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2016.4自考复习资料.doc_第1页
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2016.4自考复习资料.doc_第2页
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2016.4自考复习资料.doc_第3页
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2016.4自考复习资料.doc_第4页
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2016.4自考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2016.4自考复习资料:第一章 总 论 企业经济统计学:是指导企业如何搜集、整理和运用经济统计信息进行分析的方法论科学。1 企业与企业运行一、企业的含义(一)概念企业通常理解为工厂、矿山、农场、商店等从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组织形式。实际上,这并非企业的本质含义。1.西方:企业是将土地、资本、劳动和管理等生产要素集合起来的组织,对某种事业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和讲究效率的经营,以求达到创造利润的目标。2.我国: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的盈利性组织,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并从法律上确认其具有独立权力、利益和责任。(二)类型1.按生产经营内容划分,可分为:工业企业 农业企业 商业企业 建筑企业 交通运输企业 文化生活服务企业等;2.按隶属关系划分,可分为:中央企业 地方企业 乡镇企业 等;3.按经营规模划分,可分为: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等。(三)构成企业的两个基本条件:(P2-3)1.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 企业必须按照经济核算的原则组织起来,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以自己的生产经营获得收入来抵偿支出,并获得盈利。 为创造/获得盈利,企业必须承担竞争的风险,讲究经济效益,注重经济核算。(其实还应由社会效益。“内求团结,外求发展”) 看书P2中间:用是否盈利、经济目的判断是不是企业,更具有本质意义。2.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实体。这是从法律角度对企业地位的认定。表明企业是根据法律规定成立的,具有独立财产和从事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是独立法人,与其他组织的关系是独立自主的平等关系,具体表现为企业的责权利关系。统计报表制度中规定的法人单位划分的依据:(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P3 是否具有法人资格是判断组织是否为企业的根据之一。 总厂/公司直属的分厂、车间、工段、小组等虽承担生产经营任务,但不实行独立的经营核算,不对外承担经济责任,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成为企业。没有法人资格的农场、商店,不能成为农业企业或商业企业。 个体户、小业主从事经济活动,承担经济责任,法人责任,广义上可成为企业,但一般考察,不讲起划归企业。二、企业经济运行(P2-3)1.企业经济运行,可以概括为投入与产出的运行。凡企业均具备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人力、物力、财力。物力具体体现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生产资料)。(1)企业的投入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投入:劳动手段的投入具体表现为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的折旧投入;劳动对象的投入具体表现为原材料、辅助材料、零配件等的投入;劳动力的投入具体表现为员工劳动报酬的投入。(2)企业的产出与企业的生产服务型之有关,其产出可能是工业品、农业品、商品流通或其它服务。 企业是盈利的经济组织,所以要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其表现为:投入即定时,尽可能使产出最大;产出即定时,尽可能使投入最小。2.企业经济运行,表现为企业的存量、流量和存量流量的不断运转和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具体表现为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即经济存量。投入产出和效益表现为经济流量。企业通过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就会增加企业的存量。所以,企业的经济运行,也表现为企业的存量、流量和存量流量的不断运转和扩大。三、企业运行的条件(P5-9)(一)企业经济运行的内部条件(P5-7)1.人力要素(P5-6) 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是决定企业经营成果的核心。包括:员工的数量、构成、文化素质、技能素质、思想素质、身体素质。 企业家是生产力诸要素及其结合方式不断创新的组织者和指挥员,绪雅有更加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组织和能力素质。 企业家代表着企业利益,有责任处理好国家、集体和员工三者的利益关系。2. 物力要素(P5)包括固定资产、原材料和动力。是构成现代企业成产经营的物质基础。(1)劳动手段或劳动资料: 以实物形态长期使用,以价值形态逐步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2)原材料、辅助材料: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3)动力:指推动各种机械运转的各种作用力。包括:电力、蒸汽等。燃料是动力的组成部分,不像原材料那样构成产品实体,也是一次消耗,相当于辅助材料。3.财力要素(P5)表现为资本金。按投资主体分为国家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及外商资本金。企业资本金表现为物质形态,又称资产。资产按其在生产经营中周转方式不同可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4.信息要素(P5)信息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流通起着协调和控制的作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掌握信息的数量和精度。(一张照片后的巨额利润-三菱重工) 企业生产条件或要素包括以上四个方面,是企业投入产出的必要条件。但这并不是企业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充分条件。它还需要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和优良的外部环境条件。 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是企业管理学研究的课题(内容); 企业外部环境条件是要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这涉及到公共关系学研究的范畴。下面主要介绍企业的外部环境条件。(二)企业经济运行的外部条件(P7-9) 企业外部条件及企业经营环境,是指企业的外界条件和各种联系。研究企业的外部环境并进行统计分析,是搞好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极其重要的一环。企业经营环境包括的范围很广,大致可归纳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思想文化环境等方面。自然环境:主要指企业的自然地理、天然资源和气候水文等客观条件。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思想文化环境:包括人们的价值观、传统习惯和思想心态等方面的内容。下面介绍几个主要环境。1.经济体制环境(P7-8)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最基本的宏观环境。2.宏观经济环境(P8)3.市场竞争环境(P8-9)4.思想文化环境(P9)2 企业组织类型(P10)一、企业组织(一)企业组织结构及其表现形式(P10)企业组织是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的简称,它包括领导制度、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与企业不同层次管理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企业组织结构是由其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决定的,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范围和管理效能(本地、跨省市、跨国)决定了其具体的组织结构形式。 常见的组织结构有:直线式组织结构、职能式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事务(业)部式组织结构和多维组织结构即立体组织结构。 企业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组织结构形式。考虑的因素包括:生产性质、生产规模、产品种类、生产流程一级市场环境等。 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同一个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也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 不同的组织结构有不同的核算形式(包括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与业务技术核算)。 所以,研究统计、会计核算体制,一定要和企业的组织体制,特别是要和企业组织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二)企业组织系统(P11-12)为了有效地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指挥和管理,必须分设若干管理层次,逐级进行和指挥管理。企业一般分为厂部、车间和班组三个层次。1、厂部。(P11)企业内部生产行政的最高指挥机构。2、车间。(P11)为企业三级行政组织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3、班组。(P11)是企业内部最基层的行政单位,它由直接从事生产的职工所组成。大型企业采用4-5个层次:四层次:总厂(公司)、分厂、车间、班组。五层次:总厂(公司)、分厂、车间、工段、班组。产品单一的企业采取两个层次:厂部、班组。企业统计应当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和国家管理的需要,建立相应的企业统计组织系统。(详见第二章)二、企业类型(P12)(一)分类标志及原则1.以产品为单位,而不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划分;2.以产品的直接用途为标准,而不是以产品的最终用途为标准;3.以产品的主要经济用途作为划分的标志,而不是按产品的具体用途来划分类型。(二)常用分类标志的分类(P13)1.按部门分工或经营领域分类(P13-14)2.按经济类型分类(P14-15)3.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类(P15-16)4.按企业生产规模分类(P16)5.按企业组织形式分类(P16-17)6.按其他标志分类(P17)三、企业的主营与附营(P17)(一)企业主营与附营的划分(P-18)主营即指企业主要从事的经营活动,附营即指企业为主营项目服务的或是企业主营项目以外的其他非主营活动。(二)企业的多种经营(P18)3 企业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P19)一、企业活动条件统计(P19-20)(一)企业内部活动条件统计(P20-21)1.人力统计。包括企业职工人数及其构成统计(P20)2.物力统计。包括劳动手段统计和劳动对象统计两个方面内容。(P20)3.财力统计。包括固定资金与流动资金统计。(P20-21)二、企业投入统计(P21-22)企业投入主要是生产三要素的投入,即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的投入,综合为物化劳动的投入;还有劳动力的投入,体现为企业工资资金等劳动报酬的投入,即活劳动的投入。(一)物化劳动投入统计(P21-22)(二)活劳动投入统计(P22)(三)综合投入统计(P22)三、企业产出统计(P22-24)(一)成果表现实物量(P22-23)1、产品品种(P23)2、产品质量(P23)3、产品数量(P23)(二)成果表现价值量(P23-24)1、价值构成2、价格表现四、企业经济效益统计(P24-26)(一) 从生产角度和使用角度考察经济效益(P24-25)从生产角度看问题,将劳动消耗与生产成果对比,也就是将投入与产出对比,称为经济效果;从使用角度看问题,将有用成果与满足需要对比,也就是将产出与实际满足需要对比,则为经济效用。经济效益则为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用相乘的总和。(二) 从劳动投入考察经济效益(P25)(三) 从管理水平等其他因素考察经济效益(P26)五、 企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P26-27)(一) 企业经济活动条件指标体系(P26)(二) 企业投入指标体系(P26)(三) 企业产出指标体系(P27)(四) 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P27)4 企业统计核算与会计、业务核算(P28-33)一、 企业三大经济核算(P28-30)(一) 企业统计核算(P28)(二) 企业会计核算(P29-29)(三) 企业业务核算(P29-30)二、 统计核算与会计、业务核算的协调(P30-33)(一) 三大核算的相互关系(P30-31)在企业核算中,业务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的基础,会计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的中心。(二) 三大核算协调与统一的标志。三大核算协调与统一的重要标志是通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具体内容如下:1.原始记录和原始凭证的协调与统一2.指标口径的协调与统一。3.分类方法的协调和统一。4.计算过程的协调和统一。三、企业核算是国民核算的微观基础(P32-33)5 企业经济统计学与有关经济、管理诸学科的关系一、与企业经济学的关系二、与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关系三、 与企业管理学的关系第二章 企业统计组织与工作(P39-67)1 企业统计组织工作(P39-48)一、企业统计组织系统(P39-40)企业的核算是以会计核算为中心的。而作为企业的统计组织体制,则要以企业内部综合统计为中心,以车间基层统计为基础。综合统计在企业统计组织中的中心地位,是由综合统计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企业的统计组织与企业的规模有密切关系。一般的企业是厂部、车间和班组的三级统计制。在小型企业里,则为厂部和车间(或班组)的两级统计体制。而大型企业,可设四级甚至五级统计体制,为适应整体工作的需要,统计人员的岗位可设专职或兼职。1.综合统计工作 P402.职能部门统计工作P403.车间统计工作P404.班组统计工作P40二、企业统计工作过程(P41-45)企业经济统计主要有三个工作过程,即企业统计调查、企业统计资料的整理与企业统计分析。(一)企业统计调查(P41-42)企业经济统计调查是采用各种调查方法,大量搜集企业经济统计资料的过程,是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企业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前提。企业统计调查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调查对像包括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2.按照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以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3.按照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二)企业统计整理(P 42-44)1.整理的概念与作用(P42-43)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与要求,对调查取得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使之成为系统化、条理化并能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统计整理,不仅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同时,也是统计分析的前提,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因此,搞好统计资料的整理,会使综合的资料十分丰富,使调查取得的大量原始资料发挥其应有的效用。2.统计整理方案的设计(P43)统计整理方案的内容包括:(1)确定汇总的经济内容与综合表;(P)(2)确定分组的标志与分组的方法;(P)(3)确定资料汇总所采用的形式;(P)(4)确定资料的审查内容与方法。(P)3.统计整理的内容(P43-44)通过统计调查,取得的大量原始材料,必须进行加工整理,并进行审查,统计整理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P)逻辑审查(P 43)设疑审查(P 43)人机审查(P 43-44)(2)对各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汇总;(P44)(3)编制统计表或分析表。(P)4.统计资料报送的组织形式(P)统计资料报送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传统的报送方式和软盘报送或计算机网络传送方式。(三)企业统计分析(P44)企业经济统计分析包括生产经营条件的分析、生产经营过程和生产经营成果的分析。1.生产经营条件的分析生产条件的统计包括存量和流量的统计,与之对应的企业统计分析有存量分析和流量分析。2.生产经营过程的分析(1)投入方面。劳动分析:原材料分析:设备分析:产品成本及财务分析:(2)产出方面。3.生产经营成果的分析三、企业统计资料的来源(P46-48)企业经济统计资料,是企业各级统计组织工作的成果。企业经济统计资料,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车间和各职能科室所提供的经济统计资料及企业外部搜集的统计资料。(一)企业内部统计资料(P46-47)1.来源于车间。(P46)主要包括:产品产量、品种、质量、劳动时间利用、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等资料,再有就是车间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分析报告。2.来源于职能科室。(P46-47)企业职能科室统计资料来源与内容资料名称 内 容 提供单位(来源)1.产统计资料 产量 产值 品种计划与生产 生产或生产计划部门2.品质量统计 产品内在和外观质量特性工作质量 质量检验或质量管理部门3.材料统计 供应 收入 拨出 消耗和库存总耗和单耗(或利用率) 供应部门4.源统计 收入 拨出 消耗 结存及其平衡关系 能源管理部门5.备统计 生产和动力设备的数量 能力完好情况 利用程度 维修等 设备或设备动力部门6.品销售统计 产品销售 库存 合同执行情况产品销售价格 产品销售预测 销售部门7.术进步和 技术改造 设备现代化和工艺状况新产品开发统计 电气化 机械化 化学化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技术或开发部门8.劳动工资统计 人员变动情况 劳动时间利用劳动生产率 劳动报酬 劳动或人事部门9.务成本统计 资金 成本 利润 税金 财务部门(二)企业外部统计资料是由综合统计部门通过行业交流、市场调查等方式取得。主要搜集行业内部相关资料、市场动态,如:作用(P47)2企业经济统计工作(P48-61)一、企业原始记录(P48-49) 原始记录就是对事物发生最初实际情况和各种记录。 企业原始记录是按照企业统计、会计和业务三种核算的要求,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情况所做的最初数字和文字记载。(一)原始记录的设置原则(P48-49)1.应满足统计、会计和业务三种核算的需要2.应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适应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状况3.应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相结合,成为管理制度中的组成部分。4.原始记录的设置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掌握。(二)原始记录的分类(P49-52)1.原始记录按照生产经营的内容,可以划分为投入方面的原始记录和产出方面的原始记录。(P49-50)(1)投入方面的原始记录(2)产出方面的原始记录2.原始记录按照原始记录表中的内容,可以划分为综合性原始记录和专用性原始记录。(1)综合性原始记录(2)专用性原始记录二、企业统计台账与厂内统计报表(P53-56)(一)统计台账(P53-56)企业统计台账是指为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汇总资料和积累资料的账册。它是按照时间顺序,对统计资料进行循序的登记。企业统计台账按企业统计组织系统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统计台账和二个的统计台账;按其内容繁简不同,可以分为综合性台账和专用台账两大类。(二)厂内统计报表(P56)厂内统计报表是根据原始记录或统计台账的资料汇总编制的。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其一是企业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了解情况组织和指挥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其二是完成国家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统计任务的一种工具。厂内统计报表可按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容不同和报送时间不同进行分类。三、企业统计报表制度(P56-61)统计报表制度是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组织方式。它是根据国家的统一规定,按照统一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指标内容,统一的报送时间,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统计报告制度。统计报表制度具备统一性、时效性、全面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可以满足各级管理层次的需要。(一)统计报表制度的制订(P57)统计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统计报表制度遵循统一规范化的原则和要求,按照统一的统计标准,包括统计目录和统计编码等,以便于统计数据自动化处理,相互调用,实现统计信息共享。(二)统计报表指标体系及调查表式(P57-61)1.统计报表指标体系(P58)企业统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力求反映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面貌。就企业生产经营成果产出、人力物力投入、经济效益、财务状况、技术进步等方面,形成比较完整的指标体系。2.统计调查表式(P58-61)统计报表制度调查表,一般分为综合统计表和基层统计表,其中综合统计表又分定期报表和年报,基层表统计表也分定期报表和年报。3企业统计信息化(P61-67)一、企业信息化建设(P61-63)二、企业信息的作用与种类(P63-64)企业信息是指与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诸要素,供、产、销各环节有关的信号、数据、消息、情况及指令等内容,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在企业管理中,企业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企业信息的作用(P63)1.信息是企业统计工作的基础(P63)2.信息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发展(P63)3.信息提高企业管理人员水平(P63)4.信息决定企业经济的发展(P63-64)?(二)企业信息的分类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信息,有点存在着各种形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企业信息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1.原始信息和加工信息2.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3.历史性信息和有关未来信息三、企业统计信息库的建立(P65-67)统计信息库是各基层单位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统计资料采集、存贮、分析与开发,提供基础信息的系统。(一)企业信息的来源与存储(P)(二)企业统计信息库(P)要搞好企业统计信息库,就必须抓好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厂内报表三个环节。第三章 企业产品统计第一节 企业产品的表现形态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定义的生产活动包括货物生产和服务生产,即指综合生产。具体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不仅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活动成果,而且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活动成果。由此企业产品的表现形态可分为企业物质产品和企业劳务产品两大类。一、企业物质产品(一)企业物质产品的概念物质产品又称实物产品或有形产品。作为企业生产的物质产品,是指企业生产活动的结果,创造了新的实物形态和新的使用价值的产品。(二)企业物质产品的基本特征1.企业物质产品是劳动的成果。2.企业物质产品必须符合企业对产品的质量规范要求。3.企业按照某项生产任务组织生产,预定要生产的产品是直接的成果。(三)企业物质产品的分类1.工业产品的分类工业产品按照产品的完成程度不同可分为成品、半成品和在制品。(1)成品是指企业完成全部生产过程,经检验合格,可权随时提供社会使用的产品。在企业,对于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或者完成了全部生产过程而未通过检验的产品统称为未完成品。未完成品看其是否完成某特定阶段,而划分为半成品和在制品。(2)半成品是指在企业内完成了一个或几个车间(或工艺阶段)的生产过程,经检验合格,等待移交后续车间(或工艺阶段)做进一步加工的产品。企业出售或准备出售的半成品,视为企业的成品。(3)在制品是企业车间正在加工的产品,包括本车间行各道工序上加工的产品,或在本车间完成若干工序等待下一道工序继续加工的产品,以及完成本车间全部工序等待检验进入半成品库的产品。2.农业产品的分类农业产品的品种相对比较稳定,或者比较固定。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可将农业产品划分为成品和未完成品。在农业生产中,一般不再区分在制品和半成品。3.建筑产品的分类建筑产品按完成程度划分的类型,具有自己的特色。建筑产品的生产,从工程开工到工程完工,一般要经过许多施工操作环节。存在不同程度的产品,一般可以划分为交工工程、已完施工和未完施工三种不同产品状态。建筑企业划分已完施工和未完施工的标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施工方法、施工进度以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变动而相应变化。(1)交工工程相当于建筑业的成品,可以知不同的内容,或指建设项目,或指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2)已完成施工是指施工企业已经完成预算定额所规定的工程内容,技术上达到一定成熟阶段的建筑安装工程。或者说在预算项目中,已经完成预算定额所规定的工作内容,不需要再进一步施工的分项工程。(3)未完施工是指施工单位已投入了人工和材料,但还没有完成预算定额所规定内容的工程。由于这种未完工程的完成成度较差(低),没有达到预算定额规定的水平,因而不易鉴定工程的质量和确定工程的数量。二、 企业劳务产品劳务产品是与物质产品相对应的产品,又称无形产品,一般称之为“劳务”或者是“服务”。企业劳务产品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第三产业提供的各种生产性、非生产性服务,产出的是服务性或劳务性产品;另一类是物质性生产企业附带经营的生产、非生产服务,产出的同样也是服务性或劳务性产品。但是,前者是服务性企业,要按照服务企业计算产品的方法去计量;而后者是附带经营主要是直接为物质生产服务的各种作业活动,称为生产性服务加工。生产性服务和非生产性服务活动的成果一般都表现为无形产品,但二者在过去是有明显区别的。1.以是否围绕物质产品进行活动来区别。2.以是否执行再生产功能来区别不论是物质生产性服务还是非生产性服务,都属于第三产业。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属于第一、第二产业,它们提供的是物质产品,并且有着明显的区别。三次产业的划分,对研究产业结构,租金企业结构的合理协调发展有特定和重要的意义。第二节 企业产品的计量方式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表现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作为使用价值,它是具体劳动的成果;作为价值是它是抽象劳动的凝结。因此,我们可以从企业产品的商品价值属性使用价值、价值及其劳动消耗三个角度去研究,得到企业产品的三种计量方式:企业产品的实物量、企业产品的劳动量和企业产品的价值量。一、企业产品的实物量企业产品实物量即企业产品产量,它是以实物单位来计量企业产品的数量。所谓实物单位是指符合企业物理化学性能及外部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产品使用价值的计量单位。(一)产品实物量计量单位1.自然单位与度量衡单位。2.复合单位(或双重单位)。(二)产品实物量表示方法1.计算原始实物量。2.计算标准实物量。(三)产品实物量统计的意义1.反映国家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2.是编制各类平衡表的主要依据3.是经济统计分析指标的计算基础二、企业产品的劳动量(一)产品劳动量的概念企业产品劳动量是指企业用于生产各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的产品数量。(二)产品劳动量的计算1.企业产品劳动量统计的基本计算公式:企业产品劳动量指标报告期合格品产量单位产品定额工时计算产品劳动量指标之所以采用定额劳动时间,而不用实际劳动时间,是因为“实际劳动时间”直接受工人劳动效率的高低的影响,“实际劳动时间”的产量愈多,表明劳动效率愈低,生产成绩差;“定额工时”的产量愈高,表明劳动效率愈高,生产成绩好好。劳动定额水平应“先进合理”,即多数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定额水平。美国企业的定额水平是很高的,只有少数人能达到或超过。按“实际劳动时间”会造成照顾落后者。表3-12.企业定额工时产量的计算根据个人生产记录中的记载,可以汇总出各班组的定额工时产量,并进一步汇总到各车间定额工时产量。全厂根据各车间定额工时产量汇总综合,调整得到全厂定额工时产量。(三)产品劳动量的作用1.企业产品劳动量指标解决了实物指标因计量单位不同而产生的不能加总的问题;2.企业产品劳动量子力学指标是企业生产进度管理及企业产值指标核算的基础资料。三、企业产品的价值量产品价值量是通过产品实物量乘以相应的价格取得的,价格高低直接影响产品价值量的大小,因而选择合适的价格标准,是搞好价值量统计的最基础一环。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按照价值规律或供需规律,价格围绕价值而变化,这是需要中以研究的。第三节企业产品原始实物量统一、原始实物量统计的基本原则原始实物量,又称为产品的混合量,是指各类产品按其自然物理量为单位的产量。在统计原始实物量时,一般应根据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的产品目录的要求,并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一)必须符合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二)必须是本期生产的产品(三)必须严格按照产品目录的规定统计二、工业产品原始实物量工业企业产品按完成程度分为成品、半成品和在制品。而作为工业产品实物量统计的,就不一定是企业的成品或最终产品。列入企业产品实物量统计内容的,可以是企业成品、企业最终产品甚至是企业半成品。企业产品生产凡列入工业产品目录的,不论是企业成品、半成品或企业最终产品,不论作为商品销售的,还是作为本企业自产自用的,是正式生产或试车生产的,只要是合格品,都要加以统计。实物量统计只是对工业、建筑业、农业的生产成果而言,但工业产品实物量统计又有其特殊性。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物量统计与价值量统计应该相一致。建筑业和农业的产量、产值统计均如此,而工业的产量与产值统计则不一定一致。三、农业产品的产量和生长量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包括农、林、牧、渔四业,是从事植物的栽培和动物的饲养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农业产品产量的统计主要是对植物性和动物性产品进行统计。(一)农业产品的产量统计1.“农业”产品产量统计。我国农业产品产量统计实践表明,对于农产量抽样调查一般通过抽选调查单位、抽选调查田块、实割实测和推算产量四个步骤来完成。农产量抽样调查在农业企业也可以广泛采用。2.其他农产品产量统计。包括:“林业 “畜牧业”“渔业”(二)农业产品的生长量1.林木生长量。又称林木生产量,指人造林在一年之内由于树干长大而增加的木材积蓄量。是反映企业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木材积蓄量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推算,计算公式为:2.牲畜总产量和增产量四、建筑产品实物量(一)建筑产品的实物量指标建筑产品有两种表现形态实物形态和作业形态,即建筑产品的实物量和建筑安装的劳务量。这里主要讨论建筑产品实物量统计。建筑产品实物量指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建筑产品的成品实物量;另一类是建筑安装工程的实物量。建筑产品产量统计要重视半成品、在制品的核算,即建筑产品实物量除计算建筑产品成品产量外,主要是核算实物工程量指标。(二)实物工程量统计实物工程量,是以实物(物理或自然)单位计算的,建筑安装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分部、分项的数量。1.实物工程量的统计范围。2.实物工程量指标的统计方法。实物工程量指标的统计方法,主要是确定该指标的口径、计量单位及计算标准等几方面的内容实物工程量指标的口径实物工程量的计算单位 实物工程量的计算标准(三)房屋建筑面积统计1.房屋的类型从结构上看:从用途上看:2.房屋建筑面积的计算所谓房屋建筑面积是从房屋外墙外围线算起的全部平面面积,包括结构本身(如墻体)所占面积和地下室面积。房屋的各种结构所占面积称为房屋结构面积。房屋建筑面积扣除其结构面积之后得到房屋有效面积。有效面积进一步分为能直接居住的居住面积和生活服务设施(场所)占用的辅助面积。即:3.房屋建筑面积的主要统计指标房屋建筑面积一般统计一定时期建筑企业的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和期末在建面积等四个指标。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第四节 企业产品标准实物量统计一、工业产品标准实物量(一)标准实物量概念和意义工业产品原始实物量,是把名称相同、用途相同,但规格或成份不同的同类产品,直接相加求得的总量,故又称混合量。标准实物量是从经济用途相同,而品种、规格、含量不同的产品中,确定某种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将其他产品产量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标准产品产量。(二)标准实物量折算方法1.按产品使用价值量的高低折算实物量(1)确定标准产品。(2)确定折算系数。(3)折算标准实物量。2.按产品耗用劳动量的多少折算标准实物产量3.按单位产品消耗原材料的多少折算标准实物产量二、农业产品标准实物量(一)农业产品统计的特点农业生产直接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动植物生长周期的制约,有明显的季节性。(二)农业产品验质量农业标准实物量在农副产品收购部门,有一个传统的约定俗成的名称叫验质量。按验质量计算的农产品或农副产品的产量,称为标准质量。(三)农业产品的折合量第五节企业劳务工作量统计一、商品流转量(一)商品流转的概念商品流转是指通过买卖行为,把工农业产品由生产领域送达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二)商品流转的分类1.从是否结束再生产过程来划分,可分为批发商品流转和零售商品流转。批发商品流转。它反映对生产资料消费者和对商业机构出售的商品的总量。作为批发的商品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继续存在,在流通领域继续转移,它并没有结束再生产过程。零售商品流转。它反映对生活资料消费者出售生活消费品的总量。零售是直接满足居民和社会集团生活消费的,所以作为零售的商品已进入消费领域,最终结束了社会再生产过程。2.从商品流转与统计总体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商品总流转和商品纯流转。商品总流转。是指总体内、外全部购销活动的总和。由于总体范围内的购销活动往往要经历几个流转环节,所以总流转中有重复计算,它反映一个总体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总量。商品纯流转。是指对总体以外的购销活动,它不包括商品在总体范围内部各单位之间的流转,因此没有重复计算。商业纯流转能确切地反映某一研究总体商品流转的规模、水平和最终成果,是编制销售计划、计算商业工作质量指标和分析商业企业经营管理情况的基础指标之一。3.从商品流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处地位的不同来划分,可分为最初商品流转、中间商品流转和最终商品流转。最初商品流转。是商品流转的起点,反映一定时期进入市场的商品总量及其构成。中间商品流转。是在流通领域内商业机构之间进行,反映商业机构间的商品流转情况。最终商品流转。是商品流转的终结,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从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流入消费领域的商品总量和构成,说明了社会商品的消费量。4、从商品流转是否通过商业部门,可分为生产者自购自销和商业机构商品流转。生产者自购自销。生产者直接购进生产原材料,所生产的产品,不通过商业机构直接出售生产资料消费者或生活资料消费者。商业机构商品流转。是商业机构购进又经过商业机构之间进行的商品流转。(三)商品的购销存指标1、商品购进指标商品购进按其购进来的来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国内纯购进(2)商品调入(3)接收进口2、商品销售指标商品销售根据销售去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国内纯销售(2)商品调出(3)供应出口3、商品库存指标(1)实际商品库存量及两种计算方法实际盘点法平衡推算法(2)实际商品库存额及不同价格的计算。二、运输邮电工作量(一)运输工作量1、运输工作量统计遵循的原则第一,运输量以运输对像的实际重量(货物)或数量(旅客人数)来计算。第二,运输量理论上讲应按运达目的地的客货数量(到达量)统计第三,运输量应以运输企业为单位,按运输工个及其管理权限计算。2、运输工作量统计的主要指标运输工作量主要从货物运输量、旅客运输量和客货运输总量等几个方面进行统计。 货物运输量统计主要指标有:货运量货物周转量 旅客运输量统计的主要指标有: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 客运量企业运输周转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二)邮电业务量统计1、邮电交换量邮电生产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出口阶段、转口阶段和进口阶段。2、邮电业务量三、其他劳务工作量(一)“服务产品”的分类1、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相对应,这类物质生产性服务可以分为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等。2、与服务产品生产及实现方式对应,服务产品可以分为有载体服务和无载体服务。(二)服务量统计的方法与指标服务工作量(简称服务量)是服务生产的实物量指标,其统计方法有两种:第一种,从服务对象出发,以享受服务的人数为核心,结合服务次数、时间等因素设计享受服务者人数、人交数、人天数等指标,反映服务企业的服务和产量。游客批次 每批人数 停留时间1234567 100080012006001000500700 1-5日3-108-1510-1814-2018-2520-30游客批次 每批人数(人) 过夜天数(天) 服务工作量(人天数)(1) (2) (3)=(1)*(2)1234567 100080012006001000500700 47786710 4000560084004800600035007000合计 5800 - 39300第二种,从有载体服务的服务载体了同发,以服务载体为核心,用服务载体的数量业表示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量。第四章 企业产值统计(P106-141)第一节企业产值统计的一般问题(P106-111)一、企业产值统计的作用企业产值统计是企业经济统计最基本的内容,对于开展企业经济的综合统计分析和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都具有重要作用。(一)企业产值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有效成果的综合反映。(二)企业产值是企业考核经济效益、进行各种统计分析的基本依据。(三)企业产值是企业编制计划和检查计划的依据。(四)企业产值是计算本部门和全社会有关产值指标的基础。二、企业产值指标的价值构成产品价值决定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它由C、V、M三大部分组成。C代表物化劳动转移价值,其中包括C1和C2,C1为劳动手段折旧价值,C2为劳动对象的转移价值,V为必要劳动价值,M为剩余劳动价值。(一)常用的产值指标及其价值构成。总产值(总产出)价值构成C1C2VM增加值(追回值)价值构成C1VM净产值(生产净值)价值构成VM(二)两大核算体系的比较1.MPS核算体系的产值指标是只计算物质生产物质产值。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指标主要有:企业总产值、企业净产值、企业增加值。企业总产值=C+V+M;C:原材料、燃料和折旧等价值;V+M:活劳动的新创价值。企业净产值=V+M;社会净产值再MPC又称国民收入。企业增加值=C1VM;是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在生产产品中所增加的产值。2.SNA核算体系的产值指标物质产值与服务产值均计算。是我国新国民核算制度采用的核算体系。计算服务产值也有三种不同价值构成的产值指标:企业总产出=包括劳动量在内的企业总产值指标;企业生产净值=包括劳动量在内的企业净产值指标;企业增加值=包括劳动量在内的企业增价值指标;GDP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即全社会的增加值=(企业增加值)+(一部分非企业组织的增加值)。三、企业产值指标的统计原则(一)计算内容上的平衡原则MPS与SNA两大核算体系对社会生产的核算范围和口径不同,集中体现在产值指标的计算上。MPS的三大指标:总产值、净产值、增加值。SNA的三大指标:总产出、生产净值、增加值。计算内容上的平衡原则在于:生产范围划在哪里,产值指标就计算到哪里,中间消耗和最终使用也计算到哪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原始收入和派生收入就在哪里分界。(二)核算方法上的主体原则,又称对象原则。1、产值指标如以生产对象为主体进行计算,称为产品法。农业企业总产值=产量单价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建安工程实际数量单价2、产值指标如以经营单位为主体进行计算,称为企业法。(又称工厂法)主要在工业企业应用,故称工厂法。工业产品只要是本企业生产的,不论什么产品,都要加以计算。工业总产值是一定时期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有效成果的价值总和。工业企业的最终成果主要是产成品。如棉纱在纺纱厂是成品,在纺织厂属半成品,用工厂法计算产值,其棉纱就不算产值。*产品法用于农业和建筑业;工厂法用于工业企业。(三)计算时空范围上的统一原则。企业计算产值指标时,必须在起讫时间上,遵守规定的时间标准;在空间范围上,遵守规定的空间标准。第二节企业工业产值统计(P111-121)一、企业工业总产值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划分,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工业生产活动主要包括:1.对自然资源的开发2.对农产品的加工、再加工3.对采掘业的加工、再加工4.电力、燃气和水的供应5.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一)工业总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