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区示范校2014届高三历史12月调研试题_第1页
北京东城区示范校2014届高三历史12月调研试题_第2页
北京东城区示范校2014届高三历史12月调研试题_第3页
北京东城区示范校2014届高三历史12月调研试题_第4页
北京东城区示范校2014届高三历史12月调研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北京东城区示范校 2014 届高三历史 12 月调研试题 本试卷共 100 分。考试时长 10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48 分) 1. 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着浓烈的“孝亲”情感,下列各项与之有关联的是 ( ) A. 分封制度的影响 B. 宗法制度的影响 C. 礼乐制度的影响 D. 佛教信仰的影响 3. 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指当权者),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意:如同水往低处流),沛然谁 能御之?”由此推断,该思想家主张 ( ) A. 清净无为 B. 以法治国 C. 仁政治国 D. 以德治民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中可知,这位思想家发对暴政,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4. 秦始皇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列对这一制度基本特征的概括准确的是 ( ) A. 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 之守宰 B.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2 C.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D.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6.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 A.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 D. 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 理学与先秦、秦汉儒学的关系。 A 项是理学与先秦、秦汉儒学的共性,不属于创新; B项是指董仲舒的新儒学,不选; D 项不属于理学的 “ 创新 ” ,不选。理学是在吸收佛教和道家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全新的儒学体系。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的不同 7. 据史料记载, 17 世纪晚期,池州某地出现了“地多烟草、棉花,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现象。这说明了该地 ( ) 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农业经济衰退 商品经济发展 A. B. C. D. 3 10. 下图是某中国古代文学史著作的目录,三个“”处缺失的文字按顺序应该是 ( ) 丰满厚重 豪放与婉约并重 以形写神 极摹人情世态 A. B. C. D. 4 12. 史载:“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万计。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 自然经济的解体 C.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D. 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体现了由于洋针的传入导致了中国古代传统手工艺的解体,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13. 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 )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 “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 “每年纳银若 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5 15.在下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诸条内容中,最能体现约法本质的是 ( ) A.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等自由 C. 实行责任内阁制 D. 确立三权分立的体制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制定的,而三民主义强调主权在民,因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本质也是主权在民。所以答案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下图反映了 20 世纪初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下列解 读正确的是 ( ) 6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 18. 美国战地记者斯诺访问延安后,断言“中国人已发展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土生土长的共产主义”。他所说的“土生土长的共产主义”的局面开创于 ( )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B 【解析】 7 21. 下图所示票证曾经是百姓购买粮食的重要凭证 粮票。这种粮票的发行与使用反映了当时 ( ) A. 百姓生活受制于计划经济 B. 浙江省粮食销售秩序井然 C. “文革”对经济发展的破坏 D. 国家因为天灾而粮食短缺 8 23. 下表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二五”的部分主题词摘编: “一五”( 1953 1957 年) 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五”( 1958 1962 年) 大跃进 大倒退 “六五”( 1981 1985 年) 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 1991 1995 年) 小平南方谈话 改革潮涌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 A. “一五”计划初步实现 了国家工业化 B. “二五”期间工业生产大倒退 C. “六五”期间深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八五”期间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一五”计划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没有实现国家工业化;“二五”期间由于大跃进,工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 1984 年开始,所以“六五”期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所以答案选 D。 9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 24. 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说:“即使每一位雅典公民都是苏格拉 底,每一次雅典人大会也仍然会是一堆群氓。”这段话从本质上说明了 ( ) A. 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 B. 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 C. 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D. 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 26. 普罗泰戈拉提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其理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 ) A. 客观评价古希腊城邦制存在的根本原因 B. 肯定“人”在城邦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C. 科学阐释制定城邦法律的基本原则 D. 强调美德即知识,突出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材料 可以 看出此观点强调在社会观方面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不应强求一致。故正确答案为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 27.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此语实际上( ) A. 证实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 10 B. 说明了路德认同基督教的上帝造物说 C. 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 D. 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 30. “大臣是国王的奴仆而非议员的奴仆”,这种状态发生在 19 世纪的 ( ) A. 英国 B. 德国 C. 美国 D. 中国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大臣是国王的奴仆”可以看出国王的权力很大,从而排除英国和美国;从材料大臣“非议员的奴仆”可以看出这个国家有议会,从而得出是德国。所以答案选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国政体的特点 31. 下表可以反映出 ( ) 世界商船吨位表(单位:万吨) 1800 年 1870 年 11 商业帆船 400 1290 商业汽船 300 A. 世界贸易不断扩大 B. 帆船时代的结束 C. 人类环保意识增强 D. 第一次工业革命刚刚起步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33. 护照是现代公民出入国境时的一份普通身份证明证件,各国护照上面都印有一句话,“请各国军政机关准许通过并给予协助和必要的保护”。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8 分) 在古代就出现了护照的雏形,当时出国只限于贵族、皇家使节等少数人,他们持有君主开具的身份证明或信物,如汉朝使节所持的“符 节”、罗马使节的金戒指等,以表示其地位和权利,以便出使的国家给予特别的优待。到了 17 世纪,英国开始给所有的英国商船船长颁发护照。此时,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已经呼之欲出了。 1791 年法国宪法中,护照被认为是公民的权利之一, 1792 年的法令规定,每个迁移的法国国民必须有一本护照。 20 世纪初,现代护照制度被大部分国家普遍采用,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入境者必须出示本国护照。 1914 年英国首次实行本式护照,并规定所有公民出国必须申领护照,这种护照的形式也被他国采用。 ( 1)请依据材料归纳从古至今护照的变化,分析 20 世纪初 现代护照制度被普遍采用的历史背景。( 10 分) 长期以来,中国并没有西方护照之概念,护照一词虽然最早在尼布楚条约中出现,也只是政府为商人开具的一种集体信函。而且从保存的资料看,主要是为俄国商人入境所用,很少看到中国商人出境。到了近代,国门大开,外国人不用检查直入中国口岸。 1858 年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内地护照,天津条约规定 12 外国人赴内地“执照由领事馆发给,由地方官盖印。经过地方,如饬交出执照,应可随时呈验,无讹放行如其无照,其中或有讹误,以及有不法情事,就近送交领事官惩办,沿途只可拘禁不可凌虐”。 ( 2)分析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国商人很少出境的原因。( 2 分) ( 3)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内地护照”的。( 6 分) 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 1949 年单页版、 50 版、 53 版、 58 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 71 版、 75 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80 版将 75 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81 版改变了 53 版以来 6 位数的护照累计号码,升至 7 位数号码 97 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到 2005 年达到年均签发 400 万本, 80 是因私护照 ( 4)请结合历史背景,解读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 10 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答案】( 1)从贵族、使节等少数人享用,变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护照的形式由多样到统一。 历史背景:逐渐形成的世界市场推动了各国人员的交流,因此需要相应的制度来管理人员的流动。随着民主政治的实现,冲破了只有少数人享受护照特权的局面,公民都需要政府保护其合法权利。英法推行的护照新举措,伴随着其大同影响力,被世界普遍接受。( 10 分) ( 2)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同、重农抑商政策。( 2 分) ( 3)这是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武力逼迫下的产物,便利了侵略势力深入内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对来华外国人的管理,也反映了清政府不得不按照近代国际通行法则办事,有助于外交的近代化。( 6 分) ( 4)示例:从护照上的义字看, 50 年代由于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护照采取了中俄文对照; 70 年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也体现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与两方国家的建交热潮; 80 年代护照上不再注明使用的限定范围,反映了中国已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从护照的签发数量来看, 80 年代之前,由于计 划经济和当时的政治氛围,加之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签发护照数量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联系增多,特别是在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观念改变的民众中,涌现了出国热潮,使护照签发数量剧增。从技术上看, 90 年代由于高科技的使用,改变了过去没有防伪手段的状况。护照的变迁折射了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发展。( 10 分) 13 34. 关于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历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 分) 材料一 李鸿章:“西洋水陆兵法及学堂造就人才之道,条理精严,迥非中土所及”、“综横各实,洋学实有逾华学者。” 倭仁:“(西方)无论偏长薄技不足为中国师,即多才多艺、层出不穷,而华夷之辨不得不严,尊卑之分不得不定。” ( 1)请比较二人观点的不同。( 4 分) 材料二 孙中山:“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又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说中国不适宜民权的,这种见解实在是错误。依我看来,中国进化比较欧美还要在先,民权的议论在几千年以前就老早有了。” 陈独秀:“西洋之民主主义乃以人民为主体所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所谓民为邦本,皆以君主之社 稷为本位。此等仁民、爱民、为民之民本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