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研究生公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某大学研究生公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某大学研究生公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某大学研究生公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某大学研究生公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目 录1第一章、编制说明5一、适用范围5二、编制依据5三、工程概况9四、管理目标12五、施工部署13六、施工组织机构18第二章、施工测量19一、建(构)筑物轴线定位及标定19二、高层建筑中的高程测量22三、沉降观测26四、结构施工测量27第三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29一、排水措施29二、管桩施工31三、土方工程41(一)土方开挖41(二)土方回填43四、基坑护壁施工方案44五、基础施工52(一)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52(二)大体积砼的蓄热养护54六、模板工程55七、钢筋工程63八、混凝土工程70九、后浇带施工74十、脚手架工程77十一、砌体施工79十二、装饰工程82(一)抹灰工程82(二)花岗石地面施工84(三)墙地砖、地面施工89(四)水泥砂浆地面施工97(五)门窗施工100(六)涂料施工101(七)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103十三、电梯安装施工方案103十四、设备安装施工方案123十五、空调系统施工方案125十六、给排水(空调水管)施工方案132十七、动力系统(强电)施工方案146十八、照明系统(强电)施工方案153十九、机电工程系统调试方案156二十、土建、安装工程交叉施工配合169第四章、施工进度网络计划173一、施工总进度计划说明173二、控制点:173第五章、送样、检测、实验、验收管理174一、送样检测、见证取样保证措施174二、检验、试验要求174三、分部分项工程分阶段验收步骤及办法175第六章、冬雨季、高温季节施工177一、冬期施工177二、雨季施工179三、高温季节施工182第七章、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183第八章、工程资料管理189第九章、工程回访保修服务190第十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91第十一章、劳动力安排计划192第十二章、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195第十三章、质量、安全、进度、工期保证措施199一、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199二、安全保证措施219第十四章、文明施工措施238一、文明施工管理238二、环境保护措施243第一章、 编制说明一、 适用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适用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玉米研究所、小麦研究所、水稻研究所、动物营养所、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公寓工程施工。本施工组织设计为控制性施工组织设计,若我公司有幸中标,将编制实施性的施工方案。二、 编制依据(一) 文件、图纸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玉米研究所、小麦研究所、水稻研究所、动物营养所、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公寓工程招标文件及答疑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玉米研究所、小麦研究所、水稻研究所、动物营养所、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公寓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玉米研究所、小麦研究所、水稻研究所、动物营养所、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公寓总图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玉米研究所、小麦研究所、水稻研究所、动物营养所、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公寓工程建筑施工图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玉米研究所、小麦研究所、水稻研究所、动物营养所、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公寓工程结构施工图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玉米研究所、小麦研究所、水稻研究所、动物营养所、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公寓工程水电安装图(二) 、规范1、建筑部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局部修订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版)2005年修订中空玻化微珠无机保温砂浆构造川DBJT20-60西南地区标准图集J系列2、结构部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上规范GB50007-2002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参考)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03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JGJT13-94建筑基坑规程技术规范YB258-9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高层建筑箱形与筏板基础技术规范JGJ6-99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和构造详图11G101-1、11G101-2、11G101-3框架轻质填充墙构造图集西南05G701(四)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97G329-39,97(03)G329-36西南地区标准图集J系列3、给排水部分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95(2005年版)自动喷水系统设计规范GB500084-2001(2005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洗涤盆安装规范99S304-7、洗脸盆安装规范99S304-27、蹲式大便器安装规范99S304-83西南地区标准图集J系列4、电器部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4年版)及相关标注图集5、设备部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74-98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篇2003年版全国通用通风管道配件图表6、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修订缩印本2002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电气照明施工规范及标准三、 工程概况(一) 建筑概况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玉米研究所(以下简称1#建筑)、小麦研究所(以下简称2#建筑)、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3#建筑)、动物营养所(以下简称4#建筑)、资源环境学院(以下简称5#建筑)研究生公寓工程位于高新区南成都市温江区公平街道办事处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内,由四川教育建筑设计院设计,是学校自筹资金兴建的,本次投标为施工标段: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内新建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玉米研究所、小麦研究所、水稻研究所、动物营养所、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公寓土建、装饰装修、给排水、电气、设备安装及消防工程。总建筑面积59400 m2,建筑主体18层,建筑高度54.3m,层高3.0m;玉米研究所、小麦研究所、水稻研究所研究生公寓有地下室,一十八层为标准层,均为住宅,动物营养所、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公寓每栋建筑设楼梯一部、电梯三部,玉米研究所、小麦研究所、水稻研究所研究生公寓每栋建筑设楼梯一部、电梯两部,所有建筑在底层均设有门厅。该住宅功能齐全、交通便利。该工程外墙为纸皮砖,内墙均采用喷涂白色803涂料,其它内墙采用粗装修。门厅、电梯厅等部位做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无吊顶处顶棚做法同相应部位内墙面;门厅地面、楼面一至十八层走道、电梯厅采用花岗石,楼梯间采用防滑地砖,其余楼面均为粗抹灰。屋面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本工程建筑外墙采用200厚页岩多孔砖,卫生间隔墙、厨房隔墙及电梯井道墙体采用100及200厚页岩多孔砖,内墙采用200厚页岩空心砖。具体位置及范围详平面布置图。墙体与框架梁柱的连接参见西南J系列相关图集。(二) 结构概况本工程动物营养所、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公寓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桩帽、承台面标高多为-3.9m,有少量承台标高为-4.9m和-5.7m,承台厚度为0.9-1.5m,承台间由基础梁连结,基础梁面标高同承台顶标高,基础承台梁梁高为0.6m,地框梁梁高分别为0.6m、0.4m。玉米研究所、小麦研究所、水稻研究所研究生公寓采用筏板基础。本工程设计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厚度大部分为200厚,仅地下室为300厚,本工程按7度抗震设防,框架及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均为三级,类建筑场地,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结构概况表建设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设计单位四川省教育建筑设计院工程名称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研究生公寓工程地点成都市温江区公平街道办事处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内总建筑面积59400M2结构型式框架剪力墙建筑平面尺寸抗震设防7度基础型式预应力管桩承台基础、筏板基础占地面积13366.58m2 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抗震等级三级建筑场地一类耐火等级地下室一级,地上建筑二级建筑高度54.3m建筑层高住宅均为3.0m建筑层数18层交通情况一部楼梯、三部电梯(其中1、2、3#每栋建筑两部电梯)砼强度等级C40标高11.95m以下柱、墙、地下室顶梁C35桩帽、承台、基础梁、标高11.95m26.95m柱、墙C30标高26.95m以上柱、墙,基础,标高0.00以上的梁,板和楼梯C25过梁及其他零星构件围护结构设计标高0.00以下所有隔墙、建筑外墙、卫生间及厨房隔墙、电梯井道墙体采用100及200厚MU10页岩烧结多孔砖,M5水泥砂浆砌筑;其余0.000以上内墙采用200厚MU5页岩烧结空心砖(容重11.0kN/m3),M5混合砂浆砌筑。四、 管理目标科学组建土建、安装、装饰工程,交叉作业、精心施工、严格履约、确保实现如下目标:1、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我单位经认真研究,并力争达到优良工程标准 。2、工期目标:工程开工时间:2012年8月,控制工期540天。3、安全施工目标施工期间内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年重伤率控制在2以内,创市级安全文明工地。4、文明施工目标确保文明施工,达到成都市综合考证优良标准(市级文明工地)。五、 施工部署公司对该工程实行项目施工管理,按照公司“精干、高效、满负荷”的原则组建项目,力争“保质量、保安全、保进度、保文明施工”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施工任务。(一) 施工总部署本工程基础施工阶段土方工程量大,地下室施工牵涉多个施工单位的配合协调问题,难度大。基础开挖前必须确保管桩工程的施工完成。基础施工采用机械大开挖施工。地下室为超长大体积砼工程,为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采用合理划分施工段,妥善处理后浇带,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掺用外加剂等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时,基础开挖留够足够的坡度和间隔距离,必要时采用可靠有效的支撑保证临近设施的安全。同时考虑申请占用部分道路用作基础施工期间场地。该工程玉米研究所、小麦研究所、水稻研究所、动物营养所、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公寓每层工程量基本相等,采取幢间流水施工方法,即1、2、3#和4、5#研究生公寓分别采用幢间流水施工方法。由于基础必须采用大开挖施工,造成施工场地狭窄,故4、5#楼与规划道路之间的有限空地作为临时施工场地材料堆场;办公房及库房采用可拆卸的活动房屋,待地下室完工,基础回填后且主体5层完工后将加工场地移入1、2、3#楼4、5#楼之间或者底层。施工平面采用2台50m臂长的塔吊覆盖整个场地,承担场地内物料垂直及水平运输。装饰阶段按照“三样板一顺序”组织施工,以样板开路;组织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工程质量必须经有关单位评定达到合格标准,力争创建“精品”工程。(二) 劳动力安排:本工程计划平均每天投入各类专业施工人员200余人,高峰期劳动力人数达到300余人。各类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工人必须持证上岗并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并对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签订各自的经济责任制和施工协议书,严格各项管理制度。(三) 物资供应部署:坚持专款专用,确保满足该工程所需的流动资金、周转材料和施工机械。公司领导要定期亲临现场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协调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和现场文明施工标准组织施工。严格按照总进度,做好月计划、周安排、日报表,对该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进行动态管理,跟踪控制。在冬雨季和节假日农忙季节施工时,项目经理部成立相应的管理组织机构,采取季节性施工措施。(四) 施工总平面布置: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平面设计,在本工程中现场可设办公室、门卫室、库房、钢筋加工厂、木工加工区等,生活等临设按照甲方要求统一集中设置。依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安排2台塔吊负责垂直水平运输。同时在主体进入6层施工时每栋楼布设1台人货两用梯辅助垂直运输。砂浆搅拌机设置在塔机交叉范围内,减少水平运输。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按照文明工地的要求搭建现场临时设施,采用活动彩板房,厨房内灶台及厕所贴瓷片,现场建立水冲式厕所。临时场地整平夯实,表面进行硬化。地面要有适当的排水坡度时,排水沟采用浅明沟,堆放砂、石的场地应经过硬化处理。现场设置“五牌一图”。施工围墙邻路部分采用实心红砖砌筑,外部按文明施工工地要求进行美化处理。严格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安放施工机械,堆放材料,并按用水、用电要求埋设电缆、供水管,在现场设置消防栓(消火栓布置间距不大于50米)。具体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五) 主要施工顺序及施工流向:1.施工顺序:施工时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修;安装工程穿插于土建工程之中。”依据实际情况,总体上划分为二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以确保工程按期完工,即1、2、3#建筑为一个施工段,4、5#号建筑为一个施工段。2.施工流向:自西向东,即1、2、3#楼,4、5#楼分二个流水施工段施工。3.各主要分部施工部署3.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部署:本工程1、2、3#建筑在地下室上基础为筏板基础,4、5#建筑基础为预应力管桩承台基础。管桩基础施工采用两个施工队进行施工,确保在土方开挖前完成施工,筏板基础工程施工时水平方向划分为二个施工段,施工段内应连续作业不得留施工缝;水平施工缝留置在距底板3050CM处,基础梁的主钢筋采用直螺纹接头。基础梁、基础底板和框架柱、构造柱插筋应一次性绑完,筏板基础、电梯基坑、暗梁砼一次浇筑。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采取相应的防水、防温度裂缝等技术措施详见大体积砼施工措施,基础筏板顶部钢筋绑扎应按设计要求设马镫支撑,泵送砼分层分段浇筑,地下室钢筋砼施工完毕后,及时做好外防水的施工。基础工程完成并经有关单位验收后,方可进行室内外回填土施工。3.2、主体施工阶段:砼均采用商品砼,现场不设搅拌站。采用两台QTZ23塔式起重机,臂长50m,承担场内的周转材料及钢筋等的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采用翻斗车和人力推车辅助水平运输。采用2台HB70型输送泵输送混凝土。外部采用双排脚手架及悬挑脚手架相结合;内部满堂脚手架,模板采用加厚大竹胶合板。施工时应处理好模板缝及接头位置,要确保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标准层施工顺序:测点放线复核施工缝处理柱墙扎筋、预埋、预留孔洞验收柱墙支模支梁板模扎梁板钢筋、预埋、预留孔洞验收砼整体浇筑养护3.3、砌体及装饰施工阶段:砌体、装饰和安装工程施工时,采用3台塔吊负责场内的垂直运输,组织各工种进行垂直交叉立体施工,协调好各工种间的空间交叉配合。内装饰施工顺序:结构处理放线贴灰饼冲筋立门、窗框各类管道水平安装管道试压墙面抹灰地面清理做地面安装门窗小五金调试清理交工。外装饰施工顺序:预埋件整理弹线安装塑钢窗框墙面抹灰外墙涂料安装玻璃嵌缝和防水处理。3.4、安装工程:安装工程穿插于土建施工过程中,预埋管(件)、预留洞随主体工程进行,楼地面施工前应安装完主管道。设备安装应同土建施工紧密配合,确定设备进场安装时间,避免出现返工现象。土建的湿作业基本结束后,进行管道的支安、电气系统的线路敷设和设备器具的安装。接地系统采用焊接连接,要求焊接必须牢靠。各个系统安装完成后,要进行测试。六、 施工组织机构本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按项目法施工的要求成立施工项目经理部,设置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各职能部门,在项目经理的直接领导下,配备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种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进行科学组织与管理。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抽调公司精干人员组成项目部,并按照项目法和公司程序文件要求进行组建项目机构。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钢筋工长长模板工长砼工长技术安全组后勤供应组钢筋班混凝土班木工班普工班质量安全组第二章、 施工测量一、 建(构)筑物轴线定位及标定(一) 定位放线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是确定建筑物平面位置和开挖基础的关键环节。施测中必须保证精度,杜绝错误,认真熟悉建筑图和结构图。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考虑桩位的长期稳定和保留,对每栋建筑物测设十字形主轴线,作为定位放线的依据。由建筑总平面图、桩位总平面图提供的设计坐标计算十字形控制线的交叉点坐标。用角度交汇法确定每栋建筑物十字形主轴线交叉点的位置,经纬仪设在该位置。用后方交汇法测出交叉点的现场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比较。在现场对初步测定的点位进行归化改正,即经纬仪设在初步测定的交叉点上。用极坐标法测出设计坐标位置。为检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把仪器设于这个经过归化的坐标点,对其两个施工坐标点进行观测。测出的夹角与理论的夹角的误差在规范的要求范围内,即满足要求。1、角度交汇法:已知条件:A、B、C坐标及要求P坐标,计算出现场测设数据1、1、2、2角值。然后将经纬仪分别安置在A、B、C三个坐标点,测设1、1、2、2各角,方向线AP、BP、CP交点即为所求P点。角度交汇法示意图当误差三角形的边长不超过精度要求范围,取三角形重心作为P点的点位。2、后方交汇法 公式:A=(XB-XA)+(YB-YA)ctg Y=-kx B=(YB-YA)-(XB-XA)ctg C=(XB-XC)-(YB-YC)ctg D=(YB-YC)-(XB-XC)ctg 把交叉点投测在四面的基坑外的木桩上。平面控制法与主轴线的桩位是定位放线的重要依据。当控制网与主轴线测定后应立即对桩位采取保护措施。一般采取在桩上方立三角标或围栅栏等保护措施,并对其它班组施工人员进行保护测量标志的教育。当控制网测定并经自检合格后提请有关主管领导即有关技术部门,通知甲方验线。在收到验线合格通知后,方可正式使用。(二) 基槽灰线的撒设根据建筑物各控制桩或轴线桩,按基础图撒好基槽灰线。这项工作精度要求很高,但要防止差错。在经自检合格后,要提请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验线。验线合格才可正式开挖。(三) 建筑物基础放线1、基础放线当基础垫层浇筑完成,根据平面控制网,检测各主轴线控制桩位,确实没有碰动和位移后,用经纬仪向基础垫层投测主轴线。经校核后,以主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中所需要的中线、边界线、墙宽线、柱位线、积水坑线等。2、验线基础验线允许偏差如下:长度L30M 允许偏差5mm 30ML60M 允许偏差10mm 60ML90M 允许偏差15mm 90ML 允许偏差20mm基础放线经有关技术部门和建设单位验线后方可正式交付施工使用。二、 高层建筑中的高程测量(一) 测量允许偏差层间标高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H)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且不应大于:30mH60m 0mm60mH 90m 15mm90mH 20mm(二) .000以下标高测法高层建筑的基础一般均较深,有时又不在同一标高上,为控制基础和0.000以下各层的标高,在基础开挖过程中在基坑四周水平打下长木桩,在木桩侧面钉下球帽铁钉,编好号码,并用油漆在桩边写清楚,用吊钢尺的办法,用水准仪根据附近栋号水准点,测出球帽铁钉的顶高程,对应编号做好记录,最后,将水准仪安置在基坑内,校测各铁钉的帽顶高程,符合或环线闭合差在mm内认为合格。施测基础标高时,应后视两处作校核。如图: 基础高程测量图3、0.000以上标高测法0.000以上标高测法,主要是用钢尺沿结构外墙;边柱等向上竖直测量,一般高程建筑至少要由3处向上引测,以便相互校核和适应分段施工需要,引测步骤是:(1)、先用水准仪根据两个栋号水准点,在各向上引测处准确测出启始标高线(一般多测+1.000米标高线)(2)、用钢尺沿铅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正米数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应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直接量取。高差超过一整钢尺时,应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如果外墙整层有突出墙面的装饰线条时,在外架上用吊钢尺的方法,在装饰线以上测出第二条起始标高线。如图。标准层高层传递(3)、将水准仪安置至施工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条水平线,误差在5mm以内。在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做校核。4、实测中的要点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由水平线向上或向下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验。量高差时,尺身铅直并用标准拉力,要进行尺长改正和温度改正。(三) 高层建筑物竖向控制当高层建筑施工到0.000后,随着结构的增高,要将首层轴线逐层向上投测,作为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施工中对竖向偏差要求较高,轴线竖向投测的精度和方法必须与其适应,保证工程质量。1、测量允许偏差层间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H)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且不应大于:30MH60M 10mm60MH90M 15mm90MH 20mm本工程全高超过90M,层间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H)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20mm。2、高层建筑竖向投测和要点在基础工程完成后,根据建筑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主轴线控制桩后,把十字形主轴线精确测设到高层建筑首层轮廓边缘预埋四块200mm200mm的钢板上,作为向上投测的依据。在浇筑上升的各层楼面时,在向应的位置预留150mm150mm,与首层层面控制点向对应的小方孔,保证能使激光束垂直向上穿过与留孔。在首层控制点上架设激光经纬仪,精确置中及整平仪器。打开激光电源开关,发射可见红色光束,投射到上层预留孔的接收靶上。转动调焦螺旋,使目标处的激光光斑最小。旋转照准部,利用垂直微动手轮,用渐进法使光斑在目标处晃动最小。光斑晃动的中心即为激光束的垂直位置,此点即为所求控制点。其余控制点用同样的方法向上传递。用经纬仪架在浇筑层控制点上,重新穿出主轴线,并检查十字形90度夹角,误差在1/6000以内,才可以进行细部结构的放线。竖向投测前,要对仪器进行检校,保证激光垂准仪各轴系关系正确。实测时仪器安置在施工层下面,因此,实测中要注意对仪器的安全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落物击伤。三、 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本工程在每一施工阶段及使用过程中均应对建筑物做沉降观测记录。首层施工完毕观测一次,以后每施工完二至三层观测一次,竣工验收后,观测一次,以后每半年观测一次,直到下沉稳定为止。观测中一定保证;“三定(定人、定仪,定时)”。同时确保每次观测前对使用仪器进行检核,以免影响观测结果。各观测日期、数据均记录完整,并绘成图表存档,观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设计单位。观测的对照点不得少于两个,并采用闭合法,测量精度采用二级水准。对观测点要严加保护,不得损坏。观测点布置、做法按照按结施平面图中标记准确埋设24个沉降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见附图。观测点做法见附图制作埋设,并严加保护。测量精度采用二级水准,仪器使用S1水准仪;观测方法采用一等水准测量,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mm(n为测站数)。沉降观测点做法图四、 结构施工测量(1) 一般民用建筑物0.000标高以上的结构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首层轴线放线与抄平,施工层主轴线的竖向投测、施工层标高的竖向传递、大型预制构件的弹线及结构安装测量等。(2) 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弹出)在外墙立面上,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依据。若视线不够开阔,不便架设经纬仪时,应改用激光铅直仪通过预留孔洞向上投测。这时的控制网由外控转为内控,其图形应平行于外廓轴线。(3) 控制轴线最好选在建筑物外廓轴线上、单元或施工流水段的分界线上、楼梯间或电梯间两侧的轴线上。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利用这些控制线的平行线进行投测较为方便。(4) 标高的竖向传递,可用钢尺以首层0.000线为基准向上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整尺长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为了便于校核,每栋建筑物应由3处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第三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一、 排水措施(一) 场地排水场地开挖常会遇到地下水和地表滞水大量渗入,造成场地浸水,破坏边坡稳定,影响施工进行,因此必须做好现场场地的排水、截水、 疏水、排洪等工作,并尽可能减少雨季施工工作量,一般方法是:1、在现场周围地段应修设临时或永久性排水沟、防洪沟或挡水堤,以拦截附近的雨水、潜水排入施工区域内。2、现场内外原有自然排水系统尽可能保留或适当加以整修、疏水,改造或根据需要增设少量排水沟,以利排泄现场积水、雨水和地表滞水。3、在有条件时,尽可能利用正式工程排水系统为施工服务,先修建正式工程主干排水设施和管网,以方便排除地面滞水和基坑井点抽出的地下水。4、现场道路应在两侧设排水沟,支道应在两侧设小排水沟,沟底坡度一般为2%8%,保持场地排水和道路畅通。5、基坑开挖应在地表流水的上游一侧设排水沟、散水沟或截水挡土堤,将地表滞水截住;在低洼地段挖基坑时,可利用挖出之土沿四周或迎水一侧,二侧筑0.50.8m高的土堤截水。6、大面积的地表水,可采取在施工范围区段内挖排水沟,工程范围内再设纵横排水支沟,将水流疏干,再在低洼地段设集水、排水设施,将水排走。(二) 基坑槽(沟)排水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或有地面滞水的地段开挖基坑槽(或沟,下同),常会遇到地下水问题。由于地下水的存在,非但土方开挖困难,费工费时,边坡易于塌方,而且会导致地基被水浸泡,扰动地基土,造成工程竣工后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使建筑物开裂或破坏。因此,基坑槽开挖施工中,应根据工程地质和地下水文情况,采取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措施,使基坑开挖和施工达到无水状态,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的顺利进行。开挖基坑槽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很多,一般有设各种排水沟排水和用各种井点系统降低地下水位两类方法,其中以设明(暗)沟、集水井排水为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简单、经济的方法,各种井点主要应用于大面积深基坑降水。明沟与集水井排水系在开挖基坑的一侧、两侧或四侧,或在基坑中部设置排水明(边)沟,在四角或每隔2030m设一集水井,使地下水流汇集于集水井内,再用水泵将地下排出基坑外。排水光线深度应如终保持比挖土面低0.40.5m;集水井应比排水沟低0.51.0m,或深于抽水泵进水阀的高度以上,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保持水流畅通,使地下水位低于开挖基坑底0.5m。一侧排水沟设在地下水的上游。一般小面积基坑排水沟深0.30.6m,底宽应不小于0.20.3m,水沟的边坡为1:11.5,沟底设有0.2%0.5%的纵坡,使水流不致阻塞。集水井截面为0.6m 0.6m0.8m 0.8m,井壁用木方、木板支撑加固。至基底以下井底应填以20cm厚碎石或卵石,水泵抽水龙头应包以滤网,防止泥砂进入水泵。抽水应连续进行,直至基础施工完毕,回填土后才停止。本法施工方便,设备简单,降水费用低,管理维护较易,应用最多。适用于土质情况较好,地下水不很旺,一般基础及中等面积基础群和建(构)筑物基坑(槽、沟)的排水。二、 管桩施工桩基采用400预应力管桩,桩长16m,总桩数720根,桩顶标高-3.9m(局部-4.9m-5.7m)。3.2.1.打桩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管桩分批进场监理验桩监理验收放桩位钉木契桩机就位试桩管桩起吊、对桩位调整垂直度桩顶放置桩垫套桩帽桩帽放锤垫打冷锤2-3击复查桩垂直度接桩正式打桩收锤、测贯入度承载力估算竣工验收3.2.2.锤击沉桩施工流程的主要环节的实施方法 1)测量放线定桩位测量放线必须严格把关,反复校核,务求不出任何差错。首先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室内计算,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和控制点进行校对,在图纸上标明。然后利用全站仪进行精确测量放线,复核基准水准点和控制点,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定出控制网,并将复核结果和自己设立的控制网交监理审核。如监理审核通过,则今后的测量放线均按复核结果及控制网进行。如未获监理认可,则需继续复核,直至监理审核通过为止,并以监理最终审核通过结果作为施工放线测量的依据。经过监理认可的控制点和水准点要用水泥砂浆固定或在其四周用砖堆砌以严加保护,防止发生偏位和变形。根据复核控制网计算出每条桩桩中坐标并利用经纬仪放出桩位。测量放出桩位后,用30cm长10钢筋在桩位位置打入土中,钢筋中上部用两道红绳绑扎牢固,留出约30cm长红绳在地面,施工时根据红绳即可找到精确的桩位,以防止错、漏施工。对将要施工的桩位用石灰粉按桩径大小划一个圆圈,桩位放线后的打桩过程中,考虑到土体的挤压移位,在打桩前需对桩位进行复核。2)预制管桩的堆放与验收预制管桩从管桩厂运输过来卸至现场堆放,地点选择要根据压桩的情况和有利于放大镜的原则进行堆放。堆放现场地要求平整,根据地面的坚实情况,可用枕木作支点,进行两点或三点支垫。管桩最高堆放层数三层,根据用桩计划,先用的桩应放上面,避免翻动桩堆。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计划负责人根据当天桩机的施工情况统计出第二天可能施工的工作量及配桩要求以确定当天晚上的进料量。管桩每天进一批,现场施工计划负责人及施工管理人员要准确确定每天的进料量并报监理工程师。管桩进场后,材料员及质检员根据规范在求严格检查桩身的外观尺寸和外观质量,防止断桩、严重裂缝的桩用于施工,同时要收集与每批管桩数量相对应的合格证、产品检验报告及出厂证明等资料。如发现不合格的管桩严禁使用,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桩进场时,如有要求需监理工程师在场接收,质检员需会同监理工程师一同验收。3.2.3.施工机械的配备根据本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和设计管桩的类型和数量以及施工经验,本工程采用2台HD50柴油打桩机进行施工。另外,还将配备电焊机、气割工具、索具、撬棍、钢丝刷、锯桩器等施工用具;每台桩机配备一把长条水准尺,可随时测量桩身的垂直度。3.2.4.管桩的焊接根据规范要求,一般单节管桩长度不超过13m,如果设计桩长大于单节桩长的话,则需进行接桩,根据地质资料、设计图纸反映,本工程桩长约16m。在本工程中,采用电焊工艺焊接接桩,确保焊接质量。管桩接桩前,用钢丝刷清理干净桩端的泥土杂物。上下两节桩应对齐,上下两节桩偏差必须小于2mm,并应保证上下两节桩的垂直度。焊接时要由两人同时对称施焊,焊缝应连续、饱满,不得有施工缺陷,如咬边、 夹渣、焊瘤等。烧焊至少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焊渣应用小锤敲掉。烧焊完成后,应冷却8分钟以上。焊接用的电焊条需选用E43或以上的焊条。接桩完成后现场质检员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打桩施工。3.2.5.打桩的顺序宜按下列原则确定:(1)根据桩的密集程序,打桩顺序可采取从中间向两边对称施打;或从中间向四周施打;或从一侧向另一侧施打。(2)根据基础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进行施打。(3)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进行施打。(4)根据桩位与原有建筑物的距离,宜先近后远进行施打。3.2.6.管桩施工控制在正式打桩之前,要认真检查打桩设备各部份的性能,以保证正常运作。另外,打桩前应在桩身一面标上每米标记,以便打桩时记录。第一节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并用长条水准尺或其他测量仪器校正,必要时,要拔出重插。施工过程中,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应重合,当桩身倾斜率超过0.8%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第一节桩顶离地面0.5 m左右时,进行桩底混凝土浇灌,可在现场拌制。配桩时,上下节桩错位偏差不超过2mm。配桩时要参考地质资料和附近已施工施工管桩的长度,并保证送桩深度不超过桩顶设计标高。3.2.7.管桩的收锤当管桩施打至设计要求的持力层或达到设计要求的贯入度值时,则可收锤。贯入度值的测量以桩头完好无损、柴油锤跳动正常为前提。贯入度的测量采用收锤纸进行收锤测验绘出管桩收锤时的回弹曲线,以测出最后贯入度值及回弹值,以便真实记录和反映收锤情况,有助于保证和提高打桩质量。3.2.8.质量检查管桩基础地工程桩成桩质量检查包括桩身垂直度、桩顶标高、桩身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2)截桩后的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10mm;3)桩顶平面位置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 目 允许偏差(mm)柱下单桩80单排或双排桩条形桩基1、垂直于条形桩基纵向轴的桩2、行于条形桩基纵向轴的桩 100 150承台桩数为2-4根的桩 100承台桩数为5-16根的桩1、 周边桩2、 中间桩 100d/3或150两者中最大者承台桩数多于16根的桩1、 周边桩 2、 中间桩150 d/24)承载力检测方法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98)有关规定,同业主、设计、监理等共同研究采取检测手段(如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低应变法、高应变法)。3.2.9.施工注意事项及质量保证措施1、桩身断裂(1)现象:桩在沉入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当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逐渐增加或突然增大,同时在桩锤跳起后,桩身随之出现回弹现象,这时可能是桩身发生断裂。(2)原因1)桩节的细长比过大,沉入又遇到了较硬的土层。2)桩制作时,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大,沉入后桩身发生倾斜或弯曲。3)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4)稳桩时不垂直,打入地下一定深度后,再用走架方法校正,使桩身产生弯曲。5)两节桩或多节桩施工时,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了曲折。6)桩在反复长时间打击中,桩身受拉应力作用,当拉应力值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桩身某处即产生横向裂纹,表面混凝土剥落,如拉应力过大,钢筋超过流限,桩即断裂。7)制作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够。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纹或断裂未被发现。(3)预防措施1)施工前应对桩位下的障碍清理干净,必要时对每个桩位用钎探探测。对桩构件要进行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L/1000且20mm)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的不宜使用。一节桩的细长比不宜过大,一般不宜超过40。2)在稳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打入一定深度后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宜采用移架方法来校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3)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发现桩开裂超过有关验收规定时不得使用。2、桩顶碎裂(1)现象:在沉桩过程中,桩顶出现混凝土掉角、碎裂、坍塌甚至桩顶钢筋全部外露打坏。(2)原因1)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机具等因素,混凝土设计强度偏低,或者桩顶钢筋网片不足,主筋距桩顶面距离过小。2)桩预制时,混凝土配合比不良,施工控制不严,振捣不密实等。3)混凝土养护时间短或养护措施不当,致使钢筋与混凝土在承受冲击荷载时,不能很好地协同工作,桩顶容易严重碎裂。4)桩顶面不平,桩顶平面与桩轴线不垂直,桩顶保护层过厚。5)桩顶与桩帽的接触面不平,桩沉入时不垂直,使桩顶面倾斜,造成桩顶面局部受集中应力而破碎。6)沉桩时,桩顶未加衬垫或衬垫已损坏未及时更换,使桩顶直接承受冲击荷载。7)锤重选择不当。桩锤小,桩顶受打击次数过多,桩顶混凝土容易产生疲劳破坏而打碎;桩锤大,打击力过大,桩顶混凝土承受不了过大的打击力,也会发生碎裂。(3)预防措施1)桩制作时,要振捣密实,主筋不得超过第一层网片。桩成型后要严格加强养护,在达到设计强度后,宜有13个月的自然养护,以增加桩顶抗冲击能力。2)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断面尺寸及形状,合理地选择桩锤。3)沉桩前应对桩构件进行检查,检查桩顶面有无凹凸情况,桩顶平面是否垂直于桩轴线,桩尖有否偏斜,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桩不宜采用或经过修补等处理后才能使用。4)检查桩帽与桩的接触面处及替打木是否平整,如不平整应进行处理方能施工。5)稳桩要垂直,桩顶要加衬垫,如衬垫失效或不符合要求要更换。3、沉桩达不到要求(1)现象:桩设计时是以最终贯入度和最终桩长为施工的最终控制。一般情况下,以一种控制标准为主,以另一种控制标准为参考。有时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最终控制要求。(2)原因分析1)探测点不够或勘察资料粗,对工程地质情况不明,尤其是持力层的起伏标高不明,致使设计考虑持力层或选择桩有误,也有时因为设计要求过严,超过施工机械能力或桩身混凝土强度。2)勘察工作是以点带面,对局部硬夹层、软夹层不可能全部了解清楚,尤其在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下,还有地下障碍物,如大块石头、混凝土块等。打桩施工遇到这种情况,就会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施工控制标准。3)以新近代砂层为持力层时,由于其结构不稳定,同一层土的强度差异很大,桩打入该层时,进入持力层较深才能得出贯入度,但群桩施工时,砂层越挤越密,最终则会有沉不下的现象。4)桩锤选择太小或太大,使桩沉不到或超过设计要求的控制标高。5)桩顶打碎或桩身打断,致使桩不能继续打入。(3)预防措施1)详细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必要时应补勘。正确选择持力层或标高。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断面及自重,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及打桩顺序。2)防止桩顶打碎或桩身断裂。4、桩顶位移(1)现象:在沉桩过程中,相邻的桩产生横向位移或桩身上浮。(2)原因1)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2)两节桩或多节桩施工时,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了曲折。3)桩数较多,土壤饱和密实,桩间距较小,在沉桩时土被挤到极限密实度而向上隆起,相邻的桩被浮起。4)在软土地基施工较密集的群桩时,由于沉桩引起孔隙水压力把相邻的桩推向一侧或浮起。(3)预防措施1)清理障碍,及时纠正。2)采用井点降水、砂井或盲沟等降水或排水措施。3)沉桩期间不得同时开挖基坑,需待沉桩完毕后相隔适当时间方可开挖,相隔时间应视具体土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面积、桩的密集程度及孔隙压力消散情况来确定,一般宜两周左右。5、接桩处松脱开裂(1)现象:接桩处经锤击后,出现松脱开裂现象。(2)原因:1)连接处表面没有清理干净,留有杂质、雨水油污等。2)连接件不平,有较大空隙,焊不牢。3)焊接质量不好,焊缝不连接、不饱满或有夹渣。4)两节桩不在同一直线,接桩处产生曲折,锤击时接桩处产生集中应力而破坏连接。(3)预防措施1)接桩前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件清洁。2)检查连接部件是否牢固平整和符合设计要求,如有问题,必须进行修正。3)接桩时,两节桩应在同一轴线上,焊接预埋件应平整服贴,焊接后,锤击数次,再检查一遍,看有无开裂,如有应作补救措施。三、 土方工程(一) 土方开挖1、土方机械的选择本工程土方量大,为节约劳力,降低劳动强度,加快工程建设速度,采用机械化开挖方式,并采用先进的作业方法。根据工程规模(开挖断面、范围大小和土方量)、不同工程对象、地质情况、土方机械的特点(技术性能、适应性)以及施工现场条件等而定,本工程选择单斗挖土机(正铲)、装载机。2、施工要点1)、机械开挖应根据工程规范、地下水位高低、施工机械条件、进度要求等合理的选用施工机械,以充分发挥机械效率,节省机械费用,加速工程进度。一般深度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