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_第1页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_第2页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_第3页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_第4页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第 2 课 原始农耕文化 第 2 课 原始农耕文化 教学实录 师: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历史这门学课应该有一个点感性认识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 第 2 课 原始农耕文化 (板书,黑体字为板书内容,下同) 我们已经学过中国远古人类,知道了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远古人类(稍稍停顿,让学生来回答。) 元谋人,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 170 万年。我省目前所知最早的人类 和县人。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 北京人,北京人的食物的主要来源 采集和狩猎,他们使用的石器 旧石器,打 制石器,他们已经会用 火。 在距今约八千年前后至约四五千年前,中华文明又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农耕时代,为了大家学习这一时代的历史,教材精心挑选了两个文化遗址:西安半坡原始聚落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他们分别代表中国的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南方(长江流域)。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 13 页看图“ 我国农业先民遗址分布图 ” ,在图中找到这两个文化遗址。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然后回答两个简单问题:代表中国北方和南方的两个文化遗址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2 / 8 同点?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问题,先说相同点,后说不 同点。 相同点: 土地肥沃 这个相同点学生不易注意到。 家畜饲养和种植庄稼 畜( chu4):禽兽,现专指家养的禽兽。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春联 “ 六畜兴旺 ” 。其中 “ 六畜 ” 指的是猪、牛、羊、马、鸡、狗(没有一个学生知道 “ 六畜 ” 为何物,但都能 “ 猜 ” 出几个来)。家畜饲养和谷物栽培,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人类开始进入原始农耕时代。有了比较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 (原始农业和定居,只要学生讲出来一项,就引导学生找出另一项来,我的几个班的学生都是先讲出家畜 饲养和种植庄稼。) 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聚落:村落,人们聚居的地方。遗址:古人遗留下来的城堡、村落或寺庙等建筑基地。遗迹:前人留下的痕迹。遗产:先人所遗留下来的财富。 (向学生指明这几个词的本意,以免用错。) 制作陶器 指导学生看 “ 半坡人的鱼纹彩陶盆 ” 及“ 半坡尖底瓶 ”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 “ 动脑筋 ” 。汲水时手提绳子将瓶置于水中,这时因瓶是空的,重心在瓶的中上部,瓶就倒置水中。注满水后,重心移到瓶的中下部,恢复3 / 8 了正平衡,瓶就直立起来。尖底瓶的制作说明半坡人已经通过长期实践,懂得了重心原理,并将它运用 到汲水工具的制作上。 (学生回答的不好,没有抓住要点,我向学生提出分析问题时,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要讲道理,不能想当然,要有条理,即我们前面所讲的科学精神。对尖底瓶要以 “ 小口、短颈、粗腹、尖底、双耳 ” 为主,并向学生简单介绍了王先胜的看法,王先生认为不是汲水器而是祭祀用的礼器。我不知道哪一种说法是对的。许多时候,我是 “ 揣着糊涂装明白 ” 。) (讲到有关瓦、陶、瓷时,出了点问题。六班的课,讲课时,看到对面实验楼大厅伸出部分的顶部,盖着红色的瓦片,就以此为例说起了瓦。学生马上纠正,那不是瓦,是瓷砖。惭 愧!) 纺织 纺轮是最早的纺纱工具,大约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据考古报告说,在全国三十个省市较早的规模较大的居民遗址中,几乎都有纺轮出土,纺轮使用时需加一根插杆,合称纺坠。纺坠是利用其本身自重和连续旋转而工作的。 捕鱼 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上称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为 “ 新石器时代 ” 。指导演生看教材上的图 “ 原始农耕点穴下种想像图 ” 及 “ 骨耜和石斧 ” 。 4 / 8 不同点 北方 南方 气候温暖 气候湿润 种植粟、黍 种植水稻 半地穴式房屋 干 栏式房屋 指导学生回答北方和南方的不同特征。学生在回答时进行以下的说明。 我国的北方和南方气候差异很大,这种气候的差异对原始人类的影响很大。由于人们的生产力水平很低,科学技术有限,人们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有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粟和水稻分别在北方和南方的种植,一方面说明人们对自然的依赖。一方面也说明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我们的祖先们都创造了灿烂的原始农耕文化。 房屋样式的不同,也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要定居下来的人们,在北方和南方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北方主要是解决取 暖的问题,南方主要是解决雨水的问题,面临的问题不一样,解决的方式就不一样。 学生的问题: 1指导学生看书的图 “ 河姆渡出土的距今约 7000 年的稻谷遗存 ” 时,六班有学生问 “ 稻谷为什么是黑色的? ” 备课时没有认真看课文注释,让学生回答后,随便讲了几个5 / 8 可能?碰对了,运气不错,还胡乱地说到明十三陵(上课时忘了具体是哪个陵?课后查了资料,是其中的定陵)开挖及古文物的保护。二班和五班上课时,变成了我问学生。学生们的猜测:黑米;做饭时烧糊了;埋在地下与煤接触变黑了; 2穴居:学生们想到了延安,还有一个学生想到了地道战。南方的房屋一个学生想到了吊脚楼。 3有学生问 “ 种子是从哪来的? ” 教学资源 原始农耕时代 原始农耕一词,遵从教育部新发之历史课程标准,其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节内容为: “ 以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为例,简述中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 根据李根蟠等著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版),我国原始社会若按 “ 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演进 ” 划分,可分为 “ 原始采猎业 ” 和 “ 原始农业牧业 ” 两大阶段,而“ 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 划时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的伟大革命性转变。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 (第 71 页)。据最新考古材料可知,我国黄河流域最早的农业遗址,为黄河中下游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等,碳 14 数据表6 / 8 明,这些遗址年代都在公元前 6000 年至前 5000 年,即距今七八千年。这些都比半坡和河姆渡的农耕文化略早。一般来说,原始农耕时代相当于石器时代的新石器时代,也相当于以社会结构为演进标志的氏族公社繁荣阶段。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 书) 聚落 村落,人们聚居的地方。汉书 沟洫志: “ 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 ” (辞海)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集聚地的总称,也叫人类住区,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有关的其它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即包括房屋建筑(住宅、机构、商店、工厂、仓库以及文化娱乐、教育卫生等建筑);街道或聚落内部的道路、广场、公园、运动场等人们活动的场地;供居民洗涤饮用的池塘、河沟、井泉、聚落内部的空闲地、蔬菜地、果园、林地等几部分。可见,聚落既是人类居住、生 活、休息等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聚落一般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settlement)。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村庄( village) ,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做集镇( town)。城市( city)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7 / 8 居民聚居地。 任式楠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考古2000 年第 7 期 )一文中认为: 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发展经历了四大阶段 :(一)约自公元前 1 万年甚至更早开始的新石 器时代早期 ,原始农业基本确立 ,人类大都实行以天然洞穴为主的相对定居生活。(二)公元前 7500-前 5000 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 ,农业在经济成份中处于支配地位 ,农业文化完全确立 ,较大的农业聚落逐渐形成。以彭头山文化晚期灃县八十土当及兴隆洼文化敖汉旗兴隆洼聚落为代表能分为前后两段。(三)公元前 5000-前3000 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综合经济繁荣高涨 ,农业聚落兴盛发展并走向分化。此一阶段亦能分为前后两段 ,前段代表性聚落有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姜寨、半坡、北首岭及赵宝沟文化的赵宝沟遗址等。长江下游则 以河姆渡早期遗存为代表 ,新石器晚期前段文化特征在于环壕聚落中居址、窑场、基地等设施分布有较统一的规划和严密的布局 ,但聚落间面积大小似无高低身份差别。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 ,以大河村遗址为代表 ,聚落分化日益明显 ,形成了中心聚落与普通聚落的等级差别 ,房屋结构变得复杂而形式多样 ,甚至出现殿堂式建筑。(四)公元前 3000-前 2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未期即铜石并用时事期 ,以龙山文化遗存为代表。这一时期原始农业和快轮制陶、精工琢玉、冶铜手工8 / 8 业生产增长很快 ,聚落结构方面突出变化是 ,具有中心地位的大型聚落 ,与国周围多少不一的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