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湖北省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遒劲(jn) 长篙(go) 忤(w)逆 长歌当(dng)哭b、瓦菲(fi) 河畔(bn) 寥廓(ku) 博闻强识(sh) c、租赁(ln) 泥土(n) 发酵(jio) 屏(bng)息以待d、浸渍(z) 莅(wi)临 谄(chn)媚 浪遏()飞舟二、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瞋视 忸怩 喋血 人头攒动b、撰写 班斓 旗杆 陨身不恤c、嘻笑 易帜 凄惋 不能自已d、蹒跚 颓圮 欠意 绿草如阴三、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像梁任公先生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的话是很难听得到的。2、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些则只能流于一般的情感宣泄和浅薄的心灵安慰。3、散文,就像这山谷的“岩滴”,道旁的“野花”,引人从一个极小极细的“平凡处所”,走进一个丰富而的“极乐世界”。a、自负 蕴含 深邃 b、自得 内涵 深沉c、自得 蕴含 深沉 d、自负 内涵 深邃四、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我们三年困难时期,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b、听他这篇文章和读他这篇演讲,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c、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d、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五、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戴望舒,现代诗人,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早期诗歌意象朦胧、含蓄。因雨巷的发表轰动一时,被称为“雨巷诗人”。b、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藤野先生药都是呐喊中的优秀小说。c、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鲁迅先生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鸿门宴选自本书的项羽本纪。d、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一书中少年主人公坎坷而又富于传奇性的故事让人体会到人生的乐趣与艰辛。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记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驰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滩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1.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2.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一项是()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生动描写。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从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都在安徽定远县境内。三、古诗文阅读(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膑以刑徒阴见阴:暗中b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再:第二次c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客:客气d明日为五万灶明日:明天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孙膑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3分)刑馀之人不可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a b c d11、下列对原文的相关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膑原在魏国,因受迫害而沦为刑徒,后来,他说服了齐国使者,得以逃到齐国,并帮助齐国取得重大的军事胜利。b在魏国攻打赵国时,田忌按孙膑所说趁机攻打魏国空虚的都城大梁,于是魏军果然去了邯郸,在桂陵与齐军交战,结果被打败。c“马陵道之役”的胜利,是在孙膑充分掌握敌我情况并准确分析的基础上取得的。d文章刻画人物的性格面貌,生动逼真。写孙膑的出谋献策,往往只说做法,不讲原因,到了后来才看到它的作用。这种写法,曲折有趣,引人入胜。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3分)(2)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3分)(3)见白书,乃钻火烛之。(3分)13、用斜线()为下列文言文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绝 句 石懋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1、 诗的前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巧妙,请写出来,并说说其妙处。(4分)2、 “杨花”这一形象在诗中有什么样的作用?(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个小题,如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1)指点江山,。(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2)问今是何世,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3)软泥上的青荇,。(徐志摩再别康桥)(4)日出江花红胜火,。(白居易忆江南)(5)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 荆轲刺秦王)(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晦明变化中,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鲁迅记念刘和珍君)(8)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周同宾春天到了,本来要写篇歌颂阳春三月的文章,不期想起了父亲。印象中,父亲从没有说过春天的好话。他称那天气转暖万物萌动的季节是荒春。还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春脖子长”,意思是从开春到麦熟,时间太久,难过难挨。长长的春脖子总被饥饿扼住。父亲的春天是愁苦的春天。最早的记忆是1954年。我在三十里外上中学,麦梢未黄时,星期六回家拿米面。家里的粮食只剩几升高粱,一瓦盆谷子,两瓢玉米,一筐红薯干儿。我背走了高粱面、小米、玉米糁儿,留给父母和奶奶的已经很少。记得,送我上路时,父亲长叹一口气,说道:“春脖子长啊!”说罢朝大门外看一眼。大门外楝花紫、椿花黄、洋槐花缀成嘟噜儿,白生生的。父亲从不赏花,他只知道洋槐花蒸熟可以充饥。他向远方看的是地里的庄稼,再有一个月小麦才能成熟啊。其实,我家本来有粮食,高粱篾编的荧子围成的粮食囤两三个,每个都半人高。是“统购统销”强逼父亲卖了。不卖不行,风雪天,勒令父亲站村公所的院里,不答应卖就不准进屋,更不准回家。那个春天特别漫长。1959年的暮春,高中毕业前,我回家看望父母和奶奶。家已不像家,只有四堵墙,没有桌椅,没有床,连个小板凳也不见。院墙已倒塌,满地纤弱的野草。从大食堂打饭,每人就一个用干红薯和红薯面团成的刺猬一样的拳头大的菜团子,当然吃不饱。我跟父亲去村外刨茅根,父亲刨,刨出泥垡子用铁耙耥耥;我捡拾,抖掉泥土。刨茅根时,我看见沟岸边,坟园里,空地上,紫花地丁、蒲公英都开了花,颜色鲜艳。野花不管人世辛酸,照旧展现美丽。父亲就像没看见,只说,荠荠菜、马齿苋一开花就老了,不能吃了。父亲压根儿就没看过风景。他眼里,穷乡僻壤没有风景,草木只有能吃与不能吃的分别,毫无欣赏价值。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在父亲眼里毫无意义。他看得最多的是庄稼。就在刨茅根的时候,父亲一再看麦田。麦棵矮而瘦,穗儿小而轻,眼见得打不出多少粮食。但麦收后食堂里的糊糊儿毕竟可以稠点。就在回村的路上,父亲看着依然泛青的麦田,又一次叹道:“春脖子长啊!”在父亲的叹息里,我读过的多少赞美春天的诗文都显得虚假。那是作家酒足饭饱后的产物。1960年春天,是个饥馑的春天,饿死人的春天。我奶奶就是在那个春天开始后不久去世的。那是个更长的春天。我在外地上学,不知道父母怎么熬过那个度日如年的春天。想父亲怕是连感叹“春脖子长”的气力也没有了。1981年,谷雨节过后,我骑自行车回乡送粮儿子满周岁,就交爷爷奶奶照看。小家伙吃商品粮,我每月都把属于他的十斤白面四斤玉米糁儿,再加上我们省下的米面,送回老家。走进泥墙小院,见父亲正凑着一只草筐把红薯干掰碎,碎成玉米粒儿大。这样做,为了掺进少部分黄豆磨面,磨成面可以擀面条。儿子正坐在爷爷的身边,用带叶的柳条编碗口大的圈,编成后要当帽戴。忽听布谷叫,“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儿子问:“爷爷,这鸟说的啥?”父亲当即回答:“它说,荒春难过,荒春难过。”在父亲的解读里,鸟的啼唤也是在抱怨春天的漫长难熬。在父亲看来,鸟语花香毫无美感,只和荒春与饥饿有必然联系。过一会儿,听见青蛙叫,“咯咯哇哇,咯咯哇哇”。儿子问:“爷爷,蛤蟆叫的啥?”父亲说:“蛤蟆打哇哇,四十五天吃疙瘩。”意思是,青蛙一叫,再有一个半月,就能吃到面疙瘩了用白面和成稠糊,搅进滚水锅里煮成饭叫面疙瘩,那是难得一吃的好饭。蛙鸣阵阵,在父亲耳朵里绝无诗意,只不过预示着再熬过好长好长的四十五天,才能等到小麦登场。就在正要“分田单干”的那年早春,父亲去世。父亲没有赶上不愁吃饭的春天。这些年来,都说春天太短,仿佛一脱下冬装就穿上了夏衣。父亲在世时却嫌春天太长。那时的春天可也真长。父亲去世已经二十五个春秋。除一座日渐变矮的坟,别无留存。他那一代农民,也大都不在人世,如一茬庄稼收获后,很快就不见踪影。清明节前,还乡给父亲扫墓。四野春色似锦,大片的麦田一碧无际,零碎的油菜地点缀斑斓的金黄。沟沿路边,野草青鲜,野花点点到处眨巴机灵的眼。父亲的坟上长满苦苦菜,开惨淡的小白花。 (选自乡关回望中原农耕笔记,有删节)16、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本文风格质朴,农民生存状态的摹写、方言的运用、民谚的引用,让读者感受到了浓烈的乡村气息,这是一篇优秀的怀人之作,也是一篇优秀的乡土文学散文。b.文中的父亲“从不赏花”“压根儿没看过风景”“耳朵里绝无诗意”,就犹如贾府的焦大不会爱上林妹妹一样,这是因为父亲的生存状态决定了他的审美趣味。c.由于父亲对春天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受,作者对文学的价值心存怀疑,认为关于春天的诗文都是矫情虚假的,都是作家酒足饭饱的产物。d.作者将父亲的命运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叙写,虽然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思想显得更加厚重,不过,这与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创作原则是相悖的。e.文章既是为父亲而写的挽歌,也是一曲对故土的恋歌,虽然文中流露出很浓的感伤气息,但是作者从容叙写的文字中仍然饱含着对故乡真挚的爱。17、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重点叙写爷爷与小孙子的对话?试作简要分析。(4分)18、你认为作者以“父亲的坟上长满苦苦菜,开惨淡的小白花”结尾,其写作意图是什么? (4分)19、文中作者说:“父亲压根儿就没看过风景。他眼里,穷乡僻壤没有风景,草木只有能吃与不能吃的分别,毫无欣赏价值。”你认同一个人的审美趣味是由物质生存状态所决定这个观点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援例加以佐证。(8分)五、语言文字运用(12分,共3小题)20、下面的挽联是刘和珍当年的未婚夫方其道写的,请从备选项中选择填空。(4分)上联:生未同衾,。下联:外抗强权,。备选:疆场空有约 死难同穴 劳燕惜分飞 六载订婚成一梦 白宫溅血泣黄泉 内除国贼2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子。(4分)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进出口银行高级分析师赵昌辉称,截至2025年,中国中央政府,包括国有银行,将向非洲提供1万亿美元的融资。赵昌辉在近期于香港举行的非洲投资峰会上称,进出口银行将提供一万亿美元贷款的70至80,这包括直接投资、软贷款和商业贷款。赵昌辉称:“我们资金充足,我们有重大项目的预算,中国有3.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不能只买美国国债。我们需要将部分资金用于海外投资。”巴克莱非洲证券研究负责人称:“目前非洲基础设施不完善,存在巨大的电气化需求。”22、仿照下面的示例,续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相同,字数相近。(4分)如果你是一条鱼,就不要迷恋辽阔的天空; , ; , 。六、写作(共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许多事物能唤起我们对故园的怀想:老树、老街、老房子,庭院门前的池塘,房屋后面的菜畦,那一塘荷花,那童年的风筝想想夕阳的余晖和袅袅的炊烟,想想母亲呼儿唤女的声音 请把自己置身于某个情景之中,以“静听回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少于800字。通城二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 1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3分) (2) (3分) (3) (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 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篇) 14、(1)_ _(4分) (2)_ _(4分) 15、(5分)(1) (2) (3) (4) (5) (6) (7) (8)_16、 (4分) 17、 (4分)18、 (4分)19、 (8分)20、上联: 下联 : 。(4分)21、 (4分)22、 , ; , 。(4分)6、 作文(60分)高一语文答案:12、(1)善于作战的人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向有利的方面加以引导。(3分)(2)和他的轻骑兵一道,两日的路程并作一日赶,追击逃奔的齐军。(3分)(3)看见白色木质上写有字迹,就点燃火把照看那些字。(3分)14、(1) 分别是“弄”“满”。“弄”字将杨柳枝在春风中摇曳飘荡的形态展现于眼前,刻画出它的动态美。“满”字看似描写静态,却在静态中包含着过去飞落,现在飞落,数日之内还要继续飞落的整个动态。寓动于静,静中有动。(4分)(2)杨花不仅是指现实生活中的杨花,而且还是诗人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的生活,来比拟自己往来赴任,离别家园的境况,是化虚为实的写法,把自己羁旅的愁思化为具体的形象。杨花只是一春忙,而诗人自己飘零四时。不说自己,而说杨花,余味不尽。(4分)19、示例1:认同。对于一个处于饥寒交迫之中的人来说,一件棉衣和一顿晚餐才是“雪中送炭”,自然风景的美即使能给他们带来精神愉悦,也决不能替代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你看,在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女孩心中,只有面包才是最美的;在远古的农耕狩猎时代,只有“羊大”才是“美”。示例2:不认同。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并不完全由生存状态所决定。(反向立意一定要从“并不完全”的角度来立论)比如一个人的文化背景也能影响其审美趣味。杜甫穷困潦倒,仍能写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样对大自然的美景十分欣赏的佳句。 (言之成理即可)(8分) 20、上联,。下联,21、港媒称中国未来将向非洲提供一万亿美元融资。(4分)22、示例:如果你是一只飞鸟,就不要痴恋湛蓝的海洋;如果你是一片白雪,就不要向往似火的骄阳。(4分)附:文言译文齐国的使者到魏国都城大梁来,孙膑以一个受过刑的罪犯的身份暗中会见了齐使,向他游说。齐使认为孙膑的才能奇异,就偷偷地载着孙膑回到了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认为孙膑很有才能,象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田忌多次和齐国诸公子赛马,下很大的赌注。孙膑看到田忌的马的足力和对手相差不很大。比赛的马分有上、中、下三个等级,因此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够使您获胜。”田忌相信孙膑的话对,就跟齐王和诸公子下千金的赌注比赛胜负。当到临比赛的时候,孙膑对田忌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去和对方的上等马比赛,拿您的上等马去和对方的中等马比赛,再拿您的中等马和对方的下等马比赛。”三个等级的马都已比赛完毕,田忌负了一场却胜了两场,终于赢得了齐王的千金赌注。于是田忌推荐孙膑给齐威王。威王向孙膑请教兵法,把孙膑当作军师。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危急,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威王想任命孙膑为将,孙膑婉言推辞说:“一个受过刑的人不能为将。”于是任命田忌为大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