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超敏反应_第1页
节超敏反应_第2页
节超敏反应_第3页
节超敏反应_第4页
节超敏反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2 超敏反应 一种异常的免疫应答,又称变态反应( allergy) 超敏反应是指已致敏机体,再次接触同一抗 原时,造成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损伤。 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 allergen) 致敏阶段 发敏阶段 3 超敏反应分为四型 型超敏反应 (速发型过敏反应 ) 型超敏反应 (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 ) 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 ) 型超敏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 ) 4 I型超敏反应 特点: 由 IgE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 速发速消 ,一般无组织损伤 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过敏体质 又称 过敏反应 ( anaphylaxis) 5 致敏阶段 IgE+ FcR 变应原 IgE 发敏阶段 产生效应 变应原 + IgE 脱颗粒 6 性质: 天然变应原多为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 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组织蛋白 临床常见的变应原: (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机体) 呼吸道:花粉、尘埃、霉菌、工农业化学物质 消化道:鱼、虾、肉、蛋、防腐剂等 蚊虫叮咬:蜂、蚂蚁等 人工途径:药物、疫苗等 变应原 7 诱导的 IgE应答的变应原 常 见 的 几 种 变 应 原 禾本科花粉 豚草花粉 长蠕孢子 格链孢子 8 IgE主要由鼻咽部、扁桃体、气管和胃肠道 黏膜下固有层淋巴组织中的 B细胞产生 机制: 抗原 B细胞 IgE IgE(Fc段 )+肥大细胞 /嗜碱粒细胞 (Fc R) 机体致敏 IgE 9 IgE+ FcR 产生效应 变应原 + IgE 脱颗粒 10 致敏阶段 发敏阶段 go 11 12 13 临床常见的 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 过敏性休克: 药物血清过敏性休克 2、 呼吸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 3、 消化道过敏反应 4、 皮肤过敏反应: 荨麻疹、湿疹、皮炎 14 15 Type-I hypersensitivity The common allergy 16 Many organ are be affected by “allergy” The nasohprynx Nasal polyps鼻息肉 17 Many organ are be affected by “allergy” The nasohprynx Tonsillitis扁桃体炎 18 Many organ are be affected by “allergy” The skin Urticaria风疹 (hives) 19 Many organ are be affected by “allergy” The skin Eczema( 湿疹) 20 The eye Conjunctivitis ( 结膜炎) Many organ are be affected by “allergy” 21 The lungs Asthma (哮喘) Many organ are be affected by “allergy” 22 过敏性休克 23 检测变应原 脱敏治疗 药物治疗 . 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24 Skin test for allergy 25 预防原则: 1. 查明变应原 , 避免接触 ; 2. 急性脱敏治疗 :短期内进行小剂量、多次注射特异性变应原进行脱敏治疗; 3. 慢性脱敏疗法 :采用多次、少量、长间隔( 57天)皮下注射特异性必要性进行减敏治疗; 药物治疗: 1. 抑制免疫功能的药物 : 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 2. 抑制活性介质释放的药物 : 色苷酸二钠稳定肥大细胞膜 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类和前列腺素 CAMP 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 3. 生物活性介质拮抗药 :苯海拉明、扑尔敏等 4. 改善器官反应性的药物 :肾上腺素 26 又称为 细胞毒型 (cytotoxic type) 或称 细胞溶解型 (cytolytic type) 发生机制 1.抗原 - 细胞性抗原 2.抗体 - 调理性抗体 3.损伤细胞机制 - 补体、吞噬细胞、 NK细胞等参与 II型超敏反应 27 (一)抗原 1.细胞固有抗原 同种异型抗原: 如 ABO血型抗原 、 Rh抗原 、 HLA和血小板 。 2.外来抗原或半抗原 吸附于细胞表面: 如病原微生物抗原和某些化学药物等半抗原 。 3.异嗜性抗原: 如链球菌与人的肾小球基底膜 、 心肌瓣膜之间的 共同抗原 。 (二)抗体 主要为 IgM和 IgG类抗体 28 29 30 临床常见的 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输血反应 2、新生儿溶血症 4、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3、血细胞减少症 5、肺出血 -肾炎综合征 (goodpasture综合征 ) 6、甲状腺功能亢进 (Graves病 ) 31 32 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机制 33 Rh+ Rh 初孕 Rh+ Rh 再孕 健康新生儿 健康新生儿 Rh抗体被动免疫 胎儿红细胞进 入母体即被破坏 (不能诱导母亲 抗 Rh免疫反应) 新生儿溶血的预防 34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发病机制示意图 35 血液循环中的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 IgG、IgM类)结合形成可溶性的免疫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沉积于组织,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等其它细胞的参与下,引起组织损伤的过程称为又称 免疫复合物型 ( immune comples type)或称 血管炎型 ( vasculitic type)。 III型超敏反应 36 37 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引起组织损伤 发病机制 抗原 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 1 2 3 38 1、抗原 内源性抗原:如变性 DNA,核抗原,肿瘤抗原 外源性抗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药物半抗原 2、 免疫复合物 的形成和沉积 抗原 机体 产生 抗体( IgG、 IgM) 免疫复合物形成 组织内沉积 3、免疫复合物引起组织损伤机制 激活补体 中性粒细胞浸润和集聚 活化血小板 39 40 Ag在体内长期滞留 免疫复合物的大小 go 抗原抗体的比例 go 沉积的部位 go 机体的吞噬功能降低、 cap通透性增高 免疫复合物沉积的条件 41 42 抗 原 抗 体 的 比 例 抗原多于抗体 抗原与抗体数量相当 抗原少于抗体 43 局部解剖和血液动力学因素的作用 免疫复合物 易于沉积血压较高的 毛细血管迂回处 肾小球基底膜和关节滑膜 44 45 临床常见的 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Arthus反应 人类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全身免疫复合物病血清病 血清病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 46 Arthus reaction Arthus reaction Type-II Weal & flare reaction Type-I 经抗原反复免疫之后 ,注射抗原的皮下出现局部红肿、出血和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 47 Serum sickness Serum sickness(血清病) 大量注射抗毒素马血清后 1-2周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和蛋白尿等症状。使用大剂量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也能出现类似症状。 Allergy 48 免疫复和物型肾小球肾炎 常见于 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 2-3周。抗体与链球菌可溶性抗原形成复和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处。 49 RA 患者手指关节实质性损伤 类风湿性关节炎 ( rheumatoid arthritis,RIA) 血清中出现抗变性 IgG的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 RF)。 50 类 风 湿 性 关 节 损 伤 关节软骨 滑液与 滑膜腔 滑膜 滑膜增厚 骨质损伤 炎性滑液 关节软骨 受损变薄 51 健康的关节(图 16)和罹患关节炎的关节(图 17)。风湿性关节炎并不是由关节功能失调引起的,而是由自身免疫系统失调引起的一种自体免疫疾病。 52 免疫复合物在 SLE 患者皮下沉积 53 SLE 患 者 脸 部 的 蝴 蝶 斑 54 55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RA 和 SLE 自身抗体与可溶性自身抗原形成免疫复和物,沉积于皮下、关节和肾小球基底膜等处。 56 57 58 型超敏反应 又称 迟发型超敏反应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型超敏反应是由 致敏 T细胞 再次接触相同抗原 24 72h后,引起的以单核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 59 效应 效应 60 临床常见的 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接触性皮炎 移植排斥反应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61 Tuberculin test 62 结核菌素 (OT)试验 63 64 Poison ivy / poison oak reaction active hapten molecule 65 Contact dermatitis(皮炎 ) reaction to leather 66 Contact dermatitis(皮炎 ) reaction to leather 67 Granuloma in a leprosy patient 68 69 70 四型超敏反应的比较 71 本章提要 超敏反应指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 , 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损伤 。 超敏反应与正常免疫应答的区别在于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的同时 , 还给机体造成功能障碍或病理损伤 。 72 根据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将超敏反应分为四型。 超敏反应的特点包括: 1.I、 II、 III型超敏反应发生比较快、可由抗体介导,并通过血清中的抗体 被动转移给正常人。 * I型 必须 有与肥大细胞及嗜碱细胞高亲和的 IgE参与; * II型 必须 有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的 IgG、 IgM参与; * III型 必须 有 IgG或 IgM与抗原形成一定大小的 免疫复合物 ,且沉积; * IV型超敏反应是由 T细胞 介导。 2.同一变应原在不同的个体或同一个体可引起不同型的超敏反应。 3.在同一个体,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超敏反应。 4.有时同一疾病也可由不同型超敏反应参与。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