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体育公司治理结构发展趋势_第1页
中国职业体育公司治理结构发展趋势_第2页
中国职业体育公司治理结构发展趋势_第3页
中国职业体育公司治理结构发展趋势_第4页
中国职业体育公司治理结构发展趋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密 第 1 页 2014-8-8 中国职业体育公司治理结构发展趋势 许彩明 一、前言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安排,这些安排决定了企业的目标、行为,决定了在企业众多的利益相关者 (如股东、债权人、经营者、职工、供应商和用户 )中,由谁来控制企业、怎样控制企业,决定了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主体之间分配等。按照现代契约理论的观点,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是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的契约,企业所有权 (包括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成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客体,治理的功能是权、责、利的分配,治理的起因是产权的分离,治理模式有效率的前提是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对称 分布。企业所有权的最优安排制约着公司的决策效率和稳定持续发展,是公司治理有效率的前提。 数年来,单项运动协会(运动管理中心)与俱乐部关于联赛经营权的争执始终没有停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体育各种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激化,各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与冲突引起了职业体育组织的震荡;俱乐部与协会对赛事经营权与管理权的争执愈加激烈,二者间的利益冲突日益公开化。 1998 年底,各足球俱乐部就曾提出成立联盟事宜,但由于足协和各足球俱乐部对权力分配方式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此方案未能通过。 2000年 5月,中国足协组织各地足协秘书长、赛 区负责人、甲级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和裁判员召开了传达中央领导关于 “整顿赛场秩序 ”的会议。在这次会上, 14 支甲 A 俱乐部老总一致提出 “建立中国足球职业联盟 ”,同时实现联赛机制公司化、市场化;俱乐部要成为联赛公司的股东,大家共同主办赛事。中国职业篮球在 1997 1998赛季结束后,由 8家俱乐部在上海召开了成立中国职业篮球联盟预备会,意在成立一个类似美国 NBA 式的股份制联盟,遭到篮管中心的制止,于 1998年 2月自动宣布撤消。由此可见,职业体育的治理结构问题从根本上制约着其赢利能力和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二、职业体育的企业 组织形式 由于职业体育的特殊性,要研究职业体育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选择,首先要 机密 第 2 页 2014-8-8 明确职业体育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 (一)职业体育俱乐部 目前,大多学者认为职业体育的基本企业形式为职业体育俱乐部。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本质是向社会提供服务,提供的物品具有个人物品的性质,职业体育俱乐部是企业性质的经济实体。 根据职业俱乐部所具有的属性,可将其定义为在某运动项目协会和工商局注册的,具有经营某项运动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法人资格的实体化经营团体或场所。职业俱乐部是构成职业体育的最基本经营机构或单位,是职业体育成为现实的经营实 体,它的经营指导思想、经营方式、经营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体育市场的繁荣与否。 (二)职业体育联盟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职业体育产业的经营组织形式为单项职业体育联盟,职业体育联盟应当是职业体育的一级经营者。在职业体育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在管理体制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市场的开发与运作,基本都是由单项职业体育联盟为一级经营者负责总经营,它代表的是下属各个俱乐部的整体利益;而俱乐部作为二级经营者负责地区性的经营活动,他们的运营完全是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以最大利益为目标,是完全市场化的。本文认同该观点。 在我国负责管理 职业体育的最高权利机构是单项运动协会 (运动管理中心 ),缺乏职业体育联盟这个一级经营者的环节,即缺乏一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职业体育运行机构。然而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刚刚从原有政府部门脱胎出来,仍在很大程度上留有政府行政部门的痕迹,它的职能也比较模糊,既负责政策法规的制定,又负责对职业俱乐部的运行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既要负责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又要参与职业体育市场的经营管理。 三、我国职业体育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一)传统治理结构的弊端: 多年来,我国职业体育治理是以政府的行政垄断为主的单 边治理结构。我国 机密 第 3 页 2014-8-8 职业体育产生的社会动机在于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为了解决政府在竞技体育发展中投入经费的不足,尽管职业体育产业作为成熟的概念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经济体制转轨中必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职业体育发展目标的双重性,决定了其在经营组织和管理体制上很多关系没有理顺,还没有建立起符合现代公司制度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法人制度和产权制度还不完善,是制约我国职业体育产业效益不高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转型期的现实和体育项目管理中心(协会)的行政性垄断特征,决定了在职业体育的经营模式和利益分配上,容易忽略俱乐部、 球迷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 由于垄断的存在和代理人市场的弱竞争性及联赛成果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等原因,职业体育俱乐部和职业体育协会之间存在着委托 -代理不均衡合同的问题,均衡合同很难达成,需要进一步理顺激励和约束机制。这种管理体制与市场的不适应,导致在管理观念上的不适应,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与俱乐部在目标和利益上存在差距,缺乏法制观念和法规不健全,成为影响我国职业体育市场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我国职业体育公司治理结构的演化趋势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1、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作为一个经济问题和管 理问题,利益相关者是 21 世纪面临的一个主要战略问题,但其基本逻辑早在 l9 世纪 40年代随着消费者合作运动的到来就已存在。作为一个学术名词,利益相关者在 20世纪 60年代首次被提出, 1963年,斯坦福研究院 (Standford Research Institute)的一些学者利用与股东 (shareholder)相对应的词 “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来表示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所有人。他们认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失去其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的个人或团体。该定义对利益相关者界定的依据是某一群体对于企业的生存是否具有重要影响,揭示出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仅为股东服务,在企业周围还存在许多影响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安索夫 (Ansoff)是最早使用利益相关者一词的经济学家,他认为 “要制定理想的企业目标,必须综合平衡企业的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顾客 ”。 机密 第 4 页 2014-8-8 进入 20 世纪 8O 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 烈,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学家早期从 “是否影响企业生存 ”的角度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1984 年,美国经济学家弗瑞曼 (Freeman)给出了一个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 “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所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 ”,该定义不仅把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把被企业在实现其目标过程中采取的行动所影响的个人和群体看作利益相关者,正式将当地居民、政府部门、环境保护主义者等群体纳入利益相关者范畴,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与当时西方国家 正在兴起的企业社会责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和社会绩效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的观点相契合,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赞同,随后即成为关于利益相关者定义的一个标准范式。 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兴起,人们对企业的性质和使命有了新的认识,企业的社会责任进一步扩展为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企业长期的价值越来越依赖于其员工所拥有的知识、能力及承担的义务,企业与投资者、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忠诚关系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在现代西 方企业管理理论中,利益相关者已被视为企业的构成要素,纳入广义的企业管理范畴。 职业体育是我国体育产业的核心产业,蕴涵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同时承载着巨大的社会价值。职业体育是复杂的经济与社会活动,涉及因素众多,处于观众、运动员、俱乐部、联盟、媒体和政府的多层面复杂的关系网络中,要想使其正常运转并按市场规律与法律达成一种双赢和共赢的结果,必须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其进行宏观管理。 2、职业体育的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传统的 “股东至上 ”的公司单边治理模式的内在缺陷越来越突出以及人力资本作用的加强和地位 的上升,现代公司治理模式越来越偏离“股东至上 ”的逻辑,而越来越青睐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决定了公司实行以利益相关者为基础的共同治理模式。共同治理的核心就是通过企业内的正式制度安排来确保每个产权主体具有平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同时又依靠相互监督的机制来制衡各产权主体的行为;通过适当的投票机制和利益约束机 机密 第 5 页 2014-8-8 制来稳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并达到产权主体行为统一于企业的适应能力提高这一共同目标之上。共同治理具有以下优点: ( 1)由于共同治理模式使企业与员工、供应商、债权人等之间签订了一份隐形保险合约,所 以其利益得到了企业的隐形保护,这使得利益相关者在向企业投入更多专用性资本时,无须担心遭到企业的敲诈。这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长期合作会大大减少交易成本。 ( 2)在两权分离的股份公司中,经理人可能会利用控制权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委托人利益,从而发生代理成本。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处在公司外部的股东很难监控经理人的行为。员工则在企业的内部,能直接观察到经理人的行为。因此,他们参与企业治理能降低代理成本。 实践证明,我国的政府管理的传统职业体育单边治理结构已经不能满足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革新。在实践操 作层,我国职业体育的公司治理结构也的确在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转化。 2004 年,我国开始实施中国足球职业超级联赛,对治理结构进行变革,实行俱乐部公司制度,健全法人治理机构,制定了 “中超俱乐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成立了由俱乐部利益代表、社会代表、足协代表共同组成的中超联赛委员会。 但是,这种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雏形还非常简单,还没有涵盖其他的利益相关者。比如,职业运动员因其提供的特殊人力资本的专有性而对职业体育经营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采用多种方式加大对运动员激励的力度,正确处理与他们之间权利关 系,应该吸纳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