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村村民自建住宅建造技术指南(试行)_第1页
浙江省农村村民自建住宅建造技术指南(试行)_第2页
浙江省农村村民自建住宅建造技术指南(试行)_第3页
浙江省农村村民自建住宅建造技术指南(试行)_第4页
浙江省农村村民自建住宅建造技术指南(试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省农村村民自建住宅建造技术指南(试行)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7 年 5 月2前 言为指导农村村民自建住宅建造,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了本技术指南。主要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材料;5 地基基础;6 砌体结构;7 钢筋混凝土结构;8 木、石、土结构;9电气与给排水;10 施工安全;11 质量检查;12 使用、维护、修缮。 本技术指南的具体解释工作由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深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科技研发中心, 浙江省农村村民自建住宅建造技术指南编制组(地址:杭州市安吉路18 号,邮编 310006,E-mail:l_x_)本指南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刘兴旺 李冰河 周永明 申屠团兵 潘黎芳 叶 欣 杨 彤何 江 陈永兵 李宏伟 金 睿 郑 晖 万 历 李元武 王凯栋主要审查人:曾宪纯 赵宇宏 顾仲文 倪士坎 方巽科 胡德军 刘玉涛3目 录1 总 则 .12 术 语 .23 基本规定 .44 材 料 .54.1 一般规定 .54.2 砌体 .54.3 混凝土和钢材 .74.4 木材 .75 地基基础 .95.1 一般规定 .95.2 构造与施工 .96 砌体结构 .116.1 一般规定 .116.2 构 造 .126.3 施 工 .167 钢筋混凝土结构 .197.1 一般规定 .197.2 构 造 .207.3 施 工 .228 木、石、土结构 .268.1 一般规定 .268.2 木结构 .268.3 石结构 .338.4 生土结构 .349 电气与给排水 .389.1 电气 .389.2 给排水 .4110 施工安全 .4411 质量检查 .4711.1 一般规定 .4711.2 具体要求 .4712 使用、维护、修缮 .5011 总 则1.0.1 为指导浙江省农村村民自建住宅的建造,增强抵御台风、洪涝、地震、冰雪及其次生灾害的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技术指南。1.0.2 本指南适用于浙江省内三层及三层以下不设地下室的农村村民自建住宅的建造。1.0.3 农村村民自建住宅建造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综合考虑地质状况、周边环境、材料性能、施工技术及当地经验等因素,确保住宅结构安全,兼顾历史风貌和文化。1.0.4 鼓励浙江省农村住宅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1.0.5 浙江省农村村民自建住房的建造应符合国家及浙江省现行相关技术规范及标准的规定。22 术 语2.0.1 农村村民自建住宅由农村村民个人出资,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或具备相应建筑施工技能的农村建筑工匠建造的住宅,以下简称村民住宅。2.0.2 联建房由两户或两户以上住户出资建设、各户使用功能独立、结构连为一体的村民住宅。2.0.3 砖砌体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混凝土普通砖、混凝土多孔砖的无筋和配筋砌体。2.0.4 砌块砌体包括混凝土砌块、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的无筋和配筋砌体。2.0.5 石砌体包括各种料石和毛石的砌体。2.0.6 空斗墙用砖侧砌或平、侧交替砌筑成的空心墙体。侧砌的砖称斗砖,平砌的砖称眠砖。2.0.7 烧结普通砖由煤矸石、页岩、粉煤灰或黏土为主要原料,经过焙烧而成的实心砖。分烧结煤矸石砖、烧结页岩砖、烧结粉煤灰砖和烧结黏土砖等,简称烧结实心砖,主规格尺寸为 240mmX115mmX53mm。2.0.8 烧结多孔砖由煤矸石、页岩、粉煤灰或黏土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孔洞率不大于35%,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主要用于承重部位的砖。分烧结煤矸石多孔砖、烧结页岩多孔砖、烧结粉煤灰多孔砖和烧结黏土多孔砖等,主规格尺寸为240mmX115mmX90mm。 2.0.9 蒸压灰砂普通砖以石灰等钙质材料和砂等硅质材料为主要原料,经坯料制备、压制排气成3型、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实心砖。2.0.10 蒸压粉煤灰普通砖以石灰、消石灰(如电石渣)或水泥等钙质材料与粉煤灰等等硅质材料及集料(砂等)为主要原料,掺加适量石膏,经坯料制备、压制排气成型、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实心砖。2.0.11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由普通混凝土或轻集料混凝土制成,主规格尺寸为390mmX190mmX190mm、空心率为 25%50%的空心砌块,简称混凝土砌块或砌块,需采用砌块专用砂浆和砌块灌孔混凝土砌筑。2.0.12 混凝土砖以水泥为胶结材料,以砂、石等为主要集料,加水搅拌、成型、养护制成的一种多孔的混凝土半盲孔砖或实心砖,包括混凝土实心砖、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实心砖主规格尺寸为 240mmX115mmX53mm、240mmX115mmX90mm;混凝土多孔砖主规格尺寸为240mmX115mmX90mm、240mmX190mmX90mm、190mmX190mmX90mm 等。43 基本规定3.0.1 村民住宅选址应符合规划要求,并遵循节地、安全、健康的原则。3.0.2 村民住宅建造应充分利用日照、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综合考虑防火、防灾、建筑节能、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3.0.3 村民住宅建造宜兼顾种花、植树、育菜的空间需要,合理设置厕所、淋浴、柴草堆放地、家禽家畜养殖圈舍、沼气池等附属设施,做到净污分院。3.0.4 村民住宅应明确建筑使用功能,不得随意变更建筑用途。3.0.5 粮仓等荷载较大的房间宜设置在住宅底层。3.0.6 村民住宅应积极采用太阳能,鼓励采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提倡使用节能灯具、节水器具等节能产品。3.0.7 村民住宅建造应充分考虑与邻近既有在建和已建房屋的相互影响。3.0.8 联建房各部位应同步建造,各户交接处应有可靠的连接构造,避免出现受力薄弱环节,确保整体受力效果。3.0.9 村民住宅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有经验且技术成熟时,也可采用木、石、土结构。3.0.10 应定期检查村民住宅的结构安全性,有下列情况时应重点检查:1 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地震等)发生前后;2 住房出现异常,如沉降加快、结构构件开裂、结构产生异响等;3 场地及环境条件改变。3.0.11 村民住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结构安全隐患,有可能引起结构局部倒塌或整体倒塌时,应立即采取人员撤离、设置临时支撑、卸载、外围防护、加固、拆除等消危处理措施。54 材 料4.1 一般规定4.1.1 用于结构受力构件的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不宜采用使用过的砌体、钢材、木材等材料。4.1.2 滨海地区不宜采用生土作为承重墙体材料;蓄滞洪区严禁使用生土作为承重墙体材料。4.2 砌体4.2.1 砖砌体、砌块砌体的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地面以上或防潮层以上的砌体承重墙、柱:1)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10,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5;2) 蒸压灰砂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15,其专用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5;3) 混凝土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15,其专用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5;4) 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7.5,其专用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7.5;2 地面以上或防潮层以上的自承重墙:1) 空心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3.5,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5;2) 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3.5,其专用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5。3 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潮湿房间的墙:1) 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2) 稍潮湿环境下烧结普通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15,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5;很潮湿环境下烧结普通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20,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7.5;63) 混凝土实心砖、蒸压普通砖的强度等级均不应低于 MU20,稍潮湿环境下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5,很潮湿环境下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7.5;4) 稍潮湿环境下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7.5,很潮湿环境下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10,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均不应低于 M7.5;5) 不宜采用多孔砖或混凝土空心砌块;采用多孔砖或混凝土空心砌块时,应将其孔洞预先用 M10 的水泥砂浆或 C20 混凝土灌实,不应随砌随灌。4 与海水直接接触、处于滨海地区盐饱和气体环境和有化学侵蚀性土壤环境的砌体:1) 不应采用蒸压灰砂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2) 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3) 应采用实心砖,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20,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10;也可采用混凝土砌块,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15,灌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30,其专用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10。4.2.2 石砌体的石材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选用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的天然石材,材料的重力密度不低于 22KN/m3;2 地面以上或防潮层以上的石材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20,其砌筑普通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2.5;3 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石材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30,稍潮湿环境下砌筑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5,很潮湿环境下砌筑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7.5。4.2.3 石材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1 料石的宽度、高度分别不宜小于 240mm 和 220mm;长度宜为高度的23 倍,且不宜大于高度的 4 倍。料石加工面的平整度应符合表 4.2.3 的要求:2 平毛石应成扁平块状,其厚度不宜小于 150mm。表 4.2.3 料石加工面的平整度(mm)尺寸允许偏差料石种类外露面及相接周边的表面凹入深度上、下叠砌面及左右接砌面的表面凹入深度宽度及高度 长度7细料石 2 10 3 5半细料石 10 15 3 5粗料石 20 20 5 7毛料石 稍加修整 25 10 154.2.4 土坯砖应选用杂质少的黏性土湿法成型,并应掺入 0.5% (重量比) 左右的草苇等拉结材料。4.3 混凝土和钢材4.3.1 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要求: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采用 HRB400 级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5;2 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5;3 素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15;4 砌体结构构造柱、芯柱、圈梁、水平现浇钢筋混凝土带及其他各类构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4.3.2 钢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 板类构件纵向普通受力钢筋宜优先选用 HRB400 级钢筋和 HRB335 级钢筋,也可采用 HPB300 级钢筋;2 梁、柱、楼梯板纵向普通受力钢筋宜优先选用 HRB400 级及以上的钢筋;箍筋宜选用 HRB335、HRB400 级钢筋,也可选用 HPB300 级钢筋;3 砌体结构墙体拉结筋及灰缝钢筋宜优先选用 HPB300 钢筋,直径 5mm 及以下的钢筋可采用冷轧带肋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4.3.3 钢筋以外的钢材应符合下列要求:1 木结构中使用的钢材宜选用 Q235 等级 B、C、D 的碳素结构钢;2 螺栓、螺钉及焊条等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3 铁件、扒钉等连接件宜采用 Q235 钢材。4.4 木材4.4.1 木材应符合下列要求:81 承重结构用材可选用原木、锯材(方木、板材、规格材)和胶合材,其材质等级分三级,按构件用途选取相应的材质等级;2 选材应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不应采用树种不明的木材;3 木构件应选用干燥、纹理直、节疤少、少开裂、无腐朽的木材,不应使用存在腐朽节、死节、虫眼、空洞等缺陷的木材作为受力构件;4 结构用材应提前备料,事先经过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5 制作构件时,木材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要求:1)现场制作的原木或方木结构不应大于 25%;2)板材和规格材不应大于 20%;3)受拉构件的连接板不应大于 18%,用作连接件时不应大于 15%;4)叠层胶合木结构不应大于 15%,且同一构件各层木板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 5%。4.4.2 木材应做好防腐、防虫、防火等防护处理。4.4.3 结构使用胶应符合下列要求:1 承重结构用胶,应保证其胶合强度不低于木材顺纹抗剪和横纹抗拉的强度;胶连接的耐久性和耐水性,应与结构的用途和使用年限相适应,并应符合环保要求;2 使用中有可能受潮的结构,应采用耐水胶。95 地基基础5.1 一般规定5.1.1 村民住宅宜进行建筑地基勘察,查明场地与地基的稳定性、持力层与下卧层的特征及其分布情况、地下水条件等。5.1.2 邻近已有勘察资料时,村民住宅可采用槽探、钎探等方法对场地地基土工程特性进行了解,并进行基槽检验。5.1.3 地基条件较好时,可采用由毛石、混凝土、毛石混凝土或砖等材料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当地基主要受力层存在软弱土层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或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必要时采取地基处理措施,对浅层软弱土,可采用换土垫层措施。5.1.4 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明显不同的地基土上,地基为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时,应考虑地基不均匀沉降对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不利影响。5.1.5 为减低地震作用可能导致的砂土、粉土地基的液化影响,可采取下列措施:1 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2 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3 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4 减轻上部结构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合理设置沉降缝。 5.2 构造与施工5.2.1 施工前应进行场地平整,并符合下列规定:1 平整沟、塘前,应清除其底部的塘泥;2 场地表面的垃圾、杂草、松土等应予清除,并应排除积水,做好排水设施;103 场地清理后,应根据需要分层回填素土或砂石,并夯实,分层厚度不宜超过 250mm。5.2.2 山前斜坡地段的建筑物宜依山就势建造,避免深挖高填,并符合下列规定:1 不应随意开挖已有边坡的坡脚;平整场地时形成的新边坡,高度大于 5m时,其边坡坡度允许值不宜大于 1:1.75;2 应在边坡后缘设置截水沟,边坡表面应采取排水措施;5.2.3 砖基础应采用混凝土实心砖或烧结普通砖实砌,不得采用多孔砖,砌筑砂浆不得掺石灰。5.2.4 砖基础大放脚形式宜釆用二皮砖一收或二皮与一皮砖间隔一收的砌筑形式,退台宽度均应为 60mm,退台处面层砖应丁砖砌筑。5.2.5 毛石基础应砌成台阶型,台阶高度和基础墙厚宜大于 40cm,顶宽应比其上部的墙体厚 10cm 以上,毛石基础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第一皮砌筑应座浆,并将大面向下,第一皮石块和墙体转角交接处应选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5.2.6 砌体结构基础防潮层宜用 1:2.5 的防水砂浆铺设,其厚度一般为 20mm;不应采用卷材作基础墙的水平防潮层;防潮层以下的砌体两侧应采用防水砂浆粉刷。5.2.7 对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土的地基,宜设置钢筋混凝土基础圈梁,并宜设置基础系梁,在平面内形成封闭系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独立基础,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系梁。5.2.8 位于稳定土坡坡顶上的建筑物,当垂直于坡顶边缘线的基础底面边长不大于 3m 时,其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 2.5m。5.2.9 岩质地基中,基础埋置深度不宜小于 0.3m,其余地基中,基础埋深不宜小于 0.5m。5.2.10 沿海地区的村民住宅可采用底层架空的干栏建筑和石砌高台基建筑;石砌高台基应稳定可靠,采用块石、条石浆砌砌筑,并设置泄水孔。5.2.11 底层地面为架空层时,架空层以下的土体应回填密实;未经有资质的单位设计和施工,不得利用架空层以下空间作为地下室使用。116 砌体结构6.1 一般规定6.1.1 房屋的层数、层高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单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 4.0m;二、三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各层层高不应超过 3.6m。三层砌体结构的总高度不宜超过 10.8m;2 空斗墙砌体结构房屋总层数不应超过两层。6.1.2 房屋横墙间距不宜大于 6m;宽度大于 6.0m 的木楼盖房屋、宽度大于7.2m 的其他楼盖房屋,宜增设内纵墙。6.1.3 门窗间墙以及洞口至墙尽端的最小宽度,一 二层时不宜小于 800mm,三层时不宜小于 1000mm。若小于上述尺寸时,宜在墙体洞口两侧加设构造柱。6.1.4 房屋的结构体系应满足下列要求:1 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2 不应在住房转角处设置转角窗; 3 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4 三层房屋不宜采用木楼盖,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或台风多发地区,不宜采用硬山搁檩屋盖。6.1.5 承重墙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普通砖墙不应小于 240mm;2 多孔砖墙不应小于 190mm;3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不应小于 190mm。6.1.6 当屋架或梁的跨度大于下列数值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采取配筋砌体、设置构造柱等加强措施对墙体予以加强:1 240mm 及以上厚度的实心普通砖墙、蒸压砖墙、多孔砖墙为 6m;2 190mm 厚的多孔砖墙、小砌块墙为 4.8m;3 240mm 厚的空斗墙为 4.8m。126.2 构 造6.2.1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三层房屋外墙阳角处、隔开间的内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以及抗震设防烈度 7 度时楼梯间四角应自底到顶设置构造柱;2 二、三层房屋,当墙体开设的洞口宽度大于 2.7m,应在洞口两侧的砖墙内设 240mm120mm 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柱上下端应与圈梁连接;3 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 4C12;箍筋宜采用 A6250mm,距墙顶、墙底600mm 范围内箍筋宜加密为 A6150mm;4 构造柱与砖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不大于 500mm 设2A6 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 1000mm;5 构造柱应与屋盖处圈梁和各层楼盖处圈梁以及基础圈梁相连接;构造柱的纵筋应在圈梁纵筋内侧穿过,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6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 500mm,或与基础圈梁相连。6.2.2 可不设置构造柱的砌体结构房屋,在外墙转角及纵横墙交接处、突出屋顶的楼梯间的纵横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 500mm 设置 2A6mm 拉结钢筋,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宜小于 1000mm 或伸至门窗洞边。6.2.3 圈梁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及平屋盖时,每层楼盖及屋盖外周墙位置应设置圈梁;采用其他楼盖及屋盖时,每层楼盖外周墙和屋盖所有墙位置应设置圈梁,每层楼盖内墙圈梁的间隔不应大于 7.2 米;2 圈梁应在檐口标高和楼盖板底设置,并应水平闭合;纵、横砖墙的钢筋混凝土圈梁在交汇处应相互连接;3 圈梁优先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梁,抗震设防烈度 6 度时可采用配筋砖圈梁。6.2.4 钢筋混凝土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 120mm,宽度宜同墙厚;纵向钢筋不应少于 4C12;箍筋宜采用 A6,间距为 250mm。6.2.5 配筋砖圈梁的砂浆强度不应低于 M10;砂浆层的厚度不宜小于 30mm; 纵向钢筋不应小于 4A6;每皮钢筋转折处应搭接。当采用小砌块时,在配筋砖圈梁高度处应卧砌不少于三皮普通砖。136.2.6 门、窗过梁应符合以下要求:1 当洞顶标高接近圈梁底部时,可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兼作门、窗过梁,洞口宽度和洞口两边各 240mm 范围内应局部加筋;2 跨度小于 900mm 的洞口可设置钢筋砖过梁,钢筋不应少于 3A8,底面砂浆层的厚度不宜小于 30mm;当采用多孔砖或小砌块墙体时,在钢筋砖过梁底面应卧砌不少于两皮普通砖,伸入洞边不小于 240mm;3 钢筋混凝土过梁截面、配筋,应根据门窗洞口宽度确定。6.2.7 挑梁、雨蓬等悬挑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纵向受力钢筋应伸入至梁或板尾端;2 挑梁埋入砌体长度宜大于挑出长度的 1.2 倍;当挑梁上无砌体时,宜大于挑出长度的 2 倍。(图 6.2.7)图 6.2.7 挑梁构造详图6.2.8 木楼盖应满足下列构造要求:1 搁置在砖墙上的木龙骨下应铺设砂浆垫层;2 内墙上龙骨应满搭或采用夹板对接或燕尾榫、扒钉连接;3 木龙骨与搁栅、木板等木构件应采用圆钉、扒钉等相互连接。6.2.9 木屋盖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1 木屋架或硬山搁檩屋盖,在住房中部屋檐高度处应设置纵向水平系杆,系杆应采用墙揽与各道横墙连接或与屋架下弦杆钉牢;2 两端开间和中间隔开间的屋架间或硬山搁檩屋盖的山尖墙之间应设置竖向剪刀撑;3 山墙、山尖墙应采用墙揽与木屋架或檩条拉结;4 内隔墙墙顶应与梁或屋架下弦拉结。146.2.10 采用硬山搁檩屋盖时,应满足下列构造要求:1 当为坡屋面时,宜采用双坡或拱形屋面; 2 檩条支承处应设垫木,垫木下应铺设砂浆垫层或设置混凝土卧梁; 3 端檩应出檐,内墙上檩条应满搭或采用夹板对接或燕尾榫、扒钉连接;4 木屋盖各构件应采用圆钉、扒钉或镀锌铁丝等相互连接;5 竖向剪刀撑宜设置在中间檩条和中间系杆处;剪刀撑与檩条、系杆之间及剪刀撑中部宜采用螺栓连接;剪刀撑两端与檩条、系杆应顶紧不留空隙(图6.2.10) ;6 木檩条宜采用 8 号镀锌铁丝与圈梁可靠拉结。图 6.2.10 硬山搁檩屋盖山尖墙竖向剪刀撑6.2.11 当采用木屋架屋盖时,应满足下列构造要求:1 木屋架上檩条应满搭或采用夹板对接或燕尾榫、扒钉连接;2 屋架上弦檩条搁置处应设置檩托,檩条与屋架应采用扒钉或铅丝等相互连接;3 檩条与其上面的椽子或木望板应采用圆钉、铅丝等相互连接;4 竖向剪刀撑的构造做法应满足本规程第 8 章第 8.2.11 条的要求。6.2.12 空斗墙体的下列部位,应卧砌成实心砖墙:1 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距墙体中心线不小于 300mm 宽度范围内墙体;2 室内地面以上不少于三皮砖、室外地面以上不少于十皮砖标高处以下部分墙体;3 楼板、龙骨和檩条等支承部位以下通长卧砌四皮砖;4 屋架或大梁支承处沿全高,且宽度不小于 490mm 范围内的墙体;5 壁柱或洞口两侧 240mm 宽度范围内;156 屋檐或山墙压顶下通长卧砌两皮砖;7 配筋砖圈梁处通长卧砌两皮砖。6.2.13 小砌块墙体的下列部位,应采用不低于 C20 灌孔混凝土,沿墙全高将孔洞灌实做为芯柱:1 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距墙体中心线不小于 300mm 宽度范围内墙体;2 屋架、大梁的支承处墙体,灌实宽度不应小于 500mm;3 壁柱或洞口两侧不小于 300mm 宽度范围内。6.2.14 小砌块住房的芯柱竖向插筋直径不应小于 12mm,并应贯通墙身;芯柱与墙体配筋砖圈梁交叉部位局部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在灌孔时同时浇筑;芯柱的混凝土和插筋、配筋砖圈梁的水平配筋应连续通过。6.2.15 住房的楼、屋盖与承重墙构件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 钢筋混凝土预制楼板在梁、承重墙上必须具有足够的搁置长度。当圈梁设在板底标高时,板端的搁置长度,在外墙上应不小于 120mm,在内墙上,不应小于 100mm,在梁上不应小于 80mm;2 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相互拉结,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拉结做法可参照图 6.2.15;图 6.2.15 预制板板端钢筋连接与锚固3 当板的跨度大于 4.8m 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应与墙或圈梁可靠拉结;4 钢筋混凝土预制楼板侧边之间应留有不小于 20mm 的空隙,相邻跨预制楼板板缝宜贯通,当板缝宽度不小于 50mm 时应配置板缝钢筋。预制楼板支承处应有坐浆;板端缝隙应采用不低于 C20 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板面宜设置预制板16水泥砂浆面层;5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应在预制板叠合层上双向配置通长的水平钢筋,预制板应与后浇的叠合层有可靠的连接。现浇板和现浇叠合层应跨越承重内墙或梁,伸入外墙内长度应不小于 120mm 和 1/2 墙厚。6.2.16 钢筋混凝土梁下应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6.2.17 女儿墙、栏板应符合以下要求:1 无锚固的砖砌女儿墙(非出入口处)的高度不应大于 500mm;2 高度大于 500mm 及出入口处的女儿墙宜采用钢筋混凝土,且应有可靠锚固;3 室外楼梯栏板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拦板或金属栏杆,不应采用砖墙。6.2.18 木屋架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山墙和山尖墙墙揽的设置与构造等应满足本规程第 8 章的有关要求。6.3 施 工6.3.1 砌筑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等砌体时,应提前 1 至 2 天适度湿润砖,不得采用干砖或吸水饱和状态的砖砌筑。6.3.2 混凝土砖、蒸压砖的生产龄期达到 28d 后,方可用于砌体的施工;加气混凝土砌块应做好防雨防水措施。6.3.3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应保持干燥;采用的水泥出厂日期不应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不应超过一个月。6.3.4 砌筑砂浆不应采用海砂拌制。6.3.5 砌筑砂浆宜采用机械拌制,机械拌制的搅拌时间自投料完起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 2 分钟;2 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 3 分钟;3 掺有机塑化剂的砂浆,应为 3-5 分钟。6.3.6 现场搅拌的砂浆应随拌随用,拌制的砂浆应在 3 小时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 30时,应在 2 小时内使用完毕。176.3.7 砌体砌筑时,严格遵守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的原则,禁止竖向通缝的情况出现;砌筑实心墙时普通砖宜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的砌筑形式;多孔砖宜采用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的砌筑形式。6.3.8 砖砌体及小砌块砌体的灰缝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 10mm,但不应小于 8mm,也不应大于 12mm;2 灰缝砂浆应密实饱满;3 竖缝宜釆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6.3.9 240mm厚实砌砖墙组砌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普通砖 ( 240 mm115mm53mm)应采用每皮顺砖(二块列排放)与丁砖相间的组砌方式;2 五孔砖( 240mm75mm90mm)应采用每皮平砌(五孔砖孔洞应竖向)顺砖(三块列排放)与丁砖相间的组砌方式;3 多孔砖(KP1型240mm115mm90mm)应采用每皮顺砖(二块列排放)与丁砖相间的组砌方式。6.3.10 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宜砌成斜槎;烧结普通砖砌体的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 2/3,多孔砖砌体的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 1/2;2 当不能同时砌筑和留斜槎时,除转角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留直槎处应加设 2A6 拉结钢筋。6.3.11 砌筑施工段的分段位置宜设在结构缝、构造柱或门窗洞口处;相邻施工段的砌筑高度差不得超过一个楼层的高度,也不应大于 3m。6.3.12 砖砌体在下列部位严禁使用断砖:1 砖柱、砖垛、砖拱、砖过梁、梁的支承处、砖挑层及宽度小于 1m 的窗间墙等重要受力部位;2 起拉结作用的丁砖;3 清水砖墙的顺砖。6.3.13 砖柱砌筑不得采用包心砌法,砖垛应与墙身同时砌筑。6.3.14 小砌块墙内不得混砌粘土砖或其他墙体材料;需要局部嵌砌时,应采用18不低于 C20 的适宜尺寸的配套预制混凝土块。6.3.15 钢筋砖过梁内的钢筋应均匀对称放置,钢筋应埋入砂浆层中,过梁端部伸入支座内不应小于 240mm,并设 90 度弯钩埋入墙体的竖缝中;应先立门窗框,后砌钢筋砖过梁。6.3.16 安装预制板时,应先在圈梁顶面或砖墙顶面铺垫 10mm 厚的砂浆(座浆),确保座浆密实,搭放平整。6.3.17 冬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砌筑时砂浆温度不应低于 5;2 遭水浸冻后的砖或砌块不得使用;3 拌制砂浆所用砂,不得含有冰块和直径大于 10mm 的冻结块。6.3.18 构造柱的施工顺序应先砌墙、后浇柱混凝土;墙与构造柱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设置水平拉结筋,拉结筋端头带90 。 弯钩,另一端埋入柱内30d,如图6.3.18。图6.3.18 拉结钢筋布置及马牙槎示意图6.3.19 空斗墙体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 墙体沿高度应采用一眠一斗的砌筑形式,设置配筋砖圈梁和纵横墙拉结钢筋处应采用两眠砌筑,沿水平方向每隔一块斗砖应砌一至二块丁砖,墙面不得有竖向通缝;2 应采用整砖砌筑,不够整砖处应加丁砖,不得砍凿斗砖;3 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4 应在砌筑时预留洞口,严禁砌完后再进行砍凿;195 空斗墙体与实心砌体的竖向连接处,应互相搭砌。207 钢筋混凝土结构7.1 一般规定7.1.1 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异形柱框架结构不应采用单跨框架。7.1.2 框架结构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的混合形式;楼梯、电梯间及局部突出屋顶的电梯机房、楼梯间和设备用房等,不应采用砌体墙承重;屋面设置的水箱或附属设备应可靠地支承在顶层结构上。7.1.3 结构平面布置宜力求简单、规则,尽量减少突出、凹进等复杂平面。7.1.4 结构竖向布置宜尽量避免竖向构件外挑尺寸过大(2000mm) ,内收尺寸不宜过多、过急(下部楼层水平尺寸的 1/4) ,力求竖向刚度均匀、连续、渐变;尽量避免局部错层的布置方式;当不可避免时,错层高差宜控制在 600mm 以内,错层柱应沿柱高全长加密箍筋。7.1.5 混凝土楼、屋盖宜采用现浇混凝土板。7.1.6 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及隔墙宜选用轻质墙体;采用砌体墙时,应采取措施减少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并应设置拉结筋、水平系梁、圈梁、构造柱等与主体结构可靠拉结。7.1.7 框架结构的砌体填充墙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2 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5,当采用砖及混凝土砌块时,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5;采用轻质砌块时,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3.5;3 填充墙墙体厚度不应小于 90mm;4 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 600mm 设 2A6 的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 1000mm,宜沿墙全长贯通;墙顶应与梁(板)紧密结合;5 墙长大于 5m 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结;墙长大于层高的 2 倍或门窗洞口尺寸大于 2000mm 时,宜在墙中部或洞口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 4m 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6 楼梯两侧的填充墙,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217.1.8 楼梯间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承楼梯及休息平台板的框架短柱应沿柱高全长加密箍筋;楼梯板宜采用板底板面双排配筋;楼梯间两侧填充墙与柱之间应加强拉结。7.1.9 砌体女儿墙在人流出入口和通道处应与主体结构锚固;非出入口无锚固的女儿墙高度不宜超过 0.5m。 7.1.10 箍筋、拉筋及预埋件等不应与框架梁、柱的纵向受力钢筋焊接。7.1.11 框架结构抗震等级:6 度设防时为四级,7 度设防时为三级。梁、柱及框架节点区纵筋的连接、锚固、搭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可按现行国家建筑标准相关设计图集执行。7.2 构 造7.2.1 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1 截面宽度不宜小于 200mm,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 4;2 截面高度可取(1/101/18)梁的计算跨度,且不宜大于 1/4 梁的净跨。7.2.2 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 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不应少于 2 C 12;2 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箍筋应有 135弯钩,弯钩端头直段长度不能小于10 倍箍筋直径和 75mm 的较大值;3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不应小于 1.5 倍梁截面高度和 500mm 二者的较大值;箍筋的最大间距不应超过梁截面高度的 1/4、 8 倍纵向钢筋直径和 150mm三者较小值。三级抗震等级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 ;四级抗震等级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6mm ;4 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 250mm 和 20 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 300mm。7.2.3 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1 矩形柱截面的宽度和高度,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小于 400mm,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小于 300mm;圆柱的直径,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小于 450mm,四级抗震22等级不宜小于 350mm; 2 矩形柱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 3;3 异形柱截面可采用 L 形、T 形和十字形的几何形状,其截面各肢的肢高与肢厚比不宜大于 4;异形柱截面的肢厚不应小于 200mm,肢高不应小于500mm。7.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