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概论完整版_第1页
中医药学概论完整版_第2页
中医药学概论完整版_第3页
中医药学概论完整版_第4页
中医药学概论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医 药 学 概 论,主讲教授:林 仲,第一章,绪 论,中医药学是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合称,侧重反映中医与中药两者共同发展,密不可分。中医药学概论是介绍中医学、中药学以及方剂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及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中药及方剂的功效及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中医的学科属性,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亦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自然科学史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主要探讨人体的生、长、壮、老、已得生命规律,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中医具有社会科学特性,社会科学史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人不仅具有自然物质的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医学问题。社会环境的变更,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对人体的身心健康常产生较大影响。因而中医学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属性。,中医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中最一般的共同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自然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的作用。中医学发祥于中国古代,受当时的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在其形成于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了当时的哲学成就,用当时盛行的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等,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除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起到重要作用外,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农学、生物学、矿物学、植物学、军事学、数学以及酿酒技术、冶炼技术等,都曾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医药发展简史,1、远古时代-中医学的萌芽阶段2、春秋战国、秦汉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 3、晋至隋唐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4、宋至金元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5、明、清综合集成和深化阶段6、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低谷中孕育着新的飞越,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药学巨著:神农本草经;,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人是有机的整体整体观念 天人相应 根据四诊所得确定证候 辨证论治 根据证候确定治疗原则,所谓辨证:,所谓辨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方法所收集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原因、性质、部位、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从而辨别疾病属于何种证候。中医学理论最基本最重要的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其相通应的自然界事物和现象;,整体观念,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三大方面:生理上的整体性病理上的整个性诊断、治疗上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合一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在于“成万物”。,辨 证 论 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 包括辨证和论治两大方面,辩 证,辨证即采用望、闻、问、切等诊法收集病史、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辨证的过程就是对病人作出正确、全面判断的过程。,论 治,论治-即是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和确定相应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的过程,也就是研究和实施治疗的过程。,辨证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则治法的前提和依据。 论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选择治疗的手段和方法。治疗的效果又是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依据。,阴阳五行,3阴阳: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关系: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阴阳变化的一般规律:(1)阴阳对立(2)阴阳互根 (3)阴阳消长 (4)阴阳转化,4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5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木;五行相克:木土水火金木;,第二章,五脏及其生理功能:心肝脾肺肾,心:主血,主神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夏气相通应;心的功能: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脏腑中居于首要地位。它的主要作用是主血脉,为人体血液运行的动力所在。心脏的博动力称为心气;营养它的血液称为心血。心又主神志,为五脏六腑之主。其华在面,开窍于舌。,(1)主神志 心主管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相当于高级神经活动。如果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则人的精神充沛、意识清晰、思维敏捷;一旦发生障碍,则可出现各种病症,如惊悸、健忘、失眠、发狂、喜笑不休、昏迷、谵语等。,(2)主血脉心与脉相连,血液所以能在血管内循环,全靠心气的推动。心气的强弱,直接影响血的运行,这可以从脉博上反映出来,如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脉和缓有力;心气不足,血脉空虚,则脉细弱无力;气来不匀,血脉瘀滞,则脉律不整,有歇止(称促、结、代脉)。,肝:主疏泄;主藏血;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与春气相通应;肝的功能:肝为刚脏,其性易亢,并喜条达舒畅。肝藏血,能调节血量。其荣在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肝的经脉与冲任相连,与月经有关。,肝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在人体活动时,肝把所藏的血液输出,以供机体需要;在人体静息时,部分血液回流到肝脏贮存起来,这就是中医书中所说的“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肝脏。”肝能藏血,血能养肝,如阴血亏损,可致肝阳偏亢,发生头晕、视物不清、或者是筋肉拘挛、屈伸不利等症;肝气不舒,可致胸闷、胁痛、月经不调等症。肝藏血的另一个含义是能防止出血,若藏血功能发生障碍,就可能发生出血症。,肝主疏泄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肝有疏泄气机的作用,从而使全身气机舒畅,因而说肝喜条达而恶抑郁。二是指肝有疏泄胆汁的作用,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和输送营养物质,运化水湿,统摄血液。,脾:主运化;主统血;主升;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窍为口,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长夏之气相通应;脾主肌肉和四肢,其荣在唇,开窍于口。脾的特点是脾气主升,喜燥恶湿。 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和输送营养物质,运化水湿,统摄血液。脾主肌肉和四肢,其荣在唇,开窍于口。脾的特点是脾气主升,喜燥恶湿。,脾主运化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运化水谷精微,即脾有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功能。饮食物入胃经初步消化后,由脾主持进一步消化,并将所产生的营养物质上输心肺,以滋养多个组织器官;二是指运化水湿,即脾有促进水流代谢的功能脾的统摄血液,使其不致溢出脉外的作用。因为脾能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化生之源,气为血之帅,又能摄血,故脾气健旺则人体气血充沛,血既有所生亦有所统,而不致于外溢。若脾气虚弱,气不摄血,统血的功能发生障碍,致使血不循经,引起各种不同的出血症状,如崩漏、便血、紫癜等。另外,脾与生血的关系很密切,脾虚可使生化血液的功能降低而致贫血。,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与秋气相通应;肺的主要功能是主呼吸,主一身之气。有宣发与肃降的作用。肺为水之上源,能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1)主气、肺主气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肺司呼吸,进行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二是指肺朝百脉,参与血液循环,有将水谷精微输布于全身的功能,所以中医书上说肺气有“贯心脉而行呼吸”。如肺气壅阻,则见呼吸不利、气喘等症;肺气不足,可有体倦无力、气短等症。,(2)主宣发,外合皮毛宣发是指肺把它所主之气散布于体表,以及把脾所输送来的精气输布于全身的功能。皮毛指皮肤、汗孔而言,皮毛为一身之表,它是卫气流布的场所。卫气之所以有捍卫体表,防御外邪与调节体温的作用,主要是靠肺气宣发的力量。如风寒袭表,肺气不宣,可见恶寒、身痛、无汗、鼻塞、胸憋、咳喘等症。,(3)主肃降、通调水道肃降是清肃下降的意思。肺的气机以清肃下降为顺,肺气肃降才能通调水道,使水液下达膀胱。中医书上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说法,因水液代谢与肺、脾、肾三脏有关,肺有助脾布津之作用,故“肺为水之上源”,如肺失肃降可出现咳喘、水肿、小便不利等症。,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在体合骨,生髓,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与冬气相通应“肾为先天之本”,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纳气,主骨,生髓和主管水液排泄。肾开窍于耳和二阴。肾又分为肾水(肾阴)和命门之火(肾阳)两部分。人体许多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与肾有关,其作用非常重要。,六腑:胆 胃 小肠 大肠 膀胱 三焦,胆:主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胃: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浊清大肠:传化糟粕,膀胱:贮尿,排尿三焦:通行诸气,总司呼吸,疏通水道,运行水液奇恒之腑:脑,连五脏,主精神思维。系官窍,主感觉运动;女子胞,主持月经,孕育胎儿,气,人体气有三个来源:即藏于肾中的精气,化生于饮食物的谷气和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肾中的精气来自父母,藏于肾中;谷气由脾胃消化,吸收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而来;清气经肺吸入体内。精气、谷气与清气,经过肺、脾、肾三脏的作用,在人体内互相结合,才成为人体之气。因此,气生成的多少与后天精气是否充足,肺、脾、肾三脏的功能是否正常有密切的关系。,(1)元气:元气也称原气或真气,因其由先天之精所化生,所以称之为元气。它是人体各种气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元气发源于肾,由先天精化生而来,但又需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和补充,依赖三焦的通达而分布全身。元气有激发、推动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所以脏腑功能的强弱与元气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元气充沛,脏腑组织功能就健旺,身体便健康少病;如果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劳损,就会出现由元气衰惫而产生的种种病变。,(2)宗气:宗气是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之谷气结合而成。这种结合之气, 来源于后天,是人体后天之气的基本,并且,又是贯注全身之气的原始。所以,称之为宗气。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走息道,司呼吸。凡言语、声音、呼吸的强弱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心脉,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以及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多与宗气有关。,(3)营气:“营”有二个含义:一指营运;二指营养。营气主要由水谷精微化生而来富有营养物质,这种物质由脾胃转输于肺,然后进入脉道之中,成为血液组成部分而运行周身。营气的主要功能是化生血液,与血共行于脉中,发挥其营养作用。由于营气与血关系极为密切,可分而不可离,故与营血并称。,(4)卫气:“卫”即保卫的意思。卫气也由水谷精微化生而来,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又有“卫阳之称”其性彪悍滑疾,也就是活动力强,行动迅速,所以能不受脉管的约束,行于脉外,遍及全身。卫气的主要功能是护卫肌表抗御外邪入侵,控制汗孔开合,调节体温,温煦脏腑,润泽皮毛。,气的运行升降出入色泽:一般以面部为重,而身体各部亦应顾及。正常人面部色泽光亮而红润。患病后常有各种变化,如色泽鲜明多为新病、表病或轻病;色泽晦暗,多为久病、里病或重病。面色红为有热:有色如醉酒为实热,午后颧红为虚热;面色苍白为虚寒、失血;面色萎黄为内伤脾胃;面色青见于惊风,疼痛和寒症,经 络,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络的作用:,联系脏腑 沟通内外;运行气血 营养全身;抗御病邪 保卫机体。,第三章,六 淫,六淫的致病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区域性.相兼性.转化性;1.风(春):阴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为百病之长,易兼诸邪2.寒(冬):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3.暑(夏):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暑易夹湿4.湿(长夏):为阴邪,易阻遏阳气;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湿性趋下,易袭阴位5.燥(秋):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6.火(热)(炎夏):为阳邪,其性炎上,易扰心神;火性燔灼,易伤津耗气;火性急迫,易生风动血;火毒结聚,易致肿疡,风邪的性质和特点,(1)风性轻扬、开泄、具有向上、向外的特点。所以风邪伤人容易侵犯头面或体表部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症状常表现游走不定,变幻无常。一般发病多急,传变较快。(3)风性主动,故将动摇的一些症状亦归之为风。,寒邪的性质和特点,(1)寒性清冷、发白,可见一派寒性症状。(2)寒性收引、凝滞,故易出现经脉拘挛收缩和气滞血瘀致痛的症状。(3)寒邪易伤人之阳气,可致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低下。(4)寒邪由表入里,易于化热。,暑邪的性质和特点,(1)暑为热邪,故有热证表现。(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因出汗过多,容易出现气、阴两虚的症状。(3)暑多挟湿,一因夏季天气潮湿;二因夏天人们喜食生冷,易伤脾胃而生内湿,故暑病常兼有湿的症状,湿邪性质和特点,(1)湿性粘腻、停滞。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湿能阻碍人体的气机流畅,症状常表现固定不移或粘滞不爽;一是指病程较长,多缠绵难愈。(2)湿性重着、趋下,故常见有肢体沉重、酸困的症状,起病亦往往先从人体的下部开始。(3)湿性污浊,故白带、淋浊、下痢、湿疹、疮疡流水等均属湿证。(4)湿化痰饮,中医认为,湿为无形之水,湿邪停聚可成痰饮伤人。(5)湿邪易伤脾。,燥邪的性质和特点,(1)燥性干枯,易伤津液,故可见脱水或阴虚症状,特点是表现皮肤粘膜的干、皱、裂。(2)燥邪易伤肺,火邪的性质和特点,(1)火为热之极,其性炎热、发赤,程度较热更甚,故可见一派象征热性的症状。(2)火热最易伤津,故可见脱水或阴虚的症状。(3)火性上炎,所以火象现于头面部较多。(4)火色为赤,喜动,故能加速血行,甚则逼血亡行,出现各种出血症。,七情的致病热点,1.直接伤及内脏;喜伤心.怒伤肝.悲忧伤肺.思伤脾.惊恐伤肾; 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忧则气郁; 3.影响病情变化。,疼 痛:,不通则痛,疼痛时瘀血比较突出的一个症状。瘀血致痛的特点是固定不移且多呈刺痛性质,其痛拒按, 常在夜间加剧。,出 血:,在多种疾病过程中,见有出血倾向时, 往往有瘀血存留的现象。其特点是出血时有血块、血色紫暗或黑色。,肿 块:,瘀血久留体内,能凝结成块。体表瘀血,可在伤外见到青紫色血肿;内脏瘀血,常可在患处触到固定不移的较坚硬的肿块。,第四章,第一节 预防原则,一、未病先防二、既病防变1、 含义:在疾病的初期阶段,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深入传变或危恶。2、 内容(1) 外感病应早期治疗,防止由表深入传里(2)内伤病的早期治疗 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都可发生传变,所以应早期治疗原病脏或顾护可能被传变的脏腑,第二节 治疗原则,一、扶正祛邪二、标本先后三、正治反治四、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概述:,1、治则的含义;治疗疾病时所遵循的总的法则(方向)2、治法的意义:指导临床立法,进而处方和用药.具体治疗措施* * *“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 *依症审因(病因病理)辨证,据证论治处方恶寒,微发热,鼻塞,流清涕,头痛,口不渴,无汗,舌淡红苔薄风寒之邪侵袭肌表,津液未伤,肌腠闭塞,邪未化热风寒表证(辨证)疏风散寒,发汗解表(立法)麻黄汤(处方),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治病求本含义: 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疾病的本质,并针对本质治疗。 疾病的本质病因病机或“证”。有什么样的病因病机就有什么样的“证”,所以也可说,治疗时应先寻求病因病机或辨“证”,“证因”清楚了,治疗才会准确无误, * * * 临床上,病因病机不清的疾病,疗效则比较差。,一、扶正祛邪,(一)扶正祛邪的基本概念1、扶正的含义:是扶助机体的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原则。2、祛邪的含义:是祛除邪气,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袭和损害的一种治疗原则。(二)扶正祛邪的临床使用 1、 单独扶正(虚则补之)(1) 适应证:用于纯虚证,真虚假实证(2) 常用治法:补气法,补血法,滋阴法,补阳法等。2、单独祛邪(实则泻之)(1)适应证:用于纯实证,真实假虚证(2)常用治法:活血化瘀,泄下(攻下),祛痰,消食导滞,3、扶正兼祛邪(1) 适应证:虚中夹实证(2)常用法:如:健脾佐以消食;益气佐以活血;养血滋阴佐以通便。 4、祛邪兼以扶正(1) 适应证:实中夹虚(2) 常用法:清热泄下作以养阴,消食佐以健脾气等5、先祛邪后扶正 适应证:虚实夹杂证(实重于虚),既以邪气盛为主,正气也虚,但仍可耐攻者。6、先扶正后祛邪 适应证:虚实夹杂证(虚重于实),即以正气虚为主,而邪气也盛,但尚不耐攻邪者,待正气恢复到一定程度再予攻邪。,二、标本先后,(一)治标与治本关于标本的含义:标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病因(病理)与症状而言:前者为本,后者为标;就正气与邪气而言: 前者为本,后者为标;就原发病与继发病而言: 前者为本,后者为标;就表里病位而言:里病属本,肌表为标。,1、病证急重时的标本取舍(以急为先)(1) 标急则先治其标急者治其标肝病臌胀(腹水):治臌胀为主为先邪热伤络大出血:治疗出血(止血)为主为先(2)本急则先治其本(表里同病,里病急)恶寒发热身体疼痛腹痛泄泻 先治腹痛泄泻 (3)标本俱急则宜标本兼治 邪热亢盛大肠津亏(大便秘结) 泄热攻下并用。2、病证缓和时的标本治疗(1)治其本 (2)治其标(3)标本兼治,三、正治与反治,1、正治法(逆治法)(1)含义:逆疾病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2) 常用法则: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A、寒者热之: a、含义:寒性病证用温热法治疗(用温热治疗药) b、常用法则:辛温解表表寒证;温里散寒里寒证 c、适应证:寒证B、热者寒之 a、含义:热性病证,用寒凉法(寒凉药)治疗 b、常用法则:辛凉解表表热证,清热泻火里热证 c、适应症:热证,C、虚则补之 a、含义:虚损病证(虚证)用补益法(或补益药)来治疗 b、常用法则:补气法、补血法、补阴法、补阳法、滋阴温阳、补益气血 c、适应证:多种虚证,如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阴阳两虚证、气血两虚证D、 实则泻之 a、含义:实性病证(实证)用攻邪泻实法(或祛邪药)来治疗。 b、常用的治法:清热法、泄下法、攻下法、消食导滞法、祛痰法、祛湿法 c、适应证:各种实证 如:实热证,饮食积滞,痰证,湿证 ,阳明腑实证,2、反治法(从治法)(1)含义:顺从疾病外在表现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用于有假象病证的治疗)(2)常用法则: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A、 寒因寒用 a、含义: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又称以寒治寒。 b、常用治法:(寒凉法)清热法 c 、适应证:真热假寒证B、热因热用 a、含义: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又称以热治热。 b、 适应证:真寒假热证 c 、常用法:温热法(温阳散寒法),C、塞因塞用 a、 含义:使用补益的药物治疗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 b、适应证:真虚假实证 c、常用法:补益法,如:健脾益气法,滋阴法D、通因通用 a 、含义:使用具有通利作用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 b、适应证:真实假虚证 c、常用法:(通下法)攻下法,活血化瘀法, 如: 饮食积滞泄泻腹痛消食导滞攻下 瘀血阻滞胞宫崩漏伴腹痛夹有瘀块(血块)活血化瘀。,四、三因制宜,(一)因时制宜 1、依四季而用药“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温远温” 2、依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而用药 夏天清热祛湿 春天祛风药 秋天润燥 冬天温润,(二)因地制宜 居住环境:湿盛地带 寒凉地带 温热地带 工作环境:寒湿作业区 温热作业区(三)因人制宜1、年龄老年、壮年 、幼年 2、性别男 、女3、体质阴盛之体、阳盛之体;体质虚弱、体质健壮;,脉 象,正常的脉象:成人一呼一吸(息),脉跳四、五次(约为每分钟7280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均匀和缓,来去从容。弦脉:应指时,富有弹力,有叩按弓弦的感觉。此脉多主肝病、诸痛。濡脉:脉来软弱无力,轻取较显,重按即无,有棉花浸水中的感觉。此脉多主虚证、暑证、湿证。洪脉:按下去大而有力,脉搏下落时稍有减弱,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此脉多主热盛。,细脉:按之脉细如线。此脉主阴血不足。促、结、代脉,均为脉律不整,时而间歇。促脉是脉数而有规则间歇,主阳盛实热或气血瘀滞;结脉是脉缓而有不规则的间歇,主阴盛。,气结:代脉是脉来歇止,间歇而有规律,主脉气衰微。浮脉:轻按搏动应指,重按较弱。此脉多主表证。脉浮而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久病体虚,脉浮大而无力,则为虚阳外越。沉脉:轻按无,重按方觉应指。此脉多主里证。脉沉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以脉的速度分有迟脉和数脉:迟脉:一呼一吸搏动不足四次(每分钟60次以下)。此脉多主寒证。脉浮而迟为表寒;沉迟为里寒。数脉:一呼一吸搏动超过五次(每分钟80以上)。此脉多主热证。脉数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以脉的强度分实脉和虚脉:实脉:脉象搏动大而有力,此脉搏主实证。虚脉:脉象搏动细而软弱无力。此脉主虚证。,以脉的形态分滑脉和涩脉:滑脉:搏动应指,园滑流利,如盘上走珠的感觉。此脉多主痰湿,亦见于食积或孕妇。涩脉:脉来艰难不畅,有轻刀刮竹的感觉。此脉多主精亏血少或气滞血瘀。,舌 诊,白苔表证寒证, 黄苔主里证热证淡白舌主虚寒证, 红舌主热证 ,虚热实热, 绛舌热势加重, 青紫舌舌体脉络瘀阻, 主寒证热证瘀血;正常舌象 :舌体柔软,活动自如,淡红润泽,不胖不瘦,舌面铺着一层薄白苔,干湿适中,淡红舌,薄白苔。,望 诊(脸色),白色:虚证寒证失血 ;黄色:湿证虚证;赤色:热证;青色:寒证痛证瘀血惊风;黑色:肾虚水饮瘀血。,第五章,药材的资源分布与道地药材,一.药材的来源二.资源分布全国中药达12807种(其中植物药11146种,动物药1581种,矿物药80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几大区域。常规经销品种600-700种 。,产地与道地药材产地:包括原产地、引种产地、商品集散地。道地药材:指历史悠久、品种良好、生产及加工技术成熟、质量优良的著名药材。 如:四大怀药(河南怀庆-泌阳县):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 浙八味:浙贝母、杭菊花、杭麦冬、白芍、白术、玄参、延胡索、温郁金,中药的炮制,一.炮制的目的 1.增强药物疗效如:,款冬花百 部紫 菀,蜜炙,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川 芎当 归,酒炒,增强温经活血的作用,东北药材三宝:人参、五味子、细辛(鹿茸)四大皖药:白芍、菊花、茯苓 、丹皮著名广药:广藿香、广佛手、广陈皮、广防己、广金钱草、阳春砂仁、肇庆巴戟天、 徳庆何首乌、化州橘红、西江桂枝 宁夏:枸杞 山东:阿胶、北沙参、金银花云南:三七、云木香、茯苓,四川:川芎、川牛膝、川贝母、川木香、川乌(附子)、草乌、黄连、厚朴 甘肃:当归(岷县) 、大黄 福建:泽泻、乌梅山西:潞党、黄芪内蒙:黄芪、 甘草广西:蛤蚧、肉桂青海:大黄 、冬虫夏草 江苏:薄荷,玄胡香附,醋炒,增强止痛的作用,川 连竹 茹,姜汁炙,增强止呕的作用,槐 花,炒制,增强止血的作用,2. 降低毒性或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 马钱子、半夏 天南星、川乌 草乌,炮制后,均可降低毒性,柏子仁,去油取霜,消除其滑肠致泻的副作用,巴 豆,去油取霜,降低其剧烈泻下作用,常 山,酒炒,可减轻其催吐的副作用,3. 改变或缓和药性,使之更能适合病情的需要 如: 蒲黄 生用性滑,活血化瘀, 炒炭后性涩,止血;,甘草 生用性凉,清热解毒,蜜炙后性温, 能补中益气;,生地黄性寒,清热凉血,熟地黄性温,滋阴补血;何首乌生用 泻下通便,炮制后补肝肾;麻黄生用辛散解表发汗作用较强,蜜制后辛散作用缓和,发汗力减弱,而止咳平喘作用增强;苍术、枳壳麸炒后可缓和燥性;槐花炒黄、黄连酒炙、大黄酒炙均可缓和苦寒之性;,四气五味,性味是指药物 的四气 、五味 .(一)四气1.四气的含义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四气的确定 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四气的作用一般来讲: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四气的意义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这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不得违反。 如果当用热药用了温药,或当用寒药用了凉药,则病重药轻,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用了热药,或当用凉药而用了寒药,则病轻药重,易伤阴或伤阳。 如果用寒凉药治寒性病,温热药治热性病,则必然要加重病情。,五 味,1.五味的含义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最基本的滋味。2.五味的确定确定味的主要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 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 后来由于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 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例如,葛根、皂角刺并无辛味,但前者有解表散邪作用,常用于治疗表证;后者有消痈散结作用,常用于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之证。二者的作用皆与“辛能散、能行”有关,故皆标以辛味。磁石并无咸味,因其能入肾潜镇浮阳,而肾在五行属水与咸相应,磁石因之而标以咸味。,3.五味的作用辛散行、酸收涩、甘缓补、苦泄降 、咸软坚,气和味的关系,味同气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例如,紫苏、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但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麦冬、黄芪皆有甘味,前者甘凉,有养阴生津作用;后者甘温,有温养中焦,补中益气作用.气同味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例如,黄连、生地黄均性寒,皆能清热,用治热证。但黄连苦寒,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证。生地黄甘寒,能清热养阴,用治虚热证。,气味俱同,作用也略有不同。气味均不同的药物,其功效也就有所区别 .,结 论,在辨识药性时,不能把药物的气与味孤立起来。必须将气和味的作用综合起来看待,中药的升降浮沉,升降浮沉,就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四种趋向的性能。升:就是上升、升提的意思,能治病势下陷的药物,都有升的作用。 降: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能治病势上逆的药物,都有降的作用。 浮:就是轻浮、上行发散的意思,能治病位在表的药物,都有浮的作用。 沉:就是重沉、下行泄利的意思,能治病位在里的药物,都有沉的作用。,含 义,意 义,人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有上、下、表、里的不同,病势有上逆和下陷的差别,在治疗上就需要针对病情,选用不同的药物。升降浮沉,既是四种不同药性,同时在临床上又作为用药的原则。 如胃气上逆的呕吐,当用姜半夏降逆止呕;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当用黄芪、党参、升麻、柴胡等益气升提,不可用大黄等通便药;,升降浮沉与四气、五味 等方面的关系,凡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大都为升浮药;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为沉降药,因此有“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散、热无沉降”的说法。在药物质地方面来说,凡花、叶以及质轻的药物,大都为升浮药;种子、果实、矿石以及质重的药物,大都为沉降药。通过药物的炮制, 也能使升降浮沉有所转化, 如酒炒则升、姜制则散、醋炒则敛、盐制则下行。,结 论,归纳来说,凡升浮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如升阳、发表、散寒、催吐等作用的药物,药性都是升浮的。凡沉降的药物,都能下行、向里;如清热、泻下、利水、收敛、平喘、止呃等作用的药物,药性都是沉降的。,22、君 臣 佐 使,君:针对病因或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不可缺;臣: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症的药物,佐:助佐药,配合君药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轻君药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伍与君药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使:引经药,引导方中诸药至病所的药物,调和药,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中药的归经,每种药物进入机体后对脏腑或经络的病变起作用所具有特殊性和选择性的性能叫“归经”. 简而言之,就是药物对于人体某些脏腑、经络有着特殊的作用。其作用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含 义,归经的确定,药物归经这一理论,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的。由于经络能够沟通人体的内外表里,所以一旦人体发生病变,体表的病症可以通过经络而影响内在的脏腑,脏腑的病变也可通过经络而反映到体表。各个脏腑经络发生病变产生的症状是各不相同的,如肺有病变时,常出现咳嗽、气喘等症;肝有病变时,常出现胁痛、抽搐等症;心有病变时,常出现心悸、神志昏迷等.。,归经的确定,在临床上,用贝母、杏仁能止咳,说明它们能归入肺经;用青皮、香附能治胁痛,说明它们能归入肝经; 用麝香、菖蒲能苏醒神志,说明它们能归入心经.。由此可见,药物的归经也是人们长期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归经的意义,临床上有助于正确选用药物. 疾病的性质有寒、热、虚、实等不同,热性病症,又有肺热、胃热、心火、肝火. 等等之分,所以用药也要有所区分,如清肺热可用鱼腥草 、清胃热可用竹叶、清心火可用莲子心、清肝火可用夏枯草,这都是根据它们归经的不同而定的.,中药的毒性,中医药对中药的毒性概念的认识,古今有很大的差异,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毒性的含义中药中毒药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古代,本草书籍中记载的药物,标明有毒或无毒字样,期含义是指该药的药性有无偏性。有偏性就是有毒,含义是指该种药物能够攻病愈疾,使用后有强烈的医疗作用。无毒指该药药性平和,可以久服补虚。所以,古代毒药的含义是广义的,说明了药物的毒性是药物的基本性能之一,即古语的凡药三分毒的意思。,中医治病,就是运用中药的这种偏性,以偏治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狭义的毒的概念 ,其含义指的是这些药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人体中毒。“大”“小”指的是毒性的强弱。狭义毒性概念专指药物对人体的毒害性.,中药的配伍与使用,概念:按一定的组合原则,将两味或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药物的“七情”配伍:(1)单行不用其它药物辅助,依靠单味药发挥作用的,叫单行。(不属配伍)(2)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可起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如石膏、知母合用以增强清热泻火之力。,一. 配 伍,(3)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如补气之黄芪与利水之茯苓合用,能增强补气利水之功。(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抑制。如半夏和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半夏和南星畏生姜。,(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防风杀砒霜的毒,绿豆能解巴豆的毒,所以说防风杀砒霜,绿豆杀巴豆。(6)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互相牵制而使作用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生姜恶黄芩,人参恶莱菔子。(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后能产生毒副作用。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芫花。,二 . 用药禁 忌,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南沙参、 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 白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九畏 硫磺畏芒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芒硝畏荆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用 量,(一).概念及计量单位中药的用药量,也称为剂量,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也有指方剂中每味药物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现在我国对中药生药剂量采用公制,以克为单位,即1kg=1000g。为了处方和调剂计算方便,规定可按1市两(16进位制)=30克,1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二)影响用量大小的因素1.根据药物性能确定用量:凡有毒的,峻烈的药物用量宜小,如乌头、雄黄之类;质重的药物用量要大,如代赭石、牡蛎类;质轻的用量宜轻,如蝉蜕;芳香类药物用量宜轻,如丁香、檀香。,2.根据病情需要确定用量:病情轻或慢性病,用量宜轻;病情深重顽固用量宜大,还有些药轻用、重用作用不同,如柴胡轻用升阳,重用疏肝。,3.根据配伍、剂型确定用量: 一味单用、用量宜重,复方配伍,用量宜轻。方中主药用量宜重,辅药用量宜轻;汤剂用药宜重, 丸散剂用量宜轻。,4.根据病人性别、年龄、体质确定用量: 妇女、老年、体弱、儿童用量宜轻,男子、体壮、年轻用量宜重。,各类药物用量大致规律如下:花叶、芳香走窜之品39克;根茎类915克;矿石贝壳类1530克;特殊药物例外;细辛一般不超过3克,沉香、麝香一般用115克。,中药的煎煮方法煎药工具:以砂锅、砂罐为好,也可用搪瓷罐或不锈钢锅,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煎药用水:以水质纯净、新鲜的自来水、井水,符合饮用水标准为好。用水量: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水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煎煮方法: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然后用武火煎沸,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沸后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即可,而矿物药、贝壳类及补益药等,一般宜文火久煎30分钟以上。,每剂药一般煎两次,滋补药可煎三次,每次煎成浓药汁250300毫升左右。同一处方中,某些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而有特殊的煎服法。特殊的煎服法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中药的服药方法口服,是临床使用中药的主要给药途径。服用方法是否得当,对药物疗效有一定影响。1 一般汤剂宜温服,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2 汤剂一般每日一剂,每剂分二次服或三次服。,3 病情急重者,可每隔4小时左右服一次,昼夜不停。慢性病也可以分两天或隔天一剂。止吐药宜少量多次频服。发汗药、泻下药一般以汗、下为度,适可而止,不必尽剂。4 丸、散、膏、冲剂等,宜用温开水送服或开水冲服。,第六章,20、中 药,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一.解表药 凡能疏肌解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症的药物,称为解表药,或发表药。根据解表药的药性和主治差异,一般将其分为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两类。,一、解表药(一)辛温解表药,辛温解表药又称发散风寒药。这类药大多味辛性温,辛能散,温能通,故发汗作用强,适合外感风寒表证。,一、解表药(一)辛温解表药,【性味与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能与主治】 1.辛温解表2.宣肺平喘3.利水消肿。【用量用法】 310g。蜜炙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一、解表药(一)辛温解表药,桂枝,【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1.辛温解表 2.温经止痛 3.助阳化气。【用量用法】煎服,310克【使用注意】温热病及阴虚阳盛、血热妄行、孕妇忌用.,一、解表药(一)辛温解表药,防风,【性味归经】 辛、甘,微温。归肺、膀胱、肝、脾经。 【功能主治】1.辛温解表 2.除湿止痛3.祛风止痉 4.透疹止痒 【用法用量】煎服,310g。,一、解表药(一)辛温解表药,荆芥,【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归肺、肝经。【功能与主治】1.祛风解表2.透疹止痒3.止血。【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一、解表药(一)辛温解表药,一、解表药(一)辛凉解表药,辛凉解表药又称发散风热药。本药物多味辛性凉,发汗解表作用缓和,主要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有些辛凉解表药还有透疹、解毒功效,可用治风疹、麻疹和疮疡肿毒初起。,一、解表药(一)辛凉解表药,柴胡,【性味归经】微苦,微辛,微寒。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 1.疏散风热 和解表里 2.疏肝解郁 3.升阳举陷【用法用量】煎服,310g 【注意事项】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一、解表药(一)辛凉解表药,薄荷,【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1.辛凉解表 2.清利头目 3.疏肝解郁 4.利咽透疹【用法用量】煎服:310g 【注意事项】本品含挥发油,不宜久煎。,一、解表药(一)辛凉解表药,菊花,【性味归经】辛、甘、微苦、微寒。归肺、肝经。【功能主治】1.疏散风热2.清热解毒3.平肝明目【用法用量】 610g 。,一、解表药(一)辛凉解表药,桑叶,【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肝、肺经【功能主治】1.疏散风热2.清肝明目3.清肺润肺【用法用量】煎服:612克。,一、解表药(一)辛凉解表药,二.祛风湿药 凡以祛风除湿,解除痹痛,用治风湿痹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第二节 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二、祛风湿药,独活,【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功 效】:1.祛风除湿2.散寒止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二、祛风湿药,秦艽,【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胃、肝、胆经。【功能主治】1.祛风除湿2.清热除蒸3.清利湿热【用法用量】 310g 。,二、祛风湿药,三.祛湿药 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作用,治疗人体内湿邪致病的一类中草药,称为祛湿药。,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三、 祛湿药化湿燥湿药,凡具有化湿运脾功效,以化湿燥湿、强健脾胃为主要作用,治疗湿阻中焦的药物称为化湿燥湿药。因药物气味芳香,故又称芳香化湿药。,三、 祛湿药化湿燥湿药,藿香,【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1.化湿解暑2.和中止呕3.辛温解表【用法用量】煎服,310g。,三、 祛湿药化湿燥湿药,苍术,【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1.燥湿健脾2.祛风除湿3.散寒解表4.养肝明目【用法用量】煎服,310g。,三、 祛湿药化湿燥湿药,三、 祛湿药利水渗湿药,凡具有利水渗湿功效,以利水渗湿、通利小便为主要作用,治疗水湿停聚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本类药物大多味淡,又称淡渗利湿药。,三、 祛湿药利水渗湿药,茯苓,【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能主治】1.利水渗湿2.补中健脾3.宁心安神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利水用茯苓皮;安神用茯神;健脾用茯苓。,三、 祛湿药利水渗湿药,猪苓,【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膀胱、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用法用量】煎服,612g。,三、 祛湿药利水渗湿药,三、 祛湿药清热利湿药,凡具清热利湿功效,以清利湿热为主要作用,治疗湿热证的药物称清热利湿药。,三、 祛湿药清热利湿药,茵陈,【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辛、苦。归脾、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1.利湿退黄2. 除湿止痒【用法用量】煎服,1015g。,三、 祛湿药清热利湿药,金钱草,【性味归经】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功能主治】1.清热利湿 2.排石退黄 3.解毒消肿 【用法用量】煎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