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_第1页
兰州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_第2页
兰州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_第3页
兰州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_第4页
兰州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教学 工作 水平评估 自评报告 中国 兰州 二 八 年 四 月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目录 目 录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 ( 1) 第二部分 办学 成效 . ( 4) 1 办学指导思想 . ( 4) 1.1 学校定位 . ( 4) 1.1.1 学校的定位与规划 . ( 4) 1.2 办学思路 . ( 7) 1.2.1 教育思想观念 . ( 7) 1.2.2 教学中心地位 . ( 8) 2 师资队伍 . ( 12) 2.1 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 ( 12) 2.1.1 生师比 . ( 12) 2.1.2 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 . ( 13) 2.1.3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 . ( 18) 2.2 主讲教师 . ( 18) 2.2.1 主讲教师资格 . ( 18) 2.2.2 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 . ( 19) 2.2.3 教学水平 . ( 19) 3 教学条件与利用 . ( 22) 3.1 教学基本设施 . ( 22) 3.1.1 校舍状况 . ( 22) 3.1.2 实验室 、 实习基地状况 . ( 23) 3.1.3 图书馆状况 . ( 25) 3.1.4 校园网建设状况 . ( 26) 3.1.5 运动场及体育设施 . ( 27) 3.2 教学经费 . ( 28) 3.2.1 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 的 比例 . ( 28) 3.2.2 生均四项经费增长情况 . ( 28) 4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 ( 30) 4.1 专业 . ( 30) 4.1.1 专业结构与布局 . ( 30) 4.1.2 培养方案 . ( 33) 4.2 课程 . ( 36)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目录 4.2.1 教学内容 与 课程体系改革 . ( 36) 4.2.2 教材建设与选用 . ( 38) 4.2.3 教学方法 与 手段改革 . ( 39) 4.2.4 双语教学 . ( 41) 4.3 实践教学 . ( 41) 4.3.1 实习和实训 . ( 41) 4.3.2 实践教学内容 与 体系 . ( 43) 4.3.3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 ( 44) 4.3.4 实验室开放 . ( 45) 5 教学管理 . ( 47) 5.1 管理队伍 . ( 47) 5.1.1 结构与素质 . ( 47) 5.1.2 教学管理及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 ( 49) 5.2 质量控制 . ( 51) 5.2.1 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 . ( 51) 5.2.2 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 ( 52) 5.2.3 教学质量监控 . ( 54) 6 学风 . ( 58) 6.1 教师风范 . ( 58) 6.1.1 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 . ( 58) 6.2 学习风气 . ( 59) 6.2.1 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 . ( 59) 6.2.2 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与效果 . ( 61) 6.2.3 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 ( 62) 7 教学效果 . ( 64) 7.1 基本 理论与基本技能 . ( 64) 7.1.1 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 . ( 64) 7.1.2 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 ( 65) 7.2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 ( 67) 7.2.1 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情况 . ( 67) 7.2.2 论文或设计质量 . ( 68) 7.3 思想道德修养 . ( 69) 7.3.1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心理素质 . ( 69) 7.4 体育 . ( 72) 7.4.1 体育 . ( 72)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目录 7.5 社会声誉 . ( 73) 7.5.1 生源 . ( 73) 7.5.2 社会评价 . ( 73) 7.6 就业 . ( 75) 7.6.1 就业情况 . ( 75) 第三部分 特色项目 . ( 77) 强化 商科 优势 , 注重 三 商 结合 , 力行商务实践, 为 西北地区 培养 应用型高级专门 人才 . ( 77) 第四部分 评建工作 . ( 87) 第五部分 存在的问题与努力方向 . ( 92) 本科教学 工作 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学校概况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学校概况 - 1 - 兰州商学院 前身 为 1958年成立的甘肃省财经学院, 1981年 7月经国务院批准 正式 成立,是黄河上游甘、青、宁三省(区)唯一 的 高等财经类 本科 院校。学校先后隶属原国家商业部、原国内贸易部 领导 , 1998年 7月,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1年 6月、2002年 9月、 2004年 7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先后将甘肃省职工财经学院、甘肃冶金工业学校、甘肃省计划学校并入兰州商学院。 学校现有校本部、和平新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 1333亩,总建筑面积34.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14.6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 积 13.2万平方米,建有实验室 、 语音室 共 37个和 千兆到楼、百兆到桌面 的校园网,教学 科研 仪器设备总值 4825万元。图书馆藏书 165.3万册,其中纸质图书 89.6万册,电子图书 75.7万册,是甘肃省重要的经济管理类文献资料信息中心。 学校现有教职工 1163人,专任教师 696人,其中 教授 、副教授 272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 28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5人,省部级优秀专家 9人, 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入选者 2人, 甘肃省 科技功臣 1人, 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 16人, 全国优秀教师 2人,全国 五四青年奖章 获得者 1人, 甘肃省 园丁奖 获得者 3人, 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 37人, 甘肃省 五四青年奖章 获得者 1人,甘肃省劳动模范 2人。一大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崭露头角。 学校设有经贸、金融、工商管理、会计、统计、信息工程、外语、艺术、商务传媒、法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成人教育等 13个二级学院和体育教学部。另设有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经济研究所、高教研究所、学报编辑部、图书馆、小麦研究所等 6个科研、教辅单位以及金融投资研究所、敦煌商业文化研 究所、 理财规划发展研究中心 、西部经济开发研究中心、统计调查中心、投资分析中心、咨询策划中心、 商务发展设计研究 中心等 15个研究所(中心)。 学校现有统计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等 4个省级重点学科,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学校概况 - 2 - 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1个,有统计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企业管理等硕士学位授权点 16个和 MBA专业学位授权点 1个;现有本科专业 35个, 其中统计学专业 是教育部 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经过多年 的 建设和发展, 形成了 以 经济 学 、管理 学 为主体, 经、管、文、法、 工、理 相互 支撑、交叉渗透 、协调 发展的学科 专业 体系 , 组建了以商科为主体, 商文 、 商法 、 商 工 结合的 专业群 , 构 筑 起了一个能够满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的 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 。 2004年以来,我校共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奖 13项,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11门。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面向全国 28个省(市、区 ) 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10301人、 研究生 311人、 各类成人教育类学生 5235人,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努力发展继续教育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教学,积极发挥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办学功能。2004年以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 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90项, 国际合作项目 5项, 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 4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3954篇,其中收录于 SCI、 EI、 ISTP、 CSSCI等国 内外 引文检索系统的论文 233篇,出版专著 68部 、教材 112部,为甘肃及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兰州商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先后 与英国伍斯特大学、法国欧亚管理学院、美国 特洛伊大学、北亚里桑那大学、鲍尔州立大学等国外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 承担 了 中 美 ESEC培训 项目、新西兰政府资助的 甘肃省少数民族妇女权益保护培训 项目 、 欧盟 便捷 基金 项目 借鉴欧盟经验,促进甘肃省资源依赖型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 和日本 学术振兴会 项目 丝绸之路 ( 中国段)饮食文化 等国际合作研究课题。 2004年以来,先后派出 43名教师和管理干部赴 1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考察 和 学习,邀请外国专家学者 37人来校讲学交流。 在 2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 学校秉承 博修商道的校训, 坚持质量特色立校、科技创新兴校、人才管 理强校的办学理念, 发扬 人一之我十之、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学校概况 - 3 - 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和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的优良校风,为国家特别是西北地区经济 建设 和社会发展培养了 3.6万名 各类 经济管理人才,现已成为黄河上游甘、青、宁三省(区)重要的财经类专业人才教育基地、经济管理研究与咨询基地及财经类在职干部和人员培训基地。 在总结长期办学历史的基础上,学校 确定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即通过 510年的建设和发展,使兰州商学院发展成为在西 北 地区有重要地位、全国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型财经大学 。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办学成效 第二部分 办学 成效 1办学指 导思想 2师资队伍 3教学条件与利用 4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5教学管理 6学风 7教学效果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办学指导思想 - 4 - 1 办学指导思想 1.1 学校定位 在 长期的 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准确 把握 高等教育发展形势 , 不断 总结 办学经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学校定位,科学制定发展规划,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规划的贯彻实施,不断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稳定 、 持续 、 健康 、 快速发展。 1.1.1 学校的定位与规划 ( 1)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定位准确 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立足甘肃,面向全国,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点,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坚持质量特色立校、科技创新兴校、人才管理强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严谨求实,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国家及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把兰州商学院建设成为在西北地区有重要地位,全国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型财经大学。 学校在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 依据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 势 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 新要求 ,结合 自身 条件和发展 潜力 ,全方位确定了办学定位。 目标定位: 在西北地区有重要地位、全国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型财经大学。 类型定位: 教学型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 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努力发展继续教育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学科定位: 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点,经、管、文、法、工、理相互支撑、交叉渗透、多学科协调发展。 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甘肃、面向全国,为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办学指导思想 - 5 - 展服务。 人才培养类型定位: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 2)学校 十五规划 实施成效显著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规模 逐步 扩大 学校顺利完成了校校合并、实验楼、兰益学生村和图书馆建设等主要工作 ; 在校本专科生由 5069 人增加到 10087 人,硕士研究生从无到有,达到 156 人;占地面积由 170 余 亩增加到 1333 亩,校舍建筑总面积由 13 万平方米增加到 26 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 设备总值由 1670 万元增加到 3791 万元; 纸质 图书藏量由 36 万册增加到 73.1 万册;投资 900 余万元 建设 校园网,实现了 千兆到楼 、 百兆到桌面的传输 ,信息点 数目 近 3000 个。 师资队伍 建设成效显著,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 通过培养和引进人才等一系列有效 措施 , 使 师资队伍规模迅速扩大,结构明显改善,专任教师由366 人增加到 624 人,具有 硕士研究生 以上 学历的教师 由 66 人增加到 189人,教授由 21 人增加到 47 人,副教授由 100 人增加到 180 人。学校通过实施 五年教改工程 ,积极改 革 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强化 实践教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高。 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办学层次 进一步提升 学校加强了优势学科 专业 和重点学科建设,建成省级重点学科 4 个,校级重点学科 14 个,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 经、管、文、 法 、 工、 理 相互支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 专业 体系;坚持 改造传统优势专业,扶持和强化新办专业,打造和培育品牌特色专业 的建设思路,不断加大专业建设力度,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 组建了以商科为主体, 商文 、 商法 、 商工 结合的专业群 ; 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1 门,校级精品课程 8 门; 2003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资格和统计学、会计学、金融学、国际贸易 学 、企业管理等 5 个授权学科,使办学层次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办学指导思想 - 6 - ( 3) 学校 十一五规划 科学合理, 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 十 五建设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兰州商学院建设与发展十一五 计划和 2020 年规划,明确提出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 主要 目标 是:按照 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培养目标,突出教学中 心地位,完善各种保障措施,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到 2010 年,全面完成新校区建设,占地面积达到 1500 亩,校舍总建筑面积达到 50 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教学行政用房、学生公寓及师生文娱活动场所超过教育部规定的合格标准,争创 优良;专任教师人数达到 1000 人以上,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达到 500 人以上,副教授以上教师达到 400 人 以上 ;在校本科生达到 15000 人,硕士研究生达到 1000 人以上;省级重点学科达到 10 个,校级重点学科达到 20 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达到 18 个;本科专业达到 45 个, 改造 45 个传统优势专业,建成 810个 品牌 特色 专业;省级精品课程达到 20 门,校级精品课程达到 50 门;纸质藏书量达到 100 万册,电子图书达到 100 万册;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各类综合及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等教学基础设施满足需要;数字化校园建设 水平 进一步提高 ,形成相对完整的网络资源保障与运行体系。 十一五规划实施 以 来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截至 2007 年末 ,新校区一、二期工程 共 完成建筑面积 16.2 万平方米;专任教师增加 72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增加 13 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增加 85 人;获得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科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入 选 者新 增 2 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 新增 5 人; 新增应用经济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和 11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获得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 MBA) 授权资格;新增校级重点学科 2 个;在校硕士研究生增 加 155人;全面修订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 2006 版 ) ;新增 教育部 第二批 高等学校 特色专业建设点 1 个,增设 本科专业 7 个,复办本科专业 2 个;新增省级精品课程 10 门,校级精品课程 18 门。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办学指导思想 - 7 - 1.2 办学思路 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深入研讨教育思想,注重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了 “质量特色立校、科技创新兴校、人才管理强校”的 办学理念,不断强化质量意识,积极巩固教学中心地位,形成了 以 本科教育 为主体,积极发展 研究生教育 和 继续教育的 办学 格局 。 1.2.1 教育思想观念 ( 1) 更新观念,明确思路 学校领导班子 密切 关 注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 新 形势,注重研究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财经类高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不断 探 索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思路 。 广大教职工 注重贯彻落实 学校的 办学 指导思想,结合工作实践深入学习 和广泛研讨 现代教育理论。近年来, 学校认真贯彻 落实 教育部 20014 号、 20051 号和 20071、 2 号文件精神, 通 过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教学质量分析会、学科建设座谈会以及实施 质量管理年 活动等多种形式,全校上下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明确了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支撑、学科建设为龙头,坚持质量特色立校 、科技创新兴校、人才管理强校,走内涵提升与规模发展相结合,专业优化与人才需求相结合,提高综合素质与培养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及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思路,不断强化人才培养的 质量意识、特色意识和品牌意识。 ( 2) 以人为本,育人为先 学校秉 承 博修商道的校训, 牢固树立 理论与实践相融 、 知识与能力并重 、 人品与才干相长的育人观, 发扬 扎根甘肃 、 严谨治学 、 以人为本 、 从严执教的教风,着力培育爱校求真、严谨求实、和谐创新的优良学风,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浓 厚氛围。学校各项工作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按照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不断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办学指导思想 - 8 - 提高学生 的 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 了 广阔空间 , 促进 了 学生的全面发展。 ( 3) 强化管理,质量为重 学校牢固树立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主题 的 质量 观,强调 教学质量是核心,管理质量是关键,服务质量是保障 。 结合教育部质量工程的实施, 先后制定了各主要教学环 节的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完善了教 师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全面加强 教学过程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积极开展以名师、名学科、名专业、名课程、名教材为主要内容的五名工程创建活动 , 不断 提高师资队伍、学科、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质量 ,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标准。 在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审中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 建立校、院两级党政一把手作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的制度 , 不断完善领导负责、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机制。 ( 4) 与时俱进, 注重 发展 学校 牢固树立 科学发展观, 坚持 与时俱进, 主动适应 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 财经类 人才的 新 需求, 紧 密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新 形势 , 充分 发挥自身的 办学优势和特色 , 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 , 持续 推 进 学校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和谐发展 ;坚持走以教学为中心 , 以本科教育为主体 , 突出重点、强化优势和塑造特色的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坚持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相 结合的宗旨,积极寻求内涵发展,努力打造教学与科研 相互支撑 、培养人才与服务社会 良性互动 的 发展 局面。 1.2.2 教学中心地位 ( 1) 领导重视教学 学校牢固树立 党政一把手是教学工作 的第一责任人、教学建设与改革是学校建设与改革重中之重的观念。 校党委注重抓顶层设计、发展方向和战略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办学指导思想 - 9 - 规划。 在校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日程上,关于教学工作的议题始终 居 于主 要地位。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委员的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研究审议全校教学工作及有关重大问题。 学校 经常召开教学专题会,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每年学校党政工作要点的 中心 内容,并 精心 组织实施。 校 领导 经常 深入 教学第一线 ,通过 调研 、 听课 、座谈 ,及时掌握教学工作状态和存在的问题 并加以解决 。 校领导定点联系相关院 (部) ,参加 院(部) 会议,指导 院(部) 工作。教务处坚持召开教学工作例会,保证教学运行协调、有序、高效,从而使教学工作始终处于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 ( 2) 经费优先教学 在每年的经费预算中, 学校 坚持把教学投入作为基础性投入优先安排。20052007年,教学经费投入分别为 928万元、 1016万元和 1166万元, 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6.86%、 27.54%和 28.71%, 教学经费 的 投入 呈现逐年增长的 态 势, 确保 了 教学投入居领先地位并有稳定来源。教学经费总量和生均教学经费的持续增长,较好地满足了教 学工作的需要。此外 ,为了切实改善教学条件与学习环境,学校进行了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新校区一、二期工程已投入建设资金 3.05 亿元。 ( 3) 制度保障教学 2004年以 来 , 学校陆续 制定 了 57个有关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学管理 制度 体系。为保证各级领导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制定了兰州商学院校领导听课制度、兰州商学院校领导联系 院(部)制度和兰州商学院关于加强教学 质量 监 控 体系的若干规定;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了 兰州商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 兰州商学院师资培训管理办法、 兰州商学院主讲 教师资格认定办法 和兰州商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办法 ;为激励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学 科研工作,体现收入分配优先教师的原则,制定了兰州商学院青年教师成才奖设立及奖励办法、兰州商学院优秀教学奖奖励办法、兰州商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办学指导思想 - 10 - 学院教学成果奖奖励办法、兰州商学院科研工作奖励实施办法和兰州商学院校内岗位津贴制度实施办法;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制定了兰州商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 兰州商学院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和兰州商学院关于试卷的规范性要求 ; 为了强化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制 定了兰州商学院关于加强学生 的 英语、计算机和数学三门基础课水平和应用能力培养的实施办法、兰州商学院数学建模竞赛奖励办法、兰州商学院大学生英语竞赛暂行办法 、 兰州商学院 ERP沙盘模拟对抗赛管理办法 和兰州商学院关于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规定 。这些制度的 制定和 贯彻 实施 ,保证了本科教学基础地位的有效落实和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 ( 4) 科研促进教学 学校 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 。 一是注重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开展 教学 研究,通过教改研究课题 立项 , 积极 推进 新办专业 、 品牌特色专 业 、 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 2004年 以来 , 教师共承担省部级教学研究课题 14项, 校级 教学研究项目 114项 , 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3项, 获批 教育部 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1个 ,建成 省级精品课程 11门, 主编教材 112部 , 各项研究成果为 推进 教学改革与建设提供了 有力 的 支撑 。 二是 倡导研究性教学, 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开展科研工作, 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 2004年以来,教师共承担国家、 省部级 和国际合作 项目107项 , 出版专著 68部 , 发表论文 3954篇 , 教师 在科研活动中获得的研究资源和研究成果 运用于教学实践, 促进了教学内 容更新 和 教学方法 与 手段改革,保证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 升 。三是要求教师吸收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积极指导学生 的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 2004年 以 来,学生 共 发表 科研 论文 94篇,在各类 课外 学 术 科 技 竞赛中获得 国家及 省级 奖励 201项 , 课外学术科技 活动的广泛开展, 促进了 学生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不断提高 。 ( 5) 管理服务教学 学校 始终 坚持 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 的 宗旨 , 各职能部门、教辅单位 和 后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办学指导思想 - 11 - 勤服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办学指导思想,紧密围绕教学中心开展工作 ; 坚持管 理育人、服务育人, 立足岗位、着眼全局 ,努力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不 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学校开展了以学习型、服务型、节约型、创新型为主要内容的四型机关创建活动,积极支持和配合教学部门的工作,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保 障 了教学工作的 高效 运行。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师资队伍 - 12 - 2 师资队伍 2.1 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学校牢固树立 “人才是第一办学资源” 的理念,始终坚持 “用好现有人才、培养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工作原则 ,紧紧围绕学科专业建设,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造就了一支 师德良好、 治学严谨、 业务精湛,能 够扎根甘肃、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 师资队伍。从整体规模与结构状态看,这支队伍符合办学定位要求,能够适应教学科研工作需要,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2.1.1 生师比 学校通过引进、返聘和外聘等多种办法,不断充实专任教师队伍, 使生师比日趋合理,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截至 2007 年末, 生师比达到了16.55:1。 表 2-1 生师比状况统计表 指 标 学 年 2004 2005 2005 2006 2006 2007 2007.912 在校学生数 普通本科生 10155 9968 9882 10301 普通专科生 1228 119 硕士生 65 156 254 311 预科生 49 成人脱产 169 256 170 176 夜大生 1347 1001 1545 1382 函授生 5056 4007 5167 3677 折合在校生数 12559.2 11278 11413.2 11774.8 教师数 专任教师 624 666 696 696 外聘教师 84 35 31 31 折合教师数 666 683.5 711.5 711.5 生师比 18.86:1 16.5:1 16.04:1 16.55:1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师资队伍 - 13 - 2.1.2 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 ( 1)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积极推行人才强校战略,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不断完善用人机制, 着力 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引进力度。制定了兰州商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提供住房、发放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等措施,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 工作环境 。 二是加大培养力度。以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为重点,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学位 和学历进修,不断改善师资 队伍的 学历结构。三是优化用人机制。通过搭建良好的事业平台 、 加强感情沟通 、 切实提高教师待遇等措施,注重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 千方百计 地 留住人才 。四是注重人才共享 。 本着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的原则,组建高层次人才工作 站 ,搭建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校讲学和开展学术交流 的 良好平台。 近三年来, 累计 投入人才引进专项经费 193.12 万元,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72 人 ; 用于教师进修经费达 153.39 万元,共选送教师 137 人次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选派 204 名教师到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修 深造 。 ( 2)整体结构合理 年龄结构保持均衡 学校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 基本 均衡,是一支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 20062007 学年 , 35 岁及以下教师占 45.45%, 36 45 岁教师占 42.88%, 46 55 岁教师占 9.09%, 56 岁及以上教师占 2.58%。 表 2-2 师资队伍年龄结构 统计表 学 年 总数 35 岁及以下 36 45 岁 46 55 岁 56 岁及以上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2004 2005 593 272 45.87 255 43 52 8.77 14 2.36 2005 2006 632 294 46.52 264 41.77 58 9.18 16 2.53 2006 2007 660 300 45.45 283 42.88 60 9.09 17 2.58 学历层次大幅提升 学校始终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的方针,努力 提升 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 20062007 学年 , 师资队伍中具有硕 士 、博 士 学位教师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师资队伍 - 14 - 的比例达到 43.49%。 表 2-3 师资队伍学历结构 统计表 学 年 总数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本科及以下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2004 2005 593 12 2.02 177 29.85 404 68.13 2005 2006 632 18 2.85 221 34.97 393 62.18 2006 2007 660 25 3.79 262 39.70 373 56.51 职称结构不断改善 学校通过不断完善职称评聘 工作 制度、 制定科研激励政策 等 办法 ,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晋升高级职称,使师资队伍 的职称结构明显 改善。 20062007 学年 , 师资队伍中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务的教师占40.76%。 表 2-4 师资队伍职称结构 统计表 学 年 总数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及以下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2004 2005 593 47 7.93 180 30.35 209 35.24 157 26.48 2005 2006 632 54 8.55 186 29.43 219 34.65 173 27.37 2006 2007 660 52 7.88 217 32.88 227 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