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初三年级2007年综合练习(一) 语文试卷_第1页
北京市朝阳区初三年级2007年综合练习(一) 语文试卷_第2页
北京市朝阳区初三年级2007年综合练习(一) 语文试卷_第3页
北京市朝阳区初三年级2007年综合练习(一) 语文试卷_第4页
北京市朝阳区初三年级2007年综合练习(一) 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朝阳区初三年级 2007 年综合练习(一) 语文试卷 老师寄语: 1. 语文试卷分为三卷。第 I 卷为积累运用,第 II 卷为理解感悟,第 III卷为表达交流。 2. 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第 I 卷 积累运用( 24 分) 一、选择题,完成 15 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将对应题目的选项符号填在第 I 卷的得分表中。(共 10 分)(每题 2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是 A. 刹那( ch) 星宿( s) 笨拙( zhu) 阔绰( chu) B. 魁梧( w) 膝盖( q) 陶醉( zu) 褴褛( l) C. 自诩( y) 和煦( x) 屹立( y) 忌讳( hu) D. 犀利( x) 轩敞( xun) 逃窜( cun) 剔透( t) 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是 A. 迎合 辨论 绝境 再接再厉 B. 过分 烽烟 阅历 走投无路 C. 非议 桥梁 必竟 栩栩如生 D. 姿势 粟米 伫立 不可救要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是 A. “五一”黄金周期间,京城商场的促销活动吸引了大批顾客,商场内人头攒动,人声鼎沸。 B. 李贺诗歌的创作感情奔放炽热,神思驰骋,画面气象万 千,新意叠出。 C. 你心胸那么开阔,气度那么从容!你不随波逐流,也不故步自封。 D. 各式各样美丽的冰凌花,钟乳石般的冰挂,组成了一片水乳交融的晶莹世界。 4. 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是 A. 每当我听到幸福这首歌时,心里总是十分感到温馨。 修改:把“每当”或“时”删去。 B.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学校里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空前的迎奥运的热潮。 修改:将“热潮”改成“运动”。 C. 20 世纪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 修改:在“文明”的后面加“的进程”。 D. 通过中国红十 字基金会倡导发起的大型公益活动,使贫困的白血病儿童获得了社会救助。 修改:把“倡导”删去。 5. 下列作家和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是 桃花源记 望岳 醉翁亭记 李白 王维 马致远 刘禹锡 吴敬梓 A. B. C. D. 二、填充题、简答题,完成 69 题。(共 14 分) 6. 默写。( 6 分) ( 1)大漠孤烟直, _。(王维使至塞上)( 1 分) ( 2) _,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 分) ( 3)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范仲淹“ _, _”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 _, _”的浩然正气。( 4 分) 7. 调整下列各句的顺序,将调整后的句子序号依次写在横线上。( 2 分) 没有游动的鱼儿 一片是活水 注入这两片海的约旦河水是一样的 鱼儿在水里游 另一片是死水 巴勒斯坦有两片相距不远的海 为什么差距如此大 调整后的最佳顺序是: _ 8. 阅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2 分) 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 排名 人才 科技 基础设施 环境 1 香港 北京 上海 威海 2 台北 上海 北京 无锡 3 北京 台北 香港 青岛 4 上海 深圳 广州 苏州 5 高雄 香港 宁波 绍兴 ( 1)按表格上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排名,说说北京的优势与劣势。( 1 分) _ ( 2)请你选择表格中的某一项,对北京做出评价并提出建议。( 1 分) _ _ 9. 每年 5 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班里举行了一次班会, 班会主题是“学会感恩”,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4 分) ( 1)设计一个简短的开场白,并从下面的语句中选择一句加到你的开场白里。( 2 分) 儿行千里母担忧。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_ _ _ ( 2)班会进行中,同学们纷纷讲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和关爱。此时,大宝同学突然站起来,含泪说:“我妈妈很辛苦,现在又下岗了,我想考个好成绩,回报她对我的关爱,可我成绩总是上不去”听了他的话,请你对他说几句安慰鼓励的话。( 1 分) _ ( 3)班会即将结束时,班主任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对妈妈的祝福写下来编辑成册,并为这个册子起一个名字。( 1 分) 你的设计是: _ 第 II 卷 理解感悟( 36 分) 三、文言文阅读,完成 1013 题。(共 8 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0.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 分) (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 2)死亦我所恶( ) 11.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_ 12. 因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以“ _”。(用原文回答)( 2 分) 13. 结合本段内容说说“贤者”指的是怎样的人?( 2 分) _ 四、现代文阅读,完成 1425 题。(共 28 分) (一)空信箱 冯骥才 我的信箱挂在大门上,门板掏个长形的洞,信打外边塞进 来,只要听邮递员“叮叮”一拨车铃,马上跑去打开,一封信悄然沉静地立在箱子里。天蓝色的信封像一块天空,牛皮纸褐色的信封像一片泥板,沉甸甸。扯开信时的心情总是急渴渴,不知里边装着是意外是倾诉是愁苦是体贴是欢愉是求助,或是火一样的恋情烟一样的思绪带子一样扯不断的思念。天南地北海角天涯朋友们的行踪消息全靠它了。 有时等信等得好苦,一天几次去打开它,总以为错过邮递员的铃,打开却是空的。我最怕它空空洞洞冷冷清清的样子。我的院墙高,门也高,阳光跨不进来,外边世界的兴衰枯荣常常由它告诉我; 打开信箱,里边有时几团柳絮几片落 花几个干卷的叶子,还有洁白的雪深暗的雨点。 它们是从投信孔钻进来的。有时随着开门的气流,几朵蒲公英的种子“噗”地 毛茸茸地扑在脸上,然后飘飘摇摇飞升,在高高的阳光里闪着,有如银羽。目光便随它投向淡淡的天,亮亮的云。春天也到达我塞外朋友那里了吧,我陷入一片温馨的痴想 它是拿几块木板草草钉上的,没涂漆,日晒雨淋,到处开裂,但没有任何箱子比它盛得更多。 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我心的一部分。 用心生活是累人的,但惟此才幸福。 大灾难把我这部分扯去。信箱的门儿叫一个无知的孩子掰掉。箱子的四边像个方木框残 留那里。一连几个月等不到邮递员铃声的召唤,朋友们的命运都会碰到什么? 我这才懂得,心不相连人极远。 它空在那儿,似乎比我还空。 可是奇迹出现了。一天天暮,夕阳打投信孔照进来。我院子头一次有阳光。先是在长条形洞孔迷蒙灿烂地流连一会儿,便落到墙角,向着最暗最潮最阴冷的地方,把满地青苔照得鲜碧如洗,俯下身看,好像一片清晰雨后的草原,极美。随后这光就沿着墙根一条砖一条砖往上爬,直爬到第五条砖,停住,几只蚂蚁也停在那里默默享受这世界最后的暖意和光明。不知不觉这光变得渐细渐淡直到无声无息地熄灭。整个信箱变成一 块方形的黑影。盯着它看,就会一直走进空无一物的宇宙。 蜘蛛开始在信箱里拉网了,上下左右,横来斜去,它们何以这样放胆在这儿安家?天一凉,秋叶钻进来,落在蛛网上。金色的船,银色的渔网,一层网一层船,原来寂寞也会创造诗。诗人从来不会创造寂寞。 忽然一天,“叮叮”,我心一亮,邮递员,信! 跑出去,远远就见一封信稳稳竖在箱中。过去一捏,厚厚的,千言万语,一个几次梦到的朋友寄来的。一拿,却有股微微的力往回扯,是黏黏带点韧劲的蛛丝。再拉,蛛丝没断却 拉得又长又直,极亮,还微微抖颤,上边船形的黄叶子全在一斜一直、一直一斜来回扭动,一如五线谱上甜蜜的旋律,无声地响起来 昨夜我忽然梦到这许久以前的情景,一条条长长亮闪闪的蛛丝,来回扭动的黄叶子,我梦得好逼真,连拉蛛丝时 那股子韧劲都感觉到了。心里有点奇怪, 可我断言这是我有生以来最美的一个梦境。 14. 结合文章内容,请你说说对题目“空信箱”的理解。( 3 分) _ 15. 文中第段划线的描写句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 分) _ 16. 蜘蛛在信箱里拉网,也被 作者看作是“寂寞创造诗”,请你从文中找出既能表达作者对信箱一往情深,又富有诗意的语句。( 2 分) _ 17. 文中说“这是我有生以来最美的一个梦境”,为什么这是作者最美的梦境?( 2 分) _ (二)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季羡林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 文章,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 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呢? 也许有人认为,这问题提得幼稚而又突兀。这就等于问“为什么人要吃饭”一样,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件好事。 但是,我却认为,凡事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事出都有因,不应当马马虎虎,等闲视之。现在就谈一谈我个人的认识,谈一谈读书为什么是一件好事。 凡是事情古老的,我们常常说“自从盘古开天地”,我现在还要从盘古开天地以前谈起,从人类脱离了兽 界进入人界开始谈。人成了人以后,就开始积累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也就是越积越多。禽兽似乎没有发现有这种本领,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没有增加什么智慧。人则不然,不但能随时增加智慧,而且根据我的观察,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如物体从高空下坠一般。到了今天,达到了知识爆炸的水平。 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种: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 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但是,话又说回来,中国历代都有“读书无用论”的说法,读书的知识分子,古代通称之 为“秀才”,常常成为取笑的对象,比如说什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取笑秀才的无能。这话不无道理。在古代 �;�;请注意,我说的是“在古代”,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 �;�;造反而成功者几乎都是不识字的痞子流氓,中国历史上两个马上皇帝,开国“英主”,刘邦和朱元璋,都属此类。诗人只有慨叹“可惜刘项不读书”。“秀才”最多也只有成为这一批地痞流氓的“帮忙”或者“帮闲”,帮不上的,就只好慨叹“儒冠多误身”了。 但是,话还要再说回来了,中国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这一批地痞流氓,还是“秀才”?答案皎 如天日。这一批“读书无用论”的现身“说法”者的“高祖”、“太祖”之类,除了镇压人民剥削人民之外,只给后代留下了什么陵之类,供今天搞旅游的人赚钱而已。他们对我们国家竟无贡献可言。 总而言之,“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18. 文中第段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进行阐述的?( 2 分) _ 19. 作者为什么认为“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2 分) _ 20. 简要分析第两段的论证过程。( 3 分) _ _ 21. 文中说刘邦、朱元璋是“读书无用论”的现身“说法”者,请对这种说法,谈 谈你的看法。( 50 字左右)( 3 分) _ _ _ (三)书法与中国文化 书法艺 术与京剧、武术、针灸被国际社会公认为中国的四大国粹。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书写逐渐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书法之所以能够超越实用的局限而成为一门艺术,是由于汉字的构成特点及其书写工具和载体等因素决定的。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质。而“点”是线的浓缩,“线”亦是点的延长,“点”和“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而中国的书法艺术,又被称作线条的艺术。 这简单而抽象的线条如何会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呢?毛笔的使用是首要因素。汉字史上,起源最久远的 成字工具是契刀,当契刻文字退出历史舞台后,毛笔的制作工艺和书写功能却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毛笔的特性是软,“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当然,此“软”指弹性而言,非软弱之意。随着遣毫之时的提、按、顿、挫、疾、徐、迅、缓,产生出极尽变化的线条造型,分割出大小兼存的块面,营造出别有洞天的艺术世界。 另外,为中国书法所采用的书写载体,也规定着它能够具备艺术感染力的特性。汉字的书写载体历经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等多种变迁,柔韧坚劲的安徽宣州纸脱颖而出,最终成为理想的书写载体,笔墨挥洒其上,交融渗化,黑白之间情趣并出。可以说书法 艺术丰富的表现力与这种书写材料的应用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 中国书法成为世界艺术之林中之独响,并且能够成为中国文化精髓的代表,除了上述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兼容并包,使社会达到“大和”的理想境界。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但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即 “中”“和”意义上的平衡。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儒道互补、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内容。儒家倡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道家引导士人以清静无为从喧嚣的尘世中得到解脱,成为儒家思想的补充。中国书法艺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追求,毫无疑问受儒道两家追求理想人格的影响。 中国书法艺术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深刻而周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博雅而细腻。我们从对中国书法文化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国文化中富有生机的精华,更看到了书法艺术中所蕴涵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22. 通 读全文,请你说出中国书法能够上升为一门艺术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2 分) 客观原因: _ 主观原因: _ 23. 为什么说书法艺术丰富的表现力与书写材料的运用有密切的关系?(不超过35 个字)( 3 分) _ _ 24. 根据第段内容,说说中国书法艺术是如何诠释中国文化内涵的。( 2 分) _ _ 25. 请你任选下面一则材料,谈谈你对书法艺术的进一步了解。( 2 分) 材料一:颜真卿是唐代杰出书法家,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其特点雄浑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气概凛然。颜真卿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欧阳修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 材料二:好的毛笔应具备“四德” �;�;圆、健、尖、齐。圆,指笔头周围丰满,不扁不瘦;健,是指笔毫富有弹性,铺开后容易恢复原状;尖,是指笔锋尖锐不秃; 齐,是指笔毫散开后,顶端整齐,无长短参差。选择毛笔时,可以此来作为鉴别好坏的标准。 _ _ 第 III 卷 表达交流( 60 分) 五、作文。 专心就是集中精力,目标专一。专心源于责任,源于酷爱,全身心投入,甚至于如醉如痴,废寝忘食, 却又乐在其中 请围绕“专心”选材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北京市朝阳区初三年级综合练习(一)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I 卷 积累运用( 24 分) 一、选择题(共 10 分) 1. D 2. B 3. D 4. C 5. A 评分:第 15 题,每题 2 分。共计 10 分。 二、填充题、简答题(共 14 分) 6. ( 1)长河落日圆 ( 2)巴山楚水凄凉地 (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7. 8. ( 1)要点:北京在科技、基础设施等 方面的竞争力处于优势,而在环境方面处于劣势。 ( 2)示例 1:北京的环境竞争力未能进入前五名。建议加强环境治理的力度。如:增加绿地面积、减少汽车出行次数、增强市民环保意识 示例 2:北京的人才竞争力居内地各城市之首,但排在香港、台北之后。建议北京更广泛地招贤纳士,并为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9. ( 1)示例: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最紧密的人。当我们思乡想家的时候,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母亲就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依托。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融入这种人类美好的感情中,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 ( 2)示例:尽管你现在的成绩不太好,但你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关心父母,大家都很喜欢你。只要你继续努力,不放弃,我想你一定会成功的,你妈妈会为你骄傲的。 ( 3)示例:春晖心语 阳光小草 献给母亲的歌 评分:第 6 题,每空 1 分,共 6 分。第 7、 8 题,每题 2 分。第 9 题 4 分。共计14 分。 说明:第 6 题,每空有错别字不得分。第 8 题,每小题 1 分,答全“优势与劣势”得 1 分,答全“评价与建议”得 1 分。第 9 题,( 1)题按要求围绕主题设计开场白 1 分,恰当运用所给语句 1 分,共 2 分;( 2) ( 3)题各 1 分。 第 II 卷 理解感悟( 36 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 8 分) 10. ( 1)通“避”,躲避 ( 2)厌恶 11. (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12. 生而有不用也(或:舍生而取义)(或:不为苟得也)(或: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或:患有所不避也) 13. 不失本心(或:舍生取义)的人。 评分:第 1013 题,每题 2 分。共计 8 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一)(共 9 分) 14. 要点:( 1)没有信件的信箱。 ( 2)反映了作者与朋友失去联系后空寂的心 境。 ( 3)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牵挂之情。 15. 要点:信箱里的柳絮、落花、叶子、雪、雨点表明信箱空了许久。表达了作者没有收到信件而失落的心情(或:盼望来信的急切心情)。 16. 金色的船,银色的渔网,一层网一层船(或:船形的黄叶子全在一斜一直、一直一斜来回扭动,一如五线谱上甜蜜的旋律,无声地响起来)。 17. 要点:梦境中出现的情景是终于收到了盼望许久的朋友来信,这个情景让作者空寂的心得到慰藉和满足,所以这个梦境就是最美的。 评分:第 14 题 3 分。第 1517 题,每题 2 分,共计 9 分。 (二)(共 10 分) 18. 要点:( 1)智慧的积累越来越多。 ( 2)智慧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 19. 要点:人类智慧的传承主要靠书籍,人类进步要靠读书,所以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20. 要点:作者首先认为“读书无用论”的说法不无道理;接下来列举刘邦和朱元璋的事例加以证明;然后通过一个设问,得出不读书的人是不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结论。 21. 示例 1: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刘邦、朱元璋虽然读书不多,但他们也成为一代开国君主,也推动了历史发展。 示例 2:刘邦、朱元璋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他们能够重用读书人,利用读书人的智慧打江山 和坐江山,所以这种说法并不合适。 评分:第 18、 19 题,每题 2 分;第 20、 21 题,每题 3 分。共计 10 分。 (三)(共 9 分) 22. 要点:(客观原因)汉字的构成特点。把毛笔和宣纸作为书写工具和书写载体。 (主观原因)中国书法体现了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或:体现了中和之美)。 23. 要点:笔墨挥洒在柔韧坚劲的宣纸上,交融渗化,黑白之间情趣并出。 24. 书法艺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