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教案_第1页
颅内压增高教案_第2页
颅内压增高教案_第3页
颅内压增高教案_第4页
颅内压增高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内压增高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1. 概述 定义: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kPa(200mmH2O)以上,从而引起的相应的综合征,称为颅内压增高。 神经外科常见临床病理综合征,是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所共有征象。,颅内压的形成:颅腔内有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三种内容物,其容积固定不变,约为14001500ml。这三种内容物使颅内保持一定的压力,称为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 正常值:以脑脊液的静水压代表颅内压力,成人正常颅内压为0.72.0kPa(70200mmH2O),儿童为0.51.0kPa(50100mmH2O)。,体积压力反应(volume-pressure response,VPR): 当颅内压增高已超过临界点,释放少量脑脊液即可使颅内压明显下降,若颅内压增高处于代偿的范围之内(临界点以下),释放少量脑脊液仅仅引起微小的压力下降。体积压力关系曲线:颅内压力与体积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而是类似指数关系。,颅内压的调节与代偿: 主要是通过脑脊液量的增减来调节。颅内压低于0.7kPa(70mmH2O)时,脑脊液的分泌增加,吸收减少,使颅内脑脊液量增多,以维持颅内压不变。相反,当颅内压高于0.7kPa(70mmH2O)时,脑脊液的分泌减少而吸收增多,使颅内脑脊液量减少,以代偿增加的颅内压。,允许颅内增加的临界容积约为5,超过此范围,颅内压开始增高。 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大或颅腔容量缩减超过颅腔容积的810,则会产生严重的颅内压增高。,2颅内压增高 是神经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重要问题,尤其是颅内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往往会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颅内压增高会引发脑疝危象,可使病人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因此对颅内压增高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十分重要。,21 颅内压增高的类型 据病因不同,颅内压增高可分为: 1)弥漫性颅内压增高:特点是颅腔内各部位及各分腔之间压力均匀升高,不存在明显的压力差,因此脑组织无明显移位。 2)局灶性颅内压增高:颅内局限的扩张性病变部位压力首先增高,使附近的脑组织受到挤压而发生移位,造成颅内各腔隙间的压力差,这种压力差导致脑室、脑干及中线结构移位。,据病变发展的快慢不同,分为: 1)急性颅内压增高:病情发展快,颅内压增高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严重,生命体征(血压、呼吸、脉搏、体温) 变化剧烈。 2)亚急性颅内压增高:病情发展较快,但没有急性颅内压增高那么紧急,颅内压增高的反应较轻或不明显。 3)慢性颅内压增高:病情发展较慢,可长期无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病情发展时好时坏。,2. 2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1)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大: 脑水肿、脑积水、颅内静脉回流受阻或过度灌注,脑血流量增加,使颅内血容量增多。 2)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血肿、脑肿瘤、脑脓肿等。 3)先天性畸形:狭颅症、颅底凹陷症等。,23 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 1)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1)年龄 (2)病变的扩张速度,3)病变部位: 中线部位、后颅凹、大静脉窦 4)伴发脑水肿的程度: 炎症性反应 5)全身系统性疾病: 尿毒症、酸碱失衡、高热等,24 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1)脑血流量降低: 颅内压增高引起脑灌注压下降,通过血管扩张,降低血管阻力,使脑血流量保持稳定。如果颅内压不断增高使脑灌注压低于5.3kPa(40mmHg)时,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失效,脑血流量随之急剧下降,造成脑缺血。当颅内压升至接近平均动脉压水平时,颅内血流几乎完全停止,病人就会处于严重的脑缺血状态,甚至出现脑死亡。,2)库欣(Cushing)反应: 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出现血压升高(全身血管加压反应)、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各项生命体征发生变化,称为库欣反应。这种危象多见于急性颅内压增高病例,慢性者则不明显。,3)脑移位和脑疝 4)脑水肿: 影响脑的代谢和血流量而产生脑水肿,使脑的体积增大,进而加重颅内压增高。,血管源性脑水肿:液体的积聚在细胞外间隙。多见于脑损伤、脑肿瘤等病变初期。是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水分在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间隙潴留,促使脑体积增加所致。 细胞中毒性脑水肿:液体的积聚在细胞膜内。可能是由于某些毒素直接作用于脑细胞而产生代谢功能障碍,使钠离子和水分子潴留在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内所致,但没有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常见于脑缺血、脑缺氧的初期。,5)胃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出血: 与颅内压增高引起下丘脑植物神经中枢缺血而致功能紊乱有关。 6)神经源性肺水肿: 发生率高达510,是由于下丘脑、延髓受压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液体外渗,引起肺水肿,病人表现为呼吸急促,痰鸣,并有大量泡沫状血性痰液。,25 临床表现 1)头痛: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随颅内压的增高而进行性加重。当用力、咳嗽、弯腰或低头活动时常使头痛加重。 2)呕吐:头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和呕吐。 3)视神经乳头水肿: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边缘模糊不清,中央凹陷消失,视盘隆起,静脉怒张。,4)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可出现嗜睡,反应迟钝。严重病例出现昏迷,伴有瞳孔散大、发生脑疝。生命体征变化为血压升高、脉搏徐缓、呼吸不规则、体温升高等病危状态,甚至呼吸停止,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5)其他症状和体征: 头晕,猝倒,头皮静脉怒张。在小儿患者可有头颅增大、颅缝增宽或分裂、前囟饱满隆起。,26诊断 全面而详细地询问病史和认真的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一些局灶性症状与体征,如小儿的反复呕吐及头围迅速增大,成人的进行性剧烈的头痛、癫痫发作,进行性瘫痪及视力进行性减退等,要考虑到有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可能。当发现有视神经乳头水肿及头痛、呕吐三主征时,则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大致可以肯定。及时辅助检查明确诊断。,1)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 2)磁共振成像(MRI): 3)脑血管造影(cerebral angiography): 用于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等疾病的病例。 4)头颅X线摄片:可见颅骨骨缝分离,指状压迹增多,鞍背骨质稀疏及蝶鞍扩大等。 5)腰椎穿刺:,27 治疗原则 1)般处理: 凡有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应留院观察。密切观 察生命征的变化,以掌握病情发展的动态。 有条件时可作颅内压监护,根据监护中所获得 压力信息来指导治疗。 频繁呕吐者应暂禁食,以防吸入性肺炎。不能 进食的病人应予补液,注意补充电解质并调整 酸碱平衡。,用轻泻剂疏通大便,不能让病人用力排便,不 可作高位灌肠,以免颅内压骤然增高。 对意识不清的病人及咳痰困难者要考虑作气管 切开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因呼吸不畅而 使颅内压更加增高。 给予氧气吸入有助于降低颅内压,病情稳定者 需尽早查明病因,以明确诊断,尽快施行去除 病因的治疗。,2)病因治疗: 颅内占位性病变,首先考虑作病变切除术。 位于大脑非功能区的良性病变,争取作根治性 切除;不能根治的病变应作大部切除,部分切 除或减压术。 有脑积水者,可行脑脊液分流术,将脑室内液 体通过导管分流入蛛网膜下腔、腹腔或心房。 颅内压增高引起急性脑疝时,应分秒必争进行 紧急抢救或手术处理。,3)降低颅内压治疗: 常用的口服药物有: 氢氯噻嗪2550mg,每日1次; 乙酰唑胺250mg,每日3次; 氨苯蝶啶50mg,每日3次; 呋塞米(速尿)2040mg,每日3次; 50甘油盐水溶液60ml,每日24次。,常用的注射制剂有: 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每日24次; 20尿素转化糖或尿素山梨醇溶液200ml,静 脉滴注,每日24次; 呋塞米2040mg,肌肉或静脉注射,每日12 次。 浓缩血浆100200ml,静脉注射;20人血清 清蛋白2040ml静脉注射。,4)激素应用: 地塞米松510mg,静脉或肌肉注射,每日23次; 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注射,每日12次; 泼尼松510mg,口服,每日13次。,5)冬眠低温疗法或亚低温疗法:有利于降低脑的新陈代谢率,减少脑组织的氧耗量,防止脑水肿的发生与发展,对降低颅内压起一定作用。 6)脑脊液体外引流: 7)巴比妥治疗:大剂量异戊巴比妥钠或硫喷妥钠注射可降低脑的代谢,减少氧耗及增加脑对缺氧的耐受力,使颅内压降低。,8)辅助过度换气: 9)抗生素治疗:控制颅内感染或预防感染。 10)症状治疗:对病人的主要症状进行治疗,疼痛者可给予镇痛剂,但应忌用吗啡;抽搐发作者给予抗癫痫治疗;烦躁病人给予镇静剂。,3急性脑疝 解剖学基础:颅腔被小脑幕分成幕上腔、幕下腔,幕上腔又被大脑镰分隔成左右两分腔。两侧幕上分腔借大脑镰下的镰下孔相通。中脑在小脑幕切迹裂孔中通过,其外侧面与颞叶的钩回、海马回相邻。,发自大脑脚内侧的动眼神经越过小脑幕切迹走行在海绵窦的外侧壁直至眶上裂。颅腔与脊髓腔相连处的出口称为枕骨大孔。延髓下端通过此孔与脊髓相连。小脑蚓锥体下部两侧的小脑扁桃体位于延髓下端的背面,其下缘与枕骨大孔后缘相对。,31 概念 当颅内某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大于邻近分腔的压力,脑组织被挤入硬脑膜的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herniation)。,32 病因及分类 常见病因有: 外伤所致各种颅内血肿; 颅内脓肿; 颅内肿瘤; 颅内寄生虫病及各种肉芽肿性病变; 医源性因素。,脑疝分为以下常见的三类: 小脑幕切迹疝又称颞叶疝:为颞叶的海马回、 钩回通过小脑幕切迹被推移至幕下; 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为小脑扁桃 体及延髓经枕骨大孔推挤向椎管内; 大脑镰下疝又称扣带回疝:一侧半球的扣带 回经镰下孔被挤入对侧分腔。,33 病理 发生脑疝时,移位的脑组织在小脑幕切迹或枕骨大孔处挤压脑干,脑干受压移位可致其实质内血管受到牵拉,严重时基底动脉进入脑干的中央支可被拉断而致脑干内部出血。 同侧的大脑脚受到挤压而造成病变对侧偏瘫,同侧动眼神经受到挤压可产生动眼神经麻痹症状。,34 临床表现 1)小脑幕切迹疝: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瞳孔改变; 运动障碍; 意识改变; 生命体征紊乱;,2)枕骨大孔疝: 脑脊液循环通路被堵塞,颅内压增高,病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强迫头位。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因脑干缺氧,瞳孔忽大忽小。由于位于延髓的呼吸中枢受损严重,病人此期可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35 处理 脑疝是由于急剧的颅内压增高造成,应按颅内压增高的处理原则快速静脉输注高渗降颅内压药物,以缓解病情,争取时间。 尽快手术去除病因。 难以确诊或虽确诊而病因无法去除时,可选用下列姑息性手术,降低颅内高压和抢救脑疝。,1)侧脑室体外引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