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_第1页
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_第2页
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_第3页
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_第4页
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目 1 设计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设计热处理车间零件清洗用设备。该传送设备的动力由电动机经减速装置后传至传送带。每日两班制工作,工作期限为八年。已知数据: 鼓轮直径: 330mm 传送带运行速度: 0.75m/s 传送带主动轴所需扭矩: 670Nm 设计任务: ( 1) 减速器装配图一张; ( 2) 零件图 3或 4张; ( 3) 设计说明书一份。 传动装置简图: 2 3 5 4 1IIII I IIVPdPw 设计项目及依据 设计 结果 一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3 2 3 21 2 3 4 5 0 . 9 7 0 . 9 8 0 . 9 7 0 . 9 8 0 . 9 6 0 . 8 0 8 1 为 V带的效率 , 2 为第一对轴承的效率, 3为第二对轴承的效率, 4 为第三对轴承的 效率,5为每对齿轮啮合传动的效率(齿轮 为 7级精度,油脂润滑。因是薄壁 防护罩 ,采 用开式效率计算 )。 二 .电 动机选择( Y 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 1 0 0 0 6 0 6 0 1 0 0 0 0 . 7 5 4 3 . 4 / m i n330vnrD 电动 机所需功率: 6 7 0 4 3 . 4 3 . 0 49 5 5 0 9 5 5 0w TnP k W 电动机所需的功率为 3 . 0 4 3 . 7 60 . 8 0 8wd PP k W 由简明机械设计手册查得: Y132M1-6三相异步电动机: 额定功率( Kw) 4 满载转矩( minr ) 960 额定转矩( mN ) 2.0 最大转矩( mN ) 2.0 三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 1) 总传动比: 由选定的电动机满载转速mn和工作机主动轴转速 n ,可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为 960 2 2 .1 24 3 .4mni n ( 2) 分配传动装置传动比: 01i i i 式中0i,1i分别为带传动和减速器的传动比 为使 V带传动外廓尺寸不致过大,初步取0 2.5i , 则减速器传动比为1 02 2 .1 2 8 .8 52 .5ii i ,根据各原 则,查图得: 高速齿轮传动比2 3.45i ,则低速级传动比为 1328 .8 5 2 .5 63 .4 5ii i 四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 动力参数 ( 1)各轴转速: 0/ 9 6 0 / 2 . 5 3 8 4 / m i nmn n i r 2384 1 1 1 . 3 / m i n3 . 4 5nnri 31 1 1 . 3 4 3 . 5 / m i n2 . 5 6ni 4 3 .5 / m inn n r ( 2)各轴的输入功率 1 3 . 7 6 0 . 9 7 3 . 8 5dP P k W 23 3 . 8 5 0 . 9 8 0 . 9 7 3 . 6 6P P k W 23 3 . 6 6 0 . 9 8 0 . 9 7 3 . 4 8P P k W 24 3 . 4 8 0 . 9 8 0 . 9 8 3 . 3 4P P k W 则各轴的输出功 率: 0 .9 8 3 .7 7 3P P k W 0 .9 8 3 .5 9P P k W 0 .9 8 3 .4 1P P k W 0 .9 8 3 .2 7P P k W ( 3) 各轴输入转矩: 电动机轴的输出转矩:dT 3 . 7 69 5 5 0 9 5 5 0 3 7 . 4960dd mPT N mn 所以: 01 3 7 . 4 2 . 5 0 . 9 7 9 0 . 7 mdT T i N 2 1 2 9 0 . 7 3 . 4 5 0 . 9 7 0 . 9 8 2 9 7 . 5T T i N m 323 2 9 7 . 5 2 . 5 6 0 . 9 8 0 . 9 7 7 2 3 . 8T T i N m 34 7 2 3 . 8 0 . 9 7 0 . 9 8 6 8 8T T N m 输出转矩: 0 .9 8 8 8 .9T T N m 0 . 9 8 2 9 1 . 6T T N m 0 . 9 8 7 1 8 . 1T T N m 0 . 9 8 6 7 4 . 2T T N m 运动和动力参数结果如下表 轴名 功率 P( kW ) 转矩 T( Nm ) 转速 (/minr) 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 电动 机轴 4.0 37.4 960 1轴 3.85 3.773 90.7 88.9 384 2轴 3.66 3.59 297.5 291.6 111.3 3轴 3.48 3.41 732.8 718.1 43.5 4轴 3.34 3.27 688 674.2 43.5 五 .齿轮的设计 (一)高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齿轮材料,热处理及精度 1) 类型选择 按题目要求,选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2) 精度选择 由于速度不高,可靠性一般。故选 用 7 级精度 3) 材料选择 由表 5.6 选择小齿轮材料为 40Cr,调质处理,齿面硬度HB1=280HBS;大齿轮材料为 45 钢,调质处理,齿面硬度HB2=240HBS 两齿轮齿面硬度差 HB1 HB1 280 24040HBS,在 2550HBS 范围内 4) 初选齿数 小齿轮齿数为 1 25z , 21 2 5 3 .4 5 8 6 .2 5z u z , 取2 85z 5) 初选螺旋角 13 2. 初步 设计齿轮传动的主要尺寸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2131 )(12HEHdtt ZZuuTKd 确定各参数的值 : 确定设计公式中各参数 1) 初选载荷系数 1.3tK 2) 小齿轮传递转矩 6 6 41 1 19 . 5 5 1 0 / 9 . 5 5 1 0 3 . 8 5 / 3 8 4 9 . 5 7 5 1 0T P n N m m 3) 选取齿宽系数 1d,查表 5.9 4) 弹性系数EZ,查表 5.11, 1 8 9 .8EZ MPa 5) 小、大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 lim1H 、 lim2H 查图 5.28( c) lim 1 6 5 0H M P a, lim 2 5 8 0H M P a 6) 应力循环次数 由式( 5.30), 116 0 6 0 1 3 8 4 ( 2 8 3 0 0 8 )LhN n t 88.8474 10 8821 / 8 . 8 4 7 4 1 0 / 3 . 4 5 2 . 5 6 5 1 0LNN 7)接触寿命系数1NZ、2NZ, 查图 5.291 1NZ ,2 1.15NZ 8) 计算许用接触应力 1H、 2H 取失效率为 1% , 可靠性一般,查表 5.10,最小安全系数min 1.00HS , 由式( 5.15) 11m i nl i m 1 6 5 0 1 6 5 0 ( )1 . 0 0NH HZ M P aS H 22m i nl i m 2 5 8 0 1 . 1 5 6 6 7 ( )1 . 0 0NH HZ M P aS H 12( ) / 2 6 5 8 . 5H H H M P a 9)节点区域系数HZ,查图 5.31, 取 2.43HZ 10) 计算当量齿轮端面重合度: 12111 . 8 8 3 . 2 c o szz 111 . 8 8 3 . 2 c o s 1 3 1 . 6 72 5 8 5 11) 计算当量纵向重合度 由表 5.1 中公式,1s i n 0 . 3 1 8 t a n 1 . 8 4dnb zm 12)计算重合度系数 Z 由式( 5.19),因 1 ,取 1 , 故 4 1( 1 ) 0 . 7 73Z 13)螺旋角系数 z c o s 0 .9 8 7z ( 2)设计计算 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1td 取 2 5 5 1 M P aHH 3 2412 1 . 3 9 . 5 7 5 1 0 3 . 4 1 1 8 9 . 8 2 . 4 3 0 . 7 7 0 . 9 8 71 3 . 4 6 6 74 4 . 6 4 ( m m )td 2)计算圆周速度 v 11 4 4 . 6 4 3 8 4 0 . 8 9 ( m / s )6 0 1 0 0 0 6 0 1 0 0 0tdnv 按表 5.7 校核速度,因 10m/sv ,故合格 3)计算载荷系数 K 查表 5.8 得使用系数 1AK ;根据 1m/sv , 7 级精度查图 5.9 得动载系数 0.8K ;假设为 单齿对啮合,取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1.1K ;对于直齿圆锥齿轮,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1.08K 则 1 0 . 8 1 . 1 1 . 0 8 0 . 9 5AK K K K K 4) 校正分度圆直径1d 由式( 5.29)得 33110 . 9 54 4 . 6 4 4 0 . 2 m m1 . 3t tKddK 3.主要几何尺寸计算 1) 计算 端模数nm 11c o s / 4 0 . 2 c o s 1 3 / 2 5 1 . 5 6nm d z m m , 取标准值, 1.75mm mm 2) 中心距 a 121 . 7 5( ) ( 2 5 8 5 ) 9 8 . 82 c o s 2 c o s 1 3nma z z m m 查中心距的推荐系列见表 5.5,取 100a mm 3)螺旋角 12() 1 . 7 5 ( 2 5 8 5 )a r c c o s a r c c o s 1 5 . 7 42 2 1 0 0nm z za 4)计算大端分度圆直径 21 dd、 11 1 . 7 5 2 5 4 5 . 4 5c o s c o s 1 5 . 7 4mzd m m 22 1 . 7 5 8 5 1 5 4 . 5 4c o s c o s 1 5 . 7 4mzd m m 5)齿宽 b 由式R bR 得, 1 1 4 5 . 4 5 4 5 . 4 5 m mdbd 12 (5 1 0 )( m m )bb 取1 55b mm,2 50b mm 8)齿高 h 2 . 2 5 2 . 2 5 1 . 7 5 3 . 9 3 7 5nh m m 2.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由式( 5.24), 1 aa12F F S FnKT Y Y Y Yb d m (1)确定验算公式中各个参数 1) 小、大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lim1F、lim2F 查图 5.26( c)lim 1 500F M P a ,lim 2 380F M P a 2)弯曲寿命系数1NY、2NY 查图 5.24 得1 0.90NY ,2 0.92NY 3)尺寸系数XY,查图 5.25得 1xY 4)计算许用弯曲应力 1F、 2F 取失效率为 1%,查表 5.10 最小安全系数min 1.25FS m inm inF N XFFYYS 11m i n5 0 0 0 . 9 1 3601 . 2 5F N XF FYY M P aS 22m i n3 8 0 0 . 9 2 1 2 7 9 . 6 81 . 2 5F N XF FYY M P aS 5)当量齿数1vz,2vz 11 33 25 28c o s 1 5 . 7 4 c o s 1 5 . 7 4v zz 22 33 85 9 5 . 3 2c o s 1 5 . 7 4 c o s 1 5 . 7 4v zz 6)当量齿轮的端面重合度av 12111 . 8 8 3 . 2 c o savvvzz 111 . 8 8 3 . 2 c o s 1 5 . 7 4 1 . 6 72 8 9 5 . 3 2 7)重合度系数 Y 由式( 5.8), 0 . 7 5 0 . 7 50 . 2 5 0 . 2 5 0 . 7 01 . 6 7Y 8)螺旋角系数 Y 由式( 5.18)m i n 1 0 . 2 5 1 0 . 2 5 1 0 . 7 5Y ( 1 1 )当 时 , 按 计 算 1 0 . 5 7 8 , 0 . 7 5 0 . 7 5120aY Y Y 由 于 , 则 取 9)齿型系数aFY1、aFY2 查图 5.22,a 2.42FY 1、a 2.24FY 2 7)应力修正系数a1SY、a2SY 查图 5.23,a1 1.71SY 、a2 1.84SY ( 2) 校核计算 4112 0 . 9 5 9 . 5 7 5 1 0 2 . 4 2 1 . 6 4 0 . 7 1 0 . 7 5 8 7 . 95 5 4 5 . 4 5 1 . 7 5FF a 2 a 22 1 2a 1 a 12 . 3 4 1 . 7 21 0 6 . 4 1 0 2 . 8 M P a2 . 5 4 1 . 6 4FSF F FFSYYYY 弯曲强度满足要求 (二)低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齿轮材料,热处理及精度 1) 类型选择 按题目要求,选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2) 精度选择 由于速度不高,可靠性一般。故选用 7 级精度 3) 材料选择 由表 5.6 选择小齿轮材料为 40Cr,调质处理,齿面硬度HB1=280HBS;大齿轮材料为 45 钢,调质处理,齿面硬度HB2=240HBS 两齿轮齿面硬度差 HB1 HB1 280 24040HBS,在 2550HBS 范围内 4) 初选齿数 小齿轮齿数为1 2 12 5 , 2 5 2 . 5 6 6 4z z z , 取2 85z 5) 初选螺旋角 13 2. 初步设计齿轮传动的主要尺寸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2131 )(12HEHdtt ZZuuTKd 确定各参数的值 : 确定设计公式中各参数 1) 初选载荷系数 1.3tK 2) 小齿轮传递转矩 6 6 51 1 19 . 5 5 1 0 / 9 . 5 5 1 0 3 . 6 6 / 1 1 1 . 3 3 . 1 4 1 0T P n N m m 3) 选取齿宽系数 1d,查表 5.9 4) 弹性系数EZ,查表 5.11, 1 8 9 .8EZ MPa 5) 小、大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 lim1H 、 lim2H 查图 5.28( c) lim 1 6 5 0H M P a, lim 2 5 8 0H M P a 6) 应力循环次数 由式( 5.30), 116 0 6 0 1 1 1 1 . 3 ( 2 8 3 0 0 8 )LhN n t 82.5643 10 8821 / 2 . 5 6 4 3 1 0 / 2 . 5 6 1 . 0 0 1 7 1 0LNN 7)接触寿命系数1NZ、2NZ, 查图 5.291 0.94NZ ,2 1.0NZ 9) 计算许用接触应 力 1H、 2H 取失效率为 1% ,可靠性一般,查表 5.10,最小安全系数min 1.00HS ,由式( 5.15) 11m i nl i m 1 6 5 0 0 . 9 4 6 1 1 ( )1 . 0 0NH HZ M P aS H 22m i nl i m 2 5 8 0 1 5 8 0 ( )1 . 0 0NH HZ M P aS H 12( ) / 2 5 9 5 . 5H H H M P a 9)节点区域系数HZ,查图 5.31, 取 2.43HZ 10) 计算当量齿轮端面重合度: 12111 . 8 8 3 . 2 c o szz 111 . 8 8 3 . 2 c o s 1 3 1 . 6 62 5 6 4 11)计算当量纵向重合度 由表 5.1 中公式,1s i n 0 . 3 1 8 t a n 1 . 8 4dnb zm 12)计算重合度系数 Z 由式( 5.19),因 1 ,取 1 , 故 4 1( 1 ) 0 . 7 73Z 13)螺旋角系数 z c o s 0 .9 8 7z ( 2)设计计算 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1td 取 2 5 5 1 M P aHH 3 2512 1 . 3 3 . 0 9 3 1 0 3 . 4 1 1 8 9 . 8 2 . 4 3 0 . 7 7 0 . 9 8 71 3 . 4 5 9 5 . 57 1 . 1 8 ( m m )td 2)计算圆周速度 v 11 7 1 . 1 8 1 1 1 . 3 0 . 4 1 ( m / s )6 0 1 0 0 0 6 0 1 0 0 0tdnv 按表 5.7 校核速度,因 10m/sv ,故合格 3)计算载荷系数 K 查表 5.8 得使用系数 1AK ;根据 1m/sv , 7 级精度查图 5.9 得动载系数 1.17K ;假设为单齿对啮合,取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1.1K ;对于直齿圆锥齿轮,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1.08K 则 1 1 . 1 7 1 . 1 1 . 0 8 1 . 3 9AK K K K K 4) 校正分度圆直径1d 由式( 5.29)得 33110 . 9 57 1 . 1 8 6 4 . 1 m m1 . 3t tKddK 3.主要几何尺寸计算 1)计算端模数nm 11c o s / 6 4 . 1 c o s 1 3 / 2 5 2 . 5mm d z m m , 取标准值, 2.75nm mm 2) 中心距 a 122 . 7 5( ) ( 2 5 6 4 ) 1 2 5 . 62 c o s 2 c o s 1 3nma z z m m 查中心距的推荐系列见表 5.5,取 130a mm 3)螺旋角 12() 2 . 7 5 ( 2 5 6 4 )a r c c o s a r c c o s 1 9 . 7 22 2 1 3 0nm z za 4)计算大端分度圆直径 21 dd、 11 2 . 7 5 2 5 7 3 . 0 3c o s c o s 1 9 . 7 2mzd m m 22 2 . 7 5 6 4 187c o s c o s 1 9 . 7 2mzd m m 5)齿宽 b 由式R bR 得, 1 1 7 3 . 0 3 7 3 . 0 3 m mdbd 12 (5 1 0 )( m m )bb 取1 80b mm,2 75b mm 8)齿高 h 2 . 2 5 2 . 2 5 2 . 7 5 6 . 1 8 7nh m m 3.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由式( 5.24), 1 aa12F F S FnKT Y Y Y Yb d m (2)确定验算公式中各个参数 1) 小、大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lim1F、lim2F 查图 5.26( c)lim 1 500F M P a ,lim 2 380F M P a 2)弯曲寿命系数1NY、2NY 查图 5.24 得1 0.93NY ,2 0.95NY 3)尺寸系数XY,查图 5.25得 1xY 4)计算许用弯曲应力 1F、 2F 取失效率为 1%,查表 5.10 最小安全系数min 1.25FS m inm inF N XFFYYS 11m i n5 0 0 0 . 9 3 1 3721 . 2 5F N XF FYY M P aS 22m i n3 8 0 0 . 9 5 1 2 8 8 . 81 . 2 5F N XF FYY M P aS 5)当量齿数1vz,2vz 11 33 25 30c o s 1 5 . 7 4 c o s 1 9 . 7 2v zz 22 33 64 7 6 . 7c o s 1 9 . 7 2 c o s 1 9 . 7 2v zz 6)当量齿轮的端面重合度av 12111 . 8 8 3 . 2 c o savvvzz 111 . 8 8 3 . 2 c o s 1 5 . 7 4 1 . 6 72 8 9 5 . 3 2 7)重合度系数 Y 由式( 5.8), 0 . 7 5 0 . 7 50 . 2 5 0 . 2 5 0 . 7 01 . 6 7Y 8)螺旋角系数 Y 由式( 5.18)m i n 1 0 . 2 5 1 0 . 2 5 1 0 . 7 5Y ( 1 1 )当 时 , 按 计 算 1 0 . 5 7 8 , 0 . 7 5 0 . 7 5120aY Y Y 由 于 , 则 取 9)齿型系数aFY1、aFY2 查图 5.22,a 2.54FY 1、a 2.34FY 2 7)应力修 正系数a1SY、a2SY 查图 5.23,a1 1.64SY 、a2 1.72SY ( 2)校核计算 5112 0 . 9 5 3 . 1 4 1 0 2 . 4 2 1 . 6 4 0 . 7 1 0 . 7 5 7 8 . 58 0 7 3 . 0 3 2 . 7 5FF a 2 a 22 1 2a 1 a 12 . 3 4 1 . 7 27 8 . 5 7 5 . 9 M P a2 . 5 4 1 . 6 4FSF F FFSYYYY 弯曲强度满足要求 六 .传动轴承和传动轴的设计 输入轴的设计 求输入轴的功率 P,转速 n,转矩 T。带轮的压轴力1640.7N 1、 估算轴的基本直径 3 npCd 选用 45钢,正火处理,估计直径 mmd 100 由表 7.2查得 MPab 600 查表 7.4查得 118C 3 3 .8 51 1 8 4 1 .29 0 .7d m m ,所求 d 应为受扭部分的最细处,即装链轮处的直径。但因该处有一个键槽,故轴径应增大 3%,轴名 功率 P( kW ) 转矩 T( Nm ) 转速 ( /minr ) 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 电动 机轴 4.0 37.4 960 1轴 3.85 3.773 90.7 88.9 384 2轴 3.66 3.59 297.5 291.6 111.3 3轴 3.48 3.41 732.8 718.1 43.5 4轴 3.34 3.27 688 674.2 43.5 即 1 .0 3 4 1 .2 4 2 .5d m m ,取 45d m 2、 轴的结构设计 位置 轴径 /mm 说明 带轮 处 45 按传递转矩估算的基本直径,查资料得标准值 油封处 49 齿轮左端用轴环定位,轴环高度a 0 .0 7 0 .1 d0 .0 7 0 .1 4 53 .1 5 4 .5 m m( )( ) 取 a=4mm,该须轴径应满足油封标准 轴承 处 50 因轴承要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故选用角接触轴承,为便于轴承从右端装拆,轴承内径应稍大于油封处轴径,并符合滚动轴承标准内径,故取轴径为 50mm,初定轴承型号 7210C 型,两端相同 齿轮处 54 考虑齿轮从左端装入,故齿轮孔径应大于左端轴承处轴径,并为标准直径 轴环处 63 齿轮左端用轴环定位,轴环高度a 0 .0 7 0 .1 d0 .0 7 0 .1 5 43 .1 5 4 .5 m m( )( ) 取 a=4mm 左端轴承 轴肩处 56 为便于轴承拆卸,轴肩高度不能过高,按 7210C型轴承安装尺寸,轴肩高度3 3.5a ( 1) 确定各轴段长度(由右向左) 位置 轴长 /mm 说明 带轮处 58 右端轴承内圈的宽度 20mm ,右端留有足够的位置安装轴套固定 油封处 45 为了便于轴承盖的拆装及对轴承加润滑脂,取轴承外端面与右齿轮左端面的间距 25mm;由减速器及轴承盖的结构设计,取轴承右端面与轴承盖外端面的间距(即轴承盖的总宽度)为 20mm;故该轴段长度为2 20 25 45l 齿轮处 53 齿轮的轮毂宽度 55mm,为保证套筒能压紧齿轮,此轴段长度应略小于齿轮轮毂的宽度,故取 53mm 左端轴承处(含套筒) 47 此轴段包括四部分:轴承内圈的宽度20mm ;考虑到箱体的铸造误差,装配时留有余地,轴承左端面与想提提内壁的间距取 5mm;箱体内壁与齿轮右端面的间距取 20mm,齿轮对称布置,齿轮左右两侧上述两值取同值;齿轮轮毂宽度与齿轮处轴段长度之差为 2mm。故该轴段长度为 20+5+20+2=47mm 轴环处 10 轴环宽度 1 .4 1 .4 4 5 .6b a m m ,取 10b mm 左端轴承、轴肩处 15 该轴段宽度等于轴承右端 面至齿轮左端面 的 距 离 与 轴 环 宽 度 之 差 , 即(20+5)-10=15mm 左端轴承处 20 等于 7210C型轴承内圈宽度 20mm 所以: 总长为 217mm。 ( 2) 其它尺寸 为加工方便,并参照 7210C 型轴承的安装尺寸,轴上过渡圆角半径全部取 mmr 1 ;轴段倒角为 452 ( 3) 传动零件的周向固定 两齿轮处均采用 A 型普通平键连接,其中 带齿轮处为:键 1 2 5 0 ( / 1 0 9 6 2 0 0 3 )G B T 齿轮处为:键 1 6 5 4 ( / 1 0 9 6 2 0 0 3 )G B T 3、 轴的受力分析 ( 1) 轴传递的转矩 69 . 5 5 1 0 9 5 7 4 9PT N m mn ( 2) 轴上的作用力 两齿轮的螺旋角: 419183207.895274202a rc c o s2a rc c o s1211azzm n 548386459.8110265225.2a r c c o s2a r c c o s2432azzm n 两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mmzmd n 57.14941918co s742co s 222 3 3 3c o s 2 . 5 2 2 c o s 8 3 8 4 5 5 5 . 6 3nd m z m m 两齿轮上的圆周力: 3222 2 9 2 1 0 1 4 9 . 5 7 1 2 3 0 . 2tF T d N 3332 2 9 2 1 0 5 5 . 6 3 3 3 0 7 . 6tF T d N 两齿轮上的径向力: 2 2 2t a n c o s 1 2 3 0 . 2 t a n 2 0 c o s 8 1 9 1 4 4 5 2 . 5r t nF F N 3 3 3t a n c o s 3 3 0 7 . 6 t a n 2 0 c o s 8 3 8 4 5 1 2 1 7 . 7r t nF F N 两齿轮上的轴 向力: 2 2 2t a n 1 2 3 0 . 2 t a n 8 1 9 1 4 1 7 9 . 9atF F N 3 3 3t a n 3 3 0 7 . 6 t a n 8 3 8 4 5 5 0 2 . 9atF F N 确定轴的跨距 查机械设计手册查得 7210C 型轴承的 a 值为 15.7mm ,故左右轴承的支反力作用点至齿轮力作用点的间距皆为: 0 . 5 5 3 2 0 5 1 7 1 5 . 7 5 2 . 8 mm 右齿轮力作用点与右轴承支反力作用点的间距为: 1 5 . 7 2 0 2 5 0 . 5 4 3 8 2 . 2 mm 按当量弯矩校核轴的强度 作轴的空间受力简图 作水平面受力图及弯矩 HM 图 3 23 3 2 25 2 . 8 ( 8 2 . 2 )221 0 5 . 61 2 1 7 . 7 5 2 . 8 5 2 0 . 9 0 . 5 5 5 . 6 3 ( 4 5 2 . 5 8 2 . 2 1 7 9 . 9 0 . 5 1 4 9 . 5 7 )2 6 6 . 11 0 5 . 6r a r aAHd dF F F FFN 23 1 2 2 . 4 7 2 8 0 . 2 1 2 6 6 . 1 1 3 6 . 5 8C H r r A HF F F F N 35 2 . 8 2 6 6 . 1 5 2 . 8 1 4 . 0 5 1 0B H L A HM F N m m 333 1 4 . 0 5 1 0 5 0 2 . 9 0 . 5 5 5 . 6 3 2 8 0 3 8 . 22B H R B H L a dM M F N m m 32228 2 . 2 4 5 2 . 5 8 2 . 2 1 7 9 . 9 0 . 5 1 4 9 . 5 7 5 0 . 6 1 02C H r a dM F F N m m 322 1 7 9 . 9 0 . 5 1 4 9 . 5 7 1 3 . 4 5 1 02D H a dM F N m m 作垂直面受力图及弯矩 VM 图 325 2 . 8 8 2 . 2 3 3 0 7 . 6 5 2 . 8 1 2 3 0 . 2 8 2 . 2 6 9 6 . 21 0 5 . 6 1 0 5 . 6ttAV FFFN 32 3 3 0 7 . 6 1 2 3 0 . 2 6 9 6 . 2 1 3 8 1 . 2C V t t A VF F F F N 5 2 . 8 6 9 6 . 2 5 2 . 8 3 6 7 5 9 . 3 6B V A VM F N m m 33 5 2 . 8 1 0 5 . 6 3 3 0 7 . 6 5 2 . 8 6 9 6 . 2 1 0 5 . 6 1 0 1 . 1 2 1 0C V t A VM F F N m m 作合成弯矩 M 图 2 2 2 21 4 0 5 0 3 6 7 5 9 . 3 6 3 9 3 5 2 . 9 3B L B H L B VM M M N m m 2 2 2 22 8 0 3 8 2 3 6 7 5 9 . 3 6 2 8 2 7 8 1 . 3 9B R B H R B VM M M N m m 2 2 2 2 3 35 0 . 6 1 0 1 . 1 2 1 0 1 1 2 . 8 9 1 0C C H C VM M M N m m 235 0 . 6 1 0D C HM M N m m 作转矩 T 图 6 6 32 . 59 . 5 5 1 0 9 . 5 5 1 0 9 2 1 02 5 9 . 5PT N m mn 作当量弯矩 eM 图 2 3 9 3 5 2 . 9 3B e L B LM M N m m 222 2 3 32 8 2 7 8 1 . 3 9 0 . 6 9 2 1 0 2 8 8 . 1 2 1 0B e R B RM M T N m m 222 2 3 31 1 2 . 8 9 0 . 6 9 2 1 0 1 2 7 . 2 8 5 1 0C e CM M T N m m 222 2 3 35 0 . 6 0 . 6 9 2 1 0 7 4 . 8 8 1 0D e DM M T N m m 按当量弯矩校核轴的强度 ( 1)根据下面图的比较可见,截面 C 处弯矩最大,故应对此校核 31 2 7 .2 8 5 1 0CeM N m m 。由表 7.5查得,对于 45钢, MPab 600 , MPaW 551 ,故得2 3 . 20 . 1 0 . 1 3 8CeCe WM M P ad ,因此轴的强度足够。 考虑轴承右端盖截面相对尺寸比 C截面要小,且当量弯矩也比较大,故也应进行校核。 设轴承右端盖截面的当量弯矩比截面 C的弯矩小 x ,则有 331 2 7 . 2 8 5 7 4 . 8 81 5 . 7 1 5 . 7 1 0 1 0 1 08 2 . 2 8 2 . 2C e D eMMx N m m 所以轴承右端盖截面的当量弯矩为 331 2 7 . 2 8 5 1 0 1 0 1 1 7 . 2 8 5 1 0x C eM M x N m m , 则有 31331 1 7 . 2 8 5 1 0 4 3 . 4 40 . 1 0 . 1 3 0xxe WM M P ad ,因此轴的强度足够 安全系数法校核轴的强度 通过前面的强度校核发现轴承右端盖截面更危险,且有应力集中,所以要进行安全系数校核 疲劳极限及等效系数: 对称循环疲劳极限,由附录表 8得: M P abb 26460044.044.01 M P ab 18060030.030.01 脉动循环疲劳极限,由附录表 8得: M P abb 8.4482647.17.1 10 M P a2881806.16.1 10 等效系数 25.02882881802218.08.4488.44826422001001bb 该截面上的应力: 弯矩: 331 2 7 . 2 8 5 1 0 1 0 1 1 7 . 2 8 5 1 0x C eM M x N m m 弯曲应力幅:331 1 7 . 2 8 5 1 0 4 3 . 4 40 . 1 3 0xaM M P aW 平均弯矩应力: 0m 扭转切应力: 392000 1 7 . 0 40 . 2 3 0TT M P aW 扭 转 切 应 力 幅 和 平 均 扭 转 切 应 力 :1 7 . 0 4 8 . 5 22am M P a 应力集中系数: 有效应力集中系数。因为该截面有 轴径的变化,过渡圆角半径 2r mm ,则: 35 1.1730Dd , 2 0.0730rd , MPa600 由附录表 1得, 1.64k , 1.26k 表 面 状 态 系 数 。 该 截 面 表 面 粗 糙 度 3.2aRm ,MPa600 ,由附录表 5得 925.0 尺寸系数。由附录表 6得, 91.0 , 89.0 安全系数。按无限寿命, 1NK ,由式( 7.4) ( 7.6)得 1 1 2 6 4 3 . 1 21 . 6 4 4 3 . 4 4 0 . 1 8 00 . 9 2 5 0 . 9 1NamKSK 1 1 1 8 0 1 1 . 5 21 . 2 6 8 . 5 2 0 . 2 5 8 . 5 20 . 9 2 5 0 . 8 9NamKSK 2 2 2 23 . 1 2 1 1 . 5 2 3 . 0 1 2 . 53 . 1 2 1 1 . 5 2SSSSS 所以该截面安全 中间轴承和中间轴的设计 估计轴承的基本直径 1.估算中间轴的基本直径 选用 45钢,正火处理,估计直径 100d mm , 由表 7.2查得 600M Pab 。查表 7.4,取 118C , 由式( 7.2)得 3 PdCn 由于 1 1 1 .3 / m innr ,1 20z ,2 74z ,所以 、 因此 3323 . 6 61 1 8 3 7 . 81 1 1 . 3Pd C m mn 所求 d 应为轴的最细处,即轴承处的内径,去 40d mm 2.轴的结构设计 3)传动零件的周向固定 齿轮 2 与轴采用 A 型普通平键连接,查机械设计手册齿轮 2处为 : 键 1 0 4 5 ( / 1 0 9 5 2 0 0 3 ) ;G B T 4)其它尺寸 为了加工方便,并参照 7209C型轴承的安装尺寸, 轴上过渡圆角半径全部取 r=2mm,轴端的倒角 2 45 齿轮 3与其两边轴段之间的过渡圆角半径可取为 10mm 轴的受力分析 初定各轴段直径(见表 1) 位置 轴径/mm 说明 右端轴承处 40 因轴承要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故选用角接触轴承。初定选取 7210C型号轴承,故此轴径取为 40mm 齿轮 2处 50 轴承处 60 因轴承要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故选用角接触轴承,为便于轴承从右端装拆,轴承内径应稍大于油封处轴径 ,并符合滚动轴承标准内径,故取轴径为 60mm,初定轴承型号 7212C型,两端相同 齿轮处 64 考虑齿轮从右端装入,故齿轮孔径应大于轴承处轴径,并为标准直径 轴环处 74 齿轮左端用轴环定位,按齿轮处轴径64d mm ,由表 7.3轴环高度 23( 0 . 0 7 0 . 1 ) ( 0 . 0 7 0 . 1 ) 6 4 4 . 4 8 6 . 4a d m m 2 5a mm 左端轴承 轴肩处 67 为便于轴承拆卸,轴肩高度不能过高,按 7212C 型轴承安装尺寸,轴肩高度3 3.5a mm 确定各轴段长度(由右向左)(见表 2) 位置 轴段长度/mm 说明 联轴器处 84 联轴器处的轮毂长度 84mm。 油封处 45 为了便于轴承盖的拆装及对轴承加润滑脂,取轴承外端面与右齿轮左端面的间距 mm25 ;由减速器及轴承盖的结构设计,取轴承右端面与轴承盖外端面的间距(即轴 承盖的总宽度)为 mm20 ;故该轴段长度为 mml 4520252 齿轮处 73 齿轮的轮毂宽度 75mm,为保证套筒能压紧齿轮,此轴段长度应略小于齿轮轮毂的宽度,故取 73mm 右端轴承处(含套筒) 49 此轴段包括四部分:轴承内圈的宽度22mm ;考虑到箱体的铸造误差,装配时留有余地,轴承左端 面与想提提内壁的间距取 5mm ;箱体内壁与齿轮右端面的间距取 20mm ,齿轮对称布置,齿轮左右两侧上述两值取同值;齿轮轮毂宽度与齿轮处轴段长度之差为 2mm 。故该轴段长度为 2 2 5 2 0 2 4 9 mm 轴环处 10 轴 环宽度 1 .4 1 .4 4 5 .6b a m m ,取10b mm 左端轴承、 轴肩处 15 该轴段宽度等于轴承右端面至齿轮左端面 的 距 离 与 轴 环 宽 度 之 差 , 即(20+5)-10=15mm 左端轴承处 22 等于 7212C型轴承内圈宽度 22mm 全轴长 300mm 84+45+75+49+10+15+22=300mm 1、求轴传递的转矩 6 3 . 6 69 . 5 5 1 0 3 1 4 0 4 3 ( )1 1 1 . 3T N m m 2、求轴上的作用力 ( 1)大齿轮处: )co s2/()(21 zzma n得I 14 27 46 2 2 Ic o s 1 . 7 5 8 5 c o s 1 4 2 7 4 6 1 6 0nd m z m m 圆周力: 2 22 2 3 1 4 0 4 3 3 9 2 6 ( )160tTFNd 径向力: 22It a n 3 9 2 6 t a n 2 0 1 4 7 5 ( )c o s 0 . 9 6 9 2 3tnrF 轴向力: 2 2 Ita n 9 9 8 ( )atF F N ( 2)小齿轮处: 34( ) / ( 2 c o s )na m z z ,得 14 46 33 c o s 2 . 7 5 2 5 c o s 1 4 4 1 2 7 0 . 8nd m z m m 圆周力: 3 32 2 3 1 4 0 4 3 8 8 7 1 ( )7 0 . 8tTFNd 径向力: 33 t a n 8 8 7 1 t a n 2 0 = 3 3 2 9 ( )c o s 0 . 9 7tnr F 轴向力: 33 t a n 2 2 2 0 ( )atF F N 3、确定轴的跨距 由机械 设计手册得 7209c型轴承 18.2a mm 右齿轮力作用点与右轴承支反力作用点的间距为: 2 79b mm 左轴承的支反力作用点至齿轮力作用点的间距为: 3 52.3b mm 4、按当量弯矩校核轴的强度 ( 1)作轴的空间受力简图 作水平面受力图及弯矩 HM 图 B2 1 9 . 4 6 8 0 . 5 51 3 7 5 . 7 5 ( 6 7 . 3 9 ) 9 4 4 . 0 2 3 6 6 6 . 4 5 6 7 . 3 2 4 9 9 . 2 3221 9 8 . 63 2 8 4 . 3 NHF +7 A2 1 9 . 4 6 8 0 . 5 51 3 7 5 . 7 5 5 2 . 3 3 6 6 6 . 4 5 ( 5 2 . 3 7 9 ) 2 4 9 9 . 2 3221 9 8 . 61 7 5 7 . 9 NHF -944.02 其受力图如下所示 C 1 9 8 2 . 3 6 7 . 3 1 3 3 4 0 8 . 8HLM N m m C 8 0 . 5 51 3 3 4 0 8 . 8 + 2 4 9 9 . 2 3 2 3 4 0 6 5 . 32HRM N m m DL 2 3 4 0 6 5 . 3 + ( 1 9 8 2 . 4 - 9 9 7 1 . 9 4 ) 7 9 3 9 7 1 0 8 . 4HM N m m D 2 1 9 . 4 63 9 7 1 0 8 . 4 + 9 4 4 . 0 2 5 0 0 6 9 5 . 82HRM N m m 其弯矩图如下所示 ( 3)作垂直面受力图及弯矩VM图 支反 力: B 9 9 7 1 . 9 4 6 7 . 3 3 6 6 0 . 0 7 ( 6 7 . 3 7 9 ) 6831 9 8 . 6VFN A 9 9 7 1 . 9 4 3 6 6 0 . 0 7 6 8 3 5 6 2 8 . 9V 弯矩: C 5 6 2 8 . 9 6 7 . 3 3 7 8 8 2 3VM N m m D 3 7 8 8 2 3 ( 9 9 7 1 . 9 4 5 6 2 8 . 9 ) 7 9 = 1 6 1 1 2 8 9VM N m m ( 4)作合成弯矩图 2 2 2 2C C C 1 3 3 4 0 8 . 8 3 7 8 8 2 3 4 0 1 6 2 7 . 7L H L VM M M N m m 2 2 2 2C C C 2 3 4 0 6 5 . 3 3 7 8 8 2 3 4 4 5 3 0 1R H R VM M M N m m 2 2 2 2D L D D ( 3 9 7 1 0 8 . 4 ) 1 6 1 1 2 8 9 1 6 5 9 5 0 2H L VM M M N m m 2 2 2 2D R D D 5 0 0 6 9 5 . 8 1 6 1 1 2 8 9 1 6 8 7 2 9 0H R VM M M N m m ( 4) 作转矩 T 图 32 4 3 0 .6 1 1 0T N m m 四、强度校核计算 1、按当量弯距校核强度 截面 B处当量弯矩: 2CC 302431e L LM M N m m 22CCe R RM M T=435236.80N mm 截面 C处当量弯矩: 22D e L D L 5 8 1 9 5 7 . 4 4M M T N m m 22D D R 4 9 4 6 1 5 . 8 9eRM M T N m m 画出当量弯矩图: 按当量弯矩校核轴的强度 ( 1)根据上图可知,截面 C处弯矩最大,故应对此校核 L 5 8 1 9 5 7 .4 4DeM N m m 由表 7.5查得,对于 45钢, MPab 600 , MPaW 551 ,按式( 7.3 )得 DLD1335 8 1 9 5 7 . 4 4 4 6 . 5 60 . 1 0 . 1 5 0ee WM M P ad 。 输出轴的设计 选用 45钢,正火处理,估计直径 mmd 100 由表 7.2查得 MPab 600 查表 7.4查得 112C 3 3 .4 81 1 8 4 8 .24 3 .5d m m ,所求 d 应为受扭部分的最细处,即装链轮处的直径。但因该处有一个键槽,故轴径应增大 3%,即 1 .0 3 4 8 .2 4 9 .7d m m ,取 50d m 为了使所选的 轴与联轴器吻合 ,故需同时选取联轴器的型号 ,根据表 10.1,选取 1.3aK , 1 . 3 7 3 2 . 8 9 5 2 . 6 4c a aT K T N m 因为计算转矩小于联轴器公称转矩 ,所以 查机械设计手册选取 LT9型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其公称转矩为 1000nT N m ,半联轴器的孔径 1 50d mm , 故取 50d mm ,半联轴器的长度 112L mm ,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为 1 84L mm 。 所以轴最细处取 50d mm 。 轴的结构设计 初定各轴段直径(见表 1) 位置 轴径 /mm 说明 联轴器处 50 按传递转矩估算的基本直径 油封处 58 为满足齿轮的轴向固定要求而设计一轴肩,由表 7.3, 轴间高度( 0 . 0 7 0 . 1 ) ( 0 . 0 7 0 . 1 ) 5 0 3 . 5 5a d m m ,取 1 4a mm ,该须轴径应满足油封标准 轴承处 60 因轴承要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故选用角接触轴承,为便于轴承从右端装拆,轴承内径应稍大于油封处轴径,并符合滚动轴承标准内径,故取轴径为 60mm,初定轴承型号 7212C 型,两端相同 齿轮处 64 考虑齿轮从右端装入,故齿轮孔径应大于轴承处轴径,并为标准直径 轴环处 74 齿轮左端用轴环定位 ,按齿轮处轴径64d mm ,由表 7.3 轴环高度 23( 0 . 0 7 0 . 1 ) ( 0 . 0 7 0 . 1 ) 6 4 4 . 4 8 6 . 4a d m m 2 5a mm 左端轴承 轴肩处 67 为便于轴承拆卸,轴肩高度不能过高,按 7212C型轴承安装尺寸,轴肩高度 3 3.5a mm 确定各轴段长度(由右向左)(见表 2) 位置 轴段长度 /mm 说明 联轴器处 84 联轴器处的轮毂长度 84mm。 油封处 45 为了便于轴承盖的拆装及对轴承加润滑脂,取轴承外端面与右齿轮左端面的间距 mm25 ;由减速器及轴承盖的结构设计,取轴承右端面与轴承盖外端面的间距(即轴承盖的总宽度)为 mm20 ; 故 该 轴 段 长 度 为mml 4520252 齿轮处 73 齿轮的轮毂宽度 75mm,为保证套筒能压紧齿轮,此轴段长度应略小于齿轮轮毂的宽度,故取 73mm 右端轴承处(含套筒) 49 此轴段包括四部分:轴承内圈的宽度22mm ;考虑到箱体的铸造误差,装配时留有余地,轴承左端面与想提提内壁的间距取 5mm ;箱体内壁与齿轮右端面的间距取 20mm ,齿轮对称布置,齿轮左右两侧上述两值取同值;齿轮轮毂宽度与齿轮处轴段长度之差为 2mm 。故该轴段长度为 2 2 5 2 0 2 4 9 mm 轴环处 10 轴环宽度 1 .4 1 .4 4 5 .6b a m m ,取 10b mm 左端轴承、 轴 肩处 15 该轴段宽度等于轴承右端面至齿轮左端面的距离与轴环宽度之差,即(20+5)-10=15mm 左端轴承处 22 等于 7212C型轴承内圈宽度 22mm 全轴长 300mm 84+45+75+49+10+15+22=300mm 传动零件的周向固定 两齿轮处均采用 A 型普通平键连接,其中 联轴器处为:键 16 80 ( GB/T 10962003) 齿轮处为:键 18 70 ( GB/T 10962003) 其它尺寸 为加工方便,并参照 7212C型轴承的安装尺寸,轴上过渡圆 角半径全部取 mmr 1 ;轴段倒角为 452 轴的受力分析 轴的传递的转矩 66 3 . 4 89 . 5 5 1 0 9 . 5 5 1 0 7 6 0 0 0 04 3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