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理环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pdf_第1页
浅析地理环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 7月 第 24卷第 4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ofheilongjia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ecologicalengineering ju.l 2011 vo. l 24 no . 4 浅析地理环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王 彩 凤 (伊春职业学院, 黑龙江 伊春 153000) ? ? 摘? 要: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物质前提, 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作用。在论述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的基础上, 分析了地理环境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 地理环境; 社会发展; 华夏文明 中图分类号: k928. 6? ? ? 文献标志码: a? ? ? 文章编号: 1674- 6341( 2011) 04- 0144- 02 ? ? 收稿日期: 2011- 06- 28 作者简介: 王彩凤 ( 1970- ), 女, 辽宁朝阳人, 副教授, 硕 士。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 ?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 地理环 境是物质生活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 生重大的影响。 1?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 的总和, 包括气候、 土壤、 地形地貌、 矿藏和动植物分布等等。 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 地理环境 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物质前提。因为人类以 自然界为生活场所, 人类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所需要的原 材料, 是靠自然界提供的。吃饭离不开五谷杂粮、 猪鸡牛羊, 穿衣离不开麻棉丝絮、 皮革毛绒, 这些都来自自然界, 即使高 新技术的产品, 其原器件材料最终也来自自然界, 所以人类 离开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 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 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地理环境主要 是通过影响生产进而影响社会发展。一般地说, 在生产力水 平相同的情况下, 地理环境较好, 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交通比 较便利, 则有利于生产, 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 地理环境较差, 不利于生产, 对社会发展则起延缓或阻碍作 用。 2? 我国的地理环境状况 我们知道, 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是黄、 淮、 江三大水系 的中下游流域, 也就是古代的中原地区。所谓中原, 即是中 央平原的意思。古中原地区地处暖温带, 地势平坦, 土壤肥 沃。古时候林草茂密, 雨量丰润, 是发展以稻米、 麦类和谷物 为作物的农业文化的一块极理想的地域。因此早在新石器 时代, 华夏民族的先祖就陆续从内蒙、 辽东、 山东沿海、 西北 高原向这块肥沃的平原地带迁入, 在此垦拓、 繁殖、 发展、 竞 争。所谓? 逐鹿中原?, 这个古代成语正表明了这块土地对中 国政治文化的重要意义。 如果从地图上审视一下中原地区在整个中国和亚洲大 陆上所居的地理形势, 我们就会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 这块 平原事实上处在一种近乎封闭的地理空间中。在这块大平 原的北部和西部, 有燕山山脉、 太行山脉、 吕梁山脉、 伏牛山 和秦岭, 以及属于大巴山脉的武当山, 在南部则有大别山、 武 陵山、 天目山、 南岭和武夷山脉, 直到南海。这些群山峻岭, 从北、 西、 南三面如同屏障和墙垣一样包围环绕着中原, 而在 东面, 这块平原则为三个大海? ? 渤海、 黄海、 东海所环绕。 3? 地理环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 1? 地理环境导致华夏文明的封闭状态 在秦汉以后, 古代中国的概念得到了扩大, 中国已经不 单纯是指这块中央平原了, 但是这种封闭的环状地理形势却 并未从根本上改变, 直到明代仍耗费巨资重建的长城, 本身 就是一个限制文明空间的环境。清代中国的地域向东北、 西 北两个方向大大地拓展了, 但西伯利亚、 蒙古高原、 中亚细亚 内陆的戈壁、 沙漠和高山, 仍然阻隔着中国文化的视野。尽 管古代曾有一条时通时畅的对西贸易通道? ? ?丝绸之路 ?, 但是这条道路也并没能成为将希腊、 罗马文明引入到古老中 华文明的动脉。中唐以后, 这条道路实际上关闭了。而从海 域看, 华夏文明最早发达的中原地区, 面临的只是渤海, 这实 际上是一个半封闭的内海。而黄海、 东海的对面, 是朝鲜和 日本, 它们在古代都是处在华夏文化辐射地带的亚文化地 带, 也没有形成高于华夏文化的异质文化。 这种封闭的地理空间结构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华夏古代 文明的封闭状态。古代希腊是一个具有发达的分工经济的 小城邦, 通过海陆交通构成了开放式网络组织, 其外缘沟通 着以小亚细亚为中心的半个欧亚世界。而在中国, 古代城市 的功能却与希腊城邦的功能完全不同, 中国的城市是宗教和 政治的中心, 却不是商业和手工业的中心。在古代中国的都 市中, 商业和手工业是城市的附属, 而不是主体, 受到歧视和 种种限制。多数地方县城, 只有周期性的墟集, 却没有常规 性的商业。以政治城市为中心的一块块农业区域, 只是在纵 的方向上从属于中央集权的最高权力中枢, 彼此间缺乏横向 的联系, 因此即使在古代那些太平盛世的大一统时代, ?天高 皇帝远?, ? 猴子称大王?的地方割据势力也是潜在地存在 的, 这种地方势力的天然组织形式就是民族、 宗教、 家族的血 缘组织。交通的不发达, 商品经济的不发达, 使中国虽然具 有统一的文字, 却具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方言, 也使得那些终 世与外部隔绝的地区, 可以千年如一日地保持着最古老的生 产方式、 生活模式, 最愚昧落后、 顽固守旧的风俗和观念形态。 ?144? 在每一个历史时代, 中国由文化的功能来划分, 都各有 其特殊的区域分野。由先秦开始, 中国的文化核心区与文化 边缘区已呈现不同态势的发展。核心区人多地狭, 文化发展 居领导地位, 也是政治权利的中心。边缘区则人少地广, 又 往往混合居住着汉民族及少数民族, 社会性的家族乡里组 织, 实际上取代了政府的功能。 3. 2? 地理环境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商业经济发 展落后 由文化的功能来划分, 我们可以将不同区域划分为核心 区、 边缘区以及二者之间的中间区。边缘区的经济发展往往 比较落后, 一方面有自给自足的性质, 另一方面, 边缘区由于 经济发展的劣势, 其资源与财力往往会被核心区吸取。在核 心区域与边缘区之间, 另有一层中间区。中间区在经济发展 上常居于核心区的高水平与边缘区的低水平之间。 在经济发展方面, 核心区属全国性整体交换网的中心, 专业化程度高, 独立性较弱。相反, 边缘区只在有限的程度 上参加全国性的整合交换网, 基本上保持了区域的自足性。 在特殊情况下, 甚至参加了附近?国际?上的经济体系, 因此, 边缘区的经济独立性较强, 在整合体系中的专业性较弱。近 二百年来一个最明显的地缘政治事实是, 中国经济文化首先 趋向于现代化的地区, 正是东部、 南部那些与西方文明接触 较早较密切的滨海地区如广州、 上海等地, 以及在观念文化、 政治文化上最强烈地感受外来文化冲击的北京。而那些交 通不发达的西部地区, 商业不发达, 文明也始终停滞在最原 始落后的水平上。凡是铁路、 公路不到的地方, 也就没有文 明和开化, 这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规律。 这种封闭状态的地理环境, 非常有利于从事农业和畜牧 业, 却不利于发展一种开放的商业经济。中国历史上曾经也 有过很多工商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 但是中国的这种工商 业, 无论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的, 和西方工商业都有本质的不 同。这种不同之处有两点: 第一, 中国历史中有这样一个规律, 就是每当发生南北 分裂局面的时候, 往往不是先进的生产力战胜落后的生产 力, 经济发达的富裕地区征服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 而是 相反。战国之际, 东方的齐、 吴、 南方的楚, 农业经济发达, 商 品经济也十分发达。据?史记?讲, 齐国国都临淄城当时是中 国最富庶的商业城市。人口数十万, 商店鳞次栉比, ? 家敦而 富?, 往来行人摩肩接踵, ? 挥汗成雨?。而西方的秦国, 则是 一个经济上后起的农业国, 它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限制工 商业的发展, 但最后统一中国的却恰恰是秦国。南北朝时 期, 汉族政权南迁, 华夏文明中心由中原迁到江南。江南经 济在南朝时代得到迅速发展, 但统一中国的, 是北方的隋。 南宋后期, 汉文化、 经济、 政治中心再度南迁, 与金、 元政权划 江而治, 最后统一中国的, 却又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 明清之际, 统一中国的也是来自东北方经济落后于汉族的后 金 (满族 )人。总之, 中国历史上一再出现这种由落后的北方 农业经济战胜发达的南方商业经济的情况。 第二, 中国传统经济中的工商业, 在中国文化系统中一 直受到来自政治的极大抑制, 因此不可能自发地演化出西方 那种类型的近代资本主义。从商品经济形态上来看, 中国与 西方不同。中国在古代没有过商业性的经济城市。中国的 城市都是作为一个地域的宗教、 政治中心而建立的。商业手 工业只是其中从属的部分, 而且受到压制。汉武帝就有一条 法律, 凡有市籍的商人, 世代不得做官。这类从政治上限制 城市市民? ? 商人的法律, 在西方古代是不存在的。同时, 中国古代的社会身份制度, 限制商人的财产、 享受规模, 使商 人缺乏无限发展财富的动力。商人只有设法改变身份, 作官 僚或作地主, 才能取得尊重地位。这就使商人一旦有了财 产, 往往令其子女读书求功名或捐官, 而不愿世代经商。所 以在中国传统社会条件下, 在价值观中以经商为耻, 在社会 中也很难发展出大规模的商业资本, 更不要说产业资本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0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1: 573 574. 2高凯. 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 m . 天津: 天 津古籍出版社, 2006 . 3孙晓春.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历史环境分析 j. 史学集 刊, 2004 , ( 2). 4宁可.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地理环境 j. 平淮学刊, 1984, ( 3). 责任编辑: 卢宏业 (上接第 99页 )方向或具体做法, 集中一段时间做综合性的 课后分析, 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映, 如: 课堂的学习情况、 课堂纪律、 思维表现、 作业情况、 学习难点等等, 作为学生反 馈的信息, 详细如实地记在教案上, 并随收集的信息进行整 理、 归纳、 提炼、 分门别类, 有针对性地在今后备课中下硬功 夫, 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方法。 3. 4? 资料性分析方式 教师职业与信息的传递密切相关, 教师应不断对自己原 有的知识加以梳理、 补充和更新, 这样课后分析的方式就是 针对某一课题、 某些现代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最新成果 和最新方法进行收集、 选择、 存储、 记录下来, 把围绕题目更 换、 引申、 独到的思维方法记录下来, 通过对这种课后分析资 料的收集和整理, 不仅使自己的知识面扩大, 对知识的理解 程度循序渐进, 而且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对提高教 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 课后分析是教学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发展, 是对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教学实 施的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思考, 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 因素。认真做好课后分析, 应该成为每一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