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县甘蔗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耿马县甘蔗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耿马县甘蔗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耿马县甘蔗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耿马县甘蔗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县甘蔗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 言 xx 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处东径 1023310311,北纬 23242410,国土面积 3789KM2,县境内最高海拔 2515M,最低 230M,主要农耕区海拔 13001400M。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8.7 ,全年无霜期长达 324 天,年降雨量 800mm,日照时数 2301.8 小时,日光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宜甘蔗种植,发展甘蔗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全县辖 8 镇 6 乡, 141 个村委会, 1066 个村民小组,县内交通方便,县乡柏油 路、水泥路纵横交错,国道 323 线,蒙宝铁路横穿县境中部,省道晋(宁) 思(茅)线由北向南直穿县境,公路、铁路北达昆明、玉溪,南通河口连接东南亚各国,北距省城昆明 200 公里,南距州府蒙自 70 公里,正在修建的鸡(街) 石(屏)和通(海) 建(水)两条高等一级公路,将进一步改善 xx 的交通状况。 2002 年全县总人口 49.4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2.6 万人,为总人口的 86.0%,耕地面积 44.6 万亩(土地详查 103 万亩),其中:稻田 20 万亩,旱地 24.6 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51.3 万亩,总产 15.8 万吨。工农业总 产值 135856 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 43267 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 31.8%,农村经济总收入 186503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719 元,财政收入 16510 万元。 一、项目概述 xx 甘蔗种植历史悠久。资料显示,清嘉庆年间( 17981820 年)即有甘蔗种植。xx 甘蔗发展经历了 5080 年代初计划经济时期; 8090 年代末的 “双轨期 ”; 20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的市场经济时期。 1998 年全县甘蔗面积 61410 亩,总产 292487 吨,平均单产 4.8 吨,创历史最高纪录。 2003 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 50456亩,预计总产 19 万吨。我县目前有县属制糖企业两个,即 xx 糖业有限公司,始建于 1976 年, 1984 年完成扩建并投入生产,日处理甘蔗 1500 吨;曲江糖业有限公司,始建于 1976 年, 1983 年完成扩建并投入生产,日处理甘蔗 1000 吨。两个制糖企业年处理甘蔗量 3033 万吨,目前年入榨量仅为年处理量的 50%左 2 右。我县的甘蔗良种经历了三次大的更新, 50 年代推广第一代甘蔗良种台糖 134,印度 419 等; 70 年代推广第二代甘蔗良种云蔗 71/388,川糖 61/408 等; 80年代推广第三代甘蔗良种桂糖 11 号,福引 8 号等; 90 年代推广第四代 甘蔗良种闽糖 69/421,粤糖 79/177,新台糖系列等。从 90 年代末至今,由于撤并蔗糖管理机构、甘蔗技术推广机构等种种原因,全县境内至今没有建成一个有规模的甘蔗良种基地,导致甘蔗良种的引试、推广速度缓慢,全县甘蔗品种老化、退化问题突出, 2003 年甘蔗良种的推广面积仅占植蔗面积的 32.5%,成为全县甘蔗单产低,糖分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纵观 xx 甘蔗、制糖企业、甘蔗良种的发展过程,由于历届县委、政府对甘蔗产业的高度重视,在蔗农及蔗糖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蔗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对蔗农增收,企业增效和财政增长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由于市场无秩竞争,糖价一路走低等多种原因,导致蔗价不稳,挫伤了蔗农积极性,甘蔗面积、农业产量、工业入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影响了我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 二、项目建设的依据 为重振富民又富县的蔗糖产业,根据 2003 年 6 月 28 日国家四部委部局第23 号令蔗料暂行管理办法,云南省政府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的关于报请审批(云南省糖业整合总体方案)的请示的批复,批复要求作为直接责任人的各产糖区政府,加大对糖业整合各项工作的支持和指导,进一步规范糖料收购秩序推进糖料及食糖的产 业化经营。省农业厅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 “调结构、保增收 ”的要求,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全省农业发展的五大重点产业,把 “巩固和提高甘蔗和茶叶两个传统产业 ”列为五大重点产业之一。县委、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后认为: xx 巩固发展蔗糖产业有潜力,有基础,群众有积极性。县委以建发 2003 25 号印发了关于巩固和发展 xx 县蔗糖产业的实施办法,从 2003 年至 2004 年榨季种植甘蔗年度开始,一定四年不变,加大对蔗糖产业的扶持力度,下大力气狠抓甘蔗良种推广,建设甘蔗良种基地,调整早、中、晚熟品种结构,提高甘蔗科技含量,建设 “三优 ”吨糖田基地,提高甘蔗糖份,提高甘蔗单产,增加总产,促进全县蔗糖业持续稳定发展,继续为蔗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作出贡献。 3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 甘蔗良种面积小,品种搭配不合理。 2003 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 50456 亩,其中:良种面积 16400 亩,占植蔗面积的 32.5%,早、中、晚熟品种的比例为 3.3:2.1:4.6。由于全县没有甘蔗良种基地,良种后备资源匮乏,甘蔗良种更新困难,导致甘蔗单产低,糖分含量低,出糖率低,经济效益低。 3.2 县境内两家糖业公司,可日处理甘蔗 2500 吨(其中:建糖 1500 吨,曲糖 1000 吨),每年按 100 天压榨时间计算,可处理甘蔗 2533 万吨,目前两家糖业公司的年入榨量仅为年处理量的 50%。甘蔗原料严重不足,而且原料质量差,导致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力减弱。 3.3 蔗糖产业链长。 xx 糖业公司于 2000 年投资 7100 万元,建成年产 3 万立方米的石膏刨花板生产线。投产以来,市场看好,蔗渣板热销,甘蔗的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但由于甘蔗原料不足影响蔗渣产量,从而影响两条生产线的生产。 四、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4.1 xx 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有 “干湿分明,雨热同季,春秋相连,夏无长冬 ”的气候特点。耕地土质肥沃,耕地面积土地详查 103 万亩,发展甘蔗空间大,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4.2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蔗糖产业,成立了 xx 县蔗糖产业领导小组,抽调县乡科技人员,强化甘蔗科技推广工作,提高甘蔗科技含量。并出台了关于巩固和发展 xx 蔗糖产业的实施办法,提出 “三个一工程 ”,即:用三年的时间,甘蔗品种全面更新一次;合理调整甘蔗品种结构,使早、中、晚熟品种达到 3:4:3,糖份提高一个百分点;制糖企业提前一个月开榨。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机遇,创造了条件。 4.3 县境内两家糖业公司吃不饱,开不足, 加之多年来的投资建设,与蔗糖产业相关的酒精、蔗渣板、石膏刨花板等行业综合经济效益提高,市场前景广阔, 4 是我县继烤烟之后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除烤烟外还没有任何产业可以替代。该项目的建设,可提高我县甘蔗单产及糖分,为制糖企业提供优质原料打下坚实的基础。 4.4 科技推广网络健全。县级有糖业办公室、农推所,乡镇级有农推站、村级有农科员和带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农民协会、研究会和一大批种蔗能手,完全有能力承担。 4.5 种蔗历史悠久,广大蔗农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种蔗经验,历史上曾有辉煌的发展时期。 1998 年植蔗 6.14 万亩,总产 29.6 万吨,单产 4.8 吨。在蔗田套种,增加单位面积效益上有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五、市场分析 白糖是大众消费品,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目前我国人年均食糖消费量为 6千克,而世界人均年消费水平在 18 千克以上。也就是说我国人均消费食糖的水平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1/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的变化,食糖消费量会逐年提高。发达国家的饮食以牛奶、咖啡、面包为主,食糖需求量多。我国喝牛奶、咖啡、豆浆的人数逐步增多,食糖需求量呈上升的趋势。 从我国食糖市场供求关系看,全国年食糖消 费需求约 750 万吨,产糖约 850 万吨,略显过剩 100 万吨。走私糖的冲击和糖精生产过量,形成对食糖市场强大的冲击,使我国食糖市场进入低谷时期。为保护我国的蔗糖产业,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一是打击走私糖;二是关闭部份糖精厂,限制糖精代用品的滥用;三是关闭缺乏竞争力的部份糖厂;四是刺激消费。这些措施的实施收到明显成效,使我国食糖市场的供求关系逐步趋于平衡。预测 2003 年 2004 年榨季,全国食糖产量 750 吨和全国食糖需求量大体平衡。一度低迷的食糖市场也由此出现新的转机,白糖价格将会逐年平稳上升,而且全国 食糖生产出现 “北糖南移 ”、 “东糖西移 ”的趋势,这是发展蔗糖生产的一个好时机。 六、发展思路及目标 5 xx 县委、政府为了重振我县既富民又富县的蔗糖产业,狠抓甘蔗良种推广,调整甘蔗早、中、晚熟品种结构,提高甘蔗科技含量,建设 “三优 ”吨糖田基地,提高甘蔗糖分,提高甘蔗单产,增加总产,促进全县蔗糖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继续为蔗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作出新的贡献。 按照上述发展思路, xx 县蔗糖产业发展目标: 2007 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到6 万亩,农业产量 33 万吨,工业入榨量 30 万吨,甘蔗良种推广达到 90%以上,早、中、晚熟品种搭配比例 3:4:3。年度计划由发展计划局和农业局确定,纳入全县国民经济计划统筹安排,列为蔗区乡(镇)的考核目标。 七、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7.1 建设规模及建设地点 7.1.1 建设规模: 500 亩。 7.1.2 建设地点: xx 蔗区羊街农场。 7.1.3 建设时间: 2004 2005 年。 7.2 建设内容 7.2.1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通过两年努力,建成 500 亩标准化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和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其中:早熟品种 150 亩,中熟品种 200 亩,晚熟品种 150 亩。甘蔗平均单产 8 吨,每年 提供优质良种 4000 吨。 7.2.2 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 引进国内表现较好的甘蔗新品种 R6408,桂糖 16 号、 17 号和新台糖 26 号等 15个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适合 xx 种植的优良新品种。 7.2.3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6 在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和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支砌三面光沟渠四条,长 8 千米;架设 100mm的镀锌水管 1000 米。通过水利设施建设,解决基地的给水问题。 7.2.4 机防建设 购买机动喷雾器 10 台,对甘蔗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 7.2.5 科技培训 通过甘蔗栽培技术培训,提高科学种蔗水平,提高甘蔗 产量和品质,增加收入。计划举办甘蔗科技培训 30 期 5000 人次,印发技术资料 4000 份。 八、主要技术方案 8.1 提高整地质量,开好植蔗沟。 8.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地膜覆盖,提高植蔗质量。 8.3 施足基肥,追施分蘖肥,重施攻茎肥并进行大培土。 8.4 推广蔗田套种,提高蔗田单位面积效益。 8.5 加强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8.6 适时收砍,保证收砍质量。 九、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9.1 投资估算 项目计划投资 250 万元(详见表二),具体安排如下: 9.1.1 良种繁育基地。面积 500 亩,投资 50 万 元,为总投资的 20%,均为财政资金,用于购买种苗、农药、农膜、化肥、水费等生产性费用的投入。 7 9.1.2 新品种试验示范。投入资金 15 万元,为投资总额的 6%,均为财政资金,用于种苗、化肥、农药、农膜、用工及水、电等生产性费用支出。 9.1.3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160 万元,为总投资的 64%,其中财政资金 90万元,自筹资金 30 万元,投劳折资 40 万元。 9.1.4 机防建设。投资 5 万元,为总投资的 2%,均为财政资金,用于购置机动喷雾器及零配件。 9.1.5 科技培训。投资 20 万元,为投资总额的 8%,均为财政 资金,用于甘蔗科技培训和印发技术资料等的支出。 9.2 资金筹措 项目计划总投资 250 万元(详见表二)。其中:财政资金 180 万元,为投资总额的 72%;自筹资金 70 万元(现金 30 万元,投劳折资 40 万元),为总投资的 28%。在财政资金中,省级 100 万元,州级 30 万元,县级 50 万元。 9.3 资金投入计划 项目投资 250 万元(详见表三),分两年完成。第一年即 2004 年投入资金 210万元,为总投资的 84.0%,余下的 40 万元待第二年一次性投入。 十、财务分析 10.1 蔗农收入估算 2004 年建成良种繁育基地 300 亩,亩产 8 吨,每吨售价 180 元,亩产值 1440 元。扣除种苗、化肥、农药、农家肥、工时费和水费等生产性投入 890 元后,亩获纯收入 550 元。套种早花生 300 亩,亩产 520 公斤,产值 1040 元,扣除成本 400元,亩获纯收入 640 元。两项目合计亩纯收入达 1190 元, 300 亩纯收入达 35.7万元; 2005 年建成良种繁育基地 500 亩,产量 4000 吨,产值 72 万元,扣除成本后获纯收入 27.5 万元。套种早花生 500 亩,亩产 520 公斤,产值 1040 元,扣除成本后亩获纯收入 640 元,两项合计 500 亩纯收入达 59.5 万元。(见表 四)。 8 10.2 销售收入、税金及利润的估算 该项目为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的良种用于面上的良种推广,不存在税金、检疫费及产品增值税,故项目建成并达到建设规模后,每年销售收入为 124 万元,利润59.5 万元(详见表四)。 10.3 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 %)年利润总额 总投资 100% 59.5250100% 23.8% 10.4 现金流量分析(见表六) 项目计算期为 10 年,在财务分析中,考虑到是农业项目,设定基准收益率 i 12%。 项目净现值为: 99.5 万元; 财务 内部收益率为: 25.98%; 投资回收期为: 35.7 4 4.6 (含建设期 2) 59.5 从以上评价指标可以看出,本项目回收期短,内部收益高,经济效益显著。 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盈亏平衡。 固定成本 46 9 BEP 100% 100% 42.0% 销售收入可变成本税金 124.0 14.5 0 结果表明:该项目只需达到规定生产能力的 42.0%, 也就是产量达到 1789.2 吨时,项目即可保本。 10.5 敏感分析(详见表七) 当销售收入下降 5%成本不变时,项目净现值为 62.66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20.86%;当销售收入不变,成本上升 5%时,项目净现值为 67.49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21.75%;当销售收入下降 5%时,成本上升 5%时,项目净现值 34.63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16.54%。 以上三种设定的三种可能性分别出现时,财务净现值大于零,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基准收益率 12%,说明项目盈利的可能性大,抗风险能力强。 十一、效益评估 11.1 经 济效益 项目建成并达到建设规模后,每年销售收入 124.0 万元,扣除生产成本后 64.5万元,可实现利润 59.5 万元。可提供甘蔗良种 4000 吨,可新植或更换普通品种面积 4000 亩,按良种比普通品种增产 10%,糖份提高一个百分点计算,到 2007年榨季,全县 6 万亩甘蔗通过品种更新(亩增 0.5 吨),将增产甘蔗 30000 吨,蔗农纯收入 540 万元(按 180 元 /吨计),制糖企业增值 660 万元(按 2200 元 /吨计),上缴税收 99 万元;增糖 300 吨,制糖企业增值 66 万元,上缴税收 10万元。增产增糖两项合计增收 1266 万元,其中 :蔗农 540 万元,制糖企业 726万元;上缴税收 109 万元。 11.2 社会效益 10 项目的实施,一是为全县 6 万亩甘蔗提供高产高糖良种,使全县甘蔗良种推广达到 90%以上,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