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热控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工艺规程.doc_第1页
发电厂热控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工艺规程.doc_第2页
发电厂热控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工艺规程.doc_第3页
发电厂热控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工艺规程.doc_第4页
发电厂热控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工艺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热控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工艺规程第一册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热控分场2011年10月120 / 126前言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洛河发电厂4*300MW+2*600MW机组的热控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热控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质量检验。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形成本规程的部分内容,所示标准版本现在均为有效的。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T590-1996 火力发电厂固定式发电用凝汽汽轮机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 DL/T591-1996 火力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 DL/T589-1996 火力发电厂燃煤电站锅炉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 DL/T656-1998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657-1998 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658-1998 火力发电厂顺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659-1998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774-2001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运行检修导则 DL5004-1991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试验室设计标准 SDJ279-1990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 DL50001994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JB/TS234199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验收大纲电建1996159号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计量管理工作规定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技术监督工作条例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热工技术监督制度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振动管理工作规定洛电二十五项反措实施细则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检修运行规程3 编制说明为适应我厂6台机组热控仪表及控制装置规范化检修的需要,在厂部和有关技术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洛河发电厂热控检修规程终于出版了。本规程在原有检修规程的基础上,对原规程中缺少的内容进行了增补,规程力求准确并切合现场实际,满足电力行业的各种技术标准、规程。由于电力行业热控自动化技术发展更新较快,在使用中如有新技术、新工艺,请及时反馈给我们,我们将不断对本规程进行完善,在此我们深表感谢。本规程自批准之日起执行本规程解释权归洛河发电厂生技部编制:李景阳、唐杰、徐健、张毅、徐柳、丁延军、蒋明达、陈红军、孙晓敏、高明、辛晓洁、刘朝安修订:黄广生、唐海中、李 雷、邱文伟、梁东初审:吴永权、王云进、审核:鲁叶茂、赵仕剑、兰汉平、刘冰、王鸣批准:顾生红批准日期:二0一一年十月目 录第一册第一章 热控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工艺通则第一节 总则第二节温度第三节 压力第四节 流量第五节 物位检出元件和检测仪表第六节 开关量仪表第七节特殊测量第八节火焰监视检出元件第九节 执行器及执行机构第十节盘装显示仪表第十一节 成分分析仪表(氧量)第十二节热控电源第十三节电气线路安装第十四节 仪表管路及盘台第十五节 防护工作第二章 热控仪表第一节 温度仪表第二节 压力仪表第三节 流量测量物位测量第四节 氧化锆氧量计第三章 热控阀门电、气动执行机构检修工艺第一节 电动执行器第二节 气动执行器第三节 阀门电动装置第四章 控制装置检修工艺第一节锅炉点火装置检修工艺规程第二节 锅炉安全门控制装置第三节微机闪光报警器第四节锅炉全炉膛火焰电视及汽包水位电视第二册第五章 热控计算机分散控制系统检修工艺通则第一节 总则第二节 DCS的体系结构及组成第三节 XDPS及WDPF 系统结构及组成第四节 分散控制系统检修第五节分散控制系统各功能子系统的传动、试验第六章 DEH(MEH)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检修工艺规程 第一节控制系统概述第二节 工作站检修程序工艺规定第三节 系统设备检修程序工艺规定第四节 系统应用(程序)功能检修程序工艺规定第五节 系统设备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第七章 XDPS-400分散控制系统检修工艺规程第一节 系统概述第二节 硬件检修第三节 远程处理单元应用(程序)功能检修第四节 异常处理的内容、步骤、质量标准第八章 WDPF-分散控制系统检修工艺规程第一节 系统概述第二节 硬件检修第三节 远程处理单元应用(程序)功能检修第四节 异常处理的内容、步骤、质量标准第九章 汽轮机危急遮断系统(ETS)检修工艺规程第一节系统概述第二节控制原理功能简介第三节使用说明:第四节故障显示及处理第五节 检修流程与工艺标准第三册第一章 总论 1第二章 热控仪表检修规程 11第一节 温度测量仪表 11第二节 压力测量仪表 18流量测量仪表 25液位测量仪表 33其它仪表设备 42第三章 热控阀门、执行器检修工艺规程 52第一节 二次风门电动执行器 52RQ系列电动执行器 58PS2智能定位器检修 62瑞基RA系列电动执行机构安装检修 65一体化电动执行器 75第四章 辅助网络和PLC程控检修工艺规程 87第一节 辅网 87 程控系统 91执行元件 102其它控制系统 108第五章 DCS、FSSS、T/BSCS、MCS系统检修工艺规程 114单元机组DCS控制系统 114机组公用DCS控制系统 120单元机组数据采集系统 123FSSS控制系统 129单元机组BSCS/TSCS顺序控制系统 142单元机组MCS控制系统 154单元机组DCS操作员站 178单元机组DCS工程师站 183DEH、MEH、ETS、TSI系统检修工艺规程 187DEH控制系统 187MEH控制系统 194ETS控制系统 197METS控制系统 201TSI监测系统 204第一章 热控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工艺通则第一节 总则1.1 一般规定1.1.1 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集团公司及行业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条例等有关文件,建立健全检修质量管理体系,使机组检修的施工、传动试验、质量验收等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1.1.2 规范我厂热控计算机控制系统、热控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检修工艺标准,适应当前推行检修工程业主负责制、工程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实行工程项目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进行工程监理、质量监督的需要,特制定此工艺规程。1.1.3 火电机组的检修是对长期运行的设备进行全面或部分检查、保养,采用修复、更换手段消除设备缺陷,恢复其原有功能;通过技术进步对设备进行改造,提高设备的控制功能,改善设备技术性能,确保设备长周期安全可靠运行。1.1.4 校验和调试用的标准仪器、仪表、必须合格,符合仪器、仪表等级规定。1.1.5 热控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测量、安装符合被测对象及介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单体调校、回路调校及系统传动技术指标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的需要。1.1.6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测量设备、执行机构、电气线路检修,按照“热控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工艺规程”内容规定执行;计算机网络设备、多功能处理单元等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软件系统,除按照国家颁布的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检修、验收标准执行外,还要遵守生产厂家规定的控制系统电子设备的工艺标准、技术规范。不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安装、软件装载、模件校验、系统调校等是有很大区别的,要根据生产厂家具体的操作规范、技术要求进行。1.1.7 对隐蔽的热控检测元件(如孔板、喷嘴和温度计等)等一次元件,必须拆卸检查,并做好详细的技术记录,待检验、检定、计算合格后方可回装。1.1.8 高温、高压部件安装及焊接工作应遵照部颁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J56-79、(火力发电厂焊接篇)SDJ51-82的规定进行施工和检查验收。1.1.9 热控仪表及控制装置使用的各种接线号头、设备标牌等的文字应正确、清晰,防脱落、褪色。1.1.10 热控机柜与仪表盘台底部的电缆孔洞必须严密封闭,防尘、防火,必要时复盖绝缘胶皮。1.1.11 热控仪表在主设备投入运行前,应进行回路检验系统联调,其系统综合误差应符合要求。1.1.12 计算机控制系统在主设备投入运行前,应进行回路检验、传动试验、系统联调,质量验收其各项指标应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1.1.1.13 热控自动调节系统在主设备投入运行后应及时投入运行,并作各项扰动试验,其调节质量应符合“热工自动调节系统运行质量指标”要求。1.1.14 热控程序控制系统、工艺信号、保护联锁,应进行系统检查和传动试验,重要机组保护必须实际传动,确认正确可靠,方可投入运行。1.1.15 检修记录、测试报告、校验报告和传动试验报告等各种技术记录,应在检修过程中记录详细及时归档,更改的图纸和技术资料应整理完毕归档。1.1.16 热控设备检修施工质量管理和验收,必须严格贯彻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和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中的有关规定。1.1.17 建立制度:a、 岗位责任制度; b、 检修工作票和验收制度;c、 现场定期试验、校验和抽检制度; d、 现场巡回检查及清洁制度; e、 试验用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f、 热工设备缺陷和事故统计管理制度; g、 工具、材料、备品备件管理制度; h、 技术资料、图纸管理制度;i、 技术考核培训制度; j、 热工保护运行、试验、管理制度;k、 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l、 设备质量监督检查签字验收制度;m、 热工技术监督告警制度1.1.18 资料档案:健全热工设备清册及技术档案资料,努力做到档案管理规范化、微机化。建立健全以下技术资料档案:a、 热工检测仪表及控制装置设备的清册、台帐及出厂说明书;b、 热工计量标准仪器仪表清册;c、 热工检测仪表及控制装置系统图、原理图、实际安装接线图和电源系统图;d、 主要仪表测点实际安装图;e、 流量测量装置(孔板、喷嘴)设计计算原 始资料及常用部件的加工图纸; f、 备用热工设备及零部件清册;g、 各种技术改进图纸和资料;h、 DCS系统硬件配置清册;i、 热工设备运行日志;j、 热工设备缺陷及处理记录;k、 热工设备异常、障碍、事故记录; l、 机组热工检测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检定和试验调整记录;m、 试验用标准仪器仪表维修、检定记录; n、 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备份;o、 DCS系统使用、维修、故障及死机记录。1.1.19 热控检修规程应包括:a、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调校规程; b、 热工检测仪表及控制装置运行维护规程;c、 试验用仪器仪表使用操作规程;d、 安全工作规程;e、 施工质量验收规程。1.2 主要热控仪表装置及控制系统1.2.1 热控主要仪表1.2.1.1 锅炉:汽包水位,汽包压力,汽包壁温,主蒸汽压力、温度、流量,再热蒸汽温度、压力、主给水压力、温度、流量、排烟温度,烟气氧量,炉膛压力,磨煤机出口温度,煤粉仓煤粉温度、过热器管璧温度,再热器管壁温度。1.2.1.2 汽机:主蒸汽压力、温度、流量,再热蒸汽温度、压力,各级抽汽压力,监视段蒸汽压力,轴封蒸汽压力,汽机转速,轴承温度,轴承回油温度,推力瓦温度,排汽温度,调速油压力,润滑油压力,供热流量,凝结水流量,轴承振动,发电机定子、转子冷却水流量,轴向位移指示,差胀,汽缸膨胀,汽缸与法兰螺栓温度,发电机定子线圈及铁芯温度;凝结器真空等。 1.2.1.3 辅助系统:除氧器蒸汽压力,除氧器水箱水位,给水泵润滑油压力,高压给水泵轴承温度,汽动给水泵转速、轴向位移、轴振,机械密封水温度;吸、送风机及电机轴承温度以及公用系统的重要检测参数。1.2.2 热控主要保护1.2.2.1 锅炉保护:总燃料跳闸(MFT)保护包括:炉瞠火焰保护,燃料全停保护,送风机全停保护,引风机全停保护,通风量低于25%或30%保护,炉膛压力保护,手动紧急停炉保护,机跳炉保护、汽包水位高/低保护、电跳炉保护。1.2.2.2 汽机、发电机保护:汽机轴向位移保护,汽机超速保护,润滑油压保护,凝汽器真空保护,高压加热器水位保护,抽汽逆止门保护,汽机旁路保护,发电机断水保护,汽机轴系振动保护,炉跳机保护,发电机跳闸保护、发电机断水保护,发电机跳闸保护。1.2.2.3 汽动给水泵转速、位移;除氧器器水位高、低保护,前置泵停保护。1.2.3 主要自动调节系统 协调控制,汽包水位控制,主汽温度控制,再热器温度控制,主汽压力控制,送风控制,吸风控制,汽轮机转速、负荷控制,汽机轴封压力控制,汽机旁路控制,汽机凝汽器水位控制,高、低压加热器水位控制,除氧器压力及水位控制,二次风控制。1.2.4 主要辅助程序控制 锅炉吹灰程序控制系统;输煤程序控制系统;空气预热器间隙控制系统;凝汽器铜管胶球清洗程序控制系统;精处理程序控制系统;补给水程序控制系统,燃油泵房设备程序控制系统。1.2.5 计算机分散控制系统(DCS)西屋公司的WDPF-型计算机分散控制系统;新华电站控制设备公司的XDPS-400计算机分散控制系统。1.3 检修工作内容1.3.1 控制设备进行全面(对已掌握规律的设备可以有重点地进行)检查、清扫、测量和修理。1.3.2 消除设备和系统的缺陷。1.3.3 进行定期的监测、试验和鉴定,更换已到期的、需要定期更换的零部件。1.3.4 对设备老化情况进行检查、修理、更换。1.3.5 主要参数检测装置、调节系统、保护装置、热工信号的一次元件检修、调校及其整定核对。1.3.6 隐蔽的热工检测元件(如:孔板、喷嘴,温度计保护套管,推力瓦块温度元件,轴向位移、相对膨胀、转速等探头)解体检查其磨损情况,并作出记录,归档保存。1.3.7 仪表管路、阀门及防堵装置吹扫及紧接头,重要仪表取源管路系统进行严密性试验。1.3.8 电、气动执行机构清洗,磨损情况检查,易损坏部件的更换及加注新润滑油。1.3.9 操作开关和按钮解体检查,接点清洗。1.3.10 保护继电器、输入/输出继电器接点烧损情况检查,动作电压及释放电压测试。1.3.11 显示仪表和变送器的检修、调校和易损件更换。1.3.12 热工信号装置传动检查。1.3.13 热工专用电源系统检查、试验。1.3.14 机柜、台盘、接线端子箱内部清扫卫生,电缆接线整理,端子紧固。1.3.15 机、炉热控保护系统、程序控制系统、大(小)汽机电调控制等系统进行全功能模拟传动操作检查,尤其对机组异常工况时使用的功能应着重检查。1.3.16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编程软件核对,软件备份。1.3.17 计算机控制系统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抗干扰测试及计算机控制逻辑传动试验。1.4 热控设备调校一般规定 1.4.1 热控实验室环境指标: a) 室内清洁、安静、光线充足; c) 无振动和强磁场干扰; b) 室温203;d) 相对湿度不大于80%;e) 具有上下水设施;f) 校验用电源电压(交流220V10%,直流24V5%)稳定; g) 校验用的气源压力为0.7Mpa,无油、无水、干净气源。1.4.2 校验用标准仪表和仪器应具有有效的检定合格证书,其基本误差应符合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的要求。1.4.3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单体调校1.4.3.1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在安装前,应进行单体调校或检定,以保证仪表和控制装置本身的准确度,并符合使用要求。1.4.3.2 设备单体调校的“检验指标”、“质量标准”、等内容,若系指特定型号的,应根据仪表实际型号,参照规定,进行适当增减和修改。1.4.3.3 仪表单体调校的通用检验指标: a) 外观完整无损、无锈蚀和划痕、名牌标志清楚、符合设计要求; b) 内部机械固定件齐全、清洁、牢固、可动件动作灵活; c) 内部电气插件无松动、元件无发焦; d) 电动执行机构信号回路绝缘电阻20M,电动执行机构电源回路绝缘电阻50M; e) 一般地区电动门电动机绝缘电阻1M,潮湿地区电动门电动机绝缘电阻0.5M; f) 测量仪表绝缘电阻符合表3.3要求。 g) 调整电位器或调整螺丝、锁紧螺母等要紧固、并用漆点封; h) 仪表用途标志清楚、试验记录字迹清楚、数据准确、项目齐全。1.4.4 热工测量和信号回路调试1.4.4.1 回路调试的“检验指标”、“检验方法和器具”等内容,若指特定测量和信号回路,应根据实际需要,参照规定进行适当增减和修改。1.4.4.2 回路调试的通用检验指标: a) 设备铭牌、用途标志清楚、符合设计要求; b) 电源熔丝容量符合设计要求; c) 接线正确率必须100%; d) 用500V兆欧表测量一般地区回路绝缘电阻1M,潮湿地区回路绝缘电阻必须0.5M; e) 信号电缆屏蔽层接地良好; f) 热工仪表和信号回路在投入运行前,应进行调试,使其达到投入运行的要求;. g) 回路综合误差为回路中各单元仪表允许基本误差的方和根值; h)仪表气动管路吹扫,气源应干燥、洁净,无油、无水,压力不低于0.7Mpa,符合使用要求; I) 调整螺丝或电位器的锁紧螺母须紧固、并用漆点封; j)试验记录字迹清楚、数据准确、项目齐全。第二节温度2.1 测温元件安装2.1.1 汽、水、油管测温元件 a)测点位置环境无剧烈振动,测点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检修方便,测孔位置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外,两测孔距离应D (被测管道外径)且大于200mm; b)测温元件外观检查完好; c)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100M; d)光谱分析,垫片材质必须符合表3.1要求; e)高温高压蒸汽测温热电偶或热电阻插入深度:D250 mm时,宜100 mm;D250 mm时,宜70 mm;(D被测管道外径); 一般流体测温元件插入深度:D500 mm时,宜300 mm;D500 mm时,宜1/2 D ;(D被测管道外径); f)双金属温度计感温元件、压力式温度计的温包插入深度必须全部浸入被测介质;压力式温度计的毛细管弯曲半径50 mm,毛细管保护设施齐全易检修;环境温度应无剧烈变化,元件装配必须紧固且无渗漏; g)插座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用卡尺测量测孔直径误差1mm,开孔垂直偏差3mm,插座安装垂直偏差1mm,焊接及热处理符合(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2.1.2 烟、风、煤粉管道测温元件 a)测点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维护检修方便,测孔位置应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外,两测孔间距离应D (被测管道外径)且200mm; b)测温元件外观检查完好; c)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100M; d)光谱分析,垫片材质必须符合符合表3.1要求; e)测温元件装配必须紧固、严密且无渗漏;f)在烟、风、煤粉管上插入深度:(1/31/2)D(D被测管道外径);煤粉仓测温元件安装应从顶部垂直插入,按设计规定分层安装。g)测孔边缘光洁度应光滑无毛刺,保护罩凸边应迎着介质流向安装,固定要牢固;h)用风压试验方法检查插座安装严密性应无渗漏。i)烟、风、煤粉管道测温元件安装工艺流程为:插座复查确认-测温元件校验合格-测温元件安装紧固密封挂牌。2.1.3 测量金属壁温无固定装置的铠装热电偶 a)测温元件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检查完好; b)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1000M*m,用欧姆表测量接地电阻,其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c)热电偶插入必须紧密、牢固,测点保温良好;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d)用校线工具查对线端连接必须正确、牢固,接线号标志正确、清晰、不褪色; e)汽机内缸热电偶安装与缸壁固定应牢固,汽机内缸热电偶的引出线出口密封应严密、无渗漏,校验合格;f)固定装置与被测金属壁表面光洁程度应光滑、无毛刺,焊接应严密、牢固。g)工艺流程:热电偶检验合格复测测点部位表面测孔打光金属表面或测孔内壁复测绝缘电阻与极性安装固定装置安装热电偶-复测绝缘电阻整理、排列固定热电偶出线口密封挂牌。h)工艺方法:核定金属壁测点部位-打光金属壁测点表面安装焊接固定支架-安装热电偶-复测接地电阻(对接壳式铠装热电偶)-保温挂牌。2.1.4 测量金属壁温带可动卡套装置的铠装热电偶 a)检查测温元件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检查完好; b)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1000M*m,用欧姆表测量接地电阻,其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c)插座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焊接应牢固,热处理符合(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 d)插座材质符合设计要求; e)在过热器管壁上垂直安装保护管材质用不锈钢,过热器管壁上垂直安装保护管弯曲弧度130O,保护管长度应伸出炉顶护板; f)铠装热电偶卡套装置安装应牢固,热电偶插入保护套管必须与过热器管壁接触紧密、牢固;g)接线端连接必须正确、牢固,线号标志正确、清晰、不褪色。h)工艺流程方法:热电偶检验合格核定测点部位打光测点表面安装保护套管复查热电偶型号规格-复测绝缘电阻及极性安装插入热电偶安装卡套装置并紧固测接地电阻挂牌接线。2.1.5 测量金属壁温的专用热电阻 a)测温元件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检查完好无损伤; b)用100 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Pt电阻绝缘100M,Cu电阻绝缘50M; c)推力瓦测温元件测孔直径偏差应0.2d(热电阻外径),测孔边缘靠乌金面距离应为0.5mm,测孔深度应在2530mm; d)测温元件引出线的材质应耐油、耐温绝缘线;引出线焊接固定,导线固定留有余量,标志牌正确、清晰、不褪色; e)轴承测温元件与轴承座螺纹应一致,测温元件插入深度符合设计要求;用校线工具查对线端连接必须正确、牢固,接线号标志正确、清晰、不褪色;f)电机绕组测温元件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符合制造厂规定,测温元件的电阻值及线路电阻必须符合制造厂规定。2.2 测温元件及仪表调校2.2.1 测温元件调校2.2.1.1 双金属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调校。 a)使用仪器:标准温度计和恒温槽; b)用比较法调校,室温点读数误差必须允许基本误差,示值误差必须允许基本误差绝对值,回程误差必须允许基本误差绝对值; c)上升、下降全行程示值动作必须指针无跳动或卡住现象、示值平稳;d)将信号指针整定后,改变恒温槽温度校对信号动作误差必须允许基本误差绝对值,用校线工具查对接点接触良好。e)一般检查:表盘上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应保持透明,不得有妨碍读数的缺陷。零部件的保护层影牢固、均匀和光洁,不得有锈蚀和脱层。表盘上的刻度线、数字和其他标志应清晰准确。2.2.1.2 热电偶、铠装热电偶检定2.2.1.2.1构成热电偶的电极技术条件应符合国家标准GB2903-1998的要求。热电偶焊点应牢固,表面光滑,无气孔,焊点的直径约为电极的2倍。不应有机械损伤、裂纹、气孔、腐蚀和脆化变质,极性标志、型号及用途标志清楚符合设计。2.2.1.2.2 用500V兆欧表测量热电偶绝缘电阻100M,铠装热电偶绝缘电阻1000M.m。2.2.1.2.3 用比较法检查热电偶性能,使用仪器:管式炉和标准铂铑铂热电偶。a) 级铂铑10-铂(S):误差为1或1+0.003(t-1100);b) 级铂铑10-铂(S):误差为1.5或0.0025|t|;c) 级铂铑30-铂铑6(B):误差为1.5或0.0025|t|;d) 级铂铑30-铂铑6(B):误差为4或0.005|t|;e) 级铜康铜(T):误差为0.5或0.004|t|;f) 级铜康铜(T):误差为1或0.0075|t|;g) 级铜康铜(T):误差为1或0.0015|t|;h) 级铁康铜(J):误差为1.5或0.004|t|;i) 级铁康铜(J):误差为2.5或0.0075|t|;j) 级镍铬康铜(E)、镍铬镍硅(K)、镍铬硅镍硅(N):误差为1.5或0.004|t|;k) 级镍铬康铜(E)、镍铬镍硅(K)、镍铬硅镍硅(N):误差为2.5或0.0075|t|;l) 级镍铬康铜(E)、镍铬镍硅(K)、镍铬硅镍硅(N):误差为2.5或0.15|t|。2.2.1.3 热电阻、铠装热电阻检定2.2.1.3.1 用100V兆欧表测量Pt绝缘电阻100M, 测量Cu绝缘电阻50M,检查感温元件装配无短路、开路;感温元件不得破裂,不得有显著的弯曲现象(不可拆卸的热电阻不作此项检查);保护管应完整无损,不得有凹痕、划痕和显著锈蚀;外表涂层应牢固;热电阻应有铭牌并具有以下标志:制造厂或商标、型号、分度号、允许偏差等级、使用温度范围、出厂日期及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2.2.1.3.2 用比较法测试Ro标称电阻误差,使用仪器:水槽与二等水银温度计。a) A级Pt100(R0=100)铂热电阻误差为(0.15+0.0021tl);b) B级Pt100(R0=100)铂热电阻误差为(0.3+0.0051tl);c) Cu50(R0=50)铜热电阻必须(0.3+0.0061tl); d) A级铂热电阻的R100/R0电阻比值:1.38500.0005; e) B级铂热电阻的R100/R0电阻比值:1.38500.0012;f) 铜热电阻的R100/R0电阻比值:1.4280.002。2.2.2 温度测量仪表调校2.2.2.1 温度变送器调校a) 按制造厂规定的接线方式和方法进行检验输出电流符合制造厂规定,热电偶温度变送器断偶保护输出电流最大,热电偶温度变送器冷端温度补偿误差允许基本误差绝对值;b)输入信号检查零点迁移符合工艺规程对测量的要求,检查示值误差必须允许基本误差,回程误差必须允许基本误差绝对值。2.2.2.2 测温辅助装置检验2.2.2.2.1 外观无撕裂、短路,型号、极性标志清楚。2.2.2.2.2 热电偶补偿导线性能检验 a) 检验普通SC型(配S热电偶):误差为5;检验精密SC型(配S热电偶)误差为2.5; b) 检验普通KC型及KX型(配K热电偶):误差为2.5;检验精密KC型及KX型(配K热电偶):误差为1.5; c) 检验普通EX型(配E热电偶):误差为2.5;检验精密EX型(配E热电偶):误差为必须1.5; d) 检验普通JX型(配J热电偶):误差为2.5;检验精密JX型(配J热电偶):误差为1.5; e) 检验普通TX型(配T热电偶):误差为2.5;检验精密TX型(配T热电偶):误差为1.5; f) 检验普通NC及NX型(配N热电偶):误差为2.5;检验精密NC及NX型(配N热电偶):误差为1.5。3.2.2.2.3 冷端补偿盒及冷端恒温箱检验a) 检验S分度号冷端补偿盒平衡点误差、补偿范围内误差必须符合制造厂规定; b) 检验K分度号冷端补偿盒平衡点误差、补偿范围内误差必须符合制造厂规定; c) 检验E分度号冷端补偿盒平衡点误差、补偿范围内误差必须符合制造厂规定;d) 通电检查冷端恒温箱恒温误差符合制造厂规定。2.2.3 温度测量回路调试 a)热电偶工作端加热检查热电偶测量回路极性正确,用校线工具查对切换开关接触良好,观察切换开关标志清楚; b)用单臂电桥测量热电偶、热电阻数字或电子显示表输入端外部电阻许可值符合制造厂规定;用单臂电桥测量显示调节仪表输出端外部电阻许可值符合制造厂规定; c)温度测量回路加模拟电量信号检查回路综合误差必须允许综合误差; d)记录仪表打点、划线、走纸符合JJG74 92的规定; e)显示仪表阻尼特性、报警动作值符合工艺流程要求;f)施加模拟电量信号检查巡测显示、报警、记忆及自检功能运行正常。第三节 压力3.1 测量装置及就地仪表安装3.1.1 汽、水、油管路压力取样装置a) 汽、水、油管路压力取样装置的测点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测孔应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外;压力与温度测孔的位置按介质流向,压力测孔必须在温度测孔前,压力与温度测孔的距离应D (被测管道外径)且200mm;在倾斜或水平管上测孔方向,对蒸汽管测孔应在水平中心线以上或以下45夹角内,对气体管道测孔应在水平中心线以上,对液体管道测孔应在水平中心线以下45夹角内;b) 取源装置的取压短管(或压力插座)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测孔光洁度应光滑、无毛刺,测孔直径与取压短管(或压力插座)内径偏差应0.5-1mm,取压短管(或压力插座) (或压力插座)垂直偏差2mm,取压短管(或压力插座)插入管内位置与管内壁必须平齐,焊接及热处理应符合(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c) 取源阀门位置要求维护操作方便,进出口方向正确,安装固定要求端正牢固,与管路连接应牢固、无渗漏,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垫片材质符合表3.1要求。3.1.2 烟、风、煤粉管道压力取样装置a) 测点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且维护方便,测孔应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外,两测孔的距离应= D (被测管道外径)且200mm,测孔位置要求左右侧对称;b) 取源装置测孔直径与取压管内径偏差应0.5-1mm ,测孔光洁度必须光滑、无毛刺;分离器取源装置垂直偏0.5mm差炉墙取压管伸入位置与炉墙内壁必须齐平,炉墙取压管倾斜度3045,焊接应符合(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工艺要求,且严密不漏。3.1.3 风压防堵装置安装a) 测点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维护检修方便,两测孔的距离应= D (被测管道外径)且200mm;b) 取源装置安装角度和方向必须符合制造厂规定,接长管伸入设备(管道)内的位置与设备(管道)内壁必须齐平,焊接应符合(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工艺要求。表3.1 垫片材质的选用垫 片适 用 范 围各 类材 料压 力(0.098Mpa)温 度()介 质纸 垫表 壳 纸120油、水橡 胶 垫天 然 橡 胶6-60100水、海水、空气普通橡胶板(G4-329-66)-4060水、空气夹布橡胶垫(GB583-65)夹布橡胶6-3060海水、空气软聚氯乙烯垫软聚氯乙烯垫1660稀酸、酸溶液、具有氧化性的蒸汽及气体聚四氯乙烯垫聚四氯乙烯板(HG2-534-67)30-180250浓酸、碱、溶剂、油类、抗燃油橡胶石棉垫高压橡胶石棉板(JC125-66)中压橡胶石棉板低压橡胶石棉板604015450350220空气、压缩空气、蒸汽、惰性气体、水、海水、酸、盐耐油橡胶石棉板(BG539-66)40400油、汽油、溶剂、碱类缠绕垫片(JB1162-73)金属包平垫或波形垫(JB1163-73)金属部分:铜、铝、08钢、1Cr13、1Cr18Ni9Ti非金属部分:石棉带、聚四氯乙烯板60600蒸汽、氢、空气、油、水金属平垫A3、10、20、1C r13200550汽、水1Cr18Ni9Ti200600汽铜、铝100250水64425汽金属齿形垫08钢、1Cr13、合 金 钢软 铜同金属平垫4040同金属平垫660同金属平垫抗燃油3.1.4 就地压力指示仪表3.1.4.1 指示仪表a) 检查安装环境无剧烈振动及腐蚀性气体,安装地点操作维护方便,环境温度为5-45为宜;压力表型号规格符合设计;b) 压力表中心距地面高度宜1.11.5m;成排安装压力表中心高差3mm,表间距偏差5mm;安装固定端正牢固,测量介质温度大于70必须加装U型管或环型管,管路长度小于3mm必须加装U型管或环型管;表头与管路连接必须无渗漏、无机械应力 垫片材料必须符合表3.1要求。3.1.4.2 带信号接点指示压力表a ) 安装环境震动较小,无腐蚀性气体,环境温度为5-45为宜, 安装地点,便于调整维护,表型号规格符合设计;b) 压力表中心距地面高度宜1.11.5m;成排安装压力表用尺测量中心高差3mm,表间距偏差5mm ;安装固定端正、牢固,成排安装应排列整齐;接点动作必须灵活可靠,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必须1M;接头与芯子中心一致,接头连接必须无泄漏,无机械应力,垫片材料必须符合表3.1要求;被测介质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