念,各门学科都用它们来说明自己的研究对象。参见席泽宗:科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这些观念同近代科学所认知的宇宙的结构、物质的存在状态和实体相距甚远,甚至可以说这些概念基本没有把握住物质世界的真正的实在和深层的联系。依据这样的超验的和不能证实的概念,作为大前提很难推论出可被证伪的实验科学理论。中国古代科学理论的公理化和证伪性问题内因论者认为中国哲学家对自然的解释缺乏理论的清晰性、证伪性和公理化传统阻碍了科学理论的发展。阮元对中西方科学解释理论的评价被作为例证,阮元认为中国的理论妙在仅仅是寻求对现象的描述而不解释原因,“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而应“言其所当然,而不复强求其所以然,此古人立言之慎也”,这样,理论才能“终古无弊”。(注:阮元:畴人传卷三,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10页。)“公理化”是科学理论建构必须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它体现在作为理论出发点的基本概念或大前提同推论假说之间的逻辑性,所有的推论或假设应被表述为是由一套特殊的公理推论出的定理的形式,且具有验证性。中国古代“科学”理论缺乏公理化传统的确显著。以天文学理论为例,周髀算经中的“盖天说”算是例外,它表现出是一个公理化的几何体系。其定理“日影千里差一寸”是从其公理和前提“天地为平行平面”推论出来的。唐开元年间的大地测量数据证明与其不符,“盖天说”便更趋式微。出现于汉代的“浑天说”,长期统治中国天文历学界直到西方近代天文学传人才逐渐被取代。它对地球周边的描述大体轮廓相符,并能经观察验证,和预告日食、说明月食,对制定立法有指导作用。张衡的“浑天仪”几乎是一个物化了的托勒密地心说模型。然而,托勒密的宇宙体系却“是一个高度可证伪的,公理化的几何体系”。(注:江晓原:天学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