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师大附中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初三语文_第1页
曲师大附中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初三语文_第2页
曲师大附中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初三语文_第3页
曲师大附中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初三语文_第4页
曲师大附中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初三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曲师大附中 2005 2006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初三语文 时限: 120 分钟 分值: 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 10 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2 分) 烦恼忧愁时,不妨读读唐诗宋词。这样春风细雨会渐渐冷却你急燥的情绪,小桥流水能慢慢松 ch( )你紧张的神经。 ( 1) ch_ ( 2) _改为 _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 分)( ) ( 1)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应胡锦涛总书记的邀请,先后 跨越了惊涛拍岸的海峡, _了两岸和平发展的新纪元。 ( 2)短短几年内,财富全球论坛先后在上海、香港和北京举办,表明快速发展的中国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的 _。 ( 3)世代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但在日本却有那么一些人总是千方百计地歪曲历史,粉饰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华 _,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A. 开拓 关切 行为 B. 开辟 关切 行径 C. 开辟 关注 行径 D. 开拓 关注 行为 3. 填空( 4 分) (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冬 景的诗句是“ _。” ( 2)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_,_。” ( 3)写出一个古诗词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_。 ( 4)李白行路难中表现积极进取精神的两句诗是: _, _。 4. 分析下面的表格内容,把表格传达的主要信息,补写完整。( 2 分) 世界城市化进程,拥有 800 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量。 1975 年 1995 年 2015 年 全世界 11 23 36 发达国家 6 6 6 发展中国家 5 17 30 1995 年全世界拥有 800 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由 1975 年的 11 个发展到 23个,其中增加的 12 个全都来自发展中国家。预计到 2015 年_, _。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 _ _。 5. 水浒传是描写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请写出你所熟悉的两个故事。( 1 分) ( 1) _ ( 2) _ 二、古诗文阅读( 20 分) (一)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 6�;7 题: 江 上 王安石 江北秋 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隐来。 6. 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 2 分) _ 7. 诗歌后面两句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它与陆游诗中的哪两句相似?( 2 分) _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8�;11 题。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 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8.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 分) ( 1)微斯人 _ ( 2)佳木秀而繁 阴 _ 9. 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 (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_ ( 2)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译文: _ 10. 甲、乙两段文字在描写景物方面有共同特点,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具体分析。( 2 分) _ 11. 比较甲、乙两段文字中画线的语句,探究两文作者对“乐”的理解的共同之处。( 2 分) _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人咸知饰其面,不修其心,惑矣!夫面之不饰,愚者谓之丑;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愚者谓之丑犹可,贤者谓之恶,将何容 焉?故览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脂,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润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髻,则思其心之整也。 12. 文中能表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是 _。( 2 分) 13.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 分) ( 1)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是以 _ ( 2)人咸知饰其面,不修其心咸 _ 14. 翻译句子:( 2 分) 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 _。 15. 这篇文章是东汉蔡邕写给女儿信中的一段话,说理通晓,作者的目的是什么?是怎样说明其用意的?( 2 分) _ 三、现代文阅读( 40 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6�;18 题。( 10 分)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 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的呢?为什么该做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抉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做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如何,境地如何。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 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为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 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6. 仔细阅读文段,说说文段中“敬”的含义是:_( 2 分) 17. ( 1)“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 分) _ ( 2)你能说出哪个名人有选文中所说的“敬业”精 神?请简要举例说明。( 2分) _ 18.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按此标准衡量,你发现你身边有这样的“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你描述一下他(她)是怎样做到“圆满”的。( 50 字以内)( 3 分) _。 (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9�;22 题( 15 分) 鸟儿中的理想主义 我对笼中继续扑翼的鸟一直怀有敬意。 几乎每一只不幸被捕获的鸟,刚囚入笼中都是拼命扑翼的。它们不能接受突然转换了的现实场景,它们对于天空的记忆太深,它们的扑翼是惊恐的,焦灼不安的,企图逃离厄运的,拒绝承认现实的。然而一些时日以后,它们大都安静下来,对伸进笼里的小碗小碟中的水米,渐渐能以一种怡然的姿态享用。它们接受 了残酷的现实,并学会把这看成生存的常态。它们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适应能力强,这对人,对马,对任何生物,都是一个褒奖的词语。它们无师自通,就懂得了站在主人为他们架在笼中的假树杈上,站在笼子的中心位置,而不是在笼壁上徒劳地乱撞,就像主人期待的那样,优雅地偏头梳理它们的羽毛。如果有同伴,就优雅地交颈而眠。更重要的是,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或者主人逗弄的时候,就适时适度地婉转地歌唱,让人感到生活是如此的自由、祥和、闲适。 而天空和扑翼这种与生俱来的事情,也就是多余的了。 但有一些鸟的适应能力却很差,这大抵是鸟类中的古典主 义者或理想主义者。它们对生命的看法很狭隘,根本不会随现实场景的转换而改变。在最初的惊恐与狂躁之后,它们明白了厄运,它们用最荏弱的姿态来抗拒厄运。它们是安静的,眼睛里是极度的冷漠,对小碟小碗里伸过来的水米漠然置之,那种神态,甚至让恩赐者感到尴尬,感到有失自尊。鸟儿的眼睛里一旦现出这样的冷漠,就不可能再期待它们的态度出现转机,无论从小笼子换到大笼子,还是把粗瓷碗换成金边瓷碗,甚至再赏给它一个快乐的伙伴,都没有用了。这一切与它们对生命的认定全不沾边。事实上,这时候它们连有关天空的梦也不做了,古典主义者总是悲观的、绝望的,它们只求速死。命运很快就遂了它们的心愿。 而我一直怀有敬意的,是鸟儿中的另一种理想主义,这种鸟儿太少,但是我侥幸见过一只,因为总是无端想起,次数多了,竟觉得这种鸟儿的数目似乎在我感觉中也多了。 我见到这只鸟儿的时候,它在笼中已关了很久了,我无从得见它当初的惊恐和焦灼,不知它是不是现出过极度的冷漠,或者徒劳地撞击笼壁,日夜不停地用喙吸笼壁的铁丝。我见到它的时候,它正在笼子里练飞。它站在笼子底部,扑翼,以几乎垂直的路线,升到笼子顶部,撞到那里,跌下来,然后仰首,再扑翼这样的飞,我从来没见过。它在笼中 划满风暴的线条,虽然这些线太短,不能延伸,但的确饱涨着风暴的激情。它还绕着笼壁飞,姿态笨拙地,屈曲着,很不洒脱,很不悦目,但毕竟它是在飞。它知道怎样利用笼内有限的气流,怎样煅炼自己的翅膀,让它们尽可能地张开,尽可能地保持飞翔的能力。 一般我们很难看见鸟是怎样学飞的,那些幼鸟,那些被风暴击伤了的鸟,那些在岩隙里熬过隆冬的鸟,还有那些被囚的鸟。这是一件隐秘的事,我们只看见过它们在天空中划过,自由地扑翼,桀骜地滑翔,我们只羡慕上帝为它们造就了辽阔的天空。 但在看到那只在笼中以残酷的方式练飞的鸟之后,我明白,天空的 辽阔与否,是由你自己造就的,这种事情上帝根本无能为力。上帝只是说,天空和飞翔是鸟类的生命形式,而灾难和厄运也是世界存在的另一种形式。至于在灾难和厄运中你是否放弃,那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 19. 文中写了哪几种鸟?这几种鸟分别象征社会生活中的哪几种人?( 4 分) _ 20. 对于笼中鸟来说,即然天空和扑翼是“与生俱来”的事情,为什么此刻成了“多余”的?( 4 分) _ 21. 第三段中作者对鸟类中的“古典主义者或理想主义者”持什么态度?( 4 分) _ 22. 那只鸟儿以残酷的方式练飞的目的是什么?( 3 分) _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 23�;26 题( 15 分) 人生如瓶 崔鹤同 人不是可以注入任何液体的空瓶 。这是俄国文学批评家皮萨列夫的一句名言。细细体味,此话看似波澜不惊,却寓意深远,振聋发聩。 人生就如一只空瓶,但不可以随意向里注入任何液体。它如若装满了卑劣和庸俗,决然装不进伟大和崇高;一旦被虚伪和凶残所占据,纯真和善良便无法容身;有了自私和冷酷,便失去博爱和热情 当我们为自己的房子、票子、位子整日忙忙碌碌,当我们的生活一天好似一天,但我们的神经却依然绷得紧紧的,我们的心情依然非常沉重, 没有一天感到轻松,感到欢乐。这是为什么? 是的,我们的人生之瓶里,如若满装着欲望和为之奋争不息的操劳,当然无法容纳安宁与祥和,塞满了无穷无尽的浮躁与烦恼,宁静与欢愉当然被驱逐得无影无踪。 一个想献身于人类公益事业的人,他必将无暇去顾及自己物质上的私欲。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她和埃尔居里新婚燕尔,搬进了五层楼上的三间小屋。他们的会客室里,只摆着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椅子。后来,居里的父亲来信对他们说,他准备送给他们一套家具,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家具。看完信后,居里若有所思地说: 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 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 居里对新婚妻子说: 不要沙发可以,我们只有两把椅子,再添一把怎么样?客人来了可以坐坐。 要是爱闲谈的客人坐下来,又怎么办呢? 居里夫人又提出反对意见。 最后他俩决定,不再添置任何家具了。后来,客人来了,看见只有主人两把椅子,而没有他的坐处也只好说完事就走。正如居里夫人后来所说: 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正因为他们远离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才在科学的道路上攀上了光辉的顶点。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就必须 潜心学问,心无旁骛,矢志不渝。钱钟书是个 名副其实 的大学者,他一生只钟情于书,博闻强记,学贯中西,辛勤探索,著作等身,饮誉海内外。他一生深居简出,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他拒绝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重金聘请,拒领法国政府授予的勋章,拒当“东方之子”。一次英国女王访问中国,国宴陪客名单上点名请钱钟书出席,他竟称病辞掉。事后,有人私下问及此事,钱钟书道: 不是一路人,没有什么可说的。 真是大智若愚,大音希声。 人生之瓶,注入高尚与纯粹,人的一生将显得光明磊落,冰清玉洁。 23. 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4 分) _ 24. 文章第一段引用皮萨列夫的名言有何作用?( 4 分) _ 25. 文章第五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3 分) _ 26. 你怎样看待钱钟 书称病推辞国宴陪客一事?( 4 分) _ 四、作文( 5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春天到了,家园前的草坪露出了红红绿绿的生机。一位新搬来的中年人回家不忍心践踏那片草坪,便绕了点路。没想到刚上楼时,邻居老太太微笑着迎上来,一番话让中年人颇感意外:“我整天都在想,很有点担心,新来的邻居是个怎么样的人?”顿了一下,老太太又说:“当你刚才绕过那片草坪时,我算了解了你,知道我没有什么 好担心的。” 生活常常是这样,这些以小见大的被人称为细节的小事,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具体体现,会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美丽的心灵桥梁,往往也是事情成败的关键。 请以“细节”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曲师大附中 2005�;2006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初三语文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0 分) 1. 弛 “燥”改为“躁” 2. C 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 800 万人口 以上的城市将发展到 36 个,增加的数量仍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扮演了主要角色”或“起决定作用” 5. 林冲误入白虎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 二、古诗文阅读( 20 分) 6. 这首诗描写了秋云、雨、青山和隐约可见的风帆等形象,营造了一种空明幽远(或幽远淡雅)的意境。 7. 道理:不管路有多么曲折、遥远,总会找到前进的道路,这正与陆游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相似。 8. 没有 开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