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写字教案全册.doc_第1页
六年级写字教案全册.doc_第2页
六年级写字教案全册.doc_第3页
六年级写字教案全册.doc_第4页
六年级写字教案全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写字教案第1 课 上下结构(一)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上下结构(一)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二 新授1 讲解上宽下窄型的写法 (1)什么叫“上宽下窄型)?让学生回答。(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3)出示例字(4)学生观察分析上宽下窄型字的写法。(5)教师讲解: (一)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三)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7)出示“坚”和“膏”,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2 讲解“上窄下宽型”(1)什么叫“上窄下宽型”?让学生回答。(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3)出示例字(4)学生观察分析上窄下宽型字的写法。(5)教师讲解: (一)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三)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7)出示“奖”和“葬”,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三 练习1 写一写;2 想一想。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2课 上下结构(二)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大下小型和上小下大型的特点;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上下结构(二)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二 新授1 讲解上大下小型的写法 (1)什么叫“上大下小型”?让学生回答。(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4)学生观察分析上大下小型字的写法。(5)教师讲解: (一)上部件要写得长,下部件要写得短;(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三)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7)出示“垄”和“蓄”,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2 讲解“上小下大型”(1)什么叫“上小下大型”?让学生回答。(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3)出示例字(4)学生观察分析“上小下大型”字的写法。(5)教师讲解: (一)上部件要写得短,下部件要写得长;(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三)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7)出示“奖”和“葬”,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三 练习1 写一写;2 想一想。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3课 包围结构(一) 半包围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半包围结构字的特点;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半包围结构的字。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包围结构2 包围结构分为两大类:1 半包围;2 全包围。3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包围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二 新授1 讲解半包围的写法 (1)从两个方面对字心进行包围:第一种情况出示例字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第二种情况方法同上第三种情况方法同上:2 从三个方面对字心进行包围:第一种情况出示例字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第二种情况方法同上 第三种情况方法同上:三 练习1 写一写;2 想一想。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3课 包围结构(二) 全包围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全包围结构的字的特点;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 会写这全包围结构的字。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包围结构(二)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二 新授1 全包围的字可依据字框两竖下端内斜和两竖垂直的不同分为两类。2 字框两竖下端内斜的有小方型和扁方型两种。(1)讲解小方型:出示例字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出示“回”字,分析它的写法。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2) 讲解扁方型字的写法。出示例字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出示“皿”字,分析它的写法。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3 字框两竖垂直类的有长方型和大方型的两种。(1)讲解长方型:出示例字 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出示“日”和“首”字,分析它的写法。 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2) 讲解大方型字的写法。出示例字 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出示“固”和“国”字,分析它的写法。 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三 练习1 写一写;2 想一想。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5课 重心平稳 方正变化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到要写好字,除了要做到重心平稳,还要做到方正变化;2 能分析病例,通过对照查出病因;3 学会在书写时兼顾到字的重心平稳和方正变化。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重心平稳 方正变化2 写字时为什么要做到重心平稳和方正变化呢?这是我们这一节课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二 新授(一) 重心平稳 1 汉字结构形式多样,形态变化纷繁,但不论字形怎样变化,都必须做到重心平稳。 2 做到重心平稳的方法: (1)横平竖直 A 出示例字 B 与病例进行比较,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 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C 分析比较“重”字。 (2)左右平衡 A 出示例字 B 与病例进行比较,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 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C 分析比较“坚”字。 3 上下对正方法同上 4 位置适当方法同上 5 把握斜度方法同上 6 夸张主笔方法同上 (二) 方正变化 1 有些字的外形方正对称,稳定平衡,初学写字的人常常将这类字写得呆板无精神。这需要对字的笔画和结构进行适当的变化,才能使字显得生动美观。 2 做到方正变化的方法: (1)长短变化 A 出示例字 B 与病例进行比较,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 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C 分析比较“川”字。 (2)正斜变化 A 出示例字 B 与病例进行比较,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 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C 分析比较“春”字。 3 主次分明方法同上 4 部件伸缩方法同上 5 围当留缺方法同上 6 上小下大,左轻右重方法同上 三 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6课 怎样提高钢笔楷书的书写速度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知道提高钢笔楷书书写速度的方法。2 能够利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写字速度。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节奏明显加快,社会交往对写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字写得正确、美观,还要有一定的速度。怎样才能提高书写速度呢?二 新授 1 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写字速度的方法。 小组讨论。 班级讨论。 2 教师讲解: (1)要尽量做到熟练。 首先运笔要熟练,做到下笔成形,不出怪异的笔画;还要熟悉字的结构,做到字形端正,不因提高书写速度而变形。 (2)要尽量减省运笔动作。 楷书笔画凡是转折连接的地方,都要有停顿动作,如能将有些动作减去,就能提高书写的速度。 (3)相近的笔画可以相连。 (4)可以点代画,减省部分笔画。 (5)要强记书写内容,做到心到手到 写字时,要尽量减少看字逗留的时间,心中要熟记书写4 内容,笔下的字就像流水一样逐个淌出,这样,抄写的速度自然能加快。 3 学生临摹,领会提高书写速度的方法。 4 提醒学生提高书写速度的根本方法是熟能生巧。三 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7课 呼应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呼应”;2 使学生明白怎样呼应;3 使学生会书写心、源、九等字,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呼应 2 激发兴趣 什么叫呼应呢?为什么要呼应?二 新授 (一)什么叫呼应 1 书写汉字时,要求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在写下一笔时,需和上一和有连续的运笔动作,这种方法叫呼应。 2 出示带有呼应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呼应。 3 根据例字讲解: 前一笔的收笔和后一笔的起笔为一呼应。 除运笔的方向外,笔画的位置也是呼应的重要内容。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呼应。 (二)怎样呼应 1 出示例字“小” 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小”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小“字的竖钩和左点是一呼应,左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3 出示“心”字 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心”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心”字的左点和卧钩是一呼应,卧钩和中点是一呼应,中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三)呼应关系明显的字 通过“九”和“源”体会笔画的呼应关系。 (四)笔画未能呼应的字 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呼应?可以怎样处理? 三 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心、源、九等字,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8课 避让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避让”;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避让;3 使学生会书写性、现、精、航、塔等字,体会笔画避让的关系。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避让 2 激发兴趣 什么叫避让呢?为什么要避让?二 新授 (一)什么叫避让 1 汉字中笔画相遇时,为了避免碰撞,必须彼此相让,互不妨碍,同时结构还要紧密,做到整体美观和谐,这种处理汉字笔画互不妨碍的方法叫做“避让”。 2 出示带有避让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避让。 3 根据例字讲解: “牲”字的右部“生”的撇和长横都插在“牛”的右侧下部。 “现”字的右部“见”的撇画在“王”的下方。 “航”、“精”两字的各部件笔画较繁,空隙较小,所以要尽量避免碰撞。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避让。 (二)怎样避让 1 出示例字“塔” 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塔”是怎样避让的? 全班交流: “塔”字的土旁为了靠紧右边部件,和“ ”的上部呼应,将提画向上扬,插在“ ”的长撇的上方,结构就较紧凑。 3 出示“航”字 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航”是怎样避让的? 全班交流: “航”字的舟旁右边为横折钩,无法避让右边笔画,因此只有将近“亢”的撇相对写成直撇,才可避免碰撞。 (三)避让关系处理得好的字 通过欣赏“塔”和“初”,体会是怎样处理避让关系的。 (四)笔画未能避让的字 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避让?可以怎样处理? 三 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性、现、精、航、塔等字,体会笔画避让关系。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9课 伸缩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伸缩”;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伸缩;3 使学生会书写含有伸缩笔画的字,体会笔画伸缩的关系。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伸缩 2 激发兴趣 什么叫伸缩呢?为什么要伸缩?二 新授 (一)什么叫伸缩 1 一字中如果笔画出现重复,就需要进行变化,延伸一部分,收缩一部分,这样就能避免呆板,使字形生动美观,这就叫做“伸缩”。 2 出示带有避让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伸缩。 3 根据例字讲解: “惟”和“徘”的横画写得有长有短,这便是“伸缩”。 “章”的上横和下横一长一短,这也是“伸缩”。 左右结构的字如果有两笔重复的竖画,一般缩左伸右。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伸缩。 (二)怎样伸缩 1 出示例字“降” 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降”是怎样伸缩的? 全班交流: “降”字的耳刀旁有一长竖,右边也有一竖,为了避免重复,伸长了右竖。 3 出示“戒”字 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戒”是怎样伸缩的? 全班交流: “戒”字的笔画中,有三笔画方向相近,为了避免重复,伸长了右边的斜钩。 (三)伸缩关系处理得好的字 通过欣赏“素”和“奉”,体会是怎样处理伸缩关系的。 (四)笔画未能伸缩的字 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伸缩?可以怎样处理? 三 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含有伸缩笔画的字,体会笔画伸缩关系。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10课 疏密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疏密”;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安排疏密;3 使学生会书写笔画较多和较少的字,体会疏密关系。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疏密 2 激发兴趣 什么叫疏密呢?为什么要安排疏密?二 新授 (一)什么叫疏密 1 汉字笔画有多有少,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为了使每个字都具有生动活泼的形态,书写时需要根据字的具体情况,将某一部分写得紧一点(密),某一部分写得松一点(疏),这种安排叫“疏密”。 2 出示笔画多的字和笔画少的例字,让学生体会疏密的安排。 3 根据例字讲解: 在进行字的疏密安排时,上下结构的字,一般上部写得稍密些,下部写得稍疏些;左右结构的字,则根据左右部分的笔画和形态灵活安排,但须做到合理、自然与和谐。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怎样安排疏密关系的。 (二)怎样安排疏密 1 出示例字“臻” 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臻”是怎样安排疏密的? 全班交流: “臻”字的笔画较多,书写时,左部“至”写得较疏,形较短;右部“秦”写得较密,形较长,这样就形成了疏密对比。 3 出示“乍”字 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乍”是怎样安排疏密的? 全班交流: “乍”字的笔画较少,书写时,笔画稍向上靠,下部空一点,这样“乍”字就显得生动活泼。 (三)疏密处理得当的字 通过欣赏“上”和“囊”,体会是怎样处理疏密关系的。 (四)疏密处理不当的字 这些字的疏密关系处理得怎么样?有什么地方处理得不好? 三 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笔画较多和较少的字,体会疏密关系。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11课 大小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大小”;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处理大小;3 使学生会书写笔画较多和笔画简单、并且不向四面发散的字,体会大小的关系。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大小 2 激发兴趣 什么叫大小呢?为什么要处理大小呢?二 新授 (一)什么叫大小 1 笔画多的字要写得不挤,需将近笔画写得松些,但是这样容易松散;笔画少的字要写得不散,需将笔画写得紧些,但是这样会嫌小。为了使字写得既疏朗又紧凑,并且大小又很和谐,就需在书写时将笔画多的字写得细点,字形稍大点;笔画少的字笔画可写得粗点,字形稍小点。这样处理,整篇文字的大小有变化,又不过分悬殊,就会显得和谐美观。 2 出示笔画多的字和笔画少的例字,让学生体会大小的安排。 3 根据例字讲解: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怎样安排大小关系的。 (二)怎样安排大小 1 出示例字“西” 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西”是怎样安排大小的? 全班交流: “西”字笔画较少,笔画又不向四面发散,书写时笔画可写粗一点,字可小一点。 3 出示“藏”字 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藏”是怎样安排大小的? 全班交流: “藏”字笔画多,笔画可写细一点,字可稍大一点。 (三)大小处理得当的字 通过欣赏“颜”和“日”,体会是怎样处理大小关系的。 (四)大小处理不当的字 这些字的大小关系处理得怎么样?有什么地方处理得不好? 三 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笔画较多和笔画简单、并且不向四面发散的字,体会大小的关系。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12课 相向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相向”;2 使学生明白怎样写好相向的字;3 使学生会书写相向的字,体会相向的含义。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相向 2 激发兴趣 什么叫相向呢?怎样写好相向的字呢?二 新授 (一)什么叫相向 1 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左右两部件的笔画形态同时向字的中间聚集,在结构上称做“相向”。这类字写时容易过挤,所以要求做到紧而不挤。 2 出示相向的例字,让学生体会相向的字是怎样写的。 3 根据例字讲解: “锡”中“ ”的笔画趋向右上,右边部件“易”的撇画则趋向左下,相向就容易互相碰撞。“功”、“妙”、“坊”等也属于这类字,书写时要上下错开。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怎样写的。 (二)怎样写好相向的字 1 出示例字“锡” 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锡”是怎样相向关系的? 全班交流: 写“锡”字时,“ ”与“易”的向内聚集的笔画要有避让,两者之间空隙不能过小。 3 出示“功”字 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功”是怎样处理相向关系的? 全班交流: 写“功”字时,“工”的提画和“力”的撇画上下交错,这样就显得紧而不挤了。 (三)相向但不拥挤的字 通过欣赏“功”和“姆” ,体会相向的字是怎样写的。 (四)处理不当的相向字 这些字处理得怎么样?有什么地方处理得不好? 三 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相向的字,体会相向的含义。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13课 相背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相背”;2 使学生明白怎样写好相背的字;3 使学生会书写相背的字,体会相背的含义。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相背 2 激发兴趣 什么叫相背呢?怎样写好相背的字呢?二 新授 (一)什么叫相背 1 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左右两部件的笔画朝反方向展开,在结构上称做“相背”。这类字写时容易松散,所以要防止左右两边离得太远,要背而不离,离而不散。 2 出示相背的例字,让学生体会相背的字是怎样写的。 3 根据例字讲解: “施”和“犯”比较,“施”有向字心突出的笔画,所以两部件写时要靠拢。“犯”无向字心突出的笔画,所以书写时要稍分开。 “兆”和“非”的左右两部件距离不能大,大就散了。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怎样写的。 (二)怎样写好相背的字 1 出示例字“施” 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施”是怎样处理相背关系的? 全班交流: “施”字的左右部件笔画都有向字心突出的部分,如“方”的“ ”、“ ”的“ ”,所以书写时要靠拢点。 3 出示“兆”字 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兆”是怎样处理相背关系的? 全班交流: “兆”字是笔画偏左的字,其中撇与竖弯钩之间的距离不能大,写时笔画稍靠左,四点要均匀分布。 (三)相背但不松散的字 通过欣赏“施”和“非” ,体会相背的字是怎样写的。 (四)处理不当的相背字 这些字处理得怎么样?有什么地方处理得不好? 三 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相背的字,体会相背的含义。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14课 怎样写和“可 ”组合的字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字根;2 使学生明白怎样写好和字根“可”组合的字;3 使学生会书写和字根“可”组合成的字。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怎样写和“可 ”组合的字 2 激发兴趣 和字根“可”组合的字该怎样写呢?二 新授 (一)什么叫字根 1 有些字字意不同,但读音相近甚至相同。细看其结构,其中有的部件完全一样。如果学会了写这些相同的部件,掌握了其中的变化,就能写好许多类似的字。这类相同的部件,我们暂且称它为字根。 2 你知道有哪些字根吗? (二)“可”是一个组字能力很强的字 哪些字是由“可”组成的?让学生举例。 (三)和“可”组合的字举例。 出示“呵”、“苛”、“何”、“哥”等字。 (四)“可”字与作为字的部件的“可”在书写上的差别。 1 出示“可”和“何”字 2 学生观察分析“可”字与作为字的部件“可”在书写上的差别。 小组讨论。 全班讨论。 教师总结: A “可”字占满格,字形较宽,竖钩应在字中心偏右处,“口”要写在横和竖钩间右边靠上的地方。 B “可”做字的部件,只占字中的一部分,所以形态应有相应的变化。“可”在字右时形体变窄。也有在字的上部或下部的,这时形体就要变宽扁,如“苛”、“哥”等。 (五)字根“可”组合成的字 这两个字中字根“可”是如何变化的?应注意什么? 三 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和字根“可”组合成的字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15课 怎样写和“主”组合的字教学要求:1 复习什么叫字根;2 使学生明白怎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