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五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初中九年级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内蒙古包头五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初中九年级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内蒙古包头五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初中九年级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3页
内蒙古包头五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初中九年级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包头五中 2009-2010 学年上学期初中九年级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中国的禁毒日应为 ( ) A .5 月 4 日 B. 6 月 3 日 C. 7 月 1 日 D. 8 月 15 日 2. 近代列强割占中国领土最早始于下列哪一条约 (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3.近代以来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 A. 日本 B. 英国 C. 美国 D. 沙俄 4.武汉的“首义路” .“首义广场” .“首义中学”等名称会让我们联想到 (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五四运动 5.右图所表现的 是哪次战役中的场面 ( ) A.平型关大捷 B.淮海战役 C. 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6.歌谣“八一历史长,起义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的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其中涉及下列哪些历史事件 ( ) 南昌起义 武昌起义 红军长征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A. B. C. D. 7.下列促成团结抗日新局面到来的历史事件是 (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8.“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远征”胜利的标志是 ( ) A.井冈山会师 B.会宁会 师 C.吴起镇会师 D.遵义会议 9.“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不利”。下列哪些史实能证明此观点中的“合则两利” ( ) 黄埔军校 四一二政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A. B. C. D. 10.精通中国历史的毛泽东, 1945 年 8 月冒着巨大的风险去赴蒋介石的“鸿门宴”,“鸿门宴”指什么 ( ) A.重庆谈判 B.成立黄埔军校 C.解决西安事变 D.探讨抗日问题 11.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下列哪些史实发生于此 ( ) 日本侵略者屠杀 30 万中国人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打响 A. B. C. D. 12.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 ) A.张某在阅读申报时,获知日本强占台湾,他悲愤万分 B.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东郊民巷搬出 13.20 世纪中国近代社会经历的两次历史性巨变 是 ( ) A.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B.戊戌变法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C.新文化运动和辛亥革命 D.辛亥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 14.下列哪个人物的经历体现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辛曲折 ( ) A.李鸿章 B.张謇 C.詹天佑 D.康有为 15.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错误的是 ( ) A.林则徐、魏源 -新文化运动 B.李鸿章、左宗棠 -洋务运动 C.康有为、梁启超 -戊戌变法 D.孙中山 -辛亥革命 二、非选择题( 16 题 12 分, 17 题 13 分,共 25 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功夷而作” 材料二: “法者, 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 若因为拥护德先生 .赛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材料五: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六: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请回答: ( 1)将材料一、二、三、四所述观点在近代中国进行实践的历史史实分别是什么?( 4 分) ( 2)与材料五所述内容有关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3 分) ( 3)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上的创新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了哪些伟大胜利?( 3 分) ( 4)通过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 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关“狮”、“兔”盟约 材料二: 1946 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军 (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两次战 争的结局?( 2 分) ( 2)面对这两次战争,各举一例说明中国人民是如何抗争的?( 2 分) ( 3)材料一马关“狮”、“兔”盟约中被日本割占的中国领土在 20 世纪 40 年代的命运如何?( 4 分) ( 4)材料二反映的战争的结果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3 分) ( 5)导致这两次战争出现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 分) 2009 2010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初四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D A C A D B C A C B D B A 二、非选择题( 16 题 12 分, 17 题 13 分,共 25 分) 16、( 1)材料一为洋务运动;材料二为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材料三为辛亥革命;材料四为新文化运动。(各 1 分,共 4 分) ( 2)五四运动( 1 分)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分) ( 3)创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 分) 伟大胜利: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2 分) ( 4)中 国近代化之路是曲折艰难的;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挽救中国;结合国情,进行创新;(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只要答出其中 2 条,即可得 2 分) 17、( 1)材料一为甲午中日战争;材料二为抗日战争(各 1 分,共 2 分) ( 2)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抗击日军;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各 1分,共 2 分) ( 3)台湾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祖国怀抱;( 2 分) 1949 年解放战争国民党兵败退往台湾,造成台湾与大陆再次分离( 2 分) (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